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87节

  这些问题奥斯曼政府不知道么?显然是不可能的,作为老敌人,奥斯曼政府对于俄国人从来没有放松过警惕之心。

  问题是就算他们什么都清楚,除了被动应战外,就只能期待国际调停了。

  主动出击是不存在的,俄国人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奥斯曼帝国同样也没有做好战争准备。

  名义上他们的军队数量不少,看上去也是兵强马壮。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表面上强大的奥斯曼军队,实际上只是一个花架子。

  无论是和俄国人打,还是和奥地利打,他们都怂。这不是一句政府腐败无能,就能够盖过去的。国力上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弥补的。

  费利克斯首相想了想说:“俄国人要动手是必然的,现在我们不确定的是他们是在今年下半年动手,还是拖到1852年再动手。

  不光是战争爆发时间无法确定,这场注定规模很大的战争,会持续多长时间同样也是一个未知数。

  最令人担心的还是英法会不会参战,就算是参加这次战争,他们会拿出多少实力来。

  在这些问题不能确定前,我们采取任何行动,都是有风险的。现在我们就要想办法,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这是大国和小国的区别,小国制定战略不用考虑善后问题,赢了一切好说,输了就直接完蛋。

  奥地利不一样,只要不盲目乱来,就算是失败了一次,同样还有第二次再来的机会,提前进行风险控制就必不可少了。

  拉德斯基元帅摇了摇头说:“如果要控制风险,那么俄土战争爆发过后,我们就只能等待战争升级,在法国人没有出兵前,我们也不能动。

  假如法国人不参战呢?我们是不是要放弃这次计划?”

  费利克斯首相肯定的说道:“这就要看英国人的决心了,只要他们愿意,就一定会有办法拉着法国人一起动手。”

  这个结论和弗朗茨得出的一样,谁叫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是靠英国人上位的呢?

  历史上,他本人就是一个严重的恐英症患者,很多时候都在附和英国人。在他执政期间,几乎看不到法国政府和英国人硬顶。

  弗朗茨想了想说道:“这次战略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保密,打各国一个突然袭击,造成既定事实,逼迫英法承认。

  只要计划没有暴露,主动权就在我们手中,什么时候动手,要不要动手,都由我们自己决定。

  俄土战争爆发后,英法会不会参战,这个问题就不是我们所能够控制的了,不过想必奥斯曼人更加着急。

  拉拢英法参战,是他们摆脱危机的唯一选择。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奥斯曼帝国知道,我们的目标只是多瑙河流域。”

  欺骗奥斯曼人,弗朗茨没有任何心里压力,如果告诉他们奥地利政府这次对他们没有任何兴趣,估计说的天花烂坠苏丹政府也不敢信。

  不如暴露一个假信息,让奥斯曼人信以为真,相比想要吞下他们的俄国人,奥地利人的胃口无疑要小得多。

  分清楚了主要敌人和次要敌人,奥斯曼政府的选择就不多了。被奥地利咬上一口,无非是皮癣之患,要是被俄国人咬了下去,不死也是半残了。

  ……

  财政大臣卡尔提议道:“陛下,为了应对接下来的战争,财政部建议实施烟酒专卖制度,以便筹集更多的战争经费。”

  奥地利是有一笔战争经费的,用来统一南德意志地区是够了,可是要面对各国的干涉就不一定了。

  奥地利帝国也是家大业大,早就过冒险的阶段。弗朗茨也不喜欢冒险,不可能只有几个月的战争经费,就傻乎乎的跑去发动战争。

  所以从一开始,做出的战略计划就是考虑到了列强的干预,最糟糕的局面是同时和英法普三国开战。

  当然,这是建立在俄奥联手的情况下。单挑的话,弗朗茨还没有那么莽,奥地利政府也没有那份儿自信。

  打仗兵多的一方总是要占便宜些,尤其是可能出现两线作战,甚至是三线作战的情况下。

  兵多,军费开支自然就大,尽可能的多筹集战争金费,就很有必要了。

  最直接的办法是收取战争税,除非战争已经爆发了,不然弗朗茨是不会干的,他可是守规矩的人。

  “实施烟酒专卖制度后,可以增加多少收入?”弗朗茨关心的问道

  卡尔想了想后回答道:“以目前国内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实施烟酒专卖制度过后,每年至少可以增加3500万盾以上的收入。”

  在原有财政税收的情况下,还能够增加3500万盾的收入,烟酒的利润之丰厚可想而知。

  “首相,怎么看?”弗朗茨问道

  3500万盾已经足以打动弗朗茨了,内心深处他已经同意了,现在询问首相的意见,就是需要内阁负责推行这一计划。

  费利克斯首相毫不犹豫的回答道:“陛下,特殊情况可以特殊对待,政府会给资本家们做思想工作,想必他们会理解的。”

  显然,大家的底线都是那么高,为了增加3500万盾的财政收入,大家不介意牺牲掉某些人的利益。

  利益受损的资本家们,能不能够想通,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反正他们在政治上也没有话语权。

  历史上,奥地利政府实施的是盐和烟草专卖。不过有节操的弗朗茨,早在之前的民生法案中,就把食盐和粮食一起列入了生活必需品。

  为了让民众们能够填饱肚子,不跑去造反,这些生活必须品的价格,政府都是严格控制的。

  在不能提高价格的情况下,把食盐纳入专卖中,也增加不了多少收入,财政部自然就选取了另一项利润较高的酒。

  这两项商品,都不是生活必需品,就算是价格高一点儿也无所谓,少吸烟喝酒还有利于身体健康。

  这是弗朗茨的真实想法,尽管他自己也吸烟喝酒,但这并不妨碍他引导国民,培养一个正确的生活习惯。

  弗朗茨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政府就尽快立法实施烟酒专卖好了。”

  “是,陛下!”费利克斯首相回答道

第169章 法国入场

  1851年3月21日,沙皇政府任命亚历山大-缅什可夫公爵担任特使,前往君士坦丁堡同奥斯曼政府进行谈判。

  听到这个消息过后,外交界一片哗然。亚历山大-缅什可夫公爵曾担任过芬兰总督,指挥过同波斯、奥斯曼的战争,担任过黑海舰队司令官、海军大臣。

  作为沙皇政府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由亚历山大-缅什可夫公爵担任谈判特使,足以见俄国人的重视。

  这种重视,似乎在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俄国人想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不过,考虑缅什可夫公爵是主战派的一员,还指挥过上一次俄土战争,似乎这又是在向奥斯曼人示威。

  在前往君士坦丁堡前,缅什可夫公爵先一步前往萨拉比亚检阅了驻扎在那边的军队,然后又去了塞瓦斯托波尔检阅了黑海舰队。

  甚至俄国还做了一次登陆演习,针对的目标赫然就是君士坦丁堡。演习完成后,3月12日缅什可夫公爵才乘坐军舰“雷神”号,前往君士坦丁堡。

  缅什可夫不是一名合格的外交人员,他本身就鄙视外交和礼节,作为主战派的中坚力量,他反对一切对奥斯曼帝国的妥协让步。

  弗朗茨不看好这次君士坦丁堡谈判,俄国人的胃口那么大,奥斯曼帝国还能够妥协不成?

  在俄国人和奥斯曼政府谈判的同时,奥地利外交部同样也没有闲着,和奥斯曼帝国的外交谈判同样也开起了,只不过弗朗茨没有重视这次谈判,直接授权驻君士坦丁堡公使梅斯特塞尔负责。

  美泉宫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弗朗茨正在钓鱼。似乎是他的运气不错,鱼儿们就是不咬钩。

  与之相对比的是,相邻的父亲卡尔大公已经收获了三条,其中最大的一条足有三斤重。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条倒霉蛋鱼大概会出现在今晚的餐桌上。

  侍女清脆的声音响起:“陛下,梅特涅先生求见。”

  “带他去凉亭,我马上过去。”弗朗茨淡淡的说道

  说完,弗朗茨放下了鱼竿,对不远处的父亲和几个弟弟说道:“你们继续,我要去工作了。”

  卡尔大公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道:“去吧,倒霉的孩子,愿上帝祝你好运!”

  弗朗茨直接被噎住了,他本来想说一句“鱼吃倒霉食”。不过,想当奥地利没有这一句谚语,说了大家也无法理解。

  良好的教养让他直接过滤掉了父亲的话,只是狠狠的瞪了一眼几个嬉笑着看热闹的弟弟。

  似乎想起了被恐怖家庭作业支配的日子,几个小家伙非常识时务的收敛了笑容,弗朗茨满意的离开了。

  拿卡尔大公没折,还收拾不了几个小屁孩么?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原则,弗朗茨直接把自己曾经历过的痛苦,复制给了几个弟弟。

  也没有什么了,就是一个人被三十多个家庭教师盯着,永远都有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

  弗朗茨可是一个好兄长,这笔教育经费他直接包了。欧洲贵族可是非常重视子女教育的,在这个问题上,可没有人帮他们说情。

  然后,三个小家伙都变成了乖孩子,他们可不是学霸,为了蓝天白云下的美好生活,果断的向邪恶的兄长投降了。

  不然的话,现在他们还在苦逼的啃着书本,哪里有机会过来培养贵族气质(钓鱼玩耍)。

  或许在卡尔大公看来,弗朗茨真的就是一个十足的倒霉蛋。皇帝有什么好当的?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公务,连休假都会有事情找上门来。

  对于父亲的看法,弗朗茨从来都不发表任何意见。如果他有一丝野心的话,现在坐在皇位上的就是他了。

  在卡尔大公看来,劳心劳力去做皇帝,不如吃喝玩乐更加舒服。

  在这种观念之下,很多时候卡尔大公看弗朗茨的眼神就是怜悯。

  对此,弗朗茨无能为力。总不能说:如果没有自己的努力,你这条哈布斯堡家族蛀米虫,要不了多久就没米可蛀了。

  ……

  “陛下,刚刚传来消息,法国人插手耶路撒冷了,天主教会希望得到我们的支持。”

  梅特涅带来的这个消息,让弗朗茨只感叹历史修正力的强大。不过仔细分析,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想要复辟,就必须要争取民众的支持。现在的圣地危机,在其他人看来是一个麻烦,在他看来就是一个机会。

  不但可以趁机增加法国的对外影响力,还可以获得天主教徒的支持,这种一举两得的好事,怎么可以拒绝呢?

  至于这么干的后果,无非是得罪俄国人和奥斯曼人。别人怕毛熊,他可不怕。反正有德意志联邦挡着,俄国人又过不来怕个毛?

  奥斯曼人的态度可以无视,现在的奥斯曼已经不是曾经的奥斯曼了,欧洲任何一个列强都可以踩他们一脚。

  弗朗茨想了想说:“这么说来,法国人已经入场了。看来俄国人麻烦了,这次俄土战争恐怕不好打。

  不过这和我们没有关系,既然法国人在耶路撒冷已经行动了,以他们那雄厚的实力,想必是不需要我们帮忙的,口头上支持一下他们就行了。”

  帮忙?法国政府是不可能让奥地利插手的,这可是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捞取声望的时候,怎么可能让奥地利加入分薄他的“功劳”呢?

  梅特涅皱着眉头说道:“陛下,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不光是俄国人麻烦,就连我们也有麻烦了。”

  弗朗茨微微一愣,他可没有发现这和奥地利有什么关系。

  梅特涅解释道:“陛下,法国人插手这次冲突,意味着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已经做好了准备夺权,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听到他复辟的消息。

  到时候,一个绝对亲英的法国政府就会出现。在国际事务中,英法两国将会进一步深入合作。

  世界上就出现了两极格局,俄奥联盟和英法联盟。随着俄土战争的爆发,两大联盟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深,甚至会走向战争。

  英俄两国拥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两国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不大,最多也就是局部冲突。

  可是我们和法国人就不一样了,在两大联盟的矛盾之下,未来奥法两国很有可能直接爆发战争。”

  弗朗茨愣住了,梅特涅的分析让他怀疑到底谁才是穿越者。

  他也考虑到奥法两国爆发战争的可能,不过他一直以为是在意大利问题,现在看来两大同盟间的矛盾,才是未来奥法冲突的导火索。

  在这种背景下,奥地利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和俄国人联手,在接下来的战争中重创法国人。没有这个打手过后,英国人也会怂。

  要么什么也不干,等待普法冲突升级。法国人对莱茵兰地区虎视眈眈,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普鲁士政府也越来越重视这片土地,让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后世德国工业的强大,莱茵兰地区的贡献是巨大的,这里的矿产资源对普鲁士王国来说,是不可或缺、且无法代替的。

  至于两国有没有可能妥协?弗朗茨可以明确的回答——不可能,不要看历史上俾斯麦多次许诺割让莱茵兰地区给法国人。

  可最后普鲁士政府还是宁愿进行军事冒险,和法国人决战,也没有真的将这一片地区让出来。

  这里是普鲁士王国的未来,从工业化开始,普鲁士政府就已经意识到了这里的重要性。如果普鲁士王国放弃了这一地区,那么鲁尔工业区也就凉了。

  弗朗茨皱了皱眉头说道:“貌似现在我们什么也不能做。法国人陷入俄土战争中,对我们准备的西进战略很有利。

  一旦西进战略完成了,整合了南德意志地区,法奥之间的实力对比就发生了变化。就算在未来发生了战争,我们获胜的几率也很大。”

  这不是弗朗茨自信,而是事实。整合了南德意志地区的奥地利,实力增长绝对不是表面上那一星半点儿。

  这个年代很多人都高估了法国,那是拿破仑横扫欧洲大陆给大家留下的心里阴影,忽略了今天的法国,自己不是当年的法国了。

首节 上一节 87/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