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第200节

  “我等能成为福王臣子,真乃前世积来的福气。”

  “.”

  你来我往之间,各种靡靡之音不绝于耳。

  整个园子也跟着好像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一般,令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接着。

  众人举办了一场豪华又盛大的宴席。

  各自都在庆祝自己朝思暮想的夙愿,终究是快要达成了。

  你一个凡人,试图以一人之力撼动整个世家集团?

  真如那在不断用自己渺小的身躯撞击苍天大树的蚍蜉一般可笑。

  天下大势、道之所在,又岂是你区区一个皇帝可以左右的了的?

  也许,你是为了自己所谓的理想才走上这条路。

  但我们会用实际行动让你知道,你的理想有多么可笑。

  等你在皇城内听到这个消息时,脸上表情会何等精彩?又该会有何等惊慌?

  可惜啊,我们暂时看不到这一幕了。

  不过要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好好欣赏你的痛苦了。

  另一边。

  紫禁城内。

  朱由检回来后便听陈新甲讲述了举办新学所遇到的挫折。

  极其罕见的。

  朱由检没有第一时间给出应对措施。

  他主业是搞屠杀,副业是美术。

  数理化虽不能说是一窍不通吧,但也实在没有通到哪里去。

  这东西不会就是不会。

  换谁来都没用。

  他当然知道后世的一些著名的公式或者定理。

  但对其本源也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已。

  把那些东西说出来,这个时代的人也理解不了。

  总不能让他亲自去教书吧?

  虽说这样确实能起到一点作用,但现如今的大明朝可没有这份安定的环境。

  所以。

  朱由检算是第一次遇到了连自己都感到有些棘手的难题。

  若是数理化也像屠杀一样简单,那该有多好?

  皇宫内的朱由检捏了捏眉心,不断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很快。

  时间就过去了一两天。

  此时此刻。

  陈新甲和一众翰林学子正在学堂内不断踱步。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遇到连陛下一时间都束手无策的难题。

  所以众人心中为陛下排忧解难的想法也是达到了顶峰。

  这批人急的从朱由检回京后就没睡过觉,每个人都是一副蓬头垢面的模样。

  然而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

  就在陈新甲苦思冥想的时候。

  张维贤和曹化淳二人突然面色焦急的闯了进来。

  陈新甲看着二人,不禁皱眉问道:“怎么了?如此慌慌张张?”

  二人来不及细说,只是慌忙开口道:

  “出大事了!快随我一同进宫去禀报陛下!”

  “刚收到情报说,全国各地世家在推举福王于南京称帝,五日后就要举办登基大典!”

  “什么!?”众人闻言大惊失色,匆匆跟着二人往皇宫方向跑去。

  陈新甲更是急的连鞋跑掉了一只都来不及捡。

  一路狂奔。

  粗粝的地砖把陈新甲那只丢了鞋的脚磨出了血污,但他却感觉不到一点疼痛。

  因为此时的陈新甲满心都是惶恐。

  世家推举新帝,这对京城来说绝对是一重大打击。

  他们非常清楚,皇帝之所以能屡次成功出京。

  那全是因为皇帝占据大义,众世家不敢直接在明面上把事情做的太绝。

  可现在若是世家推出一位新的皇帝来,那只要再使些手段他们就能让大义倒向他们那边。

  到时候各地世家便是师出有名了!

  而仅凭京城里的这些兵马,根本没法跟盘踞大明百年的世家势力抗衡。

  他们甚至不需要用任何阴谋诡计,只需要派兵把紫禁城给围住,那陛下和他们这些人就会被活活拖死。

  可是这又该如何应对?!

  众人边狂奔边在路上紧急商议,最终发现似乎只有一个办法能暂时保得平安。

  那就是让陛下带军队一起迁都(战术性撤退)到朝鲜。

  朝鲜目前处在可控范围,且世家对那里影响较弱。

  到了那里后,将朝鲜作为大明新的中枢,然后再慢慢图谋后面的事。

  此举虽然也有很多漏洞,但不管怎么说都比留在京城要好太多了。

  奔去朝鲜尚有一线生机,留在京城那可就是活活等死了。

  这是绝对的实力差距,已经不是什么技巧可以弥补抗衡的了。

  众人好不容易跑进乾清宫内,看见朱由检仍在处理政事尚未睡去,便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张维贤更是膝行向前急呼道:

  “陛下,各地世家已经准备推举福王五日后在南京称帝,如今各个布政司内都有世家手眼在为其造势!”

  “福王一旦成功称帝,那到时必会裹挟各地精兵进攻京城!”

  “仅凭城内的几万人马是万万守不住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攻势的!”

  “臣等无能,罪该万死!只是还请陛下念大明社稷之重的份上,暂且迁都至朝鲜,保得安全后再做图谋!”

  抛弃京城前往朝鲜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其痛苦的决定。

  好不容易在京城中做出一些功绩,他们的家人又全都生活于此,有谁会愿意离开?

  更别提紫禁城还是大明正统的象征。

  因此只是将迁都的事给提出来,众人就不禁感觉胸中传来一阵无法言说的痛楚。

  可是这事还偏偏只能由他们来说,不能由陛下亲自提起。

  听见这话。

  在一帮伺候的王承恩和魏忠贤瞬间脸色大变。

  九千岁还稍微好些,王承恩则是被张维贤的话给直接吓到失态了。

  他们竟然敢明目张胆的另立新帝?!

  而朱由检看着跪在地上神色悲慽的一众皇党,却是慢慢放下手中书册站起身子,脸上表情仍是云淡风轻。

  似乎他并未被各地世家的惊天之举影响到什么。

  他淡淡开口问道:“消息可曾准确?”

  张维贤有些着急的回答道:“千真万确!臣派遣去各个布政司的探子都带回了这个消息。”

  “而且河北一带目前已经在厉兵秣马,恐怕要不了几日他们便会直接发兵进攻京城!”

  朱由检点点头,脸上表情仍然平静。

  术业有专攻。

  某些在别人看来天大的问题,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只是随手就可以解决的小事。

  放在数学上如此,政治斗争中亦是如此。

  身处队伍最前列的张维贤眼见陛下并未接话,直接将头重重磕在地上:

  “陛下!臣乃京营提督却守护不了京城安危,如今又不顾尊卑出言冒犯,实乃罪该万死!”

  “只是还请您立即做出决断!”

  “现在想走的话臣还来得及,臣等拼死也会将您护送出去,若是再晚上几天的话,恐怕一切都来不及了!”

  其他人也知道此事干系太过重大,纷纷跟着将头磕在地上:“陛下!还请您立即做出决断!”

  面对着众人的催促,朱由检却在此时平静的问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的问题。

  “我大明如今全国各地封王者有多少?”

  众人抬起头来,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朱由检。

  这都什么时候了,陛下为何还会问这种无关紧要的问题?!

  难道最该关心的不应该是福王即将称帝,和目前全国各地风起云涌全在为其造势的事情吗。

  迟疑片刻后,还是有一名负责宗室相关事务的官员抬头回答道:

  “陛下!如今我大明境内各地藩王共计三十五位!其下的郡王更是不计其数.”

  朱由检轻轻点点头。

  藩王够多够用就行。

  京城,他是不可能离开的。

  离开京城,就代表彻底失去人心和根据地。

  他非常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首节 上一节 200/2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