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这笔银子无法让朝鲜快速发展起来。
但陈继盛相信。
在原有的东江镇班底的努力下,朝鲜总不会生出什么大的乱子就是。
至于小的摩擦,那肯定是避免不了的,到时候再见招拆招吧。
另一边。
朝鲜的皇宫也就是朱由检的临时行宫之内。
虽然天色已黑。
但朱由检却仍在全神贯注的思考着接下来的大明的发展。
朝鲜已经被拿下来了,附近虽然还有后金和各大世家豪族在一旁虎视眈眈,但朱由检目前思索的重心并不是这个。
他所虑的,是如何让朝鲜数百万民众更快的归心、以及如何让朝鲜更好的反哺大明。
总体来说,都是战略层面上的。
在思索出一个结果后。
朱由检让人将毛文龙等人带进行宫,和他们细细讲述起接下来在朝鲜应该做哪些事。
毛文龙一众武将听着陛下所述的宏图伟业,皆是面露憧憬,恨不能现在就去执行。
而陈继盛及一众负责政府的官员,则是越听越心惊。
陛下所讲的各项政令可执行性都非常高,而且毫无疑问的会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朝鲜的民生、武备。
但有个问题就是.没钱!
陈继盛从牙缝里抠出来的那些银子,顶多也就让朝鲜在陛下离开后维持一定程度上的安定。
要是再想去大力发展的话,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了。
强行去做的话,必然会引起动乱。
可现在偏偏陛下已经规划好并准备付诸行动了。
陈继盛欲言又止。
他想在这个时候开口打断一下陛下好阐明情况,但此时若是贸然开口就显得非常不合时宜了。
陈继盛强行压下心头情绪,决定还是等会悄悄找他陛下,和他讲清楚状况。
不过。
陈继盛的异样自然是逃不过朱由检的眼睛。
看着陈继盛那没能掩饰太好的忧虑,朱由检直白开口问道:
“陈继盛,有什么担忧的,但说无妨。”
霎时间,全场目光向陈继盛看齐。
迎着众人的目光,陈继盛身形一滞,随即就将心中犹豫清扫一空。
既然陛下问了,那就没什么好隐瞒的了。
他朗声开口道:
“陛下,经臣今日清点,圣驾之中所余银两已不足百万,臣今日又找金德民等人凑了凑”
“可所能凑到的全部银两加起来,也不足两百万两。”
“这些银子实在难以支撑陛下所谋大业,而如今朝鲜境内又是刚刚平定,实在经不起加征税收的折腾,微臣乃是为此惶恐。”
听着这话。
刚才还神色激荡以毛文龙为首的一众武将瞬间皱起眉头。
他们刚刚确实是没往这方面想。
不过这并不能代表毛文龙这些人顾前不顾后。
今天一整天的时间里他们都在接管城防、维护都城内的治安,哪有心思去考虑这些事情?
毕竟他们又没真正经手处理相关方面的事。
原来陈继盛担心的缺钱啊.那要不然再去抢一波?
尝到过甜头的毛文龙等人,第一时间便在心底产生了这个念头。
不过这种想法也只是转瞬即逝,所有人都知道现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再胡搞。
听见这话的朱由检也是顿了顿。
老实说,他还真把这点给忽略了。
不过这个所谓忽略并不是真的忽略。
一方面是。
这几日事务实在太过繁忙,朱由检今天真没太在意这点。
不过最多到了明天,他便会过问起此事,也会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另一方面就是。
对于朱由检来说,搞钱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到确实容易不自觉的忽略。
毕竟。
一个合格的政治家首先要掌握的就是搞钱,有了经济基础才能考虑上层建筑的事。
朱由检的搞钱手段自然也是五花八门。
比如说。
发行国债(偷)、合法征收(抢)、互帮互助(骗)
总而言之。
你永远可以相信落榜美术生的搞钱手段。
不过对于现如今的朝鲜和大明来说。
这几招在相比之下,都显得有些激烈,需要换一种相对怀柔的方式才行。
又比如说搁置争议,借钱发展。
面对着陈继盛和其余一众人等的顾虑,朱由检淡淡开口道:“缺银子的话,去借些来就可以了。”
众人:?
借钱?
找谁借?
就现在这副举国动乱的局面下。
整个大明朝又有谁能借钱给他们?
所有人对视一眼,一时间都是不太清楚陛下说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沉默半响后。
陈继盛才又苦着个脸继续开口问道:
“陛下,还请恕臣愚钝,臣的脑子实在想不出,现如今大明朝里有哪方势力愿意借出这么多银子。”
面对着陈继盛的疑问,朱由检并未责怪什么——底下人有底下人的眼光局限性。
不过这也好办,多通过具体的事来培养几次就好了。
他淡淡开口道:“朕没说在大明内部借钱,朕的意思是去找日本国借。”
朱由检知道,日本这个国家虽然幅员并不辽阔,但各种资源尤其是银矿却是不缺的。
就在当下这个时代。
日本便有一座规模极其浩大的银矿——石见银山。
这座银山的储藏量夸张到什么地步呢?
最巅峰的时候,全世界所流通的白银差不多有三分之一都出自这座银山。
而日本国内其余小矿山更是数不胜数。
日本国?!
对于现在行宫内的众人来说,听着这个国家的名字,心里不禁又是一惊。
身处东江军镇,众人怎么可能不熟悉日本这个国家。
多年以来。
日本虽然名义上崇拜大明、模仿大明。
不过私底下却和大明一直多有摩擦。
大明强的时候,他对大明比对自己亲爹还夸张。
而现在大明展现出颓势了,他又想着弑父了。
沿海地区层出不穷的倭寇就是最好的证明。
就连现如今的朝鲜,其沿海地带的一些城池也是饱受倭寇侵袭的困扰。
毛文龙等人在东江镇时就曾和倭寇交过不少次手。
所以众人都知道,这个国家是典型的有小礼而无大义。
这种国家,怎么会平白无故借给大明钱呢?更别提还是可以推动整个朝鲜发展的那么多银子。
就在众人疑惑之时,又听见陛下的声音轻轻传来。
“陈继盛,你准备一下,明日便带上朕的印玺与国书动身前往日本国。”
“到了日本之后,便以大明的名义、以朕的名义向日本借钱。”
听见这话,众人心头闪过一丝明悟。
哦.陛下原来是准备拿大明和自己万金之体的信誉做担保。
这样的话,日本那边想必是应该会借点的。
毕竟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小礼”上的表面工作还是愿意做些的。
“告诉日本德川幕府,大明向他们借银一千五百万两,两年之后还予他们两千五百万两。”
“可以用朕的名义起誓,绝不食言!”
此话一出。
在场众人全都纷纷望向前往的朱由检,眼神中的不可置信已经称得上实质化。
???
最黑的高利贷也只不过九出十三归而已。
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大笔借款,利息能高到这种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