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2节

  “你你,本宫看你是翅膀硬了。”

  李选侍被气得嗔目切齿,抡起巴掌,便朝着朱由校扇去。

  在慈庆宫时,她不知道打了朱由校多少次,每每以训诫的名头,而朱由校连躲都不敢。

  然而此番,却有了意外。

  朱由校手疾眼快,一把将李选侍的手抓住。

  “好啊好啊!连母亲训诫也敢躲了,圣人孝道,难道你也忘了?”

  以为扣得大帽子的李选侍对着左右吩咐道:“太子不尊孝道,速将其送入偏殿,罚抄《孝经》十遍!”

  “我看谁敢!”

  朱由校大喝一声,那些原本欲上前的太监宫娥见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停住脚步。

  一个是未来的皇帝,一个是失去靠山的选侍。

  皇宫之中都是人精,前世李选侍能扣住朱由校,占住乾清宫,也是PUA了朱由校,让其不敢反抗而已。

  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我大明山陵崩,今乃是举国同悲之日,万望母妃三思而后行,册封皇贵妃之事,尚还在内阁未拟旨,母妃应该多思虑身后之事。”

  语罢,朱由校将李选侍的手缓缓放下,然后后退一步,对其郑重行了一礼。

  李选侍呆呆的看着朱由校,已经是六神无主了。

  “王大伴,去慈庆宫。”

  喝住了李选侍,朱由校心中并未放松。

  因为他的对手,从来就不是李选侍,而是那些冠冕堂皇的衣冠禽兽们。

  是做傀儡,还是做实权皇帝,还要与那些臣工做过一场,方才能下定论。

  “陛下.”

  而在一边看戏的王安已经呆住了。

  他在慈庆宫侍奉朱常洛多年,对于皇长子朱由校也算是了解。

  今日之皇长子,怎么和之前完全不同?

  本来他觉得皇太子开窍,不惧怕李选侍了,是一件好事。

  但现在看来,这开窍过了,似乎也不是好事。

  王安看着面色平静,眼神古井无波的皇嗣,却在他身上,看到了些许晚年神宗皇帝的影子。

  他有预感,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似乎不是那么好当的。

  “殿下,这边走。”

  王安躬身低头,极尽谄媚,在前头引路。

  朱由校缓步走出东暖阁,呼吸殿外新鲜的空气,望着紫禁城的红砖金瓦,心中不禁生出一股豪迈之情。

  既然做了天启,那就要做出一番事业来,不然岂不是辜负了这贼老天的考验?

  脚踢党争酸腐儒,拳打建州野猪皮。

  是他的五年计划。

  变法改革去沉疴,开海殖民传汉法。

  则是实现大明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初生的朝阳缓缓升起,朱由校太子袍服下的拳头骤然紧握。

  重振皇明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PS:

  本书一些情况,向读者汇报一下:

  本书2024年5月就内签通过了,至今才发书,主要是太多资料要查了。

  看了几个月的书,查了许多资料,方才敢动笔。

  书里面的内容,作者君尽可能的符合历史,当然,我写的是小说,不是史书,肯定是会改编的,与历史是有偏差的,还请读者朋友们自行甄别,求同存异。

  更新方面,每日万更,量大管饱!

  还请诸位多多支持!

第2章 内阁移位,嗣君初鸣

  乾清宫内,王安一路快走,出了乾清宫之后,才敢放慢脚步,生怕李选侍改变主意,不让皇嗣离开乾清宫。

  卜一出宫,便见三个身着红色朝服,胸前补子缀飞禽的朝官焦急的在寝门来回踱步。

  “王公公”

  王安方出现,大学士刘一燝、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三人便当即上前。

  “皇嗣!”

  杨涟眼尖,在宫门内瞥见了朱由校的身影,当即狂喜。

  “臣杨琏,拜见殿下!”

  杨涟对着朱由校行了一礼,刘一燝,左光斗等人见之,纷纷行礼。

  “臣刘一燝(左光斗),拜见殿下!”

  朱由校刚想说不必多礼,没想到杨琏根本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而是径直上前,挽住朱由校的臂膀,焦急说道:

  “李选侍阴谋挟持殿下以令百官,太祖皇帝有言:‘后宫不得干政!’若非见皇嗣当面,臣等便要强行闯宫,救得殿下周全!”

  杨涟捶胸顿足,面色激动。

  “今见殿下得周全,实乃我大明之幸,天下黎庶之幸!请殿下速速至文华殿升殿,面见百官!”

  说着,半老枯槁的身躯,不知哪来的力气,便要拽着朱由校去文华殿。

  朱由校脸上很平静,但心里已经是在骂娘了!

  我自乾清宫出来,你杨涟出了甚力?

  搞得好像是你救孤于水火之中一样。

  若是被你架着去文华殿,百官见之,还真以为你有泼天之功了呢!

  “杨卿,何故如此?”

  朱由校默默的挣脱杨涟的拉拽,脸上露出不悦之色。

  杨涟没想到朱由校居然一点都不着急害怕,反而脸上露出愠色,心中一颤,赶忙将求助疑惑的目光转向王安。

  王安赶忙转身向着朱由校,一脸谄媚的对着朱由校说道:“太子爷,给事中也是一时心急,忠贞可嘉,不必怪罪。当务之急,还是尽快去文华殿罢!莫让百官等急了。”

  杨涟在君前失仪,照例是可以定罪的,你王安一句轻飘飘的话,就要揭过?

  这胳膊肘,不知道拐到哪里去了!

  哼!

  这个仇,我记下来!

  朱由校不气反笑,缓步从宫门内走出来,问道:“怎不见元辅?”

  万历四十八年内阁首辅是方从哲,内阁次揆刘一燝都到了,却不见内阁首辅?

  “殿下!”

  刘一燝当即上前,言辞恳请的说道:“方阁老在文华殿主持大局,我等遂斗胆前来,若是殿下欲见方阁老,今去文华殿即可。”

  出了乾清宫,朱由校已经是不急了。

  他一步一步向前走,刘一燝、杨涟两人赶忙让出一条道。

  “事发于肘腋之间,诸事未明,本宫欲见首辅、英国公、礼部尚书,议事之后,再去文华殿!”

  现在去文华殿,两眼一抹黑,真是任人摆弄了。

  首辅方从哲是浙党,与杨涟、左光斗这些东林党人不对付,英国公张维贤是勋贵之后,能力虽然不怎样,却能够引入一股新的力量。

  朱由校现在虽然无人可用,但前世公务员的经历让他也明白领导是要怎么当的。

  手底下没有亲信,那便利用手底下的人不和,相互牵制,达成某种平衡。

  而他这个领导,才能保住体面,稳住局势,从中安插亲信,并且将一些想要‘进步’的人笼络在身边,形成初步班底,最后彻底掌握局势。

  朱由校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况且皇考驾崩,本宫身着太子常服,岂合规矩?”

  大明祖制:皇帝驾崩,他这个太子要着糠摹�

  你们东林党人不是喜欢说祖宗之法不可变吗?

  现在这个规矩你要不要遵守了?

  “先去慈庆宫,再去文华殿!”

  朱由校这句话,像是给事情定了性一般,王安与杨涟对视一眼,微微摇头。

  杨涟左光斗两人顿时止住脚步,不再咄咄逼人。

  王安一脸谀笑的恭维道:“太子爷圣机英断,考虑得是,是我等疏忽了,先去慈庆宫换糠孀诔煞ú豢杀洌 �

  杨涟、左光斗两人虽然不甘,却发现没有反驳的理由。

  皇嗣以规矩压人,难道他们还能破了祖制成法不成?

  而东阁大学士刘一燝看着朱由校的背影,心中有些复杂。

  皇嗣长于妇人之手,甚至有传闻言之皇嗣未曾蒙学,大字不识一个,且喜好奇技淫巧,好木工,但现在看来,却并非如此。

  若真如传言一般,皇嗣岂能三言两语,便将杨涟、左光斗拿捏了?

  前面的传闻,更似蛰伏之时的示弱于人。

  若真是如此,那皇嗣机深智远,可称得上是骇人听闻。

  诸事不明,诸事不明啊!

  刘一燝将手缩在袖口中,低着头,弯着腰,在王安、杨涟、左光斗动足之后,这才跟上脚步,将众人护在身前,缓步前往慈庆宫。

  此刻。

  文华殿中。

  满殿衣冠禽兽。

  首辅方从哲在殿中来回踱步,神色焦急。

  他余光之中,不自觉瞥向刘一燝的位置。

  万历四十六年,时内阁止一人,尚书止四人,侍郎止四人,科臣止七人,台臣在京者止十人,缺编严重,朱常洛登基之后,擢升提拔任用了不少贤臣入阁,让内阁的人数到了七人的地步。

首节 上一节 2/4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