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244节

  内战结束,联邦政府再次回到了华盛顿。不管怎么说,这里都还是联邦的首都。

  即便是被打成了废墟,他们也必须要回来。这是政治正确,标志着联邦政府的正统性。

  再次踏入白宫,林肯仿佛苍老了二十岁。到处都是断壁残痕,昔日的政治中心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哎!”

  一声叹息,道尽了人生的无奈。

  南北战争不是林肯的责任,从北方的资本家在政府中占据主导地位开始,就进入了战争倒计时。

  只不过他运气不好,恰好赶上了这个关键时候,背上这口黑锅。

  历史上,北方政府赢得了战争,林肯又在战争刚刚结束被刺杀,拉到了民众的同情分,才成为了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这口黑锅自然就落到上一任总统身上。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上一任固然跑不掉,他这个现任总统更是罪加一等。

  政治对手们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踩着失败者上位,这是再正常不过的。

  某些看林肯政府不爽的人,都在准备起诉他们违背宪法、挑起内战,造成了上百万人死亡。

  这次内战打得太惨,北方政府损失:57.2万士兵阵亡或伤重不治,26.7万士兵因伤致残,2.3万士兵死于疾病,各类意外死亡1.2万人,比如说:暗杀、落水、违反军纪被处决……

  这仅仅只是军队损失,不包含平民伤亡。虽然还没有到家家戴孝,人人哭泣的地步,距离这也不远了。

  不要看起来和近东战争俄国人的损失差不多,可是沙皇政府名义上打赢了,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保加利亚地区。

  尽管君士坦丁堡已经成为废墟,保加利亚人还想着要独立,这依然无损沙皇政府在政治上的成功。

  联邦政府就不行了,他们在战略上失败了。想要推卸责任,都没有办法。

  “怎么舍不得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国务卿萨法尔出现在了林肯的身后。

  林肯摇了摇头说:“不是,当初进入这里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一个烂摊子。只不过当时我觉得自己可以搞定,让这个国家重新统一起来。

  然而,我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敌人。现在不得不灰溜溜的离开,或许我会成为首位进入监狱的总统。”

  萨法尔安慰道:“在此之前,或许有这种可能,不过从你递交辞呈那一刻开始,这种可能就不存在了。

  最糟糕的结果,也无非是下一届总统签订特赦令。共和党是不会看着我们进去的,这是游戏规则。”

  美国总统有特赦权利,除了被弹劾外,总统可以不经任何机构允许,对任何人实行特赦,包括前总统。

  按照政治游戏规则,总统可以提前辞职,换取下一届总统对他们特赦。

  “特赦”意味着前面的所有罪名一笔勾销,提前辞职了,弹劾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签订停战条约前,需要林肯背锅,国会自然不会弹劾他。停战条约一签订,他就自己辞职了,共和党主宰的国会已经批准,弹劾也就不存在了。

  因为南方地区的独立,民主党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根本就没有办法和共和党竞争。

  下一届总统多半还是会出自共和党,没有一个党派希望自己的总统获罪入狱“开创历史”,共和党自然会出力保住林肯。

  即便是民主党赢得选举,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同样会赦免他们。

  这是美国政治的游戏规则,即便是到了21世纪,也没有美国总统因为犯罪入狱的。

  正常情况下,连起诉都不会有。“扑克内阁”哈丁总统、腐败总统格兰特、“水门事件”尼克松总统等等,最后都是平安着陆。

  现在有人嚷嚷着要起诉,实际上只是因为大选宣传需要。激进分子只是被利用了,政客们不会打破游戏规则的。

  即便是林肯的辞职了,可不等于林肯政府就可以走了,还要等到权利交接过后才能离开。

  这也是他任期结束了,不然总统辞职,副总统替补。还是自己人在台上,特赦令早就出来了。

  ……

  美国的内部权利斗争,弗朗茨没有兴趣关心,他还沉沁在美国分裂的喜悦中,无法自拔。

  分裂了一次,就有可能出现第二次。从联邦政府承认南方独立的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林肯打的补丁失去了作用。

  这是独立宣言的锅,当初各州是自由加入的,并没有禁止退出,南方独立在法律上不存在问题。

  林肯虽然出台了法律,禁止联邦分裂。可这是事后诸葛亮,根本没有受到各州政府的认可,这条法律等于没有。

  经历了一次内战过后,如果某些联邦州再闹独立,联邦政府还能够组织武力镇压么?

  要知道这次内战,如果不是南方政府先动手,联邦政府能不能组织起来军队,都是一个未知数。

  这个年代,美国各州权利太大,都有不鸟联邦政府的能力。比如说:禁止联邦军队进入本州。

  没有各州配合,华盛顿政府连调动国内的军队都难,更不用说组织军队了。

  现在因为内战,联邦政府的威望大减,对各州的约束力进一步下降。这意味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都不再是威胁。

  如果说联邦政府是一个松散联盟,那么邦联政府还要更进一步,一个个加盟州的权利比新神圣罗马帝国下属邦国都大。

  可以这么理解邦联政府:每一个州都是一个独立小王国,大家在一起组建了一个联盟,就是现在的邦联政府。

第392章 继续挖坑

  美泉宫,心情大好的弗朗茨最近看谁都顺眼。美国内战尘埃落定,这意味着在未来五十年内,奥地利不用担心来自美国的威胁。

  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他经营非洲大陆。尽管自然条件比不上天选之国,那也具备了大国之基。

  和这项长远计划相比,欧洲战略反而变成了次要战略。弗朗茨不认为自己有主角光环,可以统一欧洲大陆重建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帝国看上去只是多了两个字,实际上却是千差万别。

  自从拿破仑大帝失败过后,欧洲各国就已经绝了统一欧洲大陆的念想,就连头铁的沙皇政府都不敢这么想。

  就算能够统一欧洲,弗朗茨也不会去干。这是一个天坑,足以把任何一个帝国埋葬。不能够为了一时装逼爽,就把就挖坑埋了自己。

  非洲不是最佳的选择,却是最适合奥地利的选择。如果可以的话,弗朗茨不介意死磕南美。

  理由非常简单,南美地区自然环境优越、资源丰富且开发难度低、没有大国、地广人稀。

  178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仅只有区区两千多万人口,其中大部分是印第安人。

  如果西班牙能够复兴的话,那么南美就是他们的天赐之地。

  南美各国大部分都是从西班牙殖民地独立的,这才几十年时间,保王派并没有消失,他们完全可以打回去。

  知道归知道,弗朗茨没有说出来的打算。西班牙人还忙着内斗,根本就无暇考虑那么多。等内斗结束了,西班牙也没有重回南美的实力。

  西班牙人做不到,并不等于别的国家也做不到。

  英国人自不用说,他们的殖民地太多,如果想要用心经营,北美才是最好的选择。

  南北战争时期,就是他们动手的最佳时间。以加拿大为根基,夺取美国西海岸地区。

  毫无疑问,傲气的英国人还沉沁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辉煌中。除了担心欧陆平衡被打破外,就没有了像样的战略。

  真正令弗朗茨忌惮的是法国人,拿破仑三世时代的法国,可不是后面那个吃老本的共和国。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把法国忽悠去南美,有利于奥地利的非洲战略推进。实际上恰恰相反,这意味着弗朗茨的非洲计划会提前暴露。

  欧洲各国不是傻子,肯定不会看着一个庞然大物崛起,而无动于衷。一旦隐藏战略暴露,欧洲各国都要扯后腿,计划自然是执行不下去。

  永远保密是不可能的,不过时间拖的越长,奥地利在大陆的实力就越强。如果奥属非洲大陆有几千万人口,就算是战略暴露,各国也无能为力。

  消灭威胁固然重要,可也要考虑付出的代价。历史上美国的崛起,欧洲各国没有看到么?

  可是看到了又怎么样?在没有危机到大家核心利益前,谁会不顾一切的发动战争?

  战争也是需要成本的,这一点沙皇政府就深有体会。先是近东战争,又是普俄战争,一个欧陆霸主就快被拖垮了。

  历史上英国人没有干预美国内战,真的是伦敦政府战略失误么?

  恐怕也不尽然。在组建干涉联军失败过后,伦敦政府很多人都担心再次陷入战争泥潭中。

  这个时空,如果不是奥地利从中出力,从一开始就介入了美国内战,让双方打了个两败俱伤;又利用利益捆绑的方式,让英国人下不了船,恐怕伦敦政府在武装干预的时候还是会犹豫。

  任何一个国家的财力都不是无限的。弗朗茨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自从镇压印度叛乱过后,英国人在海外殖民运动,就有所放缓。

  或者说在近东战争结束过后,英国人的殖民扩张速度就慢了下来。法国人在非洲大陆的殖民活动落在了奥地利身后,也和近东战争有明确因果关系。

  大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英法金融界有钱不等于是政府的钱。

  或许在战争年代他们可以筹集更多的资金,可是在和平年代,政府财政收入就那么多。

  钱在战争中花掉了,别的地方自然要削减开销。

  而海外殖民又是一项需要大笔资金投入的产业,在政府削减经费开销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影响。

  总不能无休止的举债搞殖民吧!借钱也是需要还的。这个年代的货币和金银挂钩,几乎不发生贬值,还债可不是那么的容易。

  所以,弗朗茨决定多挖几个坑,消耗一下英法的财力,省的他们那么活跃。

  就如同俄国人一样,近东战争过后,他们安分了十年,刚刚恢复几分元气,又遇到了波兰起义和普俄战争。

  别的不用说,未来二十年沙皇政府应该会很安分。在这期间,他们就算是想打,也很难筹集到战争经费。

  弗朗茨指着桌上的绝密文件,命令道:“泰伦,按照这上面的计划进行部署。”

  拿起了文件,初略看了一遍上面的内容,泰伦面无表情的回答道:“是,陛下。”

  这是他最大的优点,从来都不会质疑,无论弗朗茨的命令是什么,他都会第一时间执行。

  现在的情报组织,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松散的组织。目前情报组织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三个数据统计工作室,挂靠在国家安全局下面,不过他们只是对弗朗茨负责。

  第一数据统计工作室、以贵族关系网组成的明面上情报组织,主要是收集一些保密程度低的消息,偶尔则引导一下舆论。

  这是用来明面上吸引外界目光的,主要依赖于地方贵族们的配合。调查一些普通问题,偶尔也清除一下革命党。

  后面两个工作室,才是情报组织的核心。从事的业务也非常广包括:搜集国内外情报、暗杀、制造事端……

  第二工作室重点经营国内情报,第三工作室重点经营海外情报。两个工作室的业务范围都是一样广,职权重叠比较严重,也有让他们互相监督的意思。

  泰伦这个情报头子,主要工作是协调三个情报工作室的关系,把弗朗茨的命令落实下去。

  这是现实需要,情报工作保密性要求很高。弗朗茨可不敢把别人当成傻子,如果他直接和三个工作室对接,那不是告诉大家这三个工作室都是独立的情报组织么?

  为了降低情报组织的存在感,在国内活动的时候,都只是搜集情报。就算是特殊情况,必须要采取行动,那也是安插在政府部门的人上。

  表面上来看,国内执法的都是警察,情报组织从来没有出现在民众的视线中。

  普通人根本就不知道弗朗茨手中有情报组织,政府高层也不清楚情报组织的内部结构,对外的时候三个工作室都是一个组织。

第393章 大决战

  进入19世纪后,地球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局势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美国内战结束,英法奥西四国的精力集中到了欧洲,沙皇政府的压力大增。

  伦敦政府已经开始筹划干涉普俄战争,企图利用外交手段逼迫沙皇政府让步,打击俄国人的威望。

  不得不承认约翰牛的外交手段厉害,刚刚被俄国人拉拢的巴黎政府再次摇摆了起来,法俄贷款被扣留了。

  这不能全怪法国人,俄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太过令人失望。

  本来大家以为沙皇政府拥有海上优势,会调集军队登陆从背后捅上普鲁士人,然而因为战略物资的问题,沙皇政府没有能够组织起像样的攻击。

  国际上的军事观察员们,现在纷纷抨击沙皇政府的战略,把他们贬得一文不值。

  亚历山大二世非常的冤枉,这次战争爆发的太突然,他们根本就没有准备时间。

  圣彼得堡,看着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亚历山大二世做出了决定——速战速决。

首节 上一节 244/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