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北约的加盟国,也能够自行组建装甲部队,你出一个装甲师,我凑几个装甲团,也能够凑出装甲突击力量。
只是北约的军费开支是有限的,把钱花在装甲部队上,那步兵部队与其他方向的开支就自然会减少。
而再强的装甲部队也需要足够坚强的步兵来看住自己的侧翼。
没有足够坚强的步兵辅助,装甲部队也不过是一些难啃一些的铁王八罢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乔敢这么组建装甲部队,主要原因在于乔确信,虽然现在大国之间不会有冲突,但是由于战后地缘格局的破碎与重组,小规模的摩擦与冲突肯定不会少。
只要冲突还存在,自己就肯定不愁生意,能够用客户的钱来养军队。
就好像是之前与波西米亚人的合同一样,虽然波西米亚人购买了瓦格纳准备退役的所有坦克,甚至乔还为他们准备了两个营的老兵让他们拿到坦克就能用。
并且在培训上也不会有问题。
同时那些还滞留在乔手中的黄金,乔也准备混在这些坦克中送进波西米亚。
按照常理上来说,这将会是一次让所有人都满意的交易。
只是这里稍微出现了一点小意外,那就是作为一个从哈布斯堡帝国中独立出来的国家,由于历史民族因素,几乎与周围所有的邻国都有一点小摩擦。
条顿人觉得波西米亚边境,那百分之九十都是条顿人的苏台德地区,应该是条顿人的领土。
同时波兰德也与波西米亚在科钦地区有一点领土争议,至于南方的小哈布斯堡,与东方的露西亚军政府,那就更是有很多话要说。
所以虽然达成了这笔交易,但是这些理论上已经属于波西米亚的坦克始终就是运不进去。
就算是条顿政府,这次也十分硬气的表示,拒绝波西米亚购买的坦克过境,因为这会影响地区局势与稳定。
这种地缘环境下,乔觉得自己养三个装甲师这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不过随着情况改变,原本的北约防御计划自然也要进行改变。
像是过去那样走总动员路线,快速扩充填线师的做法肯定不行。
毕竟北约三国,就算是再加上对于进入北约有些兴趣的波西米亚,人口也属实不算太多。
不过虽然人少,并且在历史上也属于鸟不拉屎,兔子不下蛋的地方。
但是这片区域不是山高,就是林密,天然就适合精锐步兵打游击。
所以乔的新计划是,北约的钱,除了少部分用于重点地方用于卡节点的要塞建设之外。
其余的部分都应该投入到能够快速反应,并且进行机动的精锐轻步兵身上。
像是什么空中突击旅,与空降团,还有山地猎兵团统统准备上。
除了要塞守备部队之外,其余的部队在开战之后,就不应该和敌军进行正面作战。
而是仗着机动性,不断地进行挖坑下套搞偷袭,去攻击对方像是后勤车队与后勤节点,甚至是机场之类的地方。
就算摸不到这些地方,在敌军夜间休息的时候,对他们进行夜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之就是拒绝诚信对枪,一切为了交换比。
不一定要能够把对方打赢,但是一定要把对方打疼,通过这种方式将对方逼到谈判桌上去。
毕竟整个北约都不像是当年的南黑暗大陆那样,发现了巨大的金矿,上了布尼塔尼亚必吃榜。
所以只要对方脑子正常,在付出大于收益的情况下,肯定会放弃继续武装入侵。
要完成这种军事改革,步兵部队自然就被压上了最重的担子。
而像是这种规模的军事改革,也让其他人看不懂乔究竟在捣鼓些什么玩意。
又是买飞艇,又是买飞机,现在不仅不搞坦克了,还开始搞步兵。
再结合之前乔投资了不少钱在航空比赛上。
于是一时间有不少聪明头开始寻思,乔不会是想要在天空中做点什么吧?
然后,这些聪明头便纷纷开始准备摸着老乔过河。
只是这些聪明头并不知道的是,乔在这场军事改革中,最重要的部分,依旧是对于装备的调整。
虽然新装备的研发一如既往的地狱,不过在不考虑未来可能要与布尼塔尼亚的后勤系统对接之后。
乔不仅直接砍掉了新枪械中除了通用机枪之外其余枪械的研发,甚至将枪械的研发部门搬到了普拉格。
然后乔就开始了对于小口径中间威力弹与全自动步兵突击武器的研发。
之前不折腾这种东西,是考虑到瓦格纳始终还是要使用布尼塔尼亚的后勤体系,所以像是弹药这种东西能不改就不改,直接通用布尼塔尼亚的弹药它不香吗?
但是在发生了这件事后,乔自然可以不用再折腾什么冲锋枪与半自动步枪,直接开始上马研究突击步枪。
虽然突击步枪使用的小口径中间威力弹,现在还没有,但是在其他方面,其实也已经有了技术基础。
像是气动自动原理、闭锁机构在大战期间与战后已有大量实践。
同时由于汽车产业的快速进步,钣金与冲压技术也在持续进步,所以乔准备稍微来上一点跨越式发展,直接让北约部队在步兵火力上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当然只靠突击步枪肯定不太行,所以在重型火力方面,乔继续加大了对于火箭弹与无后坐力炮的投入。
由于罗罗公司倒腾出的全套从四轮到八轮的越野车体系,让乔有了很多选择。
所以在乔的计划中,不仅步兵班组里要塞进去不占编制的筒子,有事没事就来上一发。
像是机械化步兵连里就更是要在所有能够挂上火箭弹的地方,都挂上火箭弹。
虽然火箭弹的准头不怎么行,但是只要数量多,一次覆盖射击总能够炸到点什么东西。
而且火箭发射车,也不像是牵引火炮那样迟缓,完全能够开到地方打了就跑。
让那些挨炸的家伙摸不着自己的尾巴。
总之,就是务必要做到,用火力的充足来弥补人数的不足,用质量上的优势,来碾压对方数量上的优势,一旦开战除了关键节点之外,其余的战线完全无所谓,所有的部队都奔着刷人头去。
只要对方伤亡足够大,不怕外交代表不说话。
同时如果那些特殊战术部队,再能够摸掉一些团级或者是师级的指挥部,那就更好了。
对于这次军事改革,乔计划在三年内完成部队编制与训练上的调整,至于配套的武器方面,能够在1930年前全部到位,就是胜利。
不过这个军改方案,乔自己也知道有一个地方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就是由于北约地小,人少,所以虽然乔在北约成立了一支战术空军,但是这支空军部队在成立之后,能够发挥多大作用,乔心里始终比较没底。
所以为了防止空军不起作用,导致地面部队被炸成傻子。
几乎放弃了在装甲方面继续投入研究的乔,还是联合罗罗公司准备针对北约的环境,为步兵部队倒腾出野战的伴随防空。
虽然在没有雷达的情况下,防空防空十防九空,但是有没有伴随防空,空军进行空袭的时候,在头顶拉屎撒尿的力度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还是先弄上吧,实在不行,把高炮放平了用来打步兵也不是不行。
第126章 债务循环
在老乔在北约进行军改的同时,在布尼塔尼亚,此时已经成为政界新星的詹姆也正在报纸上舌战群儒。
虽然对于老乔拍的这部《护国公》就算是詹姆也能够看得出,老哥在对伦敦方面闹情绪。
毕竟这种设定要说是不带情绪,那只要是智商高于脚脖子的人都不会信。
所以作为一个有着丰富街头经验的小子,詹姆在报纸上根本不谈这部电影本身怎么样,而是直接表示。
没错,虽然这部电影从理论上来说,是《地狱之门:巴黎》的前传,但是首先让我们抛开电影,来谈谈电影之外的事情。
你们不喜欢这部电影,肯定也不止是因为电影的设定问题对吧?
是,我哥哥老乔拍这部电影,其中肯定有闹情绪的因素,我是他弟弟我可太了解他了。
他就是那种在家里受了委屈会夺门而出的人。
现在这样已经算是他很客气了,想当年他和父亲吵架之后,整整半年家里是没有门的!
但是排除他现在已经十分克制这件事,我们来退一万步说话,在这件事上难道老乔不应该闹情绪吗?
为布尼塔尼亚立下赫赫功勋的瓦格纳就该遭受这样的对待吗?!
遭到了这种待遇,只是拍了一部电影抗议,你们都不满意,那你们想要怎么样的反应?
对于一个手里有特么差不多三个重型装甲师,一声令下他的士兵愿意和他冲到半个地球之外去战斗的将军,在为国家弄回了两百多吨黄金之后,遭到这种待遇。
仅仅只是拍了一部电影来发泄不满,你们还不乐意,那我向请问,各位还想要什么样的反应?
对于詹姆的这种说法,很多人公开站出来支持詹姆。
其中就包括了乔的老朋友温斯顿。
虽然乔拍的电影里,由于考据不清,或者说压根就没有考证,完全就是乔在两瓶威士忌和三根雪茄,以及三个接近通宵的熬夜之后靠着一堆书籍凭借刻板印象搞出来的设定里,把温斯顿家祖宗也给圈了进去。
但是温斯顿并没有因为这种小事而生气,实际上在伦敦少数反对削弱瓦格纳的人中,温斯顿就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
不过这倒不是因为温斯顿与乔的关系有多好。
而是温斯顿认为,瓦格纳作为帝国对外干涉的急先锋,削弱瓦格纳就是在削弱帝国。
海军需要休养生息,但是这并不是帝国放松对外干涉的理由,尤其是在大战后的世界中,帝国更需要这么一支随时能够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执行任务的精锐力量。
如果当初在南黑暗大陆战争中,帝国有瓦格纳这样的力量,他们当初的战争绝对不会打的这么丑陋。
所以温斯顿也是少数,在乔跑路时,在登船之前,乔还愿意再见一见的人。
在乔跑路,并且真的开始裁军之后,温斯顿感叹这次帝国真是亏到姥姥家了。
虽然瓦格纳中的军官回归了不少,但是温斯顿不像是那些陆军的将军们一样,对未来保持乐观。
毕竟在大战末期,帝国像是乔一样,手里握着装甲部队的军官不少。
但是能够像乔一样,踹碎条顿人的防线就像是回家一样自然的军官一个都没有。
然后,随着詹姆的崛起,温斯顿发现乔的这个弟弟很是有点意思。
对于温斯顿这种喊着金汤勺出生的贵族,他的家境与成长环境让温斯顿早早就成为了一个纯粹的没有丝毫低级趣味的帝国主义者。
对于温斯顿来说,布尼塔尼亚是注定要统治世界的,任何阻碍这一理想实现的人,那都是温斯顿的私人敌人。
所以无论是南黑暗大陆战争还是大战,温斯顿都积极参与。
然后在大战之后,由于国力的衰弱,帝国内部开始出现了一种声音。
由于帝国的统治已经达到了极限,现在本土都在不断出问题,所以是时候从那些麻烦的殖民地撤退了。
像是什么南大洋,新大陆北方之类的殖民地,统统都要甩手,改成布尼塔尼亚联邦国家成员国,进行松散的间接统治。
这样能够极大地缩减统治成本,毕竟时代变了,现在殖民地不仅不赚钱,甚至有可能还要亏,所以能够甩手就尽快甩手。
这种弃地论,自然遭到了温斯顿的反对。
尤其是在翡翠岛的独立风波得以解决之后,温斯顿就更是厌恶这种思潮。
今天丢新大陆,明天丢南大洋,后天丢翡翠岛,再丢下去是不是该丢苏格兰,丢威尔士,再丢下去没得丢了,帝国就只剩下伦敦了!
温斯顿能够接受殖民地人拥有自治权,甚至能够和翡翠岛一样,在议会里拥有自己的代表席位,但是独立出去?绝对不行!
只是出于现实原因,温斯顿并没有太多的支持者,除了此时急速崛起的布尼塔尼亚最棒党。
虽然对于布尼塔尼亚最棒党的,国家要大力发展工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还要改善工人待遇,并且联合农业公司的模式,也能够向其他殖民地推广,这些看起来就非常左的观点,温斯顿并不太感兴趣。
但是詹姆旗帜鲜明的反对这种弃地论的同时,还认为帝国现在的问题不是应该放弃那些殖民地,而是帝国的团结还不够紧密。
如果翡翠岛都能够留在帝国的体制内,那么其他的殖民地也应该留在帝国体系内,成为一个海外省或者是一个自治领,让他们的代表进入帝国的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