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连接下来和各国的外交谈判,奥地利也会处于不利地位。
看了看地图,结合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弗朗茨似乎明白了拉德斯基元帅的计划。
所有的欧洲政客都知道,现在的国内外局势,都不容许奥地利在意大利战场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拉德斯基元帅反其道而行之,进行诱敌深入,在军事上的可行性是非常高的。
第52章 善后(求票票)
政治和军事哪一个更重要?
这个问题没有准确的答案。
在军事上,拉德斯基元帅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政治上就是大错特错。
他这一退兵,在外界看来就是奥地利在战场上输了,或者是说奥地利帝国已经腐朽了。
这会给国内的野心家们增添信心,让国内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同时,在国际上奥地利的国际地位也会受到动摇。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外交部先和英法进行沟通,不能让他们给撒丁王国实质上的支持,重点是法国人,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放法国人进入北意大利地区。”弗朗茨毫不犹豫的说
在内心深处,他也是支持拉德斯基元帅做法的,只要能够赢得战争,付出一点儿代价又未尝不可呢?
政治上的不利影响,大不了让内阁背黑锅,反正他这个摄政皇储还年轻,又是五好青年,民众是不会骂他的。
费利克斯首相的脸色阴沉的可怕,可惜拉德斯基元帅远在威尼斯,他就算是有再大的火气也没有地方发啊?
总不能现在下令,让拉德斯基元帅马上夺回伦巴第地区吧?战争又不是儿戏,怎么可能想当然呢?
要不要换人?这个想法在他心中一闪而逝,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不要说皇储肯定不会答应,就是他自己也不敢冒这个风险啊?
弗朗茨已经表明了态度,先解决善后问题再说。这次战争要是打赢了,那么拉德斯基元帅就是英雄,是奥地利的功臣,反之就不用说了,后果很严重的。
“殿下,法国人不足为虑。自从反法战争结束后,法国陆军的实力就受到了限制,巴黎二月革命过后他们才摆脱了限制。
现在法国内部斗争严重,不甘心失败的保守派正在进行反扑,法国人自顾不暇,他们最多也就支援一部分物资。
反倒是英国人很麻烦,他们受革命影响较小,有余力干预意大利战场,我们和英国人的关系不错,这个时候应该争取他们的支持!”
从表面上来看确实如此,从梅特涅时代开始,奥地利和英国的外交关系就一直都不错,大家都想要维持欧洲大陆的平衡。
政治目的一样,双方的关系自然就好了,在维护欧洲大陆平衡上,奥地利一直都是英国人的盟友。
梅特涅摇了摇头说:“首相阁下,站在英国人的立场上,建立一个统一的意大利王国,同时制衡奥地利和法国,才更加符合他们的利益。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想要获得他们的支持几乎不可能,能够让英国人保持中立就不错了。”
对英国人梅特涅还是研究的很透彻的,什么关系都是虚的,只有利益才是最可靠的。
在维护欧洲平衡上大家是盟友,但是英国人不需要一个强大的奥地利,他们只需要能一个能够挡住俄国人扩张的奥地利就行了。
他们都没有把法国放在心上,维也纳体系虽然崩溃了,但是各国对法国的警惕之心还没有消失。
巴黎二月革命的消息传到了圣彼得堡,沙皇尼古拉一世就想要进行武装干涉,只不过受限于财政不得不放弃这个打算。
不过沙皇政府还是宣布和法国断绝了外交关系,俄国驻法大使基谢廖夫撤离巴黎前,还警告巴黎政府,要求法国人遵守维也纳会议和巴黎和约确定的领土边界。
英国人同样在这个问题上表示了担心,至今还在观望巴黎政府的对外政策,没有承认他们的合法性。
在这种背景下,法国政府要是敢出兵意大利,就很有可能掀起新的一轮反法战争,显然巴黎政府是没有这个勇气的。
财政大臣卡尔突然开口说:“殿下,我们同撒丁王国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就算英国人要支持撒丁王国,他们的效率也没有这么高。
这个时候我们最大的问题还在国内,意大利战场上的失利,会刺激某些人的野心。”
要靠撒丁王国干翻奥地利,这不是口头支持就可以做到的。要么英国人直接出兵,要么支持大量的钱粮物资。
英国人直接出兵是不可能的,除非他们想要奥地利倒向俄罗斯;支持钱粮那也不是一笔小数字,至少也是百万英镑起步。
这个决定可不好做,万一钱粮给了,撒丁王国还是输了,他们的投资就打水漂了。
奥地利也是列强,同样是有脾气的,搞不好法奥妥协直接瓜分了意大利,英国人就只能坐腊了。
卡尔的最后一句话,把众人的视线再次拉回到了国内。相比意大利问题,实际上国内的叛乱才是真正的心腹之患。
别的地方不敢确定,匈牙利王国是肯定会发生叛乱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嗯,意大利战场上的失利肯定会引起连锁反应,不过我们也不是没有准备。
命令部队加强戒备,如果发生了叛乱,立即进行镇压。”弗朗茨杀气腾腾的说
在平定了维也纳叛乱过后,弗朗茨就立即开始整兵备战,很多预备役都应征入伍,奥地利的总兵力已经扩充到了57.8万。
如果不是新兵还需要时间磨合,弗朗茨都懒得和匈牙利人扯皮了,用武力解决匈牙利问题,才是正确的操作。
弗朗茨可没有准备打持久战,镇压叛乱必须要快刀斩乱麻。像历史上那样拖上一两年,那就要人命了。
战争打的就是钱,历史上因为国内的叛乱迟迟不能平定,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奥地利政府还背负了巨额的外债。
以至于在后面的发展中,奥地利慢了一步,这一步就让奥地利坠入了深渊。
“殿下,要不要再给拉德斯基元帅派出一支援兵?”财政大臣卡尔有些担心的问
“不用,放弃了伦巴第地区过后,拉德斯基元帅手中的兵力已经很充足了,防守住威尼斯不成问题!”弗朗茨想了想说
既然是诱敌深入,如果兵力太多,意大利人不敢来怎么办?
撒丁王国的家底有限,顶多也就投入十万八万大军,双方的兵力相当,弗朗茨不相信奥地利军队连意大利人都打不赢!
第53章 从天而降的黑锅
1848年4月1日,奥地利军队放弃伦巴第地区过后,磨拳擦掌的撒丁王国军队迅速完成了补位。
在民众们的欢呼声中,撒丁王国兵不血刃就进入了伦巴第地区,仿佛他们期待中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拉德斯基元帅临行前,帮他们宣传了一把,在大家的心目中,仿佛撒丁王国能够满足所有人的利益需求,包括共和派。
三色旗在迎风飘扬,大街小巷的民众在相互祝贺。
“共和国万岁!”
传遍了整个伦巴第地区,以卡扎蒂为首的临时政府建立了。
奥地利军队似乎是走的太匆忙,就连监狱中的政治犯都没有来得及带走,这些人都成为了临时政府中的一员。
如果有人注意的话,就会发现米兰城中的粮仓空了,在撒丁王国和奥地利宣战过后,拉德斯基元帅就以统一调配粮食为由,征集了伦巴第地区的粮食。
因为时间的关系,乡下地区没有来得及实行,不过米兰城的粮食确实被集中了起来。
奥地利军队秘密运送了一部分出城,剩下的自然是浇上了火油,再添了一把火就搞定了。
粮食没有了,民众们一点儿都不慌,撒丁王国的军队不是已经进城了么?
哪个啥?
在之前奥地利军队撤离前,就有流言传出,查理国王要大家烧毁城中的粮食,逼奥地利人撤军,免得让米兰城毁于战火之中。
所以,拉德斯基元帅就提前两天派人烧毁了绝大部分粮食,奥地利士兵还号召民众们救火。
渴望独立的米兰民众,自然不会屈服了,大家非常英勇的选择了拒绝,就算是造到了毒打,他们依然不屈服。
最终他们取得了胜利,成功的烧毁了粮仓,逼退了奥地利军队,保住了米兰城。
春风得意的卡扎蒂总统,刚刚和撒丁王国的巴多里奥将军进行一场不太友好的会谈,直接将他的好心情给搞没了。
胆小的撒丁王国军队居然不敢追击奥地利军队,简直就是丢了伟大意大利民族的脸。
这次和历史上不一样,奥地利军队是自己撤离的,可不是被他们赶出去的,城内的叛军早就被剿灭了。
卡扎蒂这个临时政府手中的军队还在组建中,甚至他本人都是刚从监狱里面出来的。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临时政府没有和撒丁王国讲条件的资本,人家不去追敌,卡扎蒂也没有办法,反正临时政府是派不出来军队去追击敌军的。
新任内政部长的齐拉亚,神色匆匆的跑过来说:“总统阁下,城中已经无粮了,我们没有能力给友军提供粮草!”
这是一个尴尬的问题,本来这些问题他们早该发现的,可惜放火烧粮的时候,他们这些人都在监狱里。
加上没有任何执政经验,大家都在为来之不易的胜利而庆祝,谁记得关心粮食的问题啊?
卡扎蒂异想天开的问道:“那怎么办?我刚刚给他们做出了承诺,会给撒丁王国的军队提供粮草,能不能从来民间征集一批粮食应急?”
齐拉亚解释道:“总统阁下,这是不可能的,为了守住米兰城,奥地利人征集了全城的粮食,所有人都要按照配给制供粮,每次只能发放两天的粮食。
为了击败奥地利人,撒丁王国派出间谍烧毁了米兰城中的粮食,我们的人还配合过他们的行动。
事实上,米兰城中的奥地利军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就是因为我们烧毁了粮仓,他们才仓皇而逃的!”
觉得被耍了,卡扎蒂的愤怒之情再也压抑不住了,咒骂道:“该死!撒丁人是故意的,刚刚他们根本就没有提烧粮的事情,我才答应给进城的军队提供粮草的!
他们是在故意看我们的笑话!不对,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刚才的谈话中撒丁人有意兼并伦巴第,这是他们的阴谋!”
听到了这个消息,齐拉亚被吓得脸色铁青,现在临时政府手中可没有任何筹码了,如果撒丁人用粮食做要挟,他们不答应都不行。
连忙说道:“总统阁下,我们必须要采取行动,在放火烧粮的时候,他们可是承诺过的,会给我们提供粮食,否则我们的人也不会配合他们!”
卡扎蒂也反应了过来,这个时候不是靠骂人能够解决问题的,就算是要并入撒丁王国,他们也要卖一个好价钱,不可能这么简单的就让撒丁王国捡了便宜。
“你说的对,马上把这个消息传出去,通知我们的人小心警惕,我担心撒丁人会恼羞成怒,对我们下手!”
……
这个时候,撒丁国王查理-阿尔伯特还沉沁在兵不血刃就取得了伦巴第的喜悦中。
撒丁王国的高层也都在庆祝中,要不就是在思考用什么办法兼并伦巴第地区,总之大家现在都非常的乐观。
丝毫没有觉察到一口黑锅从天而降,大家都是政客,看问题的方式自然不一样。
故意放弃伦巴第地区,这不是一个政客能够想出来的。要知道现在奥地利的局势可不怎么好,正常的打开方式,应该是集中精力镇压叛乱,杀一儆百震慑其野心家。
米兰城撒丁王国军营,现在已经到了饭点了,可是卡扎蒂总统承诺的粮食依然没有到位。
高层军官们无所谓,他们已经被城中的社会名流请去赴宴了,再怎么缺粮,这些大人物们也不会饿着的。
欧洲贵族是一窝,这句话是一点儿毛病都没有,米兰地区的贵族和撒丁王国的贵族,那也是一衣带水,血脉之情是剪不断理还乱。
留守的曼斯图上校就算头疼了,到了饭点了,士兵们都望着他呢?要不是大家一起饿着的,没准这些士兵就要发飙了。
即便是如此,曼斯图上校的日子也不好过,一面安抚军心让他们稍安勿躁,一面派人去催促临时政府,赶快送粮过来。
奥地利人撤的太快,他们没怎么准备就提前进城了。物资都留在了城外二十里地的营地中,这个时候自然要向临时政府伸手了。
第54章 捡来的元帅头衔
自认为上当受骗的卡扎蒂总统,自然不会理会撒丁人的无礼取闹了,现在就算是他愿意给,也拿不出粮食来啊?
普通民众手中就只有一点儿口粮,要不了多久就要向临时政府伸手了。现在手中有粮的就剩下一部分贵族和资本家了,并且他们家中的粮食也不会太多。
大家又不是做粮食生意的,谁没事往家里囤一堆粮食啊?
真要是有的话,奥地利军队早就上门征粮了。反正在这里奥地利都不得民心,也用不着担心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这些粮食卡扎蒂这个总统是没有办法拿到手的,临时政府说白了就是一个草台班子,人家认不认都是两回事。
没见撒丁军队进城过后,这些高级将领们都和地方上的贵族、资本家勾搭在了一起,可没有把他们这个临时政府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