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祸就更难解决了。
整个陕西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靠的便是上下官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事情坏也就坏在了这上面。
乱七八糟的各种关键环节胡乱纠缠在一起,别说理清头绪了,连想下手的地方都没。
皇上能怎么办?
总不能把他们全杀了吧?!
虽然近日归家之后孙传庭对陕西之事已生出悲观情绪,但他并未因此沉沦。
孙传庭知道。
皇帝如果真的亲临陕西。
那么各府衙门贪腐之事必然会有所收敛,城中的大户也会象征性的开仓赈点粮食,民心也会因为皇帝的出现而稍上浮些。
这样一来,至少是能少饿死些百姓的。
而少饿死一些百姓,便可能让陕西不出现大规模动乱。
只要大明不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窘迫局面,那就还可以徐徐图之。
一切都还有救。
现在唯一还不让孙传庭确定的,就是陛下圣驾的最终目的地,是否真的会停在陕西了。
若是陛下当真去了陕西,那么他便要立即寻到陛下身边,看看能凭借自己进士及第的身份谋份差事,帮陛下处理分担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
若陛下不去陕西。
那么他便要试着阻拦圣驾,和陛下亲口阐明当今陕西的利害关系,看看能不能说服陛下改道而行。
不管成与不成,都算是为国尽忠了。
在河北、山西两地民间热闹的议论声中。
时间又飞速过了几日。
朱由检率领的圣驾,也是终于在这天抵达了黄河渡口。
无数渡河用的船只,早已被随从人员检查无数遍。
圣驾队伍即将从这里真正进入陕西。
此刻,临行之际。
蒲州县(属山西境内,与陕西潼关县仅隔一条黄河)的县令和一众官员也是齐齐跪在小洪子身前,小心翼翼的开口试探道:
“钦差洪大人,船只已经准备妥当,只是陕西近来连年旱灾”
“黄河对岸恐怕聚集有不少流民是否需要臣下先行遣人过去将他们驱散,以免冲撞了圣驾。”
对于蒲州县的一众官员,皇帝的到来可着实是让他们大骇一场。
因为事前众人全没收到一点消息。
最开始听闻手下慌慌张张的汇报时,他们还以为是哪里冒出来的失心疯骗子胆敢冒充圣驾。
直到看见那几位扛着龙纛、神色不似常人的传令兵时。
他们才知道皇帝竟然真的要在蒲州渡河前往陕西潼关。
上下一众人等根本来不及也不敢多想,当即便开始操办渡河事宜。
甚至说。
他们都不敢派人先去对面通知潼关县一声,提前通通气。
只是一味害怕自己耽误了皇上的事情而掉脑袋。
这可是登基没俩月就能带几千人出紫禁城的皇上!
把蒲州县令祖宗十八代的胆子全安他一人身上,他也不敢在这种皇帝眼皮子底下搞什么小动作。
好在蒲州县作为一个关键交通节点,船运发达,这些年来也有着一些接待朝廷官员大批渡河巡视的经验。
因此总算没在这方面出什么岔子。
此刻,听着这位县令的话。
小洪子淡淡睨了这些人一眼:“再敢乱揣测圣意,就给咱家仔细你们的脑袋。”
陛下没准备在这久待,所以他暂时也没有砍人的打算,只是将这些人的面孔给记了下来。
“臣下知罪臣下知罪!”一众官员慌忙将头磕的砰砰作响,直至鲜血从额头渗出。
“渡河。”小洪子不再理会这些官员,起身向队伍前列的兵船走去。
与此同时。
黄河渡口对面,潼关城东侧城郊。
一批好些天都没吃过一顿饱饭的流民,正呆呆望着黄河上一个接一个不断出现的船只。
陕西流民中虽然十个里有十个都没亲眼看过皇帝。
但那象征着皇权的龙纛,他们还是听说过的。
而河面上那些高高竖起的龙纛,也是顷刻间便将众人的目光给吸引了过去。
皇上,那可是他们这些人耳中听了一辈子,眼里却没见过一次的皇上!
皇上怎么会突然间出现在河里?!
一开始。
还只是小部分流民站在河边怔怔观看。
然后人便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大家都挤在河边巴巴看着河面上那些连绵不绝的船只。
没过多时。
在附近的流民便全都聚集了过来,人数也从最开始的几十人,发展到数百人,上千人
也不知人群中,是谁在这时突然喊了一句“皇上来救我们了!”
众人便突然间如耳旁炸下一颗惊雷,齐刷刷的跟着这句话跪了下来。
是啊,皇上一定是来救他们的,要不然皇上来这遍地都是死人的地方干嘛呢?
一定是的!
虽然众人已然心神激荡,但却没一人敢发出哪怕一丝一毫的声响,只是安安静静的跪在地上。
皇帝二字在平民百姓眼中就是如此。
即使已经饿的快要昏过去,他们唯一能做或者说唯一敢做的,也只是在这里跪着。
这一幕。
自然是被快要行到岸边的朱由检看到了。
看着那些面容枯槁双颊深陷的饥民,朱由检心中没有一点波澜。
没有怜悯、没有感动、没有情绪。
因为他不是来救人的。
他是来救帝国的。
潼关城离黄河很近,城郊就等于贴着河边了。
PS1:本书明天要改个书名,改名前会提前发个单章通知一下大家,大家可以注意下。
PS2:今天周日,晚上新书榜更新,麻烦有月票的观众老爷们帮忙投点月票。
算算时间应该过几天就要下新书榜了。
目前咱们的排名是历史分类前三,总榜前二十,希望能再往上冲冲,or2
第58章 改名通知:《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本书书名由《明末:落榜美术生穿越崇祯》更改为:《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各位读者老爷们麻烦注意下书架上的书名哦~
顺便求个追读or2
第59章 皇上他不可能将我们全杀了
潼关城中。
一位守城士兵注意到了那些被他们赶出去的流民,此刻正齐刷刷的的跪在岸边。
他还没来得及多想。
就看到河面上正有无数龙纛高竖的船只正朝这边驶来。
看着这一幕,守城士兵猛的一愣,随即在反应过来后立马便屁滚尿流的朝城中一家酒楼跑去。
酒楼里,士兵终于找到了正在与同僚饮酒听曲的县丞,忙不迭边喘边说道:
“县丞大人…不…不好了,皇上来咱们县了!”
原本正在凭着醉态调戏歌女的县丞听见皇上二字先是一怔,随即停下手上动作开口喝问道:“哪个皇上?!说清楚!!”
“就是.就是咱大明朝的皇上!河面上数不清插着龙纛的船正往岸边靠!流民全都跪倒在河边了!”
“快快快快!”县丞看着手下焦急的模样,甚至都没有去怀疑此事的真假便立即朝房外跑去。
“快随我去通告太爷!!!”
县丞扭动肥胖的身躯带着这名士兵慌忙往县令府邸跑去。
两人的举动引起街道两旁商户及百姓的侧目。
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县丞大人,今天这是怎么了?
很快。
县丞便跑到了县令府邸,三言并作两语将皇帝已至潼关城外的事情复述了一遍。
“你说什么?!”
潼关县县令听闻此言,一把从躺椅上猛的撑起身子。
动作幅度之大,也是让其向前趔趄了好几步方才稳住身子。
皇帝怎么会来潼关?!
这怎么可能?!
心中虽然不敢相信,但看着自己手下着急忙慌的样子,县令也来不及多去细想,赶忙吩咐道:
“快!快带人去县衙门口施粥赈灾,再去通知那些大户们把粮价压下来!!让他们也跟着施粥!快快快!”
“小小人这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