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大家喝开水的良好习惯,政府强制勒令工厂、企业、公共场所、政府机构,提供的饮水全部都必须是开水。
借口就是预防霍乱,两年前英国人刚刚证实了霍乱传播和饮水、安全卫生有关系,欧洲大陆就掀起了卫生大革命。
霍乱并没有消失,仍然隔三差五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是这个年代最恐怖、且最常见的瘟疫。
敢阻止执行安全卫生法的,那就是故意散播瘟疫罪,扣帽子无论在任何时代,官僚们都是最擅长的。
后世常见的垃圾桶,也被引入了维也纳的大街小巷,乱扔垃圾逮住了也不罚款,直接罚扫大街。保证让人印象深刻,终身难忘。
新布鲁克
国内进行的安全卫生大整顿,到了殖民地又不一样了,这里压根儿就没有任何工厂企业,就连家庭式的小作坊都很少。如果硬要说是有,那也是矿场。
资本家虐待工人的事情,在国内还有可能发生,到了这里谁敢这么干,人家分分钟就走人。
殖民地到处都缺工人,谁舍得把自家的工人往外推?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就决定了劳资双方的地位。
安全卫生条例在矿场推行没有难度,人都是怕死的,非洲大陆的死亡率这么高,为了预防传染病勤洗热水澡、喝开水都是小问题。
反正增加不了什么成本,建员工宿舍可以组织工人自己动手伐木,烧水的燃料也可以组织工人自己动手,不需要去购买。
斯蒂芬中校高兴的说:“诸位,国内已经决定把新布鲁克殖民据点,正式升格为新布鲁克市,恭喜大家都升官了。”
维也纳政府有意重点经营非洲大陆,这个“新布鲁克市”和国内市,在行政上处于同一档次。
斯蒂芬中校本人也因为治理有功,直接成为了首任市长,至于军官出任地方官的问题,在奥地利不存在任何障碍。
文转武不可能,但是武转文却是一直都存在,维也纳政府高层,基本上都有从军经历。
现役军官变成地方行政长官的事情,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国内都可以这么干,殖民地就更不用说了。
这里还没有国内那么多乱七八糟关系,完全是唯政绩论。斯蒂芬中校没有太强的能力,军人出身的他,最大优点就在于严格执行国内的命令。
可以说是死板,也可以说是生硬。维也纳政府都不管那么多,最终的结果是:新布鲁克发展的井井有条,中央政府的命令被贯彻了下去。
在各个殖民据点移民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新布鲁克的情况就一骑绝尘了。
按照弗朗茨的用人准则,他们就该升官了,把周边的几个据点划了过来,组建了奥地利在非洲大陆的第一个市。
停顿了一下,斯蒂芬继续说道:“不过,大家不要高兴的太早了,升官了我们的责任也更大了。
接下来我们的工作重心,除了推广安全卫生知识、降低疾病带来的死亡率外,还要想办法发展殖民地经济,主要是发展农场和种植园经济。”
矿业局长戈尔德疑惑的问:“市长先生,为什么是发展农场和种植园经济,而不是重点发展采矿长业呢?”
斯蒂芬中校回答道:“采矿业不是长久之计,我们目前发现的金矿可能在几年,或者是十几年后就采空了,到时候当地的经济怎么办?
国内的计划是长期占领几内亚,所以发展可持续的农场和种植园经济,就非常的有必要了。
当然,采矿业也不能够荒废,这是目前市政府最主要的财源。短期内殖民政府想要实现收支平衡,就在采矿业上。”
税务局长迪亚哥提醒道:“市长先生,在不计算移民开支外,新布鲁克的财政收支已经实现平衡了。
随着淘金客们的大量涌入,我们城市的商业发展非常快,商业税占据了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关税占据了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特殊产业税收占据了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烟酒专卖收入占据了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矿业税收占据了百分之七十六……
今年第三个季度的财政总收入是9.4万神盾,总支出是9.6万神盾,财政赤字2000神盾,预计到了第四季度就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这是他的政绩,可不能被忽视掉了。尽管采矿业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是别的产业发展带来的收入也不能够忽视。
产业发展归发展,能够把发展转化为财政收入,这就是税务局的功劳了。在很多殖民据点,矿业税收直接占据了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新布鲁克能够把这个比例下降到百分之七十六,还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这非常的不容易,尤其是现在殖民地的农业还处于免税阶段。
斯蒂芬市长肯定道:“不错,新布鲁克能够发展到现在这一步,税务局是居功甚伟的,在坐列位都是功臣。”
“接下来,希望大家再接再厉,让新布鲁克更进一步。这里的发展潜力有多大,我想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
丰富的资源、肥沃的土地,只要把这些地方开发出来,未来新布鲁克就是非洲最富裕的地区,甚至比起国内的很多城市都不会差。
如果我们能够让这里,超过国内的布鲁克,以国内对这里的重视程度,想必我们在坐各位有很大的可能拿到一个爵位。”
在殖民地发财不难,殖民地财政收入中有一部分会成为他们的奖金。财政收入越高,他们的个人收入也就越高。
想要获得爵位,那就不容易了。那怕是终身制贵族,也必须要慢慢积攒功劳。没有战功的话,基本上都要熬上二三十年,才有可能积累足够的功劳。
现在一旦开发新布鲁克成功,大家的功劳就一步到位了。切切实实的政绩在手,搞不好还有可能拿到世袭爵位。
大家肯跑到殖民地来,自然都是有野心的。列土封疆的事情在别的国家或许不可能,但是在新神圣罗马帝国真的不难。
国内的那些大贵族,如果肯把封地置换到非洲大陆,马上就可以建立封国,弗朗茨可不在乎帝国议会中增加几个席位。
……
鼓舞了士气后,斯蒂芬市长严肃的说:“肃静!现在开始讨论,如何执行安全卫生法,进一步降低疾病带来的移民死亡。”
卫生局长马特达蒙说道:“市长先生,我们在普及安全卫生知识上面做的已经到位了,就算是和国内任何一个城市比,也不会差多少。
现在还可以进一步的就是灭虫、灭鼠,很多疾病传播都是通过苍蝇、蚊子、蟑螂、老鼠等害虫传播的。
具体措施是:清空居民点周边的草木,建立一两里地的空旷隔离带,就可以对昆虫做到有效隔绝。
对城市垃圾进行焚烧处理,杜绝虫蚁的生存环境。
号召居民人工灭鼠,比如投放老鼠药、老鼠夹、养猫等等。
……”
环保?不需要的,至少在非洲殖民地不需要,为了防治昆虫,从一开始城市中就看不到草木。
可惜水泥要从国内运输,造成混凝土的成本太高了,不然对市区进行硬化一遍,那么效果就更好了。
斯蒂芬市长满意的说:“只要确定你们的办法有效,市政府会给你们拨款进行实施。”
卫生局长马特达蒙肯定的回答道:“我们已经做出实验了,清空了草木并且对土地进行焚烧过后,昆虫数量会大大降低。
如果在全市进行推广,那么没有外来昆虫进入,我们再做好市区内部的卫生工作,昆虫的数量就可以降下来。”
斯蒂芬市长毫不犹豫做出了决定:“既然有效,那就立即核定预算,由财政局拨款实施。”
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展露无遗。
“好的,市长!”马特达蒙回答道
斯蒂芬市长继续说道:“下面讨论一下农业发展,中央政府要求三年之内,新布鲁克地区开辟5万公顷农场或者是种植园。
理论上来说,新布鲁克周边地势平坦,只要清理了上面的树木、杂草就可以了。
不要说开辟5万公顷土地,就算是开辟二三十万公顷土地,都没有问题,唯一的困难在于劳动力不足。
国内承诺明年可以给我们再提供两万移民,但是如何让移民开辟农场、种植园,就是我们的任务了。”
农业局长恩格尔伯特解释道:“市长先生,我们的民众不是不愿意投资农场,更多的还是手中资金不足,无力开辟农场或者是种植园。
民众们资金实力有限,不如我们先组织伐木工人统一砍伐树木,有价值的木材卖掉,剩下的留下来给民众们作柴火。
清理完这些障碍物后,后期开发这些土地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应该可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矿业局长戈尔德想了想说:“民众资金不足好办,我们可以出面和银行进行沟通,用这些农场做抵押进行贷款。
唯一的问题是新布鲁克地区银行的贷款利息太高了,超过了民众们的承受能力,如果可以降低到和国内同等水平,那么就具备了可行性。”
恩格尔伯特解释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农业局已经和银行沟通过了。
新布鲁克地区无论是物价,还是人工成本都比国内高的多,移民意外死亡率也居高不下。银行不但是运营成本更高,并且承担的风险也更大。
想要银行降低利息,除非我们市政府出面担保贷款,降低他们承担的商业风险。
可惜国内有规定,政府机构不得为任何个人,或者是企业提供担保,更不用说是担保借款了。”
开辟农场不同于开挖金矿,农场没有开发出来前,所谓的产权就是一文不值;金矿不一样,无论是否开发产权都有的是人接手。
贷款给农场主,万一发生了意外,就变成了烂账,银行不可能自己接下烂尾农场进行开发。
风险大了,利息自然不可能低,这是正常的商业运营,市政府也无法进行干预。
沉默了片刻功夫后,斯蒂芬市长说道:“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能够解决的,市政府的财政也不宽裕,无力提供这笔资金。
大家先统一立场,然后以市政府的名义向国内汇报,向中央银行申请政策性贷款。我们这是符合相关规定的,应该可以批下去。”
……
第275章 套牢经济
殖民地的发展只是牵扯到了维也纳政府一小部分精力,现在的重心仍然是在国内。
近东战争结束后,按理来说奥地利经济发展速度应该下滑,然而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市场往往是非理性的。
整个新神圣罗马帝国的经济就像一辆失控的马车,在一路向前狂飙,这个时候刹车已经拉不住了,只能看着马车在不归路上越奔越远。
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弗朗茨还不想背上引爆经济危机的锅,也背不起这个锅。
资本主义世界总体产能过剩,就决定了无论采取任何措施,经济危机都会爆发。
采取措施只能够延长危机爆发时间,然后危机爆发时间延长的越久,带来的破坏力就越大。
这不是新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除非大家一起干预市场,才有可能平稳的度过危机。
维也纳宫经济会议上
弗朗茨拿出了一份文件发给众人,严肃的说:“这是最新的经济报告,大家看仔细了。
我们国内盲目投资的情况非常严重,很多产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大量的产品被积压了起来。
短期内,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新的市场,把这些多余的产能消化掉。
新开发的巴尔干半岛和非洲殖民,虽然消耗了一部分产能。
可是新增市场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国内资本市场的疯狂。
国外也一样,各大资本主义国家均出现了程度不同的产能过剩。目前,以我们和美国的情况最为严重。
这是大量引入外资的情况下,必须要承担的风险。一旦经济危机爆发,英法资本肯定会抽调资金离场,如果我们不能妥善处置,造成后果会非常严重。”
财政大臣卡尔说道:“陛下,资本的自由流通,我们无法直接干涉,现在最佳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往实体经济上引。
当资本变成了工厂、铁路、基础设施这些不动产后,他们再想要离开就难了。”
当资本变成了不动产,想要离场势必要割肉,在经济危机时期这些产业都不值钱,甚至是找不到买家。
没有人接盘,这些投入进去的资本,就被市场套牢了,想要解套等经济回暖吧!
可是经济一旦回暖,这些产业很多又变成了优质资产,资本家又没有抛弃这些产业的必要了。
费利克斯首相皱着眉头说:“这么做后患太大了,让更多的外来资本投资实体经济,产能过剩的情况还会更加严重。
即便是留住了这些资本,也会加剧经济危机的规模,最后带来的危害,还是要由我们承担。”
财政大臣卡尔解释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想要最大限度的减轻危机,那么最好就是让他们投资城市基础设施。
比如说:现在我们推动了城市安全饮水工程、排水管网改建、城市道路建设……
这些行业不存在产能过剩,新神圣罗马帝国有三百多座城市。因为政府资金的缘故,目前我们只是在大城市进行基础设施改建。
这些地区都可以容纳大量的资本,不过一旦经济危机爆发,资本家们资金链断裂,会出现大量的烂尾工程,还是需要政府接盘。”
费利克斯首相关心的问:“接盘是小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贯都是政府在出资建设,这些项目基本上没有赢利的可能。
想要让资本家们投资,首先要让他们看到赢利点。城市安全饮水工程也就罢了,自来水厂可以收取水费,其它的基础设施靠什么赢利呢?”
财政大臣卡尔解释道:“当然没有赢利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太大了,并且大部分项目都是公益性质的,想要靠项目本身赚钱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我们必须要侧面迂回进行,比如说:向社会招标,前期政府只拿出一小部分钱,让资本家们垫资建设,等工程项目完成后通过验收在结清工程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