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政府要的是教会的财产,又不是要动他们个人的财产,还不足以令他们拼命。
刚刚镇压了国内叛乱,奥地利很多地方都是杀的人头滚滚,贵族们对政府的都有敬畏之心,正是下手的最佳机会。
“陛下,不如以教皇的名义召集各地的主教前来维也纳开会,向他们宣布这个决定,谁反对就让庇护九世罢免他的主教之位。”费利克斯首相提议道
显然,教权衰落的时代,教皇也不在是那么高高在上了。费利克斯首相根本就没有把庇护九世当成一回事,如果奥地利愿意,就算是换一个教皇也不是太难。
现在奥地利政府给予庇护九世的尊重,那是因为大家之前合作的还算愉快,作为天主教国家尊重一下教皇罢了。
听了费利克斯的话,“鸿门宴”瞬间浮现在了弗朗茨的脑海中,主教又不是世袭制的,教廷是有权利罢免的。
尽管到了现在,主教任免大部分都是地方教会决定,罗马教廷只是走一下过场。
现在奥地利政府需要,那么这项权利短时间内又可以回到教皇手中。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只要是聪明人都知道,一旦被罢免了主教之位,他们的烂事就会在最短的时间里,被奥地利政府给扒的一干二净,等待他们的结果就只有一个字——死。
“好,就这么办吧!”
弗朗茨点了点头说,可以用文明人的办法解决问题,又何必搞那么血腥呢?
教会的贪婪腐败由来已久,他这个伪天主教徒,可没有替上帝清理门户的打算。
第118章 开门放俄国人
弗朗茨的早餐非常的简单,面包、果酱、牛奶、还有一些水果、蔬菜,和中产阶级的标准差不多。
只不过咖啡换成了牛奶,或许是受前世的影响,弗朗茨对咖啡无爱,甚至他还更加偏爱黑面包。
宫廷中的黑面包,自然和外界加了乱七八糟东西的黑面包不一样,在弗朗茨的要求下这里面加了瓜子、芝麻、核桃仁……
今天增加了人,厨房准备的自然要丰盛一些,增加了咖啡、三明治、黄油、糕点、火腿。
每个人的口味偏好不一样,早餐也是按照自己的口味挑选。欧洲君臣之间的关系和东方不一样,在用餐的时候大家很随意,没有那种谨小慎微。
早餐过后,大家都有日程安排,各自散去开始一天的工作。
“陛下,你和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的约定时间快要到了。”侍女珍妮提醒道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大公是尼古拉一世的长子,就是历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亚历山大二世,完成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这也是一位学霸,掌握英、德、法、波兰四门外语,是俄罗斯帝国所有沙皇中接受教育程度最好的。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和弗朗茨接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是从小接受军事训练,行事作风上都带有军人的气质,同时又同属于学霸。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本来拥有共同的语言的两个人应该成为朋友的,可惜在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双方就站到了对立面。
现在历史自然要改变了,远交近攻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处于四战之地的奥地利必须要拥有至少一个稳定的盟友。
目前来看,最好的选择就是俄罗斯。尽管毛熊贪婪无度,和他们做盟友的时候,利益上很难占到便宜。
可是这种帝制国家的结盟,要比和单纯只看利益英国人靠谱的多,沙皇个人的思想有时候可以凌驾在国家利益之上,被背后捅刀子的可能性要低的多。
弗朗茨已经决定放弃近东霸权争夺,俄国人想要占领君士坦丁堡就让他们去好了,巴尔干地区的利益多一分少一分,对奥地利来说都无所谓。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因为俄国同样内部矛盾重重,已经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在解决内部问题前,不可能真的做大。
……
九月维也纳的天,风是秋后爽,雨是秋后凉,天气凉爽好个秋。大地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让人心旷神怡,让人载歌载舞。但同时又让人怅然若失,让人冷静思索。
可以平等对话的人,相处起来自然很随意。亚历山大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奥地利了,早在1838年就曾访问过维也纳。
只不过当时的弗朗茨还是一个小屁孩,双方见过面,相互有点儿印象,却谈不上什么交情。
作为皇帝弗朗茨不可能再去给别人当导游,当然如果来访者是一位美丽的公主,应该可以例外。
亚历山大已经开始接触俄罗斯的政务了,在政治上这位皇储也有很大的发言权,这次两人会面同样是因为政治。
一阵寒暄过后,双方进入了今天谈话的主题。
“俄奥两国源远流长,在国际问题上我们有必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沟通,尽可能实现合作共赢。
奥斯曼帝国正在没落,近东问题上俄奥两国应该尽快达成一致,免得给英法留下可趁之机。”弗朗茨提议道
和巅峰时期的奥斯曼帝国相比,这个时期的奥斯曼帝国确实是没落了,不过他们外强中干的本质并没有暴露,列强还没有掀起瓜分奥斯曼帝国的狂潮。
“当然,奥斯曼帝国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打击敌人自然要快。他们正在进行内部改革,一旦改革完成就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了。”亚历山大认真的说
“难道现在俄国人就准备对奥斯曼帝国动手了?”
这个疑惑在弗朗茨脑海中一闪而逝,俄土战争平均十几年一次,算算时间差不多又要到了。
“既然如此,亚历山大不如我们先对两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势力范围做一个划分吧,免得造成不必要的冲突,影响两国之间的关系。”弗朗茨提议道
瓜分巴尔干半岛?亚历山大脸色大变,这意味着奥地利不在反对俄国向近东地区扩张。
很快亚历山大就想明白了,刚刚结束的奥撒战争,因为英国人的干预,奥地利放弃了在意大利地区扩张。
那么留给奥地利选择的余地就不多了,要么继续向西统一德意志地区,要么向巴尔干半岛进发。
德意志地区如果那么好统一的话,哈布斯堡王朝早就统一德意志了,又何必等到现在呢?
为了统一德意志地区,哈布斯堡王朝可是连日不落帝国都打没了。西班牙的没落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因为参与德意志诸侯混战花掉了太多的钱,没有去发展工业。
“没有问题,为了将巴尔干地区的民众从邪恶的奥斯曼帝国手中解救出来,我们两国必须要精诚合作。”亚历山大爽快的说
具体的利益瓜分谈判,显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完成的,就算是因为这个问题,两国谈上两三年都不奇怪。
“解救巴尔干地区的民众虽然重要,但是我们两国之间的友谊同样重要,我建议互相支持对方的核心利益,如果有冲突的可以在别的地方进行弥补。”弗朗茨提议道
“奥地利愿意支持俄罗斯获得黑海海峡么?”亚历山大情不自禁的问道
黑海海峡,可不是单纯的君士坦丁堡,俄国人这是要更进一步,连小亚细亚半岛都要打注意。
“当然可以,奥地利对黑海海峡没有兴趣,这不是我们的目标,作为盟友我们没有道理阻碍俄罗斯帝国的行动!”弗朗茨爽快的说
他不怕俄国人贪婪,就怕俄国人无动于衷。现在欧洲大陆英俄并立,靠着反法战争中打出来的威名,俄国人自诩欧洲第一陆军强国。
实力+利益是野心最好的催化剂,看着英国人在海外开辟殖民地大赚特赚,俄国人已经不甘心只掌控陆权了。
俄罗斯的海域面积很大,可惜大部分地区都是冰天雪地,北冰洋的港口每年都有很长一段时间被冰封,根本就不具备发展海军的环境。
唯一可能发展海军的地区就只有波罗地海和黑海,俄国人在波罗地海的行动已经失败了,现在已经将目光投向了黑海。
不用考虑,有点儿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奥斯曼帝国控制的黑海海峡挡路了,俄国走向海洋前必须先要踢掉这个绊脚石。
听到确定的答复,亚历山大的心并不像他表面上那么镇定。
奥地利居然放开了对俄罗斯的限制。这和历史上不一样,本时空奥地利可没有求助俄罗斯镇压国内革命,自然也不需要做出妥协。
“弗朗茨,奥地利这是彻底改变国策了,你们想要获得什么?多瑙河流域?”亚历山大问道
也不怪亚历山大如此激动,有了奥地利的支持,谁还能够挡住俄罗斯获得黑海海峡?
法国人还在忙着内斗,连瓜分近在咫尺的撒丁王国,都没有功夫,哪里还顾得上阻止俄国人加入地中海争霸?
奥斯曼人?英国人?
都不行,就是英国人全力支持奥斯曼帝国俄国人也不怂,海上不要说俄国人拿他们没折,陆地上俄国人可是空前的自信。
“这个问题,我建议还是让外交部的人谈,我们的身份不适合为了利益的事情争吵。”弗朗茨提醒道
他这个奥地利皇帝还好,可以做得了主,可是亚历山大这位皇储就不一定了。
没有获得沙皇的授权,就算是达成了协议,谁知道会不会发生变故呢?到时候,亚历山大的面子往哪儿搁?
如果现在双方达成了协议,俄国人的速度又够快的话,没准在法国人搞定内部问题前,他们就已经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后面的历史走向很可能因此而逆转。
除非俄国人开挂,在海上击败了英国人,那么弗朗茨就认栽,乖乖的给毛熊当小弟,这种可能性不比国足世界杯夺冠的几率大。
不然的话,估摸着英法就要凭借着雄厚的本钱和俄国人耗下去了,最后多半是两败俱伤。
这是弗朗茨最希望看到的,无论是谁胜谁负,都符合奥地利的利益。
俄国人败了,奥地利有机会在巴尔干地区进一步扩张;英法败了,海外殖民地奥地利可以多拿一份。
……
第119章 鸿门宴
弗朗茨和亚历山大的会晤还是取得了建设性成果,俄奥关系迅速开始升温,因为普丹战争造成的小矛盾,烟消云散。
撒丁王国
奥地利军队正在收拾行囊,停战条约已经签订了,战争赔款也支付了一半,剩下的也有英国政府提供担保,撤军的时间也到了。
弗朗茨没有耍赖的意思,如果可能的话,他不介意立即把部队撤回来,大军在外可是很费钱的。
不过,既然占领了一次撒丁王国,奥地利军队自然不可能白去。秋毫无犯那是不可能的,几乎所有的士兵现在都是满载而归。
战利品多了,携带起来就很麻烦,就地出售的话,在刚刚遭到战火洗礼的撒丁王国,根本卖不上价,有些商品甚至连买家都找不到。
拉德斯基元帅是一名好元帅,为了保护大家的利益,当即决定由部队统一运输回国销售,然后大家再进行分钱。
……
都灵工业区,一名少校军官正在一旁指挥道:“汤姆小心一点儿,这些机器可是宝贝疙瘩,据说价值好上万盾,你可不能把它变成废铁,那我们连运费都赚不够!”
“放心吧,少校。这些宝贝疙瘩,我可不敢让它们坏了。”汤姆回答道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自从维也纳政府决定放弃撒丁王国过后,奥地利军队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始了发财之旅。
当然了,普通民众他们是懒得去抢了,榨不出来油水不说,还浪费时间。
抢一名贵族,或者是一名资本家的收获,要比抢劫一个村庄的收益还大,这个选择题很好做。
拉德斯基元帅治军严格,大家是有组织的发财,每一支部队都划分了区域,就开始行动。
这还要考验专业性知识,欧洲军队一直都有抢劫的传统,在反法战争中撒丁王国就多次被法军光顾过。
在抢劫与被抢劫的过程中,大家也学会了隐藏财富。
房产、土地不用担心,这些带不走的不动产很安全,大家要小心的是怎么藏匿便于携带的现金、古玩字画等。
贵族、资本家们又不傻,在敌人到来前就开始藏匿财货,反正只要不反抗,通常军队都是只抢劫不杀人。
能藏多少都算自己的本事,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要藏匿最贵重的一部分财货,留下一部分现金在外面供大头兵们抢劫。
要是全部都藏了起来,那多半要血本无归,完全没有收获士兵们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呢?惹急了,人家要是严刑逼供怎么办?
拷饷又不是李自成的专利,干过这种事情的人很多,只不过其他人没有他干的那么猛。
弗朗茨这么有节操的人,自然不会让奥地利军队干这么没有技术含量的事了。
在行动之前,早就派人给士兵们做了培训,比如说:古董字画之内的文物,必须要小心保管,机械设备也要轻拿轻放。
什么地下室、暗阁、空墙、新动土……这些可能藏匿财货的地方,都是重点搜查的对象。
什么都怕专业化,有素质的打劫队伍战斗力是杠杠的,这不战利品爆棚了。
这个年代,撒丁王国还没有贯穿到奥地利的铁路,运输主要靠人力和畜力,这个速度自然是快不起来。
从八月份开始,奥地利军队都在开始往国内运输这些家当了,现在还继续努力中。
一名士兵汇报道:“少校,我们发现了一处仓库,里面有大量的黑小麦,据说是一名粮食商人储存在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