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神罗是全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外加世界第一的经济体量,弗朗茨也不敢肆意印票子。
卡尔首相摇了摇头:“各国政府提供的资料和情报部门搜集到资料出入严重,暂时还不确定是情报部门搜集资料片面化,还是各国官僚瞒报危机。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说:日西战争什么时候结束、革命浪潮会不会再次高涨等等,这些不确定性事件都有可能增加救市成本。
按照最乐观的估计,至少也要筹集八亿资金,才能够度过这次经济危机。糟糕一点的话,可能需要耗费十二亿资金。
光我们的环线铁路计划、及配套设施建设,就需要花费2.7亿神盾,加上其它的小项目,国内大概需要4亿神盾刺激经济。
已经立项的三百万就业岗位计划,虽然有贵族领主买单,但政府仍然要投入1.2亿神盾,主要用于政策补助、人员培训管理、路费等支出。
财政贷款……”
听了首相的回答,弗朗茨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可观是不可能的,官僚是什么生物弗朗茨最清楚不过了,欺上瞒下只是基本操作。
如果吏治清明还好,就算有所隐瞒也在可控范围之内;要是腐败严重、官场糜烂,那就完犊子了,他们不光能够瞒报危机,更能够人为制造出更大的危机来,俗称“官逼民反”。绝大部分起义,都是这些家伙的功劳。
很遗憾,欧陆联盟中就有这样的腐败帝国。两牙就是首当其冲,每年都要从殖民地掠夺大量的财富,结果国内经济还是搞得一团糟。一眼看去就知道,那是王朝末年的景象。
至于俄罗斯帝国,暂时还没到那地步。经历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亚历山大三世时代的俄罗斯帝国还过得下去。
在弗朗茨看来,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不是远在万里之外的日西战争,而是随时可能爆发革命的两牙,以及苦逼的战败国法兰西。
都是说炸就炸的存在,一个不小心西欧就能变了颜色。所以尽管法兰西没有参加经济峰会,维也纳政府仍然给他们预留了一个亿的救市资金。
单独看每一个国家的资金缺口都不算大,可是欧陆联盟成员国多啊,加在一起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这年头的神盾购买力可是杠杠的,“十二亿神盾”相当于欧洲各国巅峰时期两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这么一大笔巨款,搁谁身上都是压力。没办法,谁让欧洲大陆才刚刚爆发一场大战呢?
哪怕时间过去了两年,各大参战国仍然没有从战争阴影中走出来。包括维也纳政府,现在都做不到收支平衡。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欧陆经济峰会就是被“钱”给逼出来的。现在资本市场恶化,各国政府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不得不求助于维也纳政府。
和原时空有些类似,经济危机时期大家融资都困难,但是美国政府的国债仍然好卖。即便是老特神经兮兮的印印印,资本市场上美元依旧表现强势。
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神罗差不多能够充当美国人的角色,虽然不是唯一的世界霸主,但是“神盾”已经和“黄金”并列成为了欧陆各国的主要结算货币。
在这种背景下,家底雄厚、抵押品多的维也纳政府,在资本市场的信誉自然是杠杠的。
比如说:在俄国资本市场上,维也纳政府发行国债就比沙皇政府发行的国债好卖。即便神罗国债的利息比沙皇政府要低三分一,仍然不能阻挡俄国民众的热情。
要不是还有一个海洋霸主的不列颠在虎视眈眈,弗朗茨也能够过上那种“印印印”的美好生活。时代不一样,像老特那么印是不可能的,但是多印个一两亿总不过分吧?
事实上,神盾早就开始超发了。只不过还不敢一次性多好几亿,不过每年多印千儿八百万还是要有的。
这点儿小水,撒出去太阳一晒就干了。专业人士都很难发现,投放到资本市场上自然无法激起波澜。
第1010章 印、印、印
“钱、钱、钱”,已经成为了欧洲各国政府的魔咒。“十二亿”不是“十二块”,因为之前的战争打空了国库,纵使维也纳政府一时半会儿也筹集不到这么多资金。
没有办法,资产和现金是两个概念。想要在不影响经济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抽离十二亿神盾简直就是一个神话。
无论是从银行借款,还是发行债券,都在减少市面上的流动资金。一旦超过了市场的承受极限,就会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转,再次反噬到经济上加剧危机。
经济危机的本质之一就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过度集中到了少数人手中,普通民众兜里比脸都干净,丧失了购买能力,经济循环自然会出问题。
最理想的状态自然是让有钱人把钱花出去,激活经济市场。只要钱流动了起来,经济危机就不存在了。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纵使在百年后,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弗朗茨不认为自己就能够解决。
某种意义上来说,支持贵族建设海外封地,就是最大的政策刺激。唯一令人遗憾的是新兴的军功贵族,发家的时间太短,大部分人的身家并不那么富裕。
除了贵族集团之外,还一个握有巨额财富的就是大资本家。这些人的腰包更难掏,一个个都鬼精鬼精的,就等着危机过后抄底。
除非动刀子硬上,要不然这些想要利益最大化的家伙,根本就不会乖乖掏钱。
没有什么好指责的,趋于利弊是人性的本质。真正大公无私的,那是圣人。
谁也不比谁高尚,易位而处大多数人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包括弗朗茨也不例外。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自然也不会奢求别人能够做到。
“资金怎么解决?”
具体救市方案,弗朗茨不关心。能够被各国政府所接受的方案,一定权衡了各方利益最后博弈的结果。至于是不是最优方案,那就只能去问上帝了。
相比之下,资金缺口才是问题关键。神罗的家底儿,弗朗茨再清楚不过了,能够解决一半的资金,都是大家配合的结果。
剩下的缺口,就只能从欧洲各国的金融市场上想办法。如果在一年前确实不难,很遗憾现在是经济危机时期,恰好是市场上最缺钱的时候。
以弗朗茨自己为例,在不计算土地资源等不动产的情况下,巅峰时期身家高达一百四十六亿,妥妥的富可敌国。经济危机爆发后,直接缩水了百分之五十四。
没有办法,股市就是这么神奇的地方。连这都是有内幕消息,提前撤退的结果,慢一点的话可以参考科技概念股大盘。
反正都是眼泪,弗朗茨一手捣鼓起来的泡沫,苦果自然也只能由自己来……不对是韭菜来咽。
这是科技进步的代价,若不是有一堆上市企业不断融资烧钱,神罗的科技也不可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冲到最前面。
平均下来,最近三十年神罗帝国每年投入科技研发的资金高达八千万神盾;如果把时间拉近到最近五年,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二点一亿神盾。
除了从资本市场融资,由所有投资者共同承担,没有任何机构和个人能够支撑的起这笔开销。
投入和回报是成正比的,二十多亿资金砸了下去,飞机、坦克、战列舰都出来了,民用设施更是多不胜数,人类也提前进入了电力、内燃机时代。
悲剧的是和众多股民一样,弗朗茨变穷了。手中的上千家科技公司,能够赚钱的不到五十家,除了已经进入破产重组的那两百多家外,剩下的都在继续烧钱模式。
尽管压缩了企业运营成本,放缓了烧钱进度,但是汇总起来,每月仍然有高达上千万神盾的亏损。
市场环境好的时候,有的是资本愿意陪着烧钱,现在市场形势恶化了,原本由大家一起养着的“割韭菜”公司,就只能弗朗茨自己先兜着了。
不死撑不行,要是公司倒闭了,未来再想要重新树立招牌就难了。毕竟,故事讲得再好听,那也是一个曾经失败的项目,投资者们掏钱肯定不会那么爽快。
坚持下去就不一样了,只要撑过了这一波,后面有的是资本进场。要是中间技术突破了,那更是血赚。
有这么多拖油瓶在,纵使兜里还有钱,弗朗茨也必须要先留着。毕竟,自己手中的这些都是优质项目,虽然可能超前了一些,那也是世界的未来。
弗朗茨的日子都不好过,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凡是做实体经济、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现在有一个算一个,都在储粮过冬,谁也不敢擅自动用手中宝贵的资金。
真正有大笔闲置资金的,还是玩儿金融的。有时候弗朗茨甚至想釜底抽薪,直接将银行收归国有,把这些家伙咔嚓掉算了。
当然,这也只是想想而已。如果神罗的金融资本力量赶上不列颠,那么弗朗茨可能会真的忍不住掀翻桌子。
问题是神罗的金融资本实力本来就有限,又跳了弗朗茨挖的科技坑,股灾爆发的时候都被埋得差不多了。
当然,这样的好事也就这一波。吃一堑,长一智。等下一波行情开始,估摸着玩科技的主力就要换成散户了,毕竟这个成功率实在是太感人。
所有人都没钱,那么钱去了哪里?
答案很简单:被战争烧掉了。战争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破坏了经济的正常循环,为了遏制通货膨胀、稳定币值,维也纳政府不得不减少神盾投放量。
战后的市场繁荣,靠得更多是虚拟的信用支撑起来的,而不是真实流通的货币。
这也是弗朗茨要争夺货币霸权的主要原因,只有让神盾成为了国际结算货币,才能够避免一场战争打空家底的尴尬。
卡尔首相:“陛下,眼下的金融市场不适合融资。想要解决资金困境,唯一的办法只有抬高杠杆,增发货币。
我们的储备金相对充裕,一直以来神盾的杠杆比例都偏低。财政部计算过,只要将神盾发行杠杆比例提高到英镑水平,就能够增发八点三亿货币。
如果有欧洲各国联合背书,就算是一次性增发十二亿,市场也能够容纳。”
作为后起之秀,神盾想要击败英镑成为国际货币,自然要有自身的优势。
欧陆战争结束前,神罗都没有统一,距离世界霸主更是十万八千里,国际地位远远赶不上不列颠,神盾只能靠“低杠杆比例”、“稳定性”获得市场的认可。
正好神罗又是世界黄金第一生产大国,产量比后面的二三四五六七八加起来都多,为政府的货币发行提供了充足的保证金。
知道归知道,弗朗茨被政府的解决方案惊呆了。缺钱就“印票子”,看似没有毛病,实际上的问题就大得去了。
现在可能19世纪,画风突然变到了21世纪,怎么看都觉得不正常。不过就眼下而言,貌似“印票子”还真是解决危机的好办法。
加印钞票,通航膨胀是必然会发生的。但是有欧洲各国一起背书就不一样了,这相当于整个欧洲一起帮忙消化通胀。
一次性多印十二亿,欧洲世界人均摊销下来,也就不到一个月的工资。这点儿钱流通到市场上,即便是发生了通胀也不会太大。
只要维也纳政府的黄金储备充足,咬死神盾兑换比例不动摇,内部的通胀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消化掉。
最关键的是,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还推动了神盾成为世界货币的步伐。一旦危机过去,市场对神盾的信心,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弗朗茨是越想越觉得可行,有一句话说得好:“只要印钱的速度足够快,债务就追不上我”。
犹豫了一会儿功夫后,弗朗茨问道:“怎么让各国承认?如果他们提出同样的要求怎么办?”
不是弗朗茨多心,神罗能够靠印票子解决资金问题,欧洲各国同样也可以加印票子,缓解财政危机。
各国政府也不是傻子,维也纳政府能够要求他们替神盾的币值背书,那么各国政府也会反过来也要求维也纳政府替他们的货币背书。
大家一起“印、印、印”,那个场面弗朗茨简直不敢想象。真要是潘多拉魔盒被打开,金本位就准备歇菜吧,黄金生产是赶不上大家印钞票速度的。
或许法国人最希望这一幕发生,只有大家印印印,他们的债务才有希望还清。最好是就想之前的法兰西一样,人均亿万富翁,那么分分钟就能够还清赔款。
卡尔首相胸有成竹的回答道:“我们可以用无息贷款加物资援助,换取各国政府的承认。
现在他们没得选择,加印货币虽然简单,但那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干的。欧陆各国都有各自的缺陷,根本就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增发货币。
已经破产的十国就不用说了,加印货币就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黑山、亚美尼亚印钞能力都没有,货币都是委托我们的印刷厂代为印刷。
荷兰、北欧联邦、西班牙三国经济体量有限,加印货币马上就会引发急剧通胀;俄罗斯帝国经济体量是够了,但是就沙皇政府的信誉,一旦加印货币卢布就是法郎第二。
各国的抗风险能力及其有限,不光国内承受不了,国际上更不会承认。加印货币必然会引发挤兑风潮,除非他们能够放弃金本位,要不然根本就撑不过去。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想要解决资金困境,唯一的办法就是对外举债。现在能够替他们解决资金问题的,只有我们和英国人。
如果有人这个时候背叛了欧洲大陆,倒向了英国人,我们的刀也不是吃素的,正好杀鸡儆猴。”
果然阳光之下没有新鲜事,原时空一战后各国放弃金本位,和现在的局面何其相似。
“放弃金本位”,现在看起来不可能,可一旦被逼急了,不想放弃也不行。
见一叶而知秋,如果没有神罗这个备选方案,估计这次经济危机的最终结果,就是以各国被逼放弃金本位终结。
确切的说,已经有国家放弃直接金本位了。历史惊人的相似,这个带头大哥就是法兰西。
法国政府是没得选择,欧陆战争结束后,国内的黄金被洗劫一空。发行货币的储备黄金都没有了,又如何实行金本位?
国际贷款借出去都是纸币,可没有借出黄金的。尽管法国政府已经尽力翻箱倒柜,还是没有筹集到足够的储备金。
最后被逼急了的卡洛斯国王把心一横,直接借了一笔神盾充当储备金,开启了间接金本位体制。
间接金本位也可以勉强算金本位,总比直接上信用本位的好。真要是玩儿信用货币,估计法国民众还是要继续走人人“亿万富翁”的老路。
很多事情,只要有人带头就好办了,货币本位制度也一样。法兰西只是开始,紧接着作为新独立国家的几个意大利邦国,也走上“间接金本位”的道路。
唯一令人遗憾的是,比利时还是延续了黄金本位制度。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虽然比利时在欧陆战争中损失惨重,可是比利时军队的拼死抵抗,还是为政府撤离争取了时间,抢出来的黄金储备被利奥波德二世带到了神罗。
作为有道德、有修养的君主,弗朗茨自然干不出趁火打劫的事情,拥有足够储备金的比利时,自然要继续实施更加自主的金本位制度了。
虽然遗憾,弗朗茨并不后悔。神盾取代黄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步子迈得太大是会扯到蛋蛋的。
至少也得先过度一下,给大家一个接受的时间。比如说:先实现“黄金——神盾”并列本位制度。
要做到这一点不难,只要神罗减少黄金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早晚会因为黄金储备不足而头疼,到时候推广并列本位制度,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等时间长了,大家习惯了神盾做本位金,才是神盾取代黄金,奠定货币霸权的时候。
计划归计划,没有完成前,谁也不能保证一定成功。类似的方案,或者说备选方案还有很多,这只是看起来相对容易的一套。
不得不承认欧陆战争的结束,给维也纳政府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往日里遇到这种事情,卡尔首相最多也就事后给穿小鞋。
现在明显不一样了,先是把欧陆叛徒的大帽子扣了上去,紧接着就要杀鸡儆猴,妥妥的霸主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