皇明 第98节

  这些日子,朱由检整日跟师傅读书,经常吃师傅的戒尺。

  朱由校是希望他不要读傻了,给那些道貌岸然的东林党人给骗了。

  作为亲弟弟,若是培养一二,未尝不能成为雍正时期的十三弟,替他分担一点国事。

  最起码,之国之后,能够为他干点事情。

  毕竟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实在是有点太傻了。

  “兄长的才能,当然不是那些儒士可比的,皇叔他们说得不错。”

  朱由检与自己的皇兄关系很好。

  两人有共同的经历,且朱由校继位之后,经常赏赐勖勤宫,现在的朱由检非常依赖自己的皇帝兄长。

  朱由校笑着训斥道:“年纪轻轻,便会恭维了,夫子便是这样教导你的?”

  接着,他又转头看向神宗皇帝第五子,瑞王朱常浩,说道:“照理说,五皇叔该去之国了.”

  瑞王朱常浩闻此言,整个人都激动起来了。

  “是,臣听闻,汉中的瑞王府,已经修缮得差不多了,臣可以即日启程!”

  朱由校看这家伙急得,当即说道:“三位皇叔之国之事,朕一直记在心上,但奈何国库空虚,难以支付皇叔们的之国费用,为之奈何?”

  三人互相对视一眼,最后还是瑞王硬着头皮上前,说道:“陛下,臣等不需如福王一般,按照规制来即可。”

  朱由校长叹一口气,说道:“按照规制来,也没有钱财啊!”

  皇帝双手一摊,直接开始耍赖。

  惠王朱常润有些着急了,他下意识问道:“陛下不是抄了这么多钱财吗?怎么”

  不过他很快便知晓自己失言了,赶忙闭嘴。

  朱由校当即转头看向惠王。

  “六皇叔是以为朕故意扣着钱财,不给你们之国吗?”

  惠王在十王府听说过新君的手段,此刻被朱由校沉声一问,居然被吓得跪了下去。

  “臣臣没有这个意思,方才是臣失言了,还请陛下恕罪。”

  瑞王朱常浩,桂王朱常瀛也是在一边打圆场:“陛下,惠王他没有那个意思。”

  朱由校并没有生气,反而是上前将惠王搀扶起来,说道:“朕知道,六皇叔心思单纯,朕岂会怪罪六皇叔?”

  将有些懵逼的朱常润搀扶起来之后,朱由校感慨道:“朕抄家虽然得钱许多,然,辽东年费近千万两,整顿四卫营,招募新军,又耗费数百万两,抄家所得银两,已经是花完了,甚至还倒欠。”

  朱由校看向三王,说道:“我听闻三位皇叔都是热心肠的,国家危急至此,难道你们还要逼迫朕?”

  见三人懦懦不敢言。

  见时候差不多了,朱由校说道:“之国的藩王,是要替朕守卫四方的,而不是去盘剥百姓的,福王出镇才几年?便干出了这么多龌龊事,你们好好看看吧。”

  魏朝适时将福王罪行帛书拿出,三王看完,更是震惊。

  “陛下,这.”

  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福王就藩,超越规制,并且在封地也违背《皇明祖训》所为,这样的藩王,朕势必要向他问罪!”

  问罪二字一出,三王更加沉默了。

  “日后你们若是出镇,敢行如此之事,朕亦不赦,诸位可明白?”

  三王被吓得跪伏在地,当即说道:“臣等明白。”

  大棒给了之后,朱由校自然要给几颗甜枣。

  “三位皇叔之国之事,朕这一两年内,便会办好,你们大可将心放到肚子里面去”

  本来被吓个半死的三王,骤然听到这个好消息,悲极生乐,一个个被巨大的惊喜填满心扉,连连磕头谢恩。

  “臣等,谢陛下隆恩。”

  “起来罢。”朱由校瞥向三王。

  “朕问罪福王,其实也是想让他出点钱,给你们之国之用,可朕又担忧,在外就藩的藩王们,会觉得朕刻薄寡恩,朕心忧啊!”

  得到皇帝之国承诺的瑞王朱常浩当即说道:“陛下放心,臣等会写信告知诸王陛下的心意,完全是因为福王过于猖獗,已经到了不得不问罪的地步了,况陛下是为我等之国筹取费用,这哪里是刻薄寡恩?分明是心系宗室、君恩浩荡!”

  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亦是在一边拼命点头称是:

  “五哥说得对,此皆陛下爱亲之心,如何能说是刻薄寡恩。我等自然会写信告知诸王内情。”

  朱由校见这三王,便有稳住外镇诸王的心思。

  毕竟,若真是对福王下手了,其他宗王会有什么想法?

  能少一点麻烦事,就少一点麻烦事。

  等他根基稳固了,再慢慢收拾。

  “好好好!”

  朱由校面露感动之色,上前将牵住三王的手,动情的说道:“大行皇帝在时,常称三位皇叔乃国之柱石,能辅弼朕治理国家,今朕见之,果然如此。”

  瑞王感受到皇帝的温度,当即说道:“陛下是我大明勤政第一、圣明第一、仁慈第一的君主,我等自然愿意为陛下效死!”

  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亦是眼含热泪,说道:“五哥说得对!我等愿意为陛下效死!”

  “朕有三位皇叔襄助,何愁国家治理不好呢?”

  一番交心之后,朱由校与三王当真是君臣和谐。

  大家开怀嬉笑,宛若一家人一般。

  不过,三王也不傻,他们深怕皇帝反悔让他们之国,或是给他们其他的差事,因此很快一个个便起身告辞。

  毕竟,他们今日的目的,已经达成。

  一两年内,便能之国!

  至于交换的条件:只是区区福王而已!

  三哥,为了弟弟们能够出镇爽一爽,你就委屈一下吧。

  于是乎,只有福王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朱由校在绛雪轩看着三位宗王志得意满的背影,嘴角微勾。

  他是答应三王之国,但没说一定去汉中、荆州、衡州。

  朕手底下的藩王,怎么能去帝国后方享福呢?

  你们要去最危险的地方。

  替朕去守边疆吧!

第107章 璇阶议武,丹诏砺忠

  三王离去之后,朱由校总算是放松起来了。

  逗逗皇妹朱徽媞,考校皇五弟朱由检的功课。

  御花园大雪飘飞,梅花暗香传来,倒是能够有半刻闲暇。

  “皇弟,日后多看看兵书,那些无病呻吟的经典,少看一些没什么,日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朕来问。”

  培养小弟的任务,确实可以开始了。

  毕竟似汉景帝一般,多个梁王做帮手,国家也会容易治理。

  朱由检重重点头,似乎想到了什么一般,小拳头紧紧握住,他说道:“臣弟在读书的时候,确实有一个疑惑。”

  朱由校挑眉一笑,说道:“说来听听。”

  朱由检眉头紧锁,低声道:“皇兄,前日师傅讲《春秋》时,借'晋灵公不君'的典故,说当年成祖爷处置建文旧臣株连过甚。他道.若朝廷能赦免齐泰、黄子澄等人家属的戍籍,效法汉文帝宽待季布,必能使天下士人感念圣德。”

  说着,朱由检偷眼观察兄长神色,又急忙补充:“臣弟觉得此事蹊跷,特意查了《皇明祖训》,明明写着'谋逆者族诛'”

  朱由校手中捏着的梅枝“咔“地折断,冷笑道:“好个借古讽今!晋灵公暴虐被弑,他这是把成祖皇帝比作暴君?”

  皇帝将断枝掷入雪中,盯着弟弟朱由检的眼睛,问道:“你师傅可曾说过,建文削藩时,齐泰等人是如何撺掇皇帝逼死湘王全家的?“

  见朱由检茫然摇头,皇帝一把攥住他肩膀:“那朕告诉你:湘王阖宫自焚前,黄子澄正在朝堂上说‘今议削藩,当先除周、齐,湘王素骄横,可坐以不轨之罪’!”

  朱由校不屑的说道:“他们当年可曾想过'得人心'三字怎么写?!”

  给建文旧臣翻案,不过也是党争而已。

  至于此举是否能够收心?

  确实可以,甚至他还可以得到那些文官们的称赞。

  他们会称颂他为仁德之君,圣明之君。

  然而,这真的是好事吗?

  最起码,在朱由校看来,这绝对不是好事,而且是对本源根基动摇的坏事。

  朱棣曾称建文旧臣为“逆党”,若他赦免其后裔,是否朝堂否认靖难的合法性?

  那成祖皇帝成了造反上位的反贼了?

  那他这个成祖血脉,还能做大明皇帝?

  只能说这些腐儒,各个不怀好心。

  朱元璋看不起他们,那是有原因的。

  朱由校对着朱由检说道:“明日,朕便将你的师傅换个新的去。”

  朱由检闻言大喜,当即说道:“换一个不那么刻板严肃的师傅过来,绝对不要用戒尺的那种。”

  朱由校:???

  感情你这家伙肚子里面也是一肚子坏水,说这些话,就是要赶走师傅?

  学坏了由检,历史上你不是这样的!

  朱由检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吐了吐舌头装无辜,当即缩头装起了鸵鸟。

  “好的不学,学坏的。”

  朕除了坏水多一点,难道没有其他值得你去学的?

  朱由校直接揪住朱由检的耳朵,当即让这小子抱着朱由校的手求饶:“嘶~皇兄,臣弟不敢,臣弟以后不敢了,痛痛痛~”

  你这小子,还知道痛?

  过了手瘾之后,朱由校气也消了大半。

  而且,这个倒霉弟弟的话语,也给了朱由校不少的灵感。

  “你这话,倒是提醒了朕。”

  朱由检摸着耳朵,一脸迷糊。

  “臣弟提醒了什么?”我怎么不知道?

  “文官可以通过让朕赦免齐泰、黄子澄等人家属的戍籍,来营造一种势,而朕亦是能够通过类似的事情,告诉全天下的人,朕的态度。”

首节 上一节 98/4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