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有援助的药品,也会被国内的权贵瓜分一空,根本就轮不到这些真正需要的普通士兵。
厄兹居尔中将提醒道:“元帅,这恐怕很难做到。这些药品都是实验室生产的,一直都是供不应求。
就算是政府肯花钱去买,也只能从黑市上用高价收购一小部分,还是无法满足需求。”
……
安卡拉,从俄军撤离开始,这座城市就完全荒废掉了。
作为疫情的诞生地,这里成为了灭鼠工作的重中之重,奥地利飞艇部队已经从天上往下投放了数十吨灭鼠药。
昔日的反土同盟联军指挥部,现在变成防疫工作指挥部。阿尔布雷希特这个灭亡奥斯曼帝国的总指挥,变成了灭鼠总指挥。
这是必然的结果,士兵们都在半岛上,要是高层军官跑了路,军心也就散了。
阿尔布雷希特:“现在的灭鼠效率太低了,现在是冬天老鼠贮存了足够的食物,出来活动频率不高。
为了在冬天结束前,最大限度的消灭老鼠,我们必须要采用更加积极的措施。
谁也不知道奥斯曼人准备了多少养鼠地下室,现在的情况也不适合派士兵入城搜索,我提议直接采用燃油焚城。”
反对自然是不可能的。现在这些地方都是奥地利的领土,为了防治疫情,阿尔布雷希特要烧自家的城市,大家自然不会有意见。
如果是不知情的人,可能还会非常感动,以为奥地利做出了莫大的牺牲。
毕竟焚烧的城市,都是自家的产业。就算是战争中有所破坏,可是大体框架还是好的,修修补补又满血复活了。
阿尔布雷希特是知情者,早早就清楚维也纳政府的近东开发计划中,不包括旧城修复计划。
要么重新选择地区建新城,要么进行大规模改建,反正最后都会面目全非,再加一把火也无伤大雅。
俄军元帅伊万诺夫:“阁下的提议非常好,俄罗斯帝国愿意提供二十万吨火油。”
英国代表谢乐尔·艾伯利:“不列颠愿意提供三十万吨火油,用来消除隐患。”
……
这不是一家一国的事情,为了自身的安全,欧洲各国这次难得的没有互相拆台。无论能力大小,大家或多或少都出了一份力。
各国提供的燃油不少,不过那都是理论上的数值,什么时候能够到位,还是要看官僚们的节操。
作为东道主,奥地利不得不承担起责任。幸好电力已经在国内的大部分城市普及,要不然民众们连灯油都买不到了。
自从防疫指挥部做出烈火焚烧病源的决定后,奥地利就开始缺油了。
没有办法,奥地利确实有很多石油,可问题是都埋在地底下,一时半会儿根本就不可能挖出来。
仅靠罗马尼亚地区那几个油田提供的产能,根本就不能满足奥地利的需求。
从五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奥地利都是世界第一石油进口大国。
费利克斯首相:“政府已经尽力了,国内能够筹集到的燃油,都送到了近东地区。
国际上现货也被我们扫荡一空,连带着国际燃油价格都大幅度上涨。
不过这仍然是杯水车薪,欧洲各国承诺提供的燃油不少,可惜他们的效率太低了。
等他们的物资到位,估计都快到夏天了,近东地区的疫情不容许拖延。”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缓缓说道:“那就动用我们的战略储备,先把安卡拉这个源头给消灭掉。”
如果换个时间点,弗朗茨是绝对不会这么轻易放弃国家战略储备油的。
时至今日,石油已经是奥地利的一种重要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内燃机产业,就是全靠油来带。
没有足够的石油供应,奥地利在第二次革命中建立起来的产业优势,直接会葬送掉一半。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国际局势的缓和,欧洲大陆一时半会儿是不会爆发战争的。
尤其是在吞并奥斯曼帝国后,奥地利的战略安全已经得到了保障,政府可以放心大胆的开发中东石油。
只需要再撑过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后面中东地区的石油被开采了出来,就再也不用为油不够用而担心。
……
安卡拉,成为了第一座被烈火焚烧的城市。滚滚浓烟升起,无尽的罪恶在烈焰中化为灰烬。
这只是一个开始,凡是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地区,附近的城市都成为被净化目标。
整个1884年,防疫总指挥部的工作都是放火和投放老鼠药。截止到疫情结束,先后有二十三座城市被烈火洗礼。
……
第787章 马赫迪起义
时光匆匆匆而过,一晃就进入了1885年。
被搁置的近东大开发计划再次启动,世界经济也走出了大萧条,再次向前发起冲锋。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本着“只问大事的原则”,弗朗茨这个皇帝也闲了下来。
或许是年龄大了,弗朗茨的爱好也发生了变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迷上了书法。
鹅毛笔显然是不适合玩书法的,于是就发生了违和的一幕,一个拿着毛笔练书法的神罗皇帝诞生了。
个人兴趣爱好而已,欧洲贵族的奇葩爱好多得去了,放在大群体中,弗朗茨的这点儿爱好真不算啥。
没有哪个大臣吃饱了撑着,想不开要来干涉皇帝的日常生活,又不是大明的御史。
别说换一支笔写字,就算是换一座皇宫居住,都不会有人跑来瞎比比。
皇帝的钱包和国库一直都是分开的,在这个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世界,随便怎么折腾外人都不能说三道四。
放飞自我的弗朗茨,练习书法的时候也无所顾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有穿越者同行就会发现,后世很多的名言、诗篇,非常突兀的出现在了纸上。
好在,时间过得太久,弗朗茨的很多记忆已经模糊了,写出来的内容往往只有一两句,要不然原作者就要懵逼了。
……
殖民大臣斯蒂芬:“陛下,法属苏丹地区爆发了叛乱,叛军已经占领瓦迪哈勒法地区,正在向埃及进发。”
法属苏丹爆发叛乱,已经有些日子了。只不过这种殖民地叛乱,隔三差五就会发生,在没闹大之前都不算新闻。
“我们的人没参与吧?”
弗朗茨用怀疑的语气问道。这年头殖民帝国互相捅刀子的事情太多了,即便是大家签订了条约,承诺不搞事情。
那也仅限于明面上不搞事情,暗地里就谁也不知道了,只要不被抓住把柄,那都不是事。
殖民大臣斯蒂芬想了想后回答道:“殖民政府没有支持叛军,民间力量有没有参与,暂时无法确定。”
这算是殖民扩张的后遗症了。奥地利麾下大大小小的殖民势力足有上千个,势力在法属苏丹地区的就有数十个之多。
政府对这些团体的管理,仅限于城市和已经本土化的区域,别的地方还是大家自由发挥的地方。
只要不损害国家利益,对外扩张都是合法的。前提是殖民团队能够自己把地盘打下来,并且守得住。
非洲大陆已经瓜分完了,这个还想要再建功立业,就只有把枪口对准其他殖民帝国。
大家摩拳擦掌了好多年,怎奈中央政府不允许。没有国家支持,就跑去挑战一个殖民帝国,一般人都没那么头铁。
直接上不行,暗地里搞事情就不一样了。就比如说现在,如果法国人无法扑灭叛乱,大家的机会就来了。
反正非洲大陆那么大,法属埃及+苏丹的部分地区,总面积也高达两百多万平方公里。从中切下一小块,就够喂饱一个殖民团队了。
类似的事情,在全世界都时有发生。各大殖民帝国都在尽量保持克制,殖民地冲突事件还是层出不穷,大都是民间殖民团队搞出来的。
弗朗茨无所谓的道:“算了,只要殖民政府没有参与就行了。民间殖民团队想去,就让他们去好了。
正好试探一下,看看法国人是什么货色。最近法国政府可是很忙的,只要不被他们抓到证据就行了。”
这个“忙”自然是指法国入侵安南,拿破仑四世继位后挑起的第一场对外战争,法军的表现就没有达到预期。
现在又赶上了马赫迪起义,足够巴黎政府喝一壶的。
如果不能把叛军挡在埃及之外,接下来法国人的损失,就大得去了。
万一叛军想不开,捣毁了埃及地区的棉花种植园,法兰西的棉纺织业又要遭到重创。
这年头棉纺织业可是法兰西最重要的产业,国内五分之一的产业工人,都依附这条产业链上下游生活。
一旦出了问题,法国整个工业体系都会受到影响。不光是法国,在所有工业国家中纺织业都占据了不小的比例。
除了棉花产地外,还有一条关系到法兰西命脉的苏伊士运河。万一让叛军打到了河边,拿炸毁了河道做要挟,巴黎政府就要头疼了。
或许不等叛军炸毁河道,国际干涉势力就先进来了。
英国人为了插手苏伊士运河,不知道废了多少心思,都没有成功,送上门的机会自然不可能错过。
即便是看上去好说话的奥地利政府,同样不介意独霸苏伊士运河。
原时空为这些问题犯愁的是英国人,为了保住棉花产地和苏伊士运河,英国政府还和埃及地方实力派进行过妥协。
没有埃及人支持,马赫迪起义军还是独自坚持了7年时间,才被英国人扑灭。就连英国人驻苏丹总督都被起义军干掉了。
同样的事情,在法国这边是不可能发生的。
法兰西政府对殖民地采用的是直辖管理,以埃及国王为首的本土势力,早就被镇压了下去。
甚至埃及王室都被迁移到了巴黎生活,并且在不久前的巴黎大革命中领了盒饭。
毫无疑问,现在法国人只能亲自上阵镇压叛乱。还必须要打出法军的威风来,再出现中南半岛的事情,法兰西帝国就要根基不稳了。
法军威名是靠一场场胜利堆砌起来的,一次失败可以是意外,连续失败那就不是意外了。
没有世界第一陆军应有的实力,在政治外交、工业经济、资源领土全部落后的情况下,法兰西如何与奥地利抗衡?
殖民大臣斯蒂芬:“这恐怕不够。除非我们或者是英国人尽全力支持叛军,要不然就凭那帮乌合之众,还成不了气候。”
弗朗茨点了点头,尽管法国陆军的训练模式、动员机制都落后于时代,但不得不承认他们仍然是世界第一流的陆军。
原时空马赫迪起义能够动坚持那么长时间,主要是英国人对当地的控制力非常弱,驻扎在苏丹地区的英军还不到一个团。
换法国人就不一样了,光法属埃及就能拉出五六万部队来,其中还包括一个法军主力师。
“没必要,再怎么支持他们也不是法国人的对手。现在还不是翻脸的时候,或许可以让英国人去试试。”
……
巴黎,接连收到两个坏消息,给充满雄心壮志的拿破仑四世泼了一盆冷水。
安南远在万里之外,就算是吃了点儿亏,那也只是小问题。可是埃及地区不一样,这是法兰西最重要的一片殖民地。
“查清楚了没有,究竟是谁在背后搞鬼?”
叛军不留在苏丹地区称王称霸,反而主力尽出一路往埃及地区打,这幕后要是没有国际势力操纵,打死拿破仑四世也不信。
内务大臣艾狄生谨慎的回答道:“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情报,可以确定叛军手中的武器都是从内陆地区输入的,分别来自于英奥两国殖民地。
究竟是民间殖民团队策划的,还是两国政府的阴谋,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暂时还无法确定。”
这不是答案,又是标准答案。有实力在苏丹地区搞事情的就英法奥三国,除了他们自己外,英奥两家都是嫌疑犯。
都不需要证据,就可以直接锁定目标,完全不需要担心冤枉好人。
确定了目标没用,没有足够证据,英奥是肯定不会承认的。除了在外交上扯皮浪费时间外,没有任何作用。
压制住了内心的火气后,拿破仑四世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算了,这笔账先记着,后面再和他们清算。
命令埃及总督立即派兵镇压叛乱,绝对不能让叛军进入埃及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