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591节

  一方面是存放时间过长,增加了储存成本和损耗,要是发生粮食滞销,新粮变陈粮那就不值钱了;

  另一方面是挤压太多的粮食在手中,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增加运营的风险。

  沉思了一会儿功夫后,拿破仑四世缓缓说道:“首相说得不错,现在我们必须要想办法节省粮食,政府尽快对外发布公告。

  外交部从现在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抢购粮食,我不相信奥地利人能把粮食买光。”

  ……

第891章 合格的官僚

  原本因为国际局势紧张,法国的粮食价格就出现了大涨,巴黎政府这个时候发布的公告更是火上浇油。

  所有人都知道法兰西粮食供应出现了问题。尽管法国政府一再保证,国内粮食供应不会受影响,民间还是爆发了抢粮风潮。

  为了牟取暴利,资本家们故意夸大粮食危机,一时间各种谣言满天飞。

  平息粮价不是靠嘴说就行的,别的都可以忽悠,流入到法兰西的粮食日渐减少,却是不争的事实。

  受粮价波动的影响,拉法埃尔的日子不好过了。为了平息国内粮价,拿破仑四世下令国有农场在秋粮收割后,立即起运回国。

  作为农场计划的负责人,拉法埃尔非常清楚海外农场的运营情况。账面上的产量,和农场的实际产量完全是两个概念。

  因为自然条件和官僚管理的因素,导致海外农场的粮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远远超过国际粮价。

  因为关税壁垒的缘故,外来粮食流入要承担高额的关税,法国本土的粮价一直处于高位水平。

  进口粮食比自己种植赚得更多,官僚们不会和钱过不去,自然知道该怎么选择。

  拿破仑四世清理过一次,也只是多了一部分面子工程,绝大部分农场仍然是滥竽充数。

  做戏也要做全套,中央政府又不是傻子,要是农场出产10万吨小麦,却向国内输送11万吨小麦,肯定会被发现有问题。

  愚蠢的官僚都被淘汰了,能够留下来捞金的都是聪明人。为了牟取暴利,大家都成了开荒模范。

  账面上农场每年都会开垦大量的土地,粮食产能更是节节攀升,人为制造出一副欣欣向荣的局面。

  大家拿着捏造的数据,一面从政府手中骗取财政补助,一面从事粮食走私牟取暴利。

  现在不行了,国际粮食价格暴涨,原本赚钱的买卖,现在变成了赔钱生意,意识到危机降临的官僚们,纷纷开始找后路。

  最近一段时间,拉法埃尔每天都会收到一堆辞职信,很多都是挂印而去的那种。

  拿破仑四世的运粮令下后,不待拉法埃尔反应过来,农场官员就少了三分之一。

  大人物都跑路了,剩下的都是跑不了的小杂鱼,烂摊子就砸在了拉法埃尔手中。

  “砰”的一声响,拉法埃尔扔掉了手中那厚厚的一叠辞职信,狠狠的说道:“科尔告诉这些该死的家伙,想要辞职可以,先把这次的问题解决了再说。

  要不然大家就一起下完蛋,无论是他们的后台是谁,我都会在入狱之前先送他们下地狱。

  顺便联系哪些跑路的,一周之内没有返回,他们的大名就会以间谍的身份出现在通缉令上。”

  不下狠手都不行了,烂摊子在这个时候爆发,足以砸死任何人,拉法埃尔还没有活够,背不起这个锅。

  危机虽然严重,却并非没有一线生机。理论上来说,只要想办法填上了粮食窟窿,这次危机就可以渡过去。

  这么多年,大家都捞了不少钱。单纯从经济上来说,拿出一部分补上差价,还是能够负担的。

  科尔的男子满脸苦涩的回答道:“伯爵阁下,这个命令一旦下达,恐怕剩下的人也要跑光了。

  现在的问题不是钱,如果单纯只是赔上一笔,大家也不会跑得这么快。

  毕竟农场的职位可都是肥差,现在需要付出的钱,未来都可以加倍捞回来。

  关键是现在有钱,也没地方买到足够的粮食!

  奥地利政府提前扫货后,在国际市场上搞起了垄断经营,禁止粮食流入法兰西。

  即便是走私也不行,再牛叉的走私商人,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走私上百万吨粮食,都不被人发现。

  我们最多也就出高价从别的国家转手一小部分粮食回来,根本就无法完成政府的任务。”

  听了科尔的解释,拉法埃尔总算是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官员跑路了。

  实在是这次的事情太大,又赶在了这个节骨眼上,一旦曝光了出来,社会各界都饶不了他们。

  这个时候再不跑路,后面就没有机会跑了。反正这年头跑路容易,只要有钱随便外海外某个国家一躲,等风头过了再回来。

  拉法埃尔伯爵怒骂道:“都是一群白痴、蠢货!国外买不到,还不能在国内买么?

  只要我们按照政府的要求,将足额的粮食运回国,谁会在乎粮食是从哪里来的!

  实在是不行,先从我们合作的粮食批发商手中借一批粮食应急,反正农场的粮食也是要卖给他们的。”

  内心深处,拉法埃尔深深的鄙视了一番手下那些匆忙跑路官僚,没有一点儿应变能力。

  停顿了一下,拉法埃尔又补充道:“命令各农场整理一份蝗灾报告,资料备注详细一些,把事先准备的照片也给附上,一起上报政府。

  记住了,只要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农场减产就行了,埃及那边先不要动,太过刻意会被发现的。

  减产和绝收加起来,暂定在百分之二十五左右,让下面的人不要给我自作聪明。

  大家一起想办法,借也罢、买也罢、骗也罢,我通通不管,秋收后每家农场至少要运回规定份额百分之三十的粮食来。

  剩下的就找借口给我拖着,战争爆发后,想办法甩锅给奥地利人。”

  完全绝收是不可能的,真要是如此,估计拿破仑四世就要杀人了。

  拉法埃尔还没有活够,不想去挑战皇帝的底线。减产四分之一就差不多了。

  虚报政绩,在法国政府中本来就是常态,大家都在吹牛,要不然法兰西怎么和英奥并驾齐驱?

  只不过虚报也要有限度,放大百分之十几、二十几,大家都可以接受;要是翻上几倍、几十倍,那就无法忍受了。

  毫无疑问,法兰西的农场计划,水分就是几倍、几十倍的那种,具体水分有多少,就要看具体负责官僚的节操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拉法埃尔的分配,也是考虑到了公平性原则。

  水分小的农场,官僚们拿得利益少,自身产能没准就够了,现在不需要大出血。

  水分严重、或者是干脆纸面上存在的农场,钱都被负责的官僚吞了,现在就该他们出血。

  况且,也不是完全损失掉。上缴的粮食,政府也是要付钱的,官僚们损失的只是其中的差价。

  出血又不至于伤筋动骨,对绝大部分官僚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大家端的是金饭碗,现在的损失,未来都可以加倍捞回来。没必要为了这么点儿利益,就搞得身败名裂。

  “是,伯爵!”

  现在科尔对拉法埃尔伯爵佩服的是五体投地,这么大的事情,都被三言两语给解决了。

  ……

第892章 加速

  美利坚联盟国,德克萨斯州一座农场内,此刻正升起滚滚浓烟,数十里外都能够清晰可见。

  望着大火,作为农场主的欧德尔是百感交集。

  活了大半辈子,他还是第一次遇到有买主,买到粮食之后不运走,而是直接就地焚烧。

  不过看在神盾的面子上,就算是买家的要求再奇葩,欧德尔也不会拒绝。

  倒底还是忍不住好奇心,欧德尔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乌尔贝特先生,我们的交易完成了。

  不过这么好的粮食,就这样烧了,你不觉得可惜么?”

  乌尔贝特一脸无奈道:“没有办法,法国人正在磨刀霍霍,要入侵我的祖国。

  作为一名商人,我没有能力回国参战,但还是想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前不久欧洲传来消息,奥地利终于正式介入了。还发布了一份公告,责令法国人停止战争行为,要不然就号召世界各国对法兰西进行物资禁运。

  据说目前已经有十三个国家宣布加入,这是避免战争的唯一机会。

  只要法国人买不到足够的战略物资,他们就没有能力发起侵略战争,我的祖国就可以免受战争威胁。”

  公告自然是有的,为了占据道德制高点,最近一段时间弗朗茨可发布了不少宣言,劝说法国人悬崖勒马。

  同样的话,落到不同的人耳中,产生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在欧洲民众看来,弗朗茨是在尽最大努力避免战争;在法国人看来,这就是奥地利怕了。

  一边是外交上的强硬对待,一边高喊着和平旗号,明显就是不想打仗。

  除了怕了法兰西之外,弗朗茨完全没必要站出来进行无意义的吆喝。就连威胁都是软弱的物资禁运,完全没有要打就打的霸气。

  不少法国人还怀疑,只要自家一动手,奥地利就会缩回去,可以轻松夺取中欧地区。

  十三国禁运,听起来很吓人,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笑话,看看参与的国家就知道了。

  比、德、奥三国就不用说了,那是必须有的,再然后就是希腊和黑山。

  打开地图不难看出,这两个小国是必须要加入禁运联盟的,因为奥地利对法封锁后,他们同法国人的贸易就已经中断了。

  剩下的撒丁、两西西里王国、教皇国、托斯卡纳、卢卡、摩德纳、帕尔马,分明都是法国人的地盘,居然也宣布加入禁运联盟。

  毫无疑问,这些凑热闹的家伙,都是流亡政府代表本国宣布的,法国人控制的邦国政府是不可能这个时候跳反的。

  再加上一个流亡在奥地利墨西哥帝国,正好凑齐了十三国禁运。

  欧德尔感慨道:“你真是一名爱国商人!不过你不把粮食卖给法国人就行了,何必要焚烧呢?”

  这年头流行的是资本无国界,爱国商人绝对是稀有生物,大部分商人眼中都只有利益。

  乌尔贝特义正言辞的回答道:“我不卖给法国人,还有其他人会把粮食卖给法国人。只要是转手出售,粮食最终流向就不是我能够控制的了。

  据我所知,为了给法国人施加压力,奥地利政府也在市场上进行扫货。

  只要法国政府不让步,他们手中的粮食,就不会流入法兰西,短期内粮食价格持续上涨是必然的。

  你知道的我是一名商人,商人是无法抵御利益诱惑的。

  万一中途粮食价格不断上涨,我不能保证自己能否在利益面前坚守自我。

  为了避免最糟糕的事情发生,还是烧了的好。”

  ……

  或许是意外巧合,两人对话的时候恰好遇到了一位圣弗朗哥日报的记者,用笔记录了这一切。

  报纸刊登这一消息后,很快在联盟国引起了轰动。爱国商人宁愿焚烧粮食,也不卖给法国人,这么感人的故事,自然要广为流传了。

  很快各地都频繁出现商人焚烧粮食的新闻,有些是爱国商人,有些是单纯出于义愤,反正大家都不想让法国人买到粮食。

  看涨的理由出现了。粮食可是刚需品,前有奥地利抢购,后有正义商人焚粮,市场上流通的粮食减少,价格上涨是必然的啊!

  在资本家们的推波助澜之下,所有人都认为粮食价格要暴涨了,就连普通的市民都开始囤积粮食。

  然后,联盟国的粮食交易价格开始狂飙上涨,大有追赶欧洲的趋势。

  尤其是期货市场上,几个月后的粮食交易价格,直接增长了一倍多。

  类似的一幕,不光在联盟国上演,其他美洲国家也没有落下。

  只不过剧本换了一下,看涨的不一定都是粮食,其它工业原材料也没有落下。

  ……

首节 上一节 591/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