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42节

  这是个狠人啊!

  可堪重用!

  当然

  如果曹于汴知晓皇帝是怎么想的,恐怕已经是要彼其娘之了。

  “允其告病。”

  本来曹于汴就算是装病,朱由校也是会同意的。

  党争之下,朝堂之中还剩下多少官员,这都是个未知数。

  这些无党无派实干之臣,朱由校自然是要留下的。

  “内阁方面,如何了?”

  王体乾当即说道:“魏公公如今便在内阁,听闻文渊阁值房争吵不断。”

  朱由校微微颔首,但忽然抬头,问道:“司礼监可有奏章,未送到御前?”

  王体乾愣了一下,当即支支吾吾起来了。

  “通政使司的奏章,都还在内阁,但司礼监中,都察院的弹劾奏章应是有,但司礼监那些奴婢,估计是在等魏公公回去,再做决断。”

  正常途径的弹劾奏章,都是要通过通政使司的,但也有例外。

  涉及皇亲国戚或内阁首辅、阁臣的重大弹劾,御史可直送会极门,由司礼监太监直达御前。

  以及,都察院御史可请旨面圣,直接将弹劾疏呈交皇帝。

  但这些都没有。

  朱由校心中冷笑。

  齐楚浙党的人没那么笨,之所以不送上来,必是有人从中作梗。

  宫中宦官,早就被外朝渗透了。

  司礼监之中,有东林党的人,也有齐楚浙党的人。

  朱由校心知肚明。

  只是没想到,他们真的有胆子,敢私扣奏章。

  “司礼监今日何人当值?”

  王体乾不敢隐瞒,当即说道:“是刘朝。”

  朱由校脸上缀着冷笑。

  这个司礼监随堂太监刘朝游走于东林与齐楚浙党之间,朱由校原本以为他是中立的,不想在王安倒台之后,成了东林党人在宫中的奥援了。

  “让他将奏章带过来!”

  王体乾似乎已经感受到皇帝的怒火了。

  慌忙之中,他半走半爬出了端本堂。

  未久。

  一脸惴惴不安的中年太监,抱着一叠奏章匆匆而至。

  “皇爷,这是今早到的奏章,没想到下人居然敢隐藏不发,奴婢已经狠狠责罚他了。”

  刘朝跪伏在地,瑟瑟发抖。

  而皇帝似乎不着急说话,只是接过王体乾送来的奏章,一一翻阅。

  时间滴滴答答流逝,刘朝跪伏在地,只觉得口干舌燥。

  他后悔了。

  自己利欲熏心,猪油蒙了脸。

  今晨,有人差使属吏匆匆而至,送了一张江南钱庄的一万两的银票,让他当值的时候,将弹劾奏章稳住半日。

  刘朝知晓其中的风险。

  但一万两

  实在是太多了。

  加之,陛下很少过问司礼监的事情。

  因为魏朝会将奏章亲自送至御前。

  刘朝便动了小心思。

  没想到,今日陛下亲自问起奏章的事情了。

  刘朝怕极了。

  如果再给他一个选择的机会,莫说是一万两,就算是十万两,他也不会收!

  皇帝不说话,刘朝倍感煎熬,只得是为自己寻求活路。

  “奏章滞留司礼监,奴婢当值,有罪,还请陛下重重责罚!”

  朱由校翻阅完这些弹劾奏章之后,终于是抬头说话了。

  “私扣奏章,是谁指使你的?”

  刘朝唇角发干。

  他既不敢承认,又不敢撒谎,只是将头磕得震天价响。

  “奴婢有罪,奴婢有罪!”

  “皇爷问话,你回话便是,胆敢欺瞒圣君,便将你丢到诏狱去,那是什么滋味,恐怕你心知肚明。”王体乾见这厮居然想要蒙混过关,当今替皇帝责问,你居然敢不回话?

  见这一劫是逃不过了,刘朝也知晓,自己气数已尽。

  这个时候说真话,兴许还有一丝生路。

  他抬起头,额头上已经是磕得鲜血横流,脸上泪水夹着血水,模样好不凄惨。

  “回皇爷的话,今早,有人给奴婢一万两,让奴婢扣留司礼监奏章半日。”

  一万两?

  朱由校眉头紧皱,眼中寒光闪现!

  我大明朝是没钱吗?

  若是没钱,这一万两,难道是凭空变出来的?

  “银票在何处?”王体乾厉声问道。

  “在此处,在此处。”

  刘朝从里衣口袋,拿出一张银票。

  王体乾确定没有毒粉抹在上面,这才双手呈于御前。

  朱由校没有去触碰银票,而是看到银票用印,有江南二字。

  他心中顿时明白了。

  “私收贿赂,欺君罔上,该当何罪?”

  王体乾当即说道:“死罪!”

  朱由校点了点头,看向满脸惊骇,眼中又带着无尽哀求的刘朝,说道:“宫里犯的事,便用宫里的规矩,拉下去!”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刘朝趴着上前求饶,却被两个‘大汉将军’拖出了端本堂,任他如何挣扎都无用。

  很快,刘朝的求饶声就越来越小了,直到完全听不见。

  对于这种吃里扒外的东西,决不能有半点姑息软弱。

  朱由校便是要让他们看看,勾结外朝的下场是什么。

  若是还看不清形势,便不怪他朱由校清理内廷的时候,被当做尘土一般扫掉了。

  “所有呈上来的奏章,全部抄录备份,之后转呈内阁。”

  朱由校批阅了这些奏章,留下了只言片语,并没有直接让锦衣卫的人去查办。

  而是让王体乾交给内阁议处。

  东林党人与齐楚浙党狼奔豕突,杀到狗脑子都要出来才好。

  而他这个皇帝,便是作壁上观,静待局势发展!

  以这种党争烈度,收网的时间,或许就在不远之后了。

第51章 水火难容,鱼死网破

  雨一直下。

  文渊阁中的气氛不见融洽。

  议事堂中。

  内阁次辅刘一燝、阁臣韩爌,正与内阁首辅方从哲对峙。

  “一百八十本弹劾奏章,如何票拟得了?我看我等递牌子面圣,将这些奏章全部留中为好。”

  朱国祚忧心忡忡。

  昨夜方从哲处理奏章直到深夜,朱国祚以为方从哲是要请辞。

  结果,是要干仗。

  朱国祚欲哭无泪。

  “方阁老挑起党争,我等不得不应战,既然是要弹劾,我倒是要看看,到底是你干净,还是我东林党人干净。”

  韩爌今早得知齐楚浙党发难的消息,当即怒不可遏,亦是发动杨涟等人,让都察院御史弹劾齐楚浙党的人。

  才到正午,弹劾的奏章,却已经堆积如山了,共有一百八十本之多。

  这些弹劾奏章,有的是确有证据,有的却是风闻。

  总之,目的都是为了党同伐异。

  “方某忠心为国,尔等却行党争之事,打压异己,大行皇帝若见之,必痛心疾首。”

  方从哲叹道。

  “阁老何必惺惺作态,若想平党争,便都后退一步,一道进宫面圣。”

  韩爌在气头上,但刘一燝已经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太对劲了。

  方从哲昨日面圣之后,态度便来了个三百六十度的转弯。

  这背后,有没有陛下的影子?

  双方若是拼上头了,最得利的人,到底是谁?

首节 上一节 42/4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