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懵逼,丹麦民间更是一片迷茫,好端端怎么就打起来了?
正常的操作模式,都是两国先扯皮,在报纸上打几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嘴仗。等谈判失败过后,主战派慢慢占据上风,然后寻找一个借口宣战。
这次实在是反常,普鲁士政府找了一个借口就宣战了,根本就没有进行外交努力。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已经沸腾了,无数的丹麦人感觉尊严受到了挑衅。要知道丹麦祖上也是阔过的,怎么能够受普鲁士蛮子挑衅呢?
面包店里,几名顾客交头接耳,作为老板的拉克丝隐约还可以听到他们的谈话。
“罗伯特拉,国王发布动员令了,我准备去揍普鲁士蛮子,你要不要一起去?”
罗伯特拉自信的回答道:“科尔弗根,你难道脑子进水了么?普鲁士蛮子有那么好对付么,就凭我们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现在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待着,等欧洲各国干预就行了。不要忘了我们的地理位置,波罗地海的门户所在,俄国人肯定不能够容忍普鲁士蛮子占领这里的。”
科尔弗根不满的说:“往日你不是以勇武自居么,怎么现在就成怂包了?英勇的丹麦人,怎么能够惧怕一帮蛮子呢?”
罗伯特拉冷笑着说:“别傻了,普鲁士王国的军事实力怎么样,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上一次普丹战争,我们的部队就被普鲁士人打得晕头转向。你知道么,整整牺牲了三万多人,最终还是输了战争。
普鲁士人根本就不是被我们赶走的,他们是被俄国人的武力威胁吓跑的,要是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日德兰半岛都要换主人。
丹麦王国已经没落了,现在我们只是依附在大国羽翼下生存的一个小国,这样的战争不适合我们。”
……
两人越走越远,声音逐渐从拉克丝耳边消失。这样的对话他也不是第一次听到了,年迈的拉克丝叹了一口气,丹麦已经不在是曾经的丹麦了。
即便是十几年前那次失败的普丹战争,丹麦人表现出来的勇气同样不是现在能比的,拉克丝亲自参与了那场战争。
即便是损失惨重,屡战屡败,可是他们依然在坚持战斗。大量的青年主动加入军队中,和普鲁士人苦战。
在普鲁士人的进攻下,他们支撑了一年多时间,都没有屈服。到了现在,年轻一代人居然把希望寄托在列强干预上。
没办法,丹麦王国真的没落了。刨除两公国外。丹麦王国的人口还不足200万,确切的说是166万左右。
人口不是一个国家的全部,但是没有足够的人口,这个国家一定强大不起来。
上一次战争中,普鲁士人没有夺取两公国,却让丹麦王国元气大伤,至今很多人都对战争心有余悸。
嘴上叫嚣的厉害,真要是让他们上战场,一个个比谁都怂。
相比之下,普鲁士王国又是另一番景象了。自从柏林政府下达动员令过后,各地的民兵预备役就自发赶到了指定地点集合。
上一次普丹战争被迫认输后,普鲁士人就非常的不服气,如果不是毛熊太强大了一点儿他们就莽上去了。
接下来来自德意志地区的嘲讽,更是令普鲁士年轻一代感到了耻辱,想要洗刷当年的耻辱。
俄国人确实强大,但是年轻一代根本就不怕。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帮中二少年们自认为战争一旦开打,德意志地区所有国家都会支持他们。
这个说法没有毛病,只要普鲁士政府愿意确实可以获得德意志地区各国的支持。
操作起来非常容易,重回神罗时代就可以了。只要柏林政府敢干,维也纳政府就不会介意撕毁俄奥同盟。
反正现在的俄罗斯帝国正虚弱,又有英法当队友,大家一起去踹俄罗斯帝国一脚、然后在踩上两脚,就可以搞定了。
具体的操作就是肢解俄罗斯,把芬兰、波罗地海三国、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高加索地区、中亚、远东全部给独立出来。
这么一波操作下来,俄罗斯帝国的人口直接打了个对折,就算是想要玩儿苏联模式爆发,列宁同志还没出生呢?
搞定了一面的威胁,再面对英法弗朗茨就不怂了。大不了先稳住拿破仑三世,意大利地区不够那就加上低地国家。
在利益面前,任何矛盾都可以往后放。现在德法又没有刻骨铭心的仇恨,送上门的肥肉拿三不可能不吃。
大德意志和大法兰西同时出现,估计约翰牛都要懵逼,不知道该先干那一家好。一个操作不好,欧洲又一家独大了。
只要英国人迟疑了,让奥地利整合了德意志地区,后面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人海战术都可以砸死法国人,这个年代约翰牛可没有能力组织几百万炮灰,送到欧洲大陆上来消耗。
毫无疑问,这只是大德意志民族主义者认为的,成立的前提条件:就是德意志地区各国统治者都没有私心。
这个想法天真了一点儿,不过理想主义者嘛,不能够奢求太多。现在敢抗枪上战场,为德意志统一而战,那都是优秀人才。
普鲁士总参谋长毛奇,已经亲自进入部队中坐镇指挥了。因为不能打德意志地区统一的旗号,现在鼓舞人心的宣传语都不好写了。
更麻烦的是还要给士兵们解释,为什么不能打出统一德意志的旗号。直接说因为利益那肯定不行,奥地利折腾的新神罗体制,已经获得了广大德意志民众的认同。
统治阶级的权利受损,可不管普通人的事。他们的利益又没有受损,因此获益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看着带有德意志三个字作战报告,毛奇眉头一皱说:“把这些内容都换掉,今后的军队文件中一律以普鲁士为核心,德意志这是一个地区的名字,不能代表我们这个国家。”
中年军官反对道:“总参谋长阁下,这次我们要收复德意志地区的两公国,去掉了德意志是不是不太好?”
不打这个旗号,法理依据不足,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法理依据。
不能继续用德意志民族,总不能用日耳曼民族的旗号吧?这个涉及到的范围更广,丹麦人都算日耳曼民族北支。
直接用普鲁士王国的旗号,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公国的民众又不会买账。
这是欧洲独特的文化特点,换了一个说法,大家就不会认。
可是政治没有如果,发现没有机会统一德意志地区后,柏林政府已经决定去德意志化,就如同比利时、荷兰、瑞士一般自成体系。
这也是英法的意志,想要一劳永逸的阻止德意志地区统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分裂。
毛奇狠狠瞪了他一眼说:“阿曼达少将我不想听任何理由,现在你只需要执行命令!”
……
第359章 第二次维也纳体系崩溃
普丹战争的突然爆发,瞬间让欧洲局势变得严峻了起来。
丹麦政府要求各国根据普丹停战条约,和维也纳体系各国达成的协议干预这次战争,并且制裁破坏规则的普鲁士王国。
理论上,丹麦政府的要求被支持,普鲁士王国遭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打压,甚至还要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或者是割地惩罚。
毫无疑问,英法俄奥四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丹麦人的要求难以受到满足。
……
经历了一次近东战争的教训后,英国政府内部的孤立主义盛行,他们主张尽可能避免被牵扯到欧洲纷争中。
唐宁街首相官邸,正在商议在欧洲局势风云变化中,伦敦政府该如何自处。
外交大臣雷斯林分析道:“普鲁士人突然挑起这场普丹战争,主要还是俄法奥三国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
同时和三个大国接壤,本土又被分隔两地,柏林政府一直都有浓烈的忧患意识,生怕一不留神就被三国给瓜分了。
早在1853年巴黎会议,关于分割德意志地区的时候,我们就曾提议普鲁士王国和德意志联邦帝国换地,结果因为双方分歧太大没有能够成功。
普鲁士王国丧失了一次合并本土的机会,不得不维持庞大的军备,保证自身领土的安全。
现在法国人窥视他们的莱茵兰地区,奥地利人想要拿回西里西亚和普属萨克森地区,俄国人对普属波兰野心勃勃。
三国没有动手,主要还是因为互相牵制,利益无法达成一致。
奥法之间围绕莱茵兰地区的归属一直无法达成妥协,俄奥之间关于西里西亚地区的归属同样有争议。
利用各国的矛盾,加上本身实力不弱,普鲁士王国暂时得以保存,可是危机仍然没有解除。
实际上早在1853年的时候,国内就有人提出过扶持普鲁士,将德意志联邦和普鲁士王国合并,让欧洲大陆四足鼎力。
这项计划还没有开始就夭折了,扶持普鲁士王国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能够起到的作用却非常有限。
甚至这个国家一建立,就会遭到灭顶之灾。维也纳政府为了保证在德意志地区的领导者地位,他们很有可能和法俄两国妥协,换取不完整的德意志地区统一。
既:法国人获得莱茵河以西的德意志领土,奥地利放弃意大利地区;俄国人获得东普鲁士、西普鲁士、波美拉尼亚、波森、西里西亚等地区和奥属波兰的部分地区;奥地利统一剩下的德意志地区。
为了避免最糟糕的情况发生,我们选择德意志地区一分为三计划,又推动了第二次维也纳体系建立,缔造了欧洲大陆十余年的和平稳定局面。
法国人吞并撒丁王国后,所有人都意识到了维也纳体系要完蛋了,普鲁士王国的危机意识最深。
他们选择在俄国人最虚弱的时候进行军事冒险,也是迫不得已。欧洲大陆只要发生动荡,他们就会被牵扯进去。
现在柏林政府是想利用欧洲各国,也包括我们在内,都不想看到俄国人完成改革的时机,充当大家打击俄国人的利器。”
“扶持普鲁士王国是不可能的,现在是工业时代了,我们上哪儿去给他们找市场?
不过支持他们打击俄国人,看上去还是有几分可行性。如果能够借这个机会,联合欧洲各国一起动手打断俄国人的改革之路,甚至是分裂俄罗斯就最好不过了。”财政大臣阿加瓦尔说道
这是现实问题,翻开历史书就知道,英国人扶持过不少国家。可实际上这种支持都非常有限,从来都是慷他人之慨。
现在欧洲大陆上可没有这个冤大头,普鲁士周边的邻居就没有一个好惹,不等他们成长起来就瓜分掉了。
说白了,现在蛋糕已经瓜分一空,新国家崛起就只能从老牌帝国手中抢食,俄法奥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英国扶持力度越大,普鲁士就死得越快。
海军大臣爱德华反对道:“没有那么容易,俄国人如果这么容易崩溃,他们也不配成为我们最大的敌人。
无论是波兰独立运动组织,还是普鲁士王国,他们都只能给俄国人添点儿麻烦,要击溃这个大帝国除非是法奥两国亲自上阵。我不认为现在可以说服法奥两国联手打压俄国人。
奥地利人一直维系着俄奥同盟,就是担心成为成为俄国入侵的对象,甚至不惜将俄国人放入巴尔干半岛。
他们和俄国人接壤的地区太多,除非可以让奥地利人相信可以把俄国人打残,不然维也纳政府是不可能冒险的。
我建议有限度投入,给俄国人添乱就行了。一次性解决俄国问题非常的不现实,我们没有必要冒险。”
外交大臣雷斯林说道:“我也支持有限度投入,可以给普鲁士王国和波兰独立组织提供贷款和武器弹药,没有必要亲自上场。
俄国政府看起来出现了问题,可是沙皇政府的军队并没有乱。波兰地区被歼灭的军队,都是刚刚征调的波兰本地人,根本不能代表沙皇军队的真正实力。
这次能够消耗俄国人的一部分实力,打断或者是拖延他们的改革进程,就算是成功了。”
……
巴黎,法国政府几乎做出了和英国人内似的决定,给钱、给武器、还给志愿者,唯独不会亲自出兵。
甚至拿破仑三世还做好了趁火打劫的准备,只不过打劫的对象不是俄国人,而是还勉强算盟友的普鲁士。
成功的吞并了撒丁王国,已经诱发了法国人的野心。资本家们无法忍受煤炭供应量不足,必须要高价进口的窘迫局面,不断的鼓动政府对莱茵兰地区动手。
资本的力量是强大的,在金钱攻势下法国政府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没有采取行动,那是拿破仑三世脑子在线,知道各国的底线。
不要以为各国的联合防御条约就是一个笑话,他们真的要是越过了线,搞不好又是一次反法联盟。
发生这种情况的几率高达百分之八十,拿破仑三世自然不可能冒险了。就算是要动手,那也必须要拉人下水,一起分担国际压力。
现在支持普鲁士王国,无非是为了给柏林政府打气。无论输赢,法国人都可以从中获利。
万一普鲁士人侥幸把俄国人从欧陆霸主的位置上拉下来,他们更是赚大发了。
至于普鲁士王国会不会做大,完全不在拿破仑三世的考虑范围之内。就算是想要扩张,也得有地方才行。
要是普鲁士人敢吞并俄国人的土地,估计欧洲各国都会支持他们的正义行动,简直就是大快人心。
前提条件是能够在沙皇政府的报复中活下来,不然所有的利益都只是暂时存在,注定还是要失去。
……
毫无疑问,英法的决定直接宣布了第二次维也纳体系的崩溃,作为主导者的两个大国都带头破坏规则,又怎么可能维持下去呢?
在英法两国表明立场过后,弗朗茨自然不会选择出力不讨好的坚持下去,反正这套体系的历史作用已经发挥了出来。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奥地利的实力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经得起欧洲混乱的冲击了。
唯一坚持这套体系的大国就只剩下俄罗斯帝国了,他们要继续维护这套体系,那也是现在维也纳体系中的条款对他们有利。
比如说:在普丹战争的问题上,沙皇政府就可以用第二次维也纳体系达成的协议当法理依据,打击普鲁士王国。
有了法理依据在手,直接后果就是欧洲民间舆论大都在支持丹麦王国,这次战争被民众认定为:普鲁士在入侵丹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