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等生自然受欢迎,免费入学的也不是没有,就算是毕了业维也纳政府也会挽留。差等生那就拖后腿的,除了能够创收外,还会影响学校的声誉。
天才总是少数人,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大部分人读书都很努力,决定了最终成绩的就变成了教育环境。
摩尔斯抱怨道:“该死,留学生名额这么少,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参加升学考试?”
布莱恩·黑格没有回答,他怕刺激到了摩尔斯。不是没有留学生想办法落籍,然后参加升学考试,这种人还不在少数,最终的结果却非常的凄惨。
别人从学习了十几年,岂是你临时突击一下就能够比的?至于之前在老家接受的教育,很遗憾不配套。
这个年代各国的教材偏差,那是天差地别。同样一个问题,出现不同的答案,那是常有的事情。
尤其是理工科教材,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几乎每年都在进行修订更正。
文史类更不用说,学校就按奥地利教材内容做标准。同样的历史事件,不同史书记载的内容,很多都是背道而驰。
出题的时候,学校可不会管那么多,直接按照自己的标准干就行了。
这种教育上的差异,留学生的分数自然偏低,这直接让学校认为留学生素质差,偏偏他们还没处说理去。
布莱恩·黑格摇了摇头,安慰道:“没有办法,谁让墨西哥太弱了呢?即便是同样的分数,来自列强国家的留学生,也是优先入学。
不过摩尔斯你也不要绝望,等墨西哥强大了起来,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好转。”
摩尔斯同仇敌忾的点了点头:“对,都是那群该死的军阀,整天就知道争权夺利,把伟大的墨西哥搞得四分五裂!”
似乎是找到了共同话题,两人是越聊越投机,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
……
送走了摩尔斯,布莱恩·黑格脸上笑容一下子收了起来,在小本本上写了:
摩尔斯—男—19岁,热血爱国青年,思想进步,有明确反军阀倾向。是否拥护帝制,有待进一步观察,建议重点关注。
然后迅速收了起来,放入了抽屉中,若无其事的继续其它工作,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没错,布莱恩·黑格是马西米连诺一世复辟集团中的一员,不光是他,很多墨西哥留学生都加入了这个组织。
这些都是马西米连诺一世那帮追随者的功劳,来到奥地利过后,这些人并没有沉寂下来,一直在为复辟工作而努力。
受到打击的马西米连诺一世意志消沉,除了想办法筹集经费外,已经基本上不管事了,没有中二皇帝指手画脚,这些人干得还不错。
现在的欧洲大陆,还是君主制度的大本营,即便是思想摇篮的法兰西,主流思想还是君主制。
这种背景下,前来欧洲留学的学生,自然免不了受影响。
加上墨西哥军阀混战,比之前马西米连诺一世时期还要惨,这让很多人对共和制度产生了怀疑。
弗朗茨趁机对马西米连诺一世进行洗白宣传,将失败的黑锅全部丢给了保守派、野心家。
为了忽悠这些中二少年,弗朗茨还将马西米连诺一世时期制定的政策、颁布的法令整理了出来,很多人都信了。
毕竟马西米连诺一世真没干啥坏事,即便是这些政策存在很多问题,那都是暗地里的。明面上来看,这些内容都是为国为民。
或许忽悠不了老油条,但是用来说服这些热血青年还是没问题的。
既然皇帝的政策没有问题,也没有骄奢淫逸,那么导致国家出现问题的就是反对改革的保守派和野心家了。
现在的军阀混战,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很多人直接脑补,马西米连诺一世是外来户,初来乍到就被架空了,根本就就指挥不动国内的野心家。
这后面的证据,都不需要弗朗茨画蛇添足了。复辟集团就搜集了一大堆,那是真金十足,确实有很多人不听皇帝命令。
留学生都是社会中上层,他们接触的东西也不少。受到大家的影响过后,又联想到了更多的东西。
最后的结果就是,复辟集团发展壮大了。从最初的那两三百号人,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四千多名组织成员。
这其中有多少是真心拥护皇帝的,有多少是纯粹的投机者,那就很难说了。
如果不是源源不断的经费,让外界认为哈布斯堡王朝还有意支持马西米连诺一世复辟,现在复辟集团绝对是小猫小狗两三只。
包括弗朗茨,实际上也不确定要不要进行复辟。现在复辟集团的经费,弗朗茨只是提供了一小部分,大部分是马西米连诺一世自己想办法筹集的。
不要看他能力不怎么样,可是架不住讨人喜欢。据弗朗茨所知,卡尔大公和苏菲皇太后的家底,都给他拿去填了复辟这个巨坑。
如果这笔投资失败的话,有很大可能他另外两个弟弟,将非常苦逼的没有遗产可以继承。
这都是小问题,哈布斯堡家族的教养还是不错的。还不会为了一点儿遗产,闹出笑话让外人看。
不过马西米连诺一世和另外两个弟弟关系,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不是钱的问题,除了马西米连诺一世外,大家都不缺钱,主要是嫉妒。
父母偏心一个子女,别的子女心里自然会不舒服。如果马西米连诺一世是长子也就罢了,按照德意志地区的传统,长子继承家业,大家也没话说。
可惜马西米连诺一世不是,这种偏爱,自然引发了两个弟弟的不满。尽管他们隐藏的很好,看起来兄友弟恭,还是瞒不过弗朗茨的眼睛。
知道归知道,弗朗茨却没有开口的意思。十指都有长短,父母偏爱一个子女也是正常情况。
没有那么多理由,也没有所谓的对错,装糊涂是最好的选择。盖子揭开了,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再说了,投资不是还没有失败么?马西米连诺一世确实废了,可他还有儿子,马西米连诺二世现在才还是小屁孩一个,没准这个小号能够练成。
第622章 运河风波
局势被打破后,外界预想中混乱并没有发生,真正动手抢夺殖民地的只有英法奥三国。
不是其它殖民帝国不想争夺,主要还是实力不足,能够守住现有的地盘就不错了,根本就没有能力参与争夺。
竞争对手少了,自然是一件好事。如果通过谈判解决,恐怕英法奥也无法吃独食。
伦敦政府看似荒唐的行为,实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现在利益受损的只是小国,大家就算是心里有怨气,也只能憋着。
维也纳宫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陛下,刚刚南美传来消息,法国人正在和哥伦比亚政府接触,准备重启巴拿马运河计划。”
弗朗茨眉头一皱:“知道法国人的真实目的么?”
巴拿马运河可谓是命途多舛,计划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只是进展一直都不顺利。
早在1534年,西班牙人就派人进行勘探,为了开凿运河,还修建了一条驿道。只不过因为欧陆大战爆发,计划夭折了。
1814年,西班牙人重启运河计划,很不幸又爆发了殖民起义,计划再次夭折。
哥伦比亚共和国也有运河计划,只不过在奥地利占据中美洲地区后,计划再次夭折了。
站在哥伦比亚共和国的立场上,巴拿马运河开通固然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但是战略上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就大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运河开通前,巴拿马地区价值有限,不值得大家窥视。一旦运河通航,情况就会发生变化,哥伦比亚共和国靠什么保住巴拿马地区?
指望法国人么?
这恐怕是引狼入室,到时候争夺巴拿马地区的,绝对少不了法兰西。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目前我们手中的情报不足,无法确定法国人的真实目的。
表面上来看,似乎是资本家自发的行为,法国政府没有出面,这或许就是一次试探。”
弗朗茨点了点头,这应该算是最合理的解释。
奥地利在中美洲地区经营了二十年,现在已经根深蒂固,势力早就渗透到了巴拿马地区。
法国人自从墨西哥战略失败后,在美洲的影响力就直线下滑,想要和奥地利竞争几乎没有可能。
开挖巴拿马运河的利益虽大,可是风险更大。一旦奥地利出兵强夺巴拿马地区,他们的投资不说全部打水漂,缩水大半还是很可能发生的。
想了想后,弗朗茨:“不管法国人想要干什么,都不要理他们。一旦运河计划启动,就制造一个借口和哥伦比亚宣战,直接夺取巴拿马地区。”
在弗朗茨的蝴蝶效应下,国际形势已经面目全非。熟悉历史的优势,早就荡然无存。
没有了先知优势,现在只能随机应变。法国人想要干啥无法确定,但是不让巴拿马运河通航准没错。
……
哥伦比亚共和国,自从法国人提出要开通巴拿马运河后,阿基莱奥·帕拉·戈麦斯总统就头疼了。
开通巴拿马运河带来的巨大经济价值,他自然是一清二楚,可前提条件是哥伦比亚有实力守住才行。
奥地利对哥伦比亚的渗透不是秘密,尤其是巴拿马地区,当地人口比例最高就是德裔。
有这么多带路党,一旦爆发战争,巴拿马地区恐怕要不了几天就会沦陷。隐患大家都清楚,却没有人敢去处理。
哥伦比亚共和国内部矛盾重重,在过去的十三年里,换了十二届总统,平均下来每年换一届。
原本阿基莱奥·帕拉·戈麦斯总统也没有考虑处理这个问题。奥地利没有将目标对准他们,已经算是幸运了,谁敢去主动惹事啊!
法国人的到来,引爆了这个盖子下的问题。国内的资本家天天鼓吹开通巴拿马运河的好处,丝毫不考虑伴随着的风险。
当然了,站在资本家的立场上开通巴拿马运河确实很有利,即便是巴拿马地区丢了,也不影响他们做生意。
哥伦比亚国内的资本家并不是单纯本土的民族资本家,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买办,英法奥美西等国的影子都存在。
阿基莱奥·帕拉·戈麦斯:“尼诺先生,你们提出的运河计划,我没有办法答应。
除非贵国政府出面说服奥地利人,要不然我们不可能重启巴拿马运河计划,这关系到我们的领土战略安全。”
尼诺微微一笑:“总统阁下,奥地利人咄咄逼人,已经渗透到了巴拿马地区,难道你不想摆脱奥地利威胁么?
只要巴拿马运河开通,贵国就有了运河做筹码,欧洲各大列强不会看着奥地利掌控这条黄金水道的。
引入了各方势力后,奥地利人即便是想要动手,也必须要考虑欧洲各国的立场。
维也纳政府又不是疯子,一个巴拿马运河还不足以令他们冒险,风险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大。”
任尼诺怎么蛊惑,阿基莱奥·帕拉·戈麦斯都无动于衷。法国人说的再好听,都是空中楼阁。
巴拿马运河开通后,各方势力确实可能阻止奥地利独吞运河,但这并不代表着会放任哥伦比亚共和国掌管运河。
别的不说,法国人花这么大力气,不还是为了拿到巴拿马运河的主导权么?
阿基莱奥·帕拉·戈麦斯有自知之明,以哥伦比亚共和国的实力,根本就没有办法拿到运河主导权,甚至连经济权都拿不到多少。
没有足够的利益,他何必要去冒险呢!奥地利又不是软柿子,万一惹火了维也纳政府,不管不顾先把他们揍一顿,那怎么办?
这个年头,拳头大就是公理。弱小就是原罪,阿基莱奥·帕拉·戈麦斯可不认为法国人会为了哥伦比亚和奥地利翻脸。
阿基莱奥·帕拉·戈麦斯:“尼诺先生,这只是你个人的判断,并不能代表欧洲各国政府的立场。
巴拿马运河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我们派人做过勘查,想要在巴拿马地区开挖一条大运河,并不是那么简单。
贵国开凿过苏伊士运河,应该知道运河的施工难度。巴拿马地区的情况更加恶劣,需要的投资非常大。
如果不能取得奥地利人的同意,他们从中捣乱,这条运河可能永远都无法通航。
欧洲各国不可能为了一条没有通航的运河,站在奥地利的对立面,即便是贵国恐怕也不一定会支持我们。”
这是问题的核心,巴拿马运河的价值必须要在通航后,才能够体现。现在什么都没有,想要靠嘴炮获得大家的支持,简直就是在侮辱大家的智商。
中美洲地区能够开挖运河的地区,可不仅仅只有巴拿马地区。只是相比其它地方,巴拿马地区的海峡最窄。
这是优势,同样也有劣势,比如说:巴拿马地区的毒虫众多,会威胁开挖人员的生命安全。
这个年代,人命确实不值钱,可人员大规模出现伤亡,仍然会增加成本。
这些问题法国人或许没有发现,绝对瞒不过作为地头蛇的哥伦比亚共和国,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放弃自己开发这条黄金水道。
尼诺知道空手套白狼是不可能了,没有实质上的好处,怕是很难让哥伦比亚政府配合。
“总统阁下,只要贵国把运河开发权授予我们,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你大可放心,运河计划需要的投资这么大,我们也不可能让自己的资金打水漂。
作为回报,我们愿意说服巴黎银行向贵国提供1亿法郎的无息贷款,以帮助贵国度过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