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第35节

  “归化城已重回我大乾手中。”

  “山西镇两万战兵扼守住了土默川平原通往西套地的枢纽。”

  “张广泗正带人征服留在西套地的察哈尔部、鄂尔多斯部、扎鲁特部族人。”

  迎着众人目光,牛继宗长身而起,掷地有声的话语响彻整个大堂。

  “好!好!好!”

  几乎所有人都面色激动,一个个无法压制住内心的喜悦。

  归化城的收复意味着蒙古人失去了北撤的唯一通道,而山西镇边军已经切断了其西逃的路线,数十万蒙古骑兵现在已经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大将军。”

  “我们不能再继续等待了。”

  “必须趁热打铁,一举全歼来犯之敌。”

  大同总兵年羹尧无疑是久经沙场的宿将,地位仅次于牛继宗、侯孝康、柳芳三人,他的话一下子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唰!!!’

  一双双炽热的眼睛注视着牛继宗,每个人脸上都充斥着渴望军功的表情。

  “虎贲校尉来信,希望我们调动全部军队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出城野战蒙古大军。”

  “仅仅牵制住12万探马赤军还不够,必需要让5万怯薛军全部下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虎贲校尉南北夹击,一举歼灭他们。”

  ‘什么?’

  顿时,在场将领们脸色骤变,一个个眼神凝重。

  大同城中可用之兵大抵还有20万,其中不乏有连番厮杀存货下来的伤兵,骑兵不超过三万,这还是从京中带来了大量马匹,否则,他们连这些骑兵都凑不起来。

  而蒙古人清一色骑兵,他们要和蒙古骑兵在平地野战,这不是明摆着送命吗?

  “我觉得虎贲校尉还是有些保守了。”

  牛继宗眼中闪烁着疯狂,沉声道:“归化城确实距离大同六百里。”

  “以防夜长梦多,我们必须把所有的希望都压上去。”

  “我决定现在就调动全军,出城邀战蒙古人。”

  “大将军。”

  众人都被他的疯狂惊呆了。

  “好主意。”

  然而,年羹尧却出人意外的大声赞同。

  “年总兵?”

  站在他旁边的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个‘老伙计’,心中遐想翩翩。

  “确实是好主意。”

  柳芳、侯孝康、石禀义、戚建辉、蒋子宁、谢鲸等开国一脉的主事人都目露精光。

  “陈瑞文、马尚、韩煜、樊渊、裴哲。”

  “末将在。”

  五道身影站出身来,两个国公府、三个侯府主事人有些不解的看着牛继宗。

  “命尔等各领五千人,听候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令,坐镇大同。”

  牛继宗下达了命令。

  “末将领命。”

  五人皆面露喜色,答应下来,不用他们上阵拼命,他们自然是高兴。

  其它人冷眼旁观这一幕,大抵是明白了牛继宗的想法,把这些凑数的家伙全部剔除,省得他们还要分润军功。

  “王子腾。”

  “都中送来的一批火药、炮子。”

  “城墙上还有三十多门红夷大炮,如若我们身陷囹圄,不必理会,你只需要守住大同。”

  “明白吗?”

  “末将必不辱使命。”

  王子腾心情沉重,大声应道。

  “嗯。”

  微微颌首,牛继宗这才回身看向其它将领,有条不紊的下达命令:“李川、李霄。”

  “命尔等各率五千骑,携万人敌,夜袭敌营。”

  “戚正则、秦修远,你们各领五千人,随同前往。”

  “末将领命。”

  四人眼神坚定的接下了这道将令。

  在列所有人中,唯有他们能够担当这个重任,打蒙古人一个措手不及,制造混乱,逼迫蒙古人不得不与大乾军队正面厮杀,且尽可能的让蒙古人失去战马。

  李川、李霄分别是李来亨、李定国的孙子,最擅长骑兵作战,戚正则、秦修远则是戚家、秦家后人,仿效戚家军、白杆兵训练出来的步卒,精锐勇悍,最擅长平地作战,对付骑兵都不在话下。

  “年羹尧、柳芳、侯孝康。”

  接着,牛继宗的目光落在了堂内地位仅次于他的三人身上。

  “末将在。”

  年羹尧三人齐齐站出身来。

  “柳芳、侯孝康。”

  “各领三万五千人,为左、右军。”

  “石禀义、戚建辉,做你们的副将,我会亲自统领三万五千人,蒋子宁、谢鲸协助,坐镇中军。”

  “一旦蒙古人出营,十万大军正面进击,把蒙古人全部卷入这场厮杀中。”

  牛继宗脸上杀气腾腾,一副同归于尽的狠戾姿态。

  “是。”

  柳芳、侯孝康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一仗,开国一脉必须身先士卒,打出一个头彩,才能堂堂正正的回到朝堂上。

  “大同镇及宣府镇、山西镇三万战兵并两万骑兵,我全部交给你。”

  “这一仗,你暂时不必动,充作预备队。”

  最后,牛继宗叮嘱年羹尧。

  “是,大将军。”

  年羹尧知道这并不是在区别对待他,恰恰是最看重他。

  因为他说统领的五万人是大同镇中实力最强的军队,这支预备队是为蒙古人的五万怯薛军所准备,能否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就看他的了。

  “诸位。”

  “厮杀数月,国朝数以万计的儿郎血染沙场。”

  “虎贲校尉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我们必须要抓住。”

  “我希望大家能够舍生忘死,为国朝,为子孙后代打赢这一仗。”

  “要死,我牛继宗会第一个死在冲锋的路上。”

  环视众人,牛继宗沉声道。

  “是。”

  所有人胸中燃起了熊熊火焰,怒吼声响彻整个黑夜。

  “吱嘎!吱嘎!”

  子时三刻,关闭了几个月的大同北城门缓缓打开。

  一万骑兵率先开出了城外,后面还跟着一万同样骑着马的步卒,两万人视死如归的冲向了近在咫尺的蒙古人大营,一场前所未有的厮杀即将到来。

第49章 太上皇下诏,横空出世的武安君

  远在归化,冉冉青烟涌上云层,这座城里的百姓都在自发的为军队生火做饭。

  “小主人。”

  “大同镇军动了,除了留守的两万五千人,其余人全部开出。”

  黑云都密谍商二脚步匆匆的上前禀报道。

  “牛叔父比我想象的更有魄力。”

  站在夜空下,眺望大同方向,贾琰脸上浮现莫名的情绪。

  依照他的计划,这场仗的胜利是必然的,但无法保证蒙古人会不会逃脱一些,来日死灰复燃。

  以牛继宗的做法,固然是冒险了些,却足以让蒙古人把一切的希望都压上去,直到最后全部覆灭。

  这样的大胜盖压国朝历年,做为征北大将军的牛继宗,仅凭统帅的军功就足以从一等伯越过那道门槛,迈入侯爵之列,甚至有可能加恩其子。

  无论如何,牛继宗的声名都会随着这一仗而响彻整个大乾,坐稳军中第一人的位置。

  “来人,传令下去,集中归化城的所有马匹,发放予两万军兵。”

  “通知官兵们,加快就餐速度,准备出发。”

  “是。”

  亲卫关烨立即应声,下去传令了。

  三更造饭,五更出发,哪怕所有军兵都骑上马,这六百里可不是闹着玩的,大同方向的鏖战至少需要坚持半天,无异于钢丝上跳舞。

  神京,大明宫,含元殿。

  厚重的帷幕遮挡住了烛火,顺康帝从睡梦中被唤醒,面色不愉道:“何事如此惊慌?”

  “太上皇。”

  “漠北有消息了。”

  大明宫掌宫太监戴权迫不及待的禀报道:“发现了虎贲校尉的踪迹。”

  “在哪?”

  顺康帝的一双老眼陡然睁大,露出了渗人的光芒,宛如一头行将就木的真龙,龙威犹在。

  “虎贲校尉从古北口出,先后经锡林郭勒大草原、斡难河畔、狼居胥山、燕然山,一直南下,现在应该已经到了阴山附近。”

首节 上一节 3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