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们依旧引进了《星球总督》系列电影,甚至将这部电影列为了必看项目。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懂艺术,而是首先他们很喜欢神皇这个设定,说起神皇我们也有,我们还万世一系,这不就是说的我们家那位吗?
其次就是对于升阳陆军那些从落魄武士一路爬上来的将军们,从农民之子一路考上来的军官们来说看到《星球总督》中的主角,他们觉得天呐,这简直就是我。
再加上主角这种为了帝国即便差点死上一百次,也绝不辞职的百死不辞的精神,非常对他们的胃口。
于是升阳捏着鼻子引进了所有的《星球总督》系列电影,并且将其改名为《神皇の战士》同时抹除了导演编剧一栏乔的名字之后进行上映。
然后原本就因为是吃不上饭的穷孩子们首选的军校,在电影上映之后,竞争就开始变得更加激烈了起来。
不过就像是升阳人看东西的角度,总是与正常人不同一样,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比如花旗。
《星球总督》中对于未来科技的假设,也让不少科研人员觉得,这个概念实在是太有趣了,不行我得研究研究。
甚至还有一些完全不懂军事的国会老爷们,也在批预算的时候询问军方“我看《星球总督》里的这玩意很不错,你们有没有?”
对于这种询问,军方当然表示“这玩意我们没有,但是我们也认为这玩意不错,可以有”然后拿到一笔意外惊喜的预算。
但是对于升阳来说,什么装备都是虚假的,看看都太空战斗了,还在刺刀与冷兵器冲锋,所以这肯定是乔在与我们战斗之后,感受到了我们精神力的威力!我们应该继续发挥我们精神力的强项!
且不提升阳人的日常发癫,由于乔的小老弟,罗恩也是在西点念的书,并且在毕业之后直接加入了陆军航空兵。
这就更让花旗军方认为,乔就是他们的自己人。
如果不是国会不给批,军方甚至都想要派出人员去瓦格纳接受老乔军改之后的步兵训练,就像是当初老乔帮助他们组建了装甲部队一样。
再为他们组建一下机动步兵,以及其他乔肯定藏在手里的好东西。
而在军政之外的民间大众对于乔的看法,则与军政两界都稍有不同。
他们不喜欢老乔,他们爱老乔。
在普通花旗人看来,乔·哈里森这个传奇将军,艺术家,百万富翁,未来主义者,唯一的缺点就是他没有出生在花旗,不是一个花旗人,这样他们就没有办法让乔成为花旗总统。
虽然现在的总统把经济搞得很好,但是看看人家老乔,翡翠岛过去什么样,现在什么样。
唉,老乔他怎么就不是一个花旗人呢?
不过由于经济繁荣,虽然对于老乔的看法有些分歧,但是这种分歧并没有大到不可弥合的地步。
毕竟,花旗有钱,有的是钱,在这个世界上还有钱不能解决的事情?
事实上也还是有的,因为随着时间来到1928年,刚刚结束圣诞节假期的股票经纪人们,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摩拳擦掌的等待开盘。
仅仅一个月之前,道琼斯指数就来到了创历史新高的381.17点,随后便一度震荡下行,回调了10%。
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抄底的好机会,数年的繁荣让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股市是会永远上涨的。
财富就像是一口永不枯竭的水井一样,或许有时候水位会比较低落,但是总的来说水是不会缺的,钱也是不会少的。
所以如果错过了这趟列车,再想要上车,那可就难了。
上午九点三十分,随着开盘的钟声响起。
股票经纪人们,很快便将自己手里的子弹全部打了出去,海量的资金再次注入股市,然而这次情况却与他们预期中的不太一样。
过去飞涨的指数,此时却纹丝未动。
强大的抛压盘如同一座叹息之壁般,挡住了他们每一次试图向上再次推动大盘的努力。
随着时间来到上午十点,交易量开始变得越来越大,短短半个小时内交易量就来到了惊人的三百万股。
此时场内的人开始不禁产生了一丝疑惑,到底是谁在砸盘,到底是谁挡在了他们通往财富的道路上。
事实上,挡路的正是他们自己。
在这场牛市最疯狂的时期,大量银行贷款流入股市,堆出了一个天量杠杆。
这场疯狂的牛市中,只要胆子大甚至能够零首付买股票,然后等着股票升值之后,自己踏上财富自由之路,毕竟绝大多数的股票的价值在半年内就会翻一番。
而如果胆子再大一点,还能够将自己手中的股票抵押出去,再搏一个更大的杠杆。
于是股市中自然就充满了泡沫,而到了今天,当股市中已经全是泡沫,再没有一滴水的时候。
该来的一切也就都来了。
随着时间来到十点二十五分,一直被天量资金顶着的叹息之壁终于支撑不住,开始落下。
一场灾难在持续了数年的繁荣与欢愉之后,如同一个无情的死神般开始了收割。
随着一个爆仓,击穿了另一个爆仓,股市中的泡沫就像是被大火点燃的弹药库一般炸裂开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股票被强制卖出,整个市场被连锁引爆。
半个多小时后,随着时间来到十一点。
交易所大厅已经陷入疯狂,每个人都在绝望的哀嚎,试图逃离这场灾难。
然而此时已经没有人再去收购那些或许在三天前还价值连城,拥有不凡潜力,能够带来财富与繁荣的股票。
即便反应过来的财团们立刻宣布开始救市,甚至起手就是一笔三千万的大单,只是这笔巨款几乎是瞬间就消失在了雪崩般的卖单里。
等到了七点,这场恐怖的灾难才暂时结束,而全天的交易量也来到了恐怖的1289万股,创造了历史新高。
但是此时已经没有人会再为了这种记录而欢呼。
而这,还并不是结束,甚至算不上是结束的开始,勉强只能算是开始的结束。
因为在接下来两天中,道琼斯指数一路向下,从381.17点狂跌至222点,到了这里,这场灾难还没有任何将要停止的迹象。
三天之内,三百亿花旗币的财富便消散殆尽,再不见一点影子。
这一数字相当于花旗国债的两倍,甚至大战期间所有开销的总和。
当远在大洋彼岸的乔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刚刚睡醒的乔立刻从床上跳起来,跑出去几步之后,又摇醒了床上的戴安,随后拽着戴安踹开了凯瑟琳的房门。
在接下来的半天中,乔的秘书团以及瓦格纳的财务系统开始全速运转。
最终乔得到了一个还算好的消息,那就是乔本人与瓦格纳的财务体系非常健康。
由于天堂岛每天都在吸入大量的现金流,同时几乎整个北约的商业都需要与瓦格纳或者瓦格纳的关联企业进行运作。
所以瓦格纳不仅没有太多的债务,甚至手中的现金流也十分充沛,并且由于乔一直以来都搞不懂股市,所以除了在伦敦发行瓦格纳集团的股票,让自己的朋友们雨露均沾能够有得赚之外。
无论是乔还是瓦格纳的资产,都与股市没有关系。
甚至为了能够维持瓦格纳这个巨型企业的运转,在瓦格纳控制了北约的时候,为了发放工资以及资金流转的便利,瓦格纳就自行成立了银行用于维持运转。
仅仅是在北约三国与伦敦的部分银行中,有少量的存款用于维持商业运行。
在确认了自己不会在一夜之间破产然后流落街头之后,乔终于松了一口气,然后开始思考,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自己能够做些什么。
毕竟在很多时候,混乱是进步的阶梯。
而事情也如同乔所预料的那样发展。
在股市崩溃之后,接着倒霉的是放出贷款进入股市的银行,在三百亿的资金蒸发之后,这些放出贷款的银行也纷纷倒闭,连带着那些将继续储存在他们那里的企业与个人的存款一同消散。
然后就像是股市爆仓一般,失去了融资或者是存款的企业开始破产,工人开始失业。
而这一切又反馈在了市场上,所有人都捂住了自己的口袋,不敢再消费,而萎缩的消费市场,则进一步导致了商业的衰退。
没有订单导致更多的工厂与企业破产,更多工人失业,一场灾难般的连锁反应已经出现。
直到纽约的报纸上,用黑色加粗字体在头版写上了“大萧条”的字样。
这场萧条影响的并不只有大洋彼岸的花旗,随着作为战后经济发展发动机的花旗,仿佛挨了一发152毫米榴弹一般缓慢地停止运转之后。
这股刺骨的寒意开始随着金钱的步伐,逐渐蔓延到了旧大陆。
首先遭难的便是在大战中背上了沉重负担的条顿,随着花旗撤回贷款导致银行危机,条顿的经济在短暂的繁荣之后开始急转直下。
在大萧条爆发的两年后,条顿最大银行倒闭,工业生产下降了40%,同时失业率也再次狂飙到了30%。
而那位在牢里蹲了两年的男人,此时也早已带着他的新书闪亮归来,在这种疯狂的经济危机中。
这个原本被强行解散,随后又重组的党派变得更加强大。
在条顿最大银行倒闭的同年,这个男人的政党支持率从2.5%一路狂飙到了18.4%。
这让原本不喜欢这个下士的保皇党,也不得不将目光放在了这个下士的身上。
虽然乔的《星球总督》系列电影,同样在条顿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条顿共和政府的表现,也让不少条顿人开始怀念起“曾经美好”的帝制时代。
但是由于高卢与布尼塔尼亚对于皇帝复辟的高度警惕,所以保皇党现在还不能大规模的公开活动,他们需要一个黑手套帮他们解决现在这个麻烦的条顿共和政府。
然后他们才能够在混乱的局势下,推动让陛下归来的事宜。
与此同时布尼塔尼亚与高卢也同样受到了这场大萧条的影响。
在布尼塔尼亚经济危机再次导致政府下台,开始重新进行大选。
布尼塔尼亚最棒党以仅仅1.8%的差距惜败保守党,保守党得以建立少数政府,作为财政大臣的温斯顿开始尝试维持金本位来稳定经济。
同时最棒党则开始推进八小时工作制,以及禁止企业在非战时要求工人加班的议案,要求企业不得以加班费为借口,要求工人超时劳动,同时尽量雇佣更多的工人,从而让大家都能够渡过这次危机。
并且在议会中强力阻击以巴尔富为代表的,想要将殖民地转变为联邦加盟国的议案。
只是由于糟糕的经济状况,让不少人都觉得,或许放弃对殖民地的直接管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让布尼塔尼亚内部的政治局势也并不十分安定。
而在高卢随着大萧条的发生,不少人离开了原本在大战期间就被打烂的巴黎,返回了乡村。
这让原本重建工作就缓慢的巴黎重建工程开始陷入停滞。
同时高涨的失业率,也让高卢一如既往的陷入到了传统的左右大战中。
右派想要发挥传统进行集权来共克时艰,而左派也同样想要发挥革命老区的精神,通过砍掉一个国王脑袋的方式,让高卢再次伟大。
因为此时随着大萧条的发生,高卢人惊讶的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没有受到这场大萧条的影响。
那就是人革联。
在最初也是最痛苦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正在进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人革联,恰好撞上了这次世界性的大萧条。
于是不同经济模式的优势,在这场大萧条中显露无疑。
人革联不仅没有受到大萧条的影响。
甚至由于西方世界大量的企业破产,工人失业。
人革联开始从西方收购那些破产企业的生产设备,并且雇佣那些经验丰富的失业工人。
仅仅在纽约,就有上万名工人,在排队等待人革联的工作签证。
在不少高卢人开始陷入营养不良的时候,人革联在莫斯科建立了糖果厂,宣布要让每位儿童每天至少能够吃到一块巧克力。
这种反差让高卢的左派纷纷表示,走左派道路才是正确的道路,才是唯一的方向。
不过对此,高卢右派也有一些小意见,那就是同样在东方。
作为抵挡左派入侵盾牌的北约国家,同样没有陷入到这场大萧条中。
虽然由于世界性的萧条,导致北约国家的经济增速同样放缓。
可是高度集权的瓦格纳,却趁这个时候开始了大兴土木,搞基建工程的同时开始建设一些重工业项目。
比如过去的普拉格铁矿在进行基础熔炼之后,就送到布尼塔尼亚或者是高卢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
但是随着经济萧条,北约开始收购一些相关的下游设备,开始进军制造业。
像是之前就在北约设厂的罗罗公司,也开始因为人工成本与运输成本将一些次要生产线搬迁到北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