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157节

  黄将军请放心,无论他放出何等言论,我定上书主公,一心一意以你为将,绝不相负。

  只要我等勠力同心,便不会给他离间的可趁之机。”

  黄忠恍然,为之叹息。

  “兵法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今袁逆以心为矛,攻城拔寨,是故无城不破,无寨不摧,大抵正是这个道理。

  蒯先生放心,既然你已点破他之计谋,我等同心协力,必教他无功而返。”

  言罢,黄忠与蒯越商量后,同样命士卒喊话曰:

  “欺君罔上,狂悖无道,忠从未见厚颜无耻似袁公者。

  刘荆州,大汉宗亲,为国镇守疆界,久治荆襄,士民殷富,威震九州。

  袁公为一己之私欲,无端犯我疆界,此逆天理,悖人望也!

  其矫诏乱命,枉称摄政,实为逆贼!

  忠羞于为伍,恨不能取你首级,献之于洛阳,报之于陛下,岂会弃明投暗,降你麾下?

  要战便战,有死而已,劝降之语,休要再提!”

  话音落下,两军就此对峙于临湘。

  袁军倒也没有即刻攻城来战,毕竟行军远道而来,自然要休整一日,才好攻城。

  而黄忠军人少,以不足两万之众对敌六万余人,他也不敢放弃守城的优势,趁袁军立足未稳,出城夜袭。

  毕竟人的名,树的影,以如今袁大将军打出来的威风,出城之后,夜袭不成,反而中伏,为他所趁,岂不正中袁军下怀?

  是以,以黄忠的稳妥谨慎,还是决意守城为主,只要他自己不犯错,袁军就打不进来。

  反正他也和此前的张羡一样,只要拖延到援军赶来即可。

  然而当夜的袁营大帐之中,火光彻夜不熄,唯见袁公紧紧握着桓阶与张羡的手,委以重任。

  “此计策就仰赖张太守与桓先生了。”

  张羡、桓阶拱手而拜:“袁公放心,我等久在长沙,深得民望,办成此事易也!”

  当夜火光大作,喊杀声震天,就在黄忠还以为袁军攻城,赶来城墙之时。

  唯见漫天箭雨裹挟无数封书信射入城中,黄忠想到白天蒯越所看穿的计谋,不由大惊失色,心道果然来了。

  “此必是袁贼蛊惑人心之计策也!”

  于是他即刻命人严查书信,不许私藏,然而当一封封书信被收缴上来,黄忠同蒯越一同观之。

  不想读罢这些书信,蒯越打量黄忠的眼神逐渐古怪起来。

  黄忠当即涨红了脸,拍案而起,“蒯先生!勿忘今日之言!您不是已经看穿了嘛?此必是袁贼离间攻心之计策!你我勠力同心”

  蒯越赶忙抬手打断了黄忠,微微颔首,“黄将军不要激动,我自然信得过你,只是这些书信,也着实古怪。”

  他说着目光放在书信上,久久难以挪开视线。

  原来这些信件上所写的如出一辙,近乎都是:

  【百姓们,将士们,袁公在荆州最畏惧的人,就是黄忠!

  请你们看在我这么多年治理长沙,没有恩惠,也有辛劳的份上,千万不要在让他继续担任主将。

  否则袁公之王师难以攻克临湘,淮南之太平如何能抵长沙。

  ——张羡】

  【世家们,老友们,我于袁营之中,常听袁公言:若黄忠在,则荆州难克也!

  请你们想方设法,离间黄忠与襄阳,让刘表将黄忠调离,否则虽临湘一县,便能挡十万大军。

  ——桓阶】

  就这些书信,让蒯越怎么说呢?

  如果袁术果真畏惧黄忠的话,不应该随便说个人,比如说前段时间连战连捷,以区区一千人连克数县的孙权。

  说他多么畏惧孙权,若以孙权为将,那袁军就寸步难行了。

  如此仿效长平赵括之旧事,等着我方把黄忠换掉,然后再大破孙权。

  这样的计谋,他蒯越是能看得懂得。

  可现在的问题是,他蒯越眼下愣生生看着袁军射来的这些书信,他迷糊了。

  别看他眼下镇定自若,好像是在思谋良策,实则他内心已经慌乱如麻。

  因为他看不懂了,而当一个谋主,完全看不懂敌方的计谋时,他估计自己大抵就是中计了。

  蒯越眼下古怪的视线,倒不是如黄忠所想的那般,因为这些书信,他就开始怀疑黄忠了。

  他这个满是疑虑的眼神,他其实是在怀疑自己。

  见了鬼了,以他蒯异度的智谋,怎么就看不明白袁军这个计策了呢?

  这些书信图什么呢?

  袁术以秦国对待赵括的方式对待黄忠,总不能是希望我们更加坚定的以黄忠为主将吧?

  可若说要袁术,他这是反其道而行之。

  就是要让我们看穿这是在反用赵括的计策,他越是说忌惮黄忠,其实就是越不忌惮黄忠,从而让我们把黄忠换掉,那就更可笑了。

  分明是你袁术越是如此做,越是这么针对黄忠而使用这样的计谋。

  不就越说明你对黄忠果真忌惮无比,生怕我们继续以黄忠为将。

  那么问题不就又绕回来了?

  袁术越用这个计策,我们只会越重用黄忠,越发坚定的以黄忠为大将,所以袁术还是希望黄忠为主将?

  可他若果真忌惮黄忠,又为什么要用这个只会起到反作用的计谋呢?

  无论蒯越怎么推论,都只能得出,袁术这个计谋的唯一结果,只会导致他最忌惮的黄忠,更加坚定不移的坐在主将的位置上。

  而一旦得出这个结论,蒯越就被彻底绕糊涂了。

  所以袁术到底忌不忌惮黄忠?

  他如果忌惮的话,又为何要行此计,使我方重用黄忠?

  可他不忌惮的话,又何要用书信言说他忌惮黄忠之事,以此来针对黄忠。

  可书信所言,皆是敌军射来祸乱人心之语,岂能轻信?所以他其实不忌惮黄忠?

  蒯越感觉自己好像陷入了一个怎么也绕不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诡计迷宫里!

  他隐隐感觉,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地方有问题,但他就是想不通。

  袁公忌惮?

  袁公不忌惮?

  袁公希望黄忠为主将?

  袁公不希望.?

  这几个念头不断在蒯越脑海中互相驳斥,他分不清,他真的分不清了。

第200章 朕纵横天下,尚且未逢敌手,何惧于你?

  烛火幽幽,长夜难明。

  静对案前纷飞书信,满纸尽是荒唐言。

  蒯越,这个自负荆襄才智,谋国可定江山的高才名士。

  他平生第一次,居然觉得自己在智谋上技不如人,可是他真的想不通啊,袁公的这些书信究竟意欲何为?

  面上他只得维持镇定自若之态,好似成竹在胸,谓之曰:

  “黄将军勿慌,书信之事,不过袁营计策罢了,我等切莫为它扰乱心神,反为敌军所趁。”

  黄忠:“???”

  我没慌啊!

  反而是蒯先生你这状态,怎么好像很慌的样子?

  凝眸打量了蒯越一眼,黄忠试探着宽慰之。

  “蒯先生无需多虑,依我看这些书信,其实很简单。

  袁贼若是什么都不做的话,这城中定然还是黄某为将。

  若他无惧黄某,何需再做这些?之所以做了,显然他就是畏惧黄某!

  未曾想黄某一介武夫,上无匡扶社稷之能,下无平定四方之力,竟被他独战诸侯的袁大将军如此忌惮。

  此战便与他一决生死,无论胜败,也算大慰平生。”

  不想蒯越眉心依旧紧皱,对此却无半点松懈之心,叹了口气,耐心为黄忠解释。

  “黄将军,你不是谋士,你不明白的。

  这件事的问题就出在这了!

  正如你方才所言,袁公什么都不做,你是主将。

  他做了这些,只能得出你方才所言的,他忌惮你的结论,你越发是主将!

  那他还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忌惮你,害怕你,所以要让我们更加坚定的以你为主将,与他为敌?

  他疯了吗?

  想不通这点,才是令越所困惑的。

  而真正令我所恐惧的,是我在这个过程中,看不清袁公的目的是什么。

  他这么做,必定有所图谋,而他的图谋,不可能是告诉我们,他忌惮你,要我们以你为主将吧?

  只有他不怕你,才会行此计,而他若行此计,便证明他怕你!

  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蒯越垂眸,眼底血丝密布,他扼腕长叹曰:

  “此城之中,以我为谋主,而如果当谋主都看不清敌方的图谋之时,恐怕我们就要中计了。”

  黄忠闻言,悚然而惊,只暗自揣测之。

  “许是他想要借此让黄某镇守城中,不敢妄动,趁机分兵袭夺其他郡县?”

  “敌兵势盛,而我军兵微,若出城去救其他郡县,必为他所趁。

  这正是他所期盼的,又怎会行此计,让我等越发紧守城池。”

  见蒯越言至此处,这下连原本不为此事头疼的黄忠,也为此心乱如麻。

首节 上一节 157/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