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第28节

  这是刻在了当下大明百姓骨子里的畏惧。

  对于伏首跪在街道两旁的路人们来说,能偷偷摸摸的窥探一眼陛下的圣颜,已经是莫大的好事了。

  说不得,接下来几年的运气都会因为这次得见圣颜变好。

  一天时间里。

  朱由检就这么带着神威营将整个京城巡视了一圈,直到天色渐黑才返回锦衣卫衙门。

  除了带给京城民众极大的震撼外。

  朱由检也是对京城的布局有了切身实地的了解。

  比如一些底层民众凄惨的生活面貌,和一些国公贵族、掌权大臣们的宅子修的有多么气魄。

  与此同时。

  京城中一座不起眼府邸庭院之内。

  内阁中的四位阁老,正和几名须发皆白的高官一起,面无表情的坐在摆满菜食的饭桌之前。

  这座庭院虽然表面上看去平平无奇。

  但既然能被诸多位高权重的朝廷大官莅临,那自然有它的特别之处。

  就拿现在所处的这间屋子来说。

  汝窑产的碗盘、南海来的沉香熏香、上等红木制作而成的餐桌、金丝楠木的横梁顶柱

  还有立于一旁伺候的几位侍女,那盈盈一握的腰肢和惹人怜爱的姿态,摆明了是扬州特调。

  连饭桌上看似平常的饭食,实际上都别有洞天。

  就拿其中一道清汤白菜来举例。

  里面的白菜,都是从数百颗白菜里精挑细选出来的最嫩的那部分菜心,然后再用数十只老母鸡吊汤熬制。

  在一系列繁琐工艺后,方才能做出这么一份可以摆在各位老爷面前的吃食。

  这一份白菜,就抵得上一户农家辛苦耕种一年。

  但就是面对着这么一桌珍馐美味,房间里的一众人等却并没有心思动筷子。

  皇上都大摇大摆走出宫门,且在京城里转悠上一圈了。

  他们哪还有心思吃饭?

  最终。

  还是身为首辅的黄立极打破了沉默。

  由于此刻不在皇宫之内,他的语气也多了些直白。

  “皇上出宫之前我便派人去了京营,但京营中人都被张维贤给用圣旨按住了。”

  众人不置可否,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这事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现在说起来只不过是引起话头罢了。

  片刻后,又有一人顺着黄立极的话说道:

  “我听说除了这件事外,宫里最近还在大量准备粮草辎重。”

  “皇上此举.似乎是想出远门外巡。”

  古代的生产力虽然不行,但上层的物质享受绝对是不会缺的。

  《红楼梦》中关于中等人家的描述暂且不提

  就拿马王堆发掘的辛追夫人墓来说,其中陪葬的就有大量珍惜食物,如天鹅肉、鹿肉等等

  还有折叠后可以放进火柴盒,仅重49克的蚕丝衣物

  而这还是两千多年前了

第35章 少他妈废话,名单上有你!

  此话一出,屋内众人眼中陡然射出精光。

  阁老施凤来最先开口询问道:“可曾知晓皇上外巡的目的地是哪里?”

  刚刚开口的那名官员冷哼一声:“陛下天威难测,连这次出宫之事我等都没事先得到一点消息,更何况外巡之事?”

  这时,有一名福建籍官员开口道:

  “虽无法得知陛下外巡的目的地是哪里,但我等亦可通过最近陛下所为和各项朝事中提前窥探出一二。”

  此言一出,众人也是皆目光平静的转头看向他。

  这人也是在品了一口江南上贡来的香茗后,不紧不慢的说道:“如今国库空虚朝政危急,陛下刚上任就抄了不少人的家。”

  “光从锦衣卫那里抄出来的银子,就有二三百万两之多。”

  “但这些银子说白了,连辽东欠的饷银都补不上来,更别提其他省份的亏空。”

  “然而陛下虽有雷霆手段,却也无法一直通过这种方式来补充国库,所以我猜测”

  “陛下外巡的最终目的地,极大可能是江浙或是东南沿海一带。”

  说到这里。

  这位官员便不再往下说去,而是继续品起了杯中的香茗。

  众人也是立马会意,明白了话里的意思。

  一直抄家终究不是办法,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财政问题,还是要靠一个健康的税收。

  而大明中最为富庶、能提供最多税收的区域,莫过于江浙及东南沿海一带。

  皇上这些天来的各种动作,在这种推测下似乎也有了合理的解释。

  训练内操、控制锦衣卫、抄家弄银子其最终目的便是为了到江南改革税收。

  可江南一带的税收,是你一个刚登基不过月余时间的皇帝能动的吗?!

  知不知道即使是太祖和成祖,也不敢对这些地方把事情做的太过?

  众人中施凤来最先表态:“既然如此,明日我便修封家信,着亲信快马送回浙江家中。”

  另外几位官员也在此刻颔首附和道:“我等也一样。”

  众人虽未明说,但其实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

  只要皇上敢来,那就别回去了。

  落水失火,总有一种死法适用于大明天子。

  真以为八百亲卫就能横行无敌了?!

  说实话,他们也不想将事情做的太绝。

  如果皇上只是在京城内搞搞事情,那即使是一日杀百官之事,他们也认了。

  因为把皇帝整死,并不是嘴上说说就能轻易做到的,这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而且那些史书上也总是会不可避免的,留下一些供后人浮想联翩的蛛丝马迹。

  但外巡江南这样的行为。

  已经和普通的争权夺利,有了本质上的不同。

  受影响的不只是某个阁老、某个位高权重的官员、某个传承了百年的世家豪族.

  而是整个阶级!

  阶级斗争,从来只有你死我活。

  难道仅凭你是大明朝所谓的皇帝。

  我们就要交出世世代代凭借着【汗水与努力】,方才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所有财富与权利吗?

  白日做梦!

  一时间。

  几位南方籍贯的官员们互相望着对方,极为默契的点了点头。

  而首辅黄立极却没在此刻加入其中。

  他看了另一位内阁阁老李国普一眼,继而缓缓摇头说道:“恐怕事情并未像你们说的这般简单。”

  刚才发言的那位福建籍官员看了黄立极一眼,阴阳怪气道:“哦?!那黄首辅有何高见?不妨说说看。”

  合作归合作,阴阳归阴阳,两者不冲突。

  黄立极淡然开口道:“刚才诸位说的这些事情,以皇上的城府,又岂会没有想到?”

  “况且江南距京城足有千里之远,陛下恐怕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

  那人插嘴道:“黄首辅是说皇上不会舍近求远咯?”

  黄立极与李国普对视一眼。

  他们二人,都来自于河北世家。

  河北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距离京城更近,恐怕皇上会先挑近的动手。

  河北虽远不如江南富庶,但更安全也更快捷。

  一番比较之下,河北似乎已然成为皇帝外巡的最优选择。

  一众南方籍贯的官员并未再接过话茬,他们的态度很明白:

  这是你们北方的事,我们既不会帮忙也不会添乱。

  黄立极和李国普倒也没什么不悦。

  既然已经猜到皇帝或许会来,那他们也提前做好准备便是。

  于是乎。

  随着皇上有可能外巡的事情商讨告一段落,诸位老者也是终于有了吃饭的心思。

  房间里的氛围顿时轻快了许多。

  至于其他皇帝可能会外巡的省份,他们则连想都没想了。

  陕西、甘肃、山西、辽东.

  站在当权者的角度出发,是不可能去这种极其凶险还没油水捞的地方的。

  就在各方人马还在绞尽脑汁揣测圣心的时候。

  锦衣卫正在默默抓人。

  “大人!冤枉啊大人!小人可从来没干过什么违法乱纪的龌龊事啊!!”

  “少他妈废话,名单上有你!”

  接着劈里哐当一顿拳脚伺候,这就是锦衣卫办差的流程。

  至于有没有遇到什么反抗?比如说那些打手够多的大型帮派。

首节 上一节 28/1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