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45节

  不过,法国人肯定不会轻易放弃的,无论政府是谁,他们都不得不考虑利益集团的呼声。

  法国被压制的时间太久了,沉寂了这么久,利益集团们嗷嗷待哺,这个时候要让他们放弃送上门的肥肉可不容易。

  “殿下,如果法国人无法兑现承诺,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撕毁约定呢?

  一个强大的法兰西,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尤其是让他们把势力扩张到意大利地区!”路易斯大公想了想说

  独吞意大利的诱惑太大了,太过顺利的军事行动,也激发了奥地利内部某些人的野心,路易斯大公只是代表这些人在发声。

  “我们单独吃下撒丁王国风险太大了,列强的态度也不得不考虑,到时候我们可能会面对英法联手打压。”弗朗茨想了想说

  他还是很清醒的,知道奥地利有几斤几两,如果现在的奥地利有历史上德二的实力,那么独吞意大利也未尝不可。

  显然这是不存在,光英法联手就让奥地利吃不了兜着走。

  没有提俄国和普鲁士,那是因为现在俄普两国杠上了,暂时顾不上意大利这边。

  柏林三月革命过后,普鲁士自由派出身的外交大臣阿尔尼姆男爵上台,他推行亲英法反俄的外交政策。

  他看穿了俄国人的虚实,认为俄国只是一个泥足巨人,以他为首的普鲁士自由派,主张支持波兰人革命削弱俄国人。

  当然了,普鲁士自由派也不是国际主义斗士,他们支持法兰复国运动,甚至不惜把普属波兰都丢出去,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牵制俄国人,为德意志地区统一创造有利条件。

  好在,腓特烈-威廉四世及时阻止了这次行动,不然这个时候普鲁士已经和俄国人开打了。

  不过自由派没有闲着,他们又盯上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个德意志公国。柏林革命刚结束,他们就向丹麦提出了将这两个公国并入德意志的要求。

  这显然是谈不拢的,文斗不行就武斗,4月10日普鲁士对丹麦采取了军事行动,并且在4月23日两国正式宣战。

  毫无疑问,已经没落的丹麦王国是干不过普鲁士的,被普鲁士人一路吊打,到了5月21日,普鲁士军队已经杀到了日德兰半岛。

  丹麦政府一看,这样下去不行,敌人实在是太强大,被逼无奈之下使出了终极大招——召唤老大。

  看到小弟被人欺负了,俄国这个老大自然要出头了,不然让毛熊的脸面往哪儿搁?

  “殿下说的不错,独自吞并撒丁王国的风险太大了。看看普鲁士就知道了,他们想要兼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现在就骑虎难下了。”费利克斯首相附和道

  想了想腓特烈-威廉四世,弗朗茨的心情就要好多了。同样是在磨刀霍霍准备宰羊,奥地利政府的外交上局面就要好太多了。

  这次奥撒战争是撒丁王国主动发起战争的,撒丁王国自己理亏,所有战争责任只能自己抗,国际舆论大都倾向于奥地利。

  这个年代意大利只是一个地名,没有人承认过这是一个国家。所谓一统意大利地区,根本就不能拿来当发动战争的法理依据。

  在国际社会看来,这场战争就是撒丁人发动的侵略战争,奥地利不需要承担道义的责任。这也是英国人明明是支持撒丁王国的,却没有采取实际行动的原因。

  德意志地区一样只是一个地名,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个德意志公国,在外界看来和普鲁士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当然即便是有关系,大家也不会承认,不然的话那么瑞士、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是不是也该属于德意志的一员?

  至少在法兰克福会议上,这些地区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都被认为是德意志的一部分。

  法理依据不足,让普鲁士的军事行动变得理不足气不壮,在外交上陷入了被动局面。

第101章 捧杀

  最近几十年来,普鲁士不断的发展壮大,早就令奥地利羡慕嫉妒恨了,这个时候轮到他们倒霉,大家自然是乐得看笑话了。

  “说起普鲁士,前不久他们还用拯救德意志邦国的名义向我们寻求外交支持,被拒绝过后,他们就在德意志地区到处散播对我们的不利言论。

  这个时候,在民间普鲁士王国都快成了德意志的民族英雄,而伟大的奥地利却沦为了背景板!”梅特涅皱着眉头说

  听了这个消息,众人的脸色很难看,奥地利才是德意志邦国的领袖,从民族主义的角度上出发,这个时候为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出头的应该是奥地利。

  可是,在地理位置上奥地利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被普鲁士隔开了,没有利益的事情自然不能做了。

  现在普鲁士王国自诩德意志拯救者,就是再打奥地利的脸了。

  历史上奥地利限于内乱,没有精力参合,现在内部矛盾马上就要平息了,国际事务也少不了要参与。

  费利克斯首相冷喝一声说道:“哼!普鲁士人实在是太放肆了,我们必须要给他们一点儿颜色瞧瞧!”

  梅特涅摇了摇头说:“这恐怕不容易,在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的问题上,我们不能阻止普鲁士的行动,不然会让德意志地区的民族主义分子认为我们是国贼。”

  民族主义崛起,大家再也不能无视舆论的影响了,奥地利作为德意志邦国的老大,这个时候必须站在普鲁士后面,这是民意绑架。

  既然是被绑架过来的,自然不要指望奥地利出多少力了,外交压力还是要让普鲁士人自己抗。

  弗朗茨突然脸色一变,历史上奥地利就被普鲁士强拉上船了,普奥两国联手才抗住了国际压力,收回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

  不过在行动结束后,普奥两国没多久就翻脸了,奥地利白给普鲁士打工了一次不算,还被揍的半身不遂。

  虽然这是发生在十几年后的事情,但是战争的伏笔在现在就埋下了。

  这次普丹战争,普鲁士虽然没有占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公国,但是他们却收获了德意志地区的民意,为普鲁士统一德国奠定了民众基础。

  弗朗茨皱着眉头说:“普鲁士人在下一盘大棋啊,他们这是吃定我们了!既然如此,就看谁更技高一筹了!”

  “殿下,这个时候我们站出来反对普鲁士不好吧,现在德意志地区的民意都在支持他们啊!”财政大臣卡尔劝诫道

  弗朗茨冷笑着说:“不,我们不但不能反对普鲁士人的行动,反而要大张旗鼓的支持他们,外交部公开支持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重回德意志联邦。

  从现在开始,发动我们的影响力为这次事件造势,让所有德意志地区民众知道我们为德意志地区领土完整做出的努力。

  同时还要鼓吹普鲁士王国的贡献,给普鲁士王国发布外交照会,告诉他们不要怂,等我们解决了内部问题就去给他们帮场子!”

  世界上还有种杀人的方法——捧杀,普鲁士王国现在自诩德意志救世主,那么就让他们站得更高一点儿好了。

  舞台搭建好了,总是要唱戏的。如果有奥地利和德意志地区邦国的支持,普鲁士还能轻易退缩么?

  可是不退让,他们又能怎么办?欧洲列强大都站在丹麦一边,支持他们的奥地利,这次只是准备充当一名嘴炮王者,给他们的实际帮助无限为零。

  瑞典政府已经动员军队准备保卫丹麦了,俄国人更是屯兵普俄边界,万一擦枪走火打起来了,普俄就走向了对立面。

  “殿下,如果我们支持普鲁士的话,外交上没有办法给英法俄交代,这对我们接下来的行动会很不利!”梅特涅头疼的说

  弗朗茨无所谓的说:“梅特涅先生,这个问题就要靠你们外交部想办法进行协调了。

  给各国解释一下我们的难处,奥地利国内叛乱不断,我们不能不考虑德意志民族的感情,向他们保证我们对普鲁士的支持,仅限于口头上。”

  奥地利也是列强中的一员,这么点儿外交压力还是兜得住的,只要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就不会影响俄奥同盟。

  奥法刚刚签订了友好条约,大家是利益结合体,不会因为丹麦人的问题就翻脸。

  英国人就更不用说了,因为撒丁王国的关系,两国正在闹别扭。这个时候伦敦政府不可能继续让英奥关系恶化下去,不然俄奥同盟就越抱越紧了。

  剩下的欧洲小国,最多也就谴责两句,总不可能为了几句口号,就制裁奥地利吧?就算他们有心,也无胆啊?

  费利克斯首相反对道:“殿下,如果只是口头上的支持,自然是问题不大。可是普鲁士人要是把问题拖延了下去,拖到我们镇压了国内叛乱,到时候我们是帮还是不帮?

  如果帮他们的话,普鲁士王国的实力将会进一步壮大,如果不帮的话,那么我们在德意志地区的声望又回大损!”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普鲁士人或许干不过俄国人,但是这个时期沙皇政府也不想对普鲁士宣战,把问题拖上一年半载他们还是做得到的。

  弗朗茨冷笑着说:“没有关系,普鲁士人可以拖延时间,我们也可以拖延时间,就算是国内的叛乱被镇压了,我们还可以借口地方局势不稳,无力出兵。

  大不了给他们分摊一笔军费,如果他们能够成功让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重回联邦,我们就掏钱;收不回来,就赖账好了!”

  如果能花一笔钱,彻底破灭俄普关系,弗朗茨是不会吝啬的。

  不过普鲁士人肯定不愿意拿这一笔钱,他们折腾了这么大的动静,可不仅仅只是为了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回到德意志联邦。

  如果不能吞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这场战争他们不是白打了么?

  甚至因为德意志联邦议会中增加了两个新成员,邦国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德意志的统一之路变得更加遥不可及。

第102章 收复伦巴第

  威尼斯会战结束后,拉德斯基元帅没有停下脚步,只是让部队修整了两天,就向伦巴第地区进军。

  撒丁政府高估了他们在当地民众心目中的地位,经历过欺骗后,伦巴第的民众对撒丁政府已经深恶痛绝。

  偏偏这个时候巴多里奥元帅的名将光环又破灭了,威尼斯会战打掉了撒丁军队的脊梁,丧失了信念过后,溃兵的破坏力是恐怖的。

  每到一个地方,就祸害一个地方,不等政府发动群众,他们就把仇恨拉到了满值。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普通民众突然发现在撒丁王国统治下的日子,还不如奥地利政府统治时期。

  最起码腐朽的奥地利政府是建立了社会秩序的,尽管要受到来自政府、贵族、资本家们的压迫,可是社会秩序还是总体稳定,大家的日子还能够凑合。

  可是撒丁王国来了过后,就是接连不断的战争,高昂的战争税比奥地利政府还要狠,贵族、资本家们的压迫依旧,还要受到乱兵们的骚扰。

  6月1日,米兰城爆发了面包惨案,为了生存米兰的工人围攻了面包房,引来了撒丁军队的血腥镇压,数百人被当场打死。

  6月3日,帕维亚爆发了农民起义,起义军一度壮大到三千余人,还公然打出了迎接奥地利军队的旗帜。

  ……

  撒丁政府预想中人民战争没有打击到奥地利,他们自己就先陷入到了人民战争的汪洋中。

  伦巴第地区到手的太过容易,除了一帮共和分子被清洗外,撒丁政府就没有大动干戈,现在后遗症爆发了。

  奥地利在这里统治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没有支持者呢?

  如果撒丁王国一直强势,这些人的忠心估计就要大打折扣,可是现在明明就是奥地利占据了优势,他们自然就忍不住了。

  再加上一大帮想要跳槽的投机者,伦巴第地区的工农革命运动如火如茶的展开了,巴多里奥元帅只能一面和奥地利人交战,一面派人四处灭火。

  不待撒丁王国的援兵抵达,奥地利军队就兵临米兰城下。

  短短的数日间,巴多里奥元帅就仿佛苍老了二十岁,这个时候他就剩下后悔了。

  早知道会走到现在这一步,当初他就不会去贪这个功劳了。到了现在他已经看出来了,拉德斯基元帅放弃伦巴第根本就是在诱敌深入。

  只可惜他们都被政治宣传给欺骗了,一厢情愿的认为奥地利帝国已经腐朽,他们的军队都是不堪一击的。

  “元帅,敌人已经兵临米兰城了,快下令撤退吧!”坑货梅塞中将焦急的说

  “撤退?我们还能够退到哪儿去?”巴多里奥冷笑着说

  看着眼前这位让他做出错误决断的将领,巴多里奥恨不得直接把他给毙了。

  不过这只是先前的想法,现在他的心已经死了,作为这次军事行动的最高指挥官,必须要为这次战争的失败负责。

  身败名裂的痛苦,巴多里奥忍受不了,他宁愿死在战场上,也不愿意回去在军事法庭上接受审判。

  “当然是回国了,米兰城保不住了,伦巴第地区多半也守不住,奥地利人不会善罢甘休的,我们还要打本土保卫战。

  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尽可能的保存实力,不然撒丁王国靠谁来守护?”梅塞中将理所当然的说

  巴多里奥摇了摇头说:“正因为要尽可能的保存实力,我们才不能够退,如果我们不把奥地利的主力牵制住,别的部队还撤的回去么?

  我们在前面跑,敌人在后面追,你觉得跑回撒丁王国,我们还能剩下几个兵?

  况且本土保卫战,国内也需要时间准备,我们必须要把敌人牵制在米兰城,给国内争取时间!”

  这个时候,他已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了,出于一个军人的责任,他准备为撒丁王国争取一线生机。

  如果说威尼斯会战双方还硬碰硬的打了一场,那么伦巴第保卫战就败得太快了,奥地利军队完全就是在秋风扫落叶。

  本来巴多里奥认为凭借手中的十来万军队,依托阵地工事,再怎么样也可以拖上两三个月时间。

  有这么长的时间,撒丁王国又完成了一次全国动员。在本土作战,有民众的支持,没准还有一搏之力。

  可惜,撒丁军队已经被打掉了军魂,这样的部队就算是数量再多也没有用,巴多里奥不得不寄希望于米兰保卫战。

  毕竟匈牙利共和国就依托布达佩斯,抵挡了奥地利军队一个多月,至今都没有陷落,没有道理他们做不到。

  巴多里奥想要死守米兰城,可是查理-阿尔伯特国王不答应,撒丁王国的军队都投入到了这次战争中,要是全军覆没,那么撒丁王国就完蛋了。

  最终,巴多里奥还是做出了决定,留下一万军队断后死守米兰城,为大军撤退争取时间。

首节 上一节 45/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