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256节

  丹麦+挪威+瑞典加起来,又是一个普鲁士王国。或许北欧地区受限于气候条件,人口增长速度太慢,会逊色普鲁士王国一筹,这个差距绝对不会太大。

  野心永远都是实力刺激出来的,北欧三国统一后他们还会这么安分么?比如说:打芬兰的注意,或者是打波罗地海三国的主意。

  毫无疑问,这种情况非常有可能发生。北欧蛮子们历史上也牛叉过的,一旦把大国主义刺激了出来,未来俄罗斯帝国的北疆就热闹了。

  ……

第410章 军备竞赛

  欧洲局势混乱,怎么可能少得了英国呢?法奥矛盾没有被挑起来,伦敦政府非常的失望。

  不过约翰-罗素首相并不担心,有一就有二。法国人不管是有什么借口,把手伸到了奥地利的后花园是事实。

  两国冲突的种子已经埋了下来,对英国人来说,这就足够了。挑拨法奥关系,让他们相互对立、牵制,就是最符合英国利益的选项。

  真要是让他们打了起来,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或者说任何打破欧洲平衡的战争,伦敦政府都不希望看到。

  尤其是在俄罗斯帝国即将衰落的时间点,法奥两国爆发战争,任何一家赢得胜利,都是欧洲大陆新的霸主。

  任何一个欧洲霸主,都是英国人最大的敌人,不需要任何理由,伦敦政府的国策一贯如此。

  唐宁街10号,外交大臣雷斯林满脸笑容的走进了会议室,看得出来他的心情很不错。

  约翰-罗素平淡的说:“都到齐了,那么会议开始。雷斯林爵士,有什么好消息?”

  外交大臣雷斯林笑眯眯的回答道:“刚刚我们收到消息,沙皇政府有意放任北欧三国统一。”

  这是伦敦政府最近几年一直想做,而又没有做成的事情。北欧三国统一,对俄罗斯帝国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只要向他们输出大国主义,统一后的北欧注定站在了俄国人的对立面,谁让他们有辉煌的历史呢?

  翻开历史书一看,芬兰、波罗地海地区等大片的领土,都曾经是他们的领土,现在被俄国人占据了,激进分子还坐的住么?

  当然,北欧三国人口不多,要威胁到俄罗斯帝国还差得远,可是牵制俄国人一部分精力还是做得到的。

  这也是英国人愿意扶持他们的原因,反正北欧不管怎么发展,都不会影响到不列颠的利益。

  正常情况下,俄国人是不会放任北欧统一的。现在这么做了,意味着俄国人快要支撑不住了,不得不做出妥协让步。

  约翰-罗素不确定的问:“莫非俄国人想要拉拢瑞典、挪威向普鲁士人开战,减轻他们战场上的压力?”

  外交大臣雷斯林回答道:“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实际上沙皇政府应该非常清楚,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发生。

  柏林政府已经做出让步,承诺退出日德兰半岛,对丹麦的领土要求仅限于两个德意志公国。

  对瑞典来说,这已经足够了。如果两个德意志邦国也并入了进来,丹麦的话语权就太重了,他们将无法取得主导权。

  沙皇政府现在只是想要稳住瑞典,不然北疆狼烟再起,他们真的就撑不住了。初步可以判断,俄国人现在已经在疲于奔命中。”

  俄国人疲于奔命,这才是最大的好消息。这一波过后,未来数十年内,俄国人都无法给他们制造麻烦了。

  如果后面的计划顺利,没准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威胁。

  约翰-罗素首相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做出了决定:“发动我们最大的影响力,再给俄国人致命一击。

  加大对普鲁士的援助力度,尽快让奥斯曼帝国参战,还有远东地区也要发动起来。

  如果能够让瑞典捅俄国人一刀,计划就完美了。”

  显然,约翰-罗素对瑞典参战的期待值不高。如果俄国人继续反对北欧三国合并,那么瑞典人捅俄国人一刀的可能性非常大。

  现在几乎不可能了,瑞典政府必须要顾及丹麦人的感受。现在丹麦和俄国人是盟友,他们的敌人是普鲁士王国,这就决定了瑞典不可能和普鲁士人联手。

  ……

  “自从实施两强标准以来,皇家海军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目前我们的海军军费严重不足,已经无法同时压制住法奥两国。

  前不久巴黎政府又划拨了1.2亿法郎的造舰经费,具体造舰计划还不清楚,显然这是针对我们两强标准来的。

  奥地利人还没有做出反应,不过按照以往的惯例,维也纳政府会参照法国人造舰经费的百分之八九十拨款。

  我们今年的造舰预算,已经用光了。要继续保持现在的优势,必须要再划拨一千万英镑经费。”海军大臣爱德华说道

  这个年代的一千万英镑,可不是后世的一千万英镑。全世界年财政收入,能够超过一千万英镑的国家都不超过十个。

  敢一口气要这么多造舰经费的,除了英国皇家海军外,应该不会有第二者了。

  法奥两国确实拿得出这笔钱,然而这两个都是陆权国家,发展海军的同时还必须要兼顾陆军。

  如果不是英国人叫嚣着两强标准,巴黎政府也不会突然增加造舰经费,引爆这次军备竞赛。

  这个年代法奥海军加起来,总吨位和皇家海军相差无几,铁甲舰数量还更多一些。

  面对英国人的叫嚣,让拿破仑三世感觉受到了侮辱,就连维也纳的弗朗茨也无法忍受这种挑衅。

  哦,这不仅仅只是他们个人的感受,更准确的说是两国民众的共同感受。

  大家都是要面子,民间的激进团体都叫嚣着要赶超皇家海军了。那么没得说,军备竞赛吧!

  恰好,拿破仑三世需要转移民众们的视线,免得他们老是盯着两西西里王国的破事。

  拿破仑三世挑起军备竞赛,那也是有底气的。最近十几年法国经济踏上了快车道,去年的财政收入超过英国人一千八百多万英镑。(含撒丁王国)

  当然,这只是本土的财政收入。如果加上殖民地的话,还是英国人更牛逼,要知道光印度的财政收入就高达五千多万英镑,英国人的豪气可见一般。

  不过拿破仑三世不怂,他又没准备让法国海军现在就超过皇家海军,只要法奥两国海军加起来,能够打破英国人叫嚣的两强标准就可以了。

  赌气的背后,还涉及到了国际政治地位。一旦让皇家海军两强标准实现,在海外事务中英国人就获得了绝对的主导权。

  这里法奥两国所不能容忍的。法国海军是世界第二,傲气的巴黎民众又天天请愿,这个出头鸟拿破仑三世必须要当。

  财政大臣阿加瓦尔狠狠的瞪了爱德华一眼,心里已经问候了一遍他的家属。

  在他看来,海军部是典型的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两强标准”看起来很诱人,实际上这就是闲着没事找刺激。

  英国人的财力确实是世界上最强的,然而法奥两国也不是弱者,大家的实力差距并不悬殊。

  就如同原时空英国人叫嚣的两强标准一样,同样受到了挑战,甚至还更加严峻。

  法奥两国任何一家都有挑战皇家海军霸权的潜力,如果不是要发展陆军,皇家海军的海上霸权地位早就不稳了。

  阿加瓦尔脸色阴沉的说道:“不行,今年的财政预算早就确定了,现在突然增加一千万英镑的预算,财政部没有这笔钱。想要经费,你们自己去说服国会吧!”

  一千万英镑确实很多,不过对伦敦政府来说,实际上挤挤也就出来了。显然阿加瓦尔是不准备省吃俭用,为海军筹款了。

  海军大臣爱德华愤怒的说:“皇家海军关系到了不列颠的国运,如果我们不能保证绝对的优势,一旦让法奥两国赶了上来,就后悔莫及了!”

  没有那么多理由,海军搞“两强标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经费。法奥两国海军的威胁,实际上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大家都是殖民帝国,海军大都分散在世界各地,各个区域都被皇家海军压制,哪里谈得上什么威胁。

  即便是法奥海军联手,实际上也多半不是皇家海军的对手。两国海军在战场上相互配合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在各自为战的情况下,根本就不是皇家海军的对手。

  财政大臣阿加瓦尔不买账道:“所以你们找国会要钱去啊!现在财政部没有这笔预算,要临时增加巨额预算,必须要国会批准。”

  没有内阁的支持,仅凭海军部可没有那么容易说服国会。就算是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等说服国会那帮大爷们同意,法国人建造的军舰早就服役了。

  爱德华刚准备辩解,就被首相约翰-罗素罢手制止了。争夺经费这是常有的事情,基本上每年财政部都要和各个部门对刚一次。

  阿加瓦尔的行为并没有错,完全在按规定办事。海军部临时增加预算,肯定要去国会走一遭。财政部不愿意出头向国会要经费,也是符合规定的。

  “增加造舰经费的问题,就由海军部向国会提交议案,时间就定在下周一,我们会支持提案。

  爱德华爵士,海军部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接受国会议员们的质询,有问题么?”约翰-罗素说道

  这是必要的流程,只要国会同意增加预算,那么财政部或是贷款、或是发行债券、又或者是加税,总是能够解决经费问题的。

  军备竞赛才刚刚开始,伦敦政府还没有感受到压力。到了后期,他们就不会这么轻松了。

  海军大臣爱德华回答道:“没有!”

  ……

第411章 六六条约

  欧洲军备竞赛拉开了序幕,法奥两国谈判也接近了尾声。拿破仑三世想要建立大法兰西,弗朗茨也想建立大神罗帝国,双方各有算计。

  毫无疑问,法奥两国战略上发生冲突几乎是注定的。不过冲突爆发的时间,绝对不是现在。

  在帝国建立起来前,法奥两国还是盟友,需要联手分担国际压力,这是一次与虎谋皮的合作。

  1866年6月6日,新神圣罗马帝国外交大臣韦森贝格和法兰西外交大臣亚伯拉罕签订了盟约《六六条约》。

  条约内容包括:1、法兰西和新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结盟,盟约有效期十年;

  2、两国互相承认各自势力范围,以现在实际控制区为主;

  3、奥地利以2000万神盾(2.5亿法郎)的价格出售两西西里王国、教皇国、托斯卡纳等意大利邦国宗主权给法兰西;

  4、法兰西以2亿法郎(1600万神盾)的价格出售法属巴尔干地区给奥地利,以5000万法郎的价格出售西非两国交叉部分的殖民地给新神圣罗马帝国;

  5、奥地利默许法兰西吞并比利时、两西西里王国、教皇国、托斯卡纳等地区,作为代价法兰西不在干涉奥地利统一德意志地区;(存在争议地区暂且搁置)

  6、两国就非洲大陆势力范围划分:

  法国人获得了北非大部分地区和西非部分地区;

  (备注:主要是今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尼日尔、咋得和苏丹的部分地区……)

  新神圣罗马帝国则获得西非和中非的大部分地区、北非、南非的部分地区;

  (主要是今:利比亚、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利亚、中非、喀麦隆、加蓬、刚果、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咋得和苏丹的部分地区……)

  备注:尚未被两国纳入势力范围的东非、南非大部分,谁先抢到归谁,两互相承认对方在非洲大陆扩张的势力范围。

  ……

  毫无疑问,这份六六条约充满了妥协性和不确定性,结盟时间都只有十年,双方都做好了未来翻脸的思想准备。

  核心矛盾莱茵兰地区,并没有在条约中做出明确约定,这就为两国未来埋下了隐患。

  当然,条约上没有口头约定还是的,谁占了归谁。换句话说,就是谁的拳头大归谁。

  具体怎么确定,等法国人的大帝国建成,或者是德意志地区先统一了,就是解决问题的时候。

  在弗朗茨看来,这份条约除了和法国人一起分担外交压力外,就只有非洲大陆的利益划分了,法奥两国各自圈占了三分之一个非洲大陆。

  如果不是两国在东非和南非地区的实力不足,没准最后就是二一添作五,直接瓜分非洲大陆。

  圈地也只是一个约定,非洲大陆可不小,就算是三分之一那也是一千多万平方公里。

  弗朗茨送了那么多移民过去,在非洲大陆的实际控制区都不到五百万平方公里,剩下的都只是名义上的统治。

  法国人就更不用说了,即便是拿破仑三世大肆从巴尔干半岛移民,法属非洲殖民地上的移民也就百来万,控制沿海地区还行,更进一步不用想了。

  奥地利的殖民还好,就算是还有各国的殖民据点,那也不成气候,想要清除掉并不难。

  法国人就有得忙了,比如说:埃及地区,英国人答应了么?又比如说:摩洛哥地区,还要问西班牙和约翰牛同不同意。

  东非和南非暂且不瓜分,也就说得过去了。法国人实在是吞不下去,签订一纸条约容易,可是没有实力去变成现实,那就是一个笑话。

  两分非洲大陆只是法奥两国关起门来在自嗨,实际上在没有把英国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踢出去前,这项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

  对弗朗茨来说,荷兰人可以忽略不计,西班牙人也可以忽略,这两个国家在非洲大陆的势力范围不大,和新神圣罗马帝国不搭边不怎么答边。

  条约中一会儿奥地利,一会儿新神圣罗马帝国,这是欧洲欧洲的传统没有办法,不然没有法律效应。

  意大利邦国的宗主权在奥地利,尽管这只是大家默认的,不过既然法国人现在承认了,那就只能向奥地利购买。

  同样,弗朗茨准备把法属巴尔干地区并入奥地利,那也只能由奥地利自己掏钱,不然别的邦国会有意见。

首节 上一节 256/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