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第172节

  这些年来,日本放任浪人武士从大明边境劫掠走的钱财,又何止一千五百万两?

  现在只是先收回一点利息罢了。

  最重要的是。

  你不给我钱,我怎么发展民生武备,又怎么在两年后去灭了你?

  所以于情于理,日本都得老老实实的把钱给交出来。

  抛开事实不谈,日本方面难道就没有一点错吗?

  找你借钱是看得起你,别不知好歹。

  不过。

  众人对自己这份应得的钱,此刻心中还是抱有忐忑的。

  事情没办成之前,谁也不知道最终结果会是怎样。

  如果陈继盛没能成功带回来那笔银子、如果日本拖延了一段时间、如果日本在这期间耍什么花招……

  那接下来大明在朝鲜又该怎么办?

  虽然众人都不愿意面对这种局面,但必要的准备还是要提前做好的。

  听着毛文龙的询问,朱由检将思绪从刚才与皇太极的对话中收回。

  对于日本愿不愿意借钱这件事,朱由检倒是也考虑过。

  只不过由于这两天急着处理与后金和谈的事,他的重心并没往这上面靠。

  现在倒是可以去着手处理一下此事了。

  日本会顺利借钱给大明吗?

  从那高额的利息以及各种承诺的诱惑,再加上江户幕府会有的一些小心思来看。

  日本也许会答应大明的借银要求。

  但这并不保险。

  换句话说。

  仅凭手头上的这些条件,还不足以让日本心甘情愿的把银子借给大明。

  所以想要万无一失的话,那就需要再给他们加上一些压力。

  只要一有压力,日本必然不敢不借。

  因为作为过来人的朱由检非常清楚。

  日本这个国家或者说这个种族,跟正常种族有些不太一样。

  举个例子。

  正常人被打了,要不然选择反抗、要不然选择虚与委蛇的臣服。

  但有的人却会在被打之后,心甘情愿的拜服于你,对你极尽尊敬。

  然后等从你身上学习到足够多的东西,让自己更加强大后。

  他又会果断出手将你置于死地。

  日本这个国家,差不多就是这个性格。

  听起来跟卧薪尝胆有些像,但本质上还真不太一样。

  因为勾践知道自己在忍辱负重。

  但日本却是可以做到真心实意的去侍奉比他强大的国家。

  在这个过程之中,他都生不出来太多反心。

  甚至还能自己给自己不断洗脑,从当狗的过程中品出来几分快感。

  这是典型的有小礼而无大义,或者说畏威不畏徳。

  且不提这种极端慕强的心理究竟是好是坏。

  反正对于现在的朱由检来说,他是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达成自己的目的的。

  朱由检看着毛文龙等人,开口道:“先回都城,回去以后再说。”

  毛文龙等人点了点头,心中担忧却不免更甚。

  陛下的反应让他们明白,仅凭巨额利息和口头承诺,终究还是不够保险。

  那陛下又会如何处理此事?这事可没那么好解决。

  毕竟日本远在异国他乡,大明无法对其造成太多的直接影响。

  半天过后。

  朱由检等人回到朝鲜都城之内。

  一回来。

  朱由检不等毛文龙等人发问。

  便直接带着他们来到行宫之中,指着朝鲜国内的地图开口说道:

  “想要让日本老老实实的把银子借给大明,那就要从朝鲜边境入手。”

  “朝鲜沿海地带的几座城池近年来饱受倭寇侵扰,在这些城池附近的岛屿上就有数十处倭寇聚集点。”

  “大明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倭寇据点清扫一空,接着再将这些倭寇的脑袋送去日本。”

  毛文龙等人听着朱由检的话,瞬间明白了陛下意图。

  日本这个小国的德性他们也是了解的,多少有点贱皮子在里面。

  所以若是大明能清除掉朝鲜地区的那些倭寇,再将倭寇的脑袋给送去展览的话。

  那在这威逼利诱之下,日本必然不敢再对借钱之事有所推辞。

  搞不好还会多借点银子出来。

  毛文龙刚才在路上时也想到过这种解决办法。

  可若是想用这招成功达到目的,就会发现有一个难以解决的鸿沟挡在面前。

  那就是那些小规模聚集的倭寇极难清理。

  根本没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凑够威慑足够的倭寇脑袋给日本送去。

  因为倭寇的据点,一般都在边境线附近的海岛上。

  当他们听到有军队朝自己这边开拨的风声时,便会立即逃亡到海上或是其他岛屿。

  等去剿灭倭寇的军队靠近之后,他们人都已经早跑没影了。

  就算军队抱着泄愤的目的登岛,将他们的据点给砸烂烧光,实际上也起不到什么太大作用。

  倭寇皆由武士组成,这些人平日里不事生产,生活来源主要靠抢。

  跑路的时候,金银财宝之类的贵重物品,肯定是要随身携带的。

  这样一来,留给剿伐军队的就只剩几间破房子。

  废了这么大的劲,结果最后就捣毁几座茅屋。

  而且人家还随时可以跑回来,重新再盖几间更好的出来。

  这对任何一方势力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不划算买卖。

  就连戚继光当年拿这群见状不妙就立即跑路的的倭寇,都没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

  要不然也不会到现在大明沿海地区还有那么多倭寇存在了。

  同样的。

  如果这批倭寇真那么好解决的话,原本的朝鲜也事绝对不会放任他们存在这么长时间了。

  甚至说。

  由于李倧一直无法解决这些倭寇。

  但又想将受危害范围降到最低。

  李倧政权和倭寇之间,隐隐约约还有种达成默契的感觉。

  即:平时别抢朝鲜抢的太过分,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面大家可以一起联手去抢抢附近的商船,那样获利更高。

  李倧此举,或许是想招安,又或许是想一步一步麻痹对方再一网打尽。

  但现在都不重要了,李倧已经死了。

  唯一留下的有用条件就是,朝鲜中的一些官员和倭寇有联系。

  而对于目前的大明来说。

  若是大明想要扫平周边倭寇,实际上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但这有个前提是,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时间。

  这个时间毛文龙也不知道究竟要多久。

  反正陛下好不容易争取来的那一个月,是根本不够用的。

  不过毛文龙也清楚。

  陛下说及清扫倭寇之事,肯定是已经做好了深思熟虑的。

  只是这次,陛下会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那批倭寇?

  把他们叫过来开会?用利益收买?离间攻心?远交近攻?还是其他什么?

  可这些办法好像全都没法在短时间内见效……

  而大明目前最缺的就是时间。

  毛文龙和其他将领对视一眼,只见大家全都在皱眉深思。

  显然。

  众人都没能想出一个合适的办法去剿灭倭寇。

  最终毛文龙也只得开口问道:

  “陛下,倭寇向来狡猾,一听到什么风吹草动便会逃匿至海上,极难追捕。”

  “臣等愚钝,一时之间还真想不出什么好的对策来缉拿他们,您可有圣意能指点臣等一二.”

  话音落下,所有人全都眼巴巴的齐齐看向朱由检。

  虽然如今这幅场面显得大家有些无能,但这也仅仅只是表面无能而已。

  时间紧、任务重就先不提了,外面还有数个庞大的势力在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

  而且最关键的是。

  他们来到朝鲜满打满算也不过才几天时间而已。

首节 上一节 172/2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