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车臣汗部、土谢图汗部、札萨克图汗部有60个千户,科尔沁部、巴林部统管60个千户,鄂尔多斯部、扎鲁特部统管60个千户,汗庭直属70个千户。
大蒙古国建立了八部探马赤军,二十四万人,各首领各领一部,另有五万怯薛军为汗庭禁卫。
“爷。”
“可是塞北出了新变故?”
亲卫之首的董勇第一个问道,其它人都注意到了贾琰的表情变化,同样注视着他。
“嗯。”
微微颌首,贾琰语气沉重道:“孛儿只斤.那日在归化城建立了大蒙古国,自立为蒙古大汗。”
‘我的天呐!’
所有人都瞳孔狠狠一缩,无不被这个消息所震惊。
从北元最后一个皇帝孛儿只斤·坤帖木儿在公元1402年被鬼力赤篡位,到现在,整整过去了300多年,一向松散的草原各部竟然被整合成了一个新的政权,这可太惊人了。
单单是喀尔喀蒙古,大乾并不太在意,相比于准噶尔汗国、后金带来的威胁,蒙古各部更像是一群吃饱了就走的恶犬,拉一个打一个,这是中原王朝历来对付游牧民族的最佳手段。
但大蒙古国就不一样了,这相当于蒙古各部以一个整体来对付大乾,他们要的不仅仅是粮食、女人、盐铁、茶叶,更要土地、人口,这是两个国家的厮杀,必得一方彻底消亡才能终结。
“难办了。”
贾琰一屁股坐在太师椅上,食指与拇指轻轻揉捏着鼻根,暗自沉思着。
大蒙古国几乎是完全复刻了昔日成吉思汗的成果,尤其是兵民合一的千户制,设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十户长,不单单实现了财政的统一,更确保了军队的凝聚力。
在这一点上,后金与大蒙古国非常相似,大乾初年,清军折戟山海关,不得不退回关外,多尔衮以铁血手腕整合了白山黑水,无论是生活在松嫩平原上的阿鲁科尔沁等部,还是生活在更寒冷地区的野人女真(东海女真),全都成为了后金治下的一部分,重新确立了满、蒙、汉八旗。
顺康年间,后金第四任大汗玄烨以鳌拜为将,统兵三十万清军入寇山海关大败,大乾收复辽西走廊,后金国力日渐衰颓,一向臣服的高丽派出了使者乘坐海船前来朝觐大乾。
现任后金大汗胤禛改革八旗制度,满蒙八旗分别侍卫盛京、驻防地方,二十万绿营兵移驻辽西边界与高丽边界,后金从而焕发了新一春。
不得不说,后金给大乾带来的威胁最大,如若任凭大蒙古国发展下去,那就是第二个后金。
“爷。”
出身陇西李氏的李擎出言道:“这一仗须得彻底剪除蒙古人,至少要打到他们再度成为一盘散沙,否则,后患无穷。”
“是这个理。”
董勇等亲卫都是陇西十二氏族中的佼佼者,自然不缺战略目光,全都意识到了大蒙古国的威胁。
“取地图来。”
大手一挥,贾琰吩咐道。
“是。”
左右亲卫在惊蛰的示意下,将一副巨大的地图平铺在了地面上,喀尔喀蒙古各部的位置都清楚地标注出了,尤其是外喀尔喀三部的位置。
早在明末,元太祖十八世孙谟啰贝玛游牧于克鲁伦河一带,其子硕垒自立为汗,称‘车臣汗’,与土谢图汗衮布、札萨克图汗素巴第并称为喀尔喀蒙古三大汗,辖地东至额尔齐斯河,南界察哈尔汗,西界准噶尔,北界布里亚特,甚至与厄罗斯人都有往来。
外喀尔喀三部人口虽然不及漠南五部,实力却一点都不弱,札萨克图汗庭设在了燕然山下,土谢图汗庭设在了狼居胥山下,车臣汗庭设在了斡难河与石勒喀河交汇处,可见三部地位超然。
随着大蒙古国的出现,漠南五部同样呈现出了泾渭分明的态势,察哈尔部迁徙至土默川平原(前套),即汗庭直辖领地,鄂尔多斯部、扎鲁特部位于汗庭西侧,分别占据了居延海、后套平原,巴林部、科尔沁部位于汗庭东侧,分别控制着坝上高原、大兴安岭以西。
“你们都来看。”
指着地图上的位置,贾琰正色道:“大同正面有二十五万探马赤军,五万怯薛军枕戈待旦。”
“近三十万蒙古骑兵在无险可守的塞北几乎是难以匹敌的存在。”
“别说是国朝,就算是后金、准噶尔汗国对付现如今的大蒙古国都力有不逮。”
“因此,国朝军队只能依城据守,这也是大同久攻不下的原因所在。”
“除五万大同镇兵,从山西镇、宣府镇而来的五万镇兵,合计十万战兵已经坚守了一个月。”
“神京之中,合京营、勋贵募兵二十万众赶往大同,预计需要至少十天以上。”
“平安州是四大边州之中,仅存的与草原互市的边州,囤积了大量粮草、兵甲。”
“孛儿只斤.那日只需要牢牢地控制住平安州,对大同的进攻至少可以持续数月。”
“我们这八百人投入到大同战场上,无疑是杯水车薪。”
“爷。”
十二亲卫对视了一眼,大抵清楚了贾琰的想法,这是不打算和大部队汇合呀。
第21章 我欲效仿霍去病,封狼居胥!
“国朝九边体系是在前明的基础上设立,东起宁锦,西至嘉峪关,修筑了万里长城。”
“其中,山西镇(偏关)、大同镇(大同)、宣府镇(宣化)位于最北边,直面蒙古人。”
“无论从哪一个出关,必然会被蒙古人守株待兔,这也是兵部不敢出奇兵的顾虑。”
“可眼下,唯有出奇兵,绕过大同正面,进攻蒙古人薄弱处,方有一线生机。”
“我们只有八百人,八百人就八百人,一样可以立下不世之功。”
环视众人,贾琰沉声道。
“请将主吩咐。”
十二亲卫面色一肃,单膝跪地,高声道。
这一刻,他们眼前的英武少年不单单是他们的主君,更是一支军队的最高统帅。
“西汉冠军侯、骠骑大将军霍去病擅长以轻骑长驱直入,纵横草原,来无影去无踪。”
“这一战法让当时拥有百万控弦之士的匈奴疲于奔命,被逐个击破。”
“此后,东汉大将军窦宪效仿而为,再破北匈奴,成为华夏历史上第二个冠军侯。”
“他们二人先后创造了‘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成就,一度为汉家将帅目标。”
“前明太宗朱棣五次北征草原,越过斡难河,一度将北元残余势力赶到了荒无人烟的漠北。”
“结合二者,我打算以八百骑兵,一人三马,只携带兵甲及少许粮草,就食于敌,进攻喀尔喀蒙古各部驻地,抄了蒙古鞑子的老窝,以策应大同正面战场的胜利。”
目光灼灼,贾琰第一次在人前展露自己的野心,他要效仿霍去病、窦宪,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一听这话,十二亲卫无一不是心扑通扑通的跳,热血沸腾,眼眸闪烁着炽热的火光。
“将主。”
“要做到长途奔袭,必须解决两件事。”
“第一,粮草,我们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缴获敌人的牛羊上。”
“第二,路线,我们需要确保不会被蒙古人提前得知,且要做到对蒙古各部的一击必杀。”
亲卫之首的董勇提出了两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没问题。”
贾琰自信道:“早在两个月前,我已经让惊蛰去准备了。”
“制作了大量肉松、奶粉,只需要确保淡水供应,足以让我们在缺少粮草的情况下长途行军,坚持数月。”
“将主英明。”
十二亲卫信心倍增,他们当然知道肉松和奶粉是蒙古骑兵昔日纵横亚欧大陆的必胜法宝。
“至于路线嘛,你们且看,神京之北是蓟镇。”
“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长达3000余里,其中最为险峻的关隘莫过于古北口。”
“东有蟠龙山,西有卧虎山,山势险峻,崖壁陡立,两山紧锁潮河,河岸只有一辆车可通过的道路。”
“这里历来是辽东平原和漠南草原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如若我们从这里出发,一路向北,大约九百里就是巴林部驻地:锡林郭勒草原。”
“一人三马换乘,只需要数天便可以抵达巴林部,巴林部与科尔沁部被誉为漠南蒙古最富裕的部族,二者均分了乌珠穆沁草原,盛产乌珠穆沁马。”
‘唰!!!’
十二亲卫齐齐眼前一亮。
乌珠穆沁马可是历史悠久的战马品种,东突厥王庭骑兵、成吉思汗的怯薛军无一不是以此为坐骑,河曲马与之相比,爆发力更强,但持续奔袭能力远远不够。
一旦八百骑兵换乘乌珠穆沁马,再度启程,纵横漠北将不再有任何阻碍。
“攻克巴林部驻地后,我军再度北上,直达斡难河畔,进攻车臣汗部,进而向西北狼居胥山挺进,拿下土谢图汗部,再抵燕然山,一举攻克札萨克图汗部。”
“如此一来,蒙古各部最具实力的四部都被抄了老巢,只剩下科尔沁部、扎鲁特部、鄂尔多斯部、察哈尔部遗漏在外,哪怕我军不参与大同之战,此役最大的功劳已经到手。”
“砰!!!”
说到这,贾琰重重的一拳砸在地图上,神情振奋不已。
“嘶!!!”
在场所有人无不为之呼吸急促。
“董勇。”
“八百人整训的如何了?”
“禀将主。”
董勇立即回答道:“八百陇西子弟已经将《辛酉刀法》与《三十二势长拳》炼至娴熟。”
“一应磨合全部到位,见血之后,必然会蜕变为精锐之师。”
“好。”
贾琰脸上露出了满意之色。
《辛酉刀法》与《三十二势长拳》都是戚继光所创的战阵杀伐之法门,兼具强身健体之效,入门简单,最适合军队习练,天下间除了定远侯府(戚金后裔),也只有贾家有全本了。
八百陇西子弟本就自幼习练武艺、弓马骑射之术,不少人已经摸到了明劲门槛,战场是磨砺武艺的最佳场地,生死之间堪破瓶颈,实力必将突飞猛进。
“彭礼、牛骞.各领五十人,为中军主阵,董勇、李擎各领一百五十人,分别为左翼、右翼。”
“先行下去整合,明日随我前往工部取兵、甲。”
“是。”
十二亲卫纷纷应声,下去安排了。
“爷。”
众人走后,惊蛰俏生生的说道:“12名向导,有蒙古人,也有汉人。”
“他们都是跟着商队行走漠北草原的老人,无论是路线,还是生存技艺,掌握的如火纯青。”
“我已经安排人把他们的家里人看顾起来,确保万无一失。”
“做的不错。”
贾琰赞赏道:“我走之后,都中必然不可能平静。”
“贾家两府二十万两白银悉数交给你,后院之事由白露负责。”
“你和芒种从酒肆、青楼着手,筹划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间作组织,赐名:凤鸾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