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问你。
现在有个机会。
朝着城墙扔石头就能轻轻松松挣个几十两甚至几百两,这是普通人辛劳一辈子都挣不来的钱。
你扔不扔?!
回答我!
而且。
朝鲜是我的祖国没错,那大明是不是也是我的祖国?!
从礼法上来说。
大明这个祖国是不是比朝鲜这个祖国还要更高一级?
那我听从祖国号令怎么了?!
城下的百姓越扔越起劲。
而站在城头上的李倧,此刻却是已然愤怒到全身颤抖。
他让手下盯着明军的一举一动,所以明朝那边一有动作,他便立即赶了过来。
当看到明军开始煽动附近百姓时。
李倧便已经猜测到对方想要通过这些泥腿子来攻打城池。
那时。
他甚至就已经就生出了派遣手下精锐去将明军全部震杀的冲动。
因为对于一个通过政变上位的国王来说,是绝对接受不了别人造反的。
哪怕只是有所苗头,都会刺痛他心中的逆鳞。
权力,是不可以露出一点破绽的!
更别提明军还已经有所行动了。
那群刁民竟然敢朝着城墙扔石头!
石头对城池造成不了什么伤害,但对李倧内心的伤害却是巨大无比的。
今天有人敢扔石头,明天是不是就有人敢直接造反?
李倧不知道明军到底带了多少银子来可以经得住这样挥霍。
但他知道。
要是再让明军这样发展几天,那就是他把明朝皇帝杀了恐怕也挽回不了损失了。
因为对国王不敬的种子已经在众人心中种下了。
现在还只是一小部分。
过不了几天可能就会演变成几十万人甚至整个朝鲜!
所以他必须要快刀斩乱麻。
派遣精锐直接将明军屠灭,在现如今的李倧看来是最正确的选择。
随着城下的贱民闹腾的越来越欢,李倧甚至都已经忍不住要直接下令了。
但这时。
他的心腹大将李虎却是一脸凝重的走过来道:“主上,明军既然能击败后金军队,那便说明他们的实力不容小觑。”
“若是我们现在就派出精锐与其硬拼的话,就算胜了恐怕也会元气大伤。”
“到时若是后金的军队来到朝鲜……恐怕会趁机再对您不利!”
此刻李虎的这一番劝诫之语。
一方面是因为他本身就有这个担忧,另一方面则是今日手下将领的担忧让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正如同可以通过七个人认识全世界任何一个人一样。
昨日。
一个守城士兵听到这条传言,随即便将其说给了自己的上级。
而上级又说给将领,将领又传给李虎。
现在,则又由李虎传给给了李倧。
李倧听见这话,也是慢慢把愤怒从心中驱赶,继而镇定下来。
对后金那边,他自然早有提防。
他也知道。
后金之所以没真敢动自己,皆是因为自己手下那三万精锐。
有了这三万精锐,才能有朝鲜的数十万大军。
若是精锐没了,剩下的杂兵自然就不作数了。
所以拿精锐去跟明军硬拼,是万万不可的。
但李倧又实在无法接受明军在外面不断煽动百姓士兵,这对人心的影响实在太大。
两难之下,李倧只得绞尽脑汁的去想一些缓兵之计。
甚至说连跟明朝诈称缓和的计谋他都想出来了。
毕竟。
只要先把明军那边给稳住,让他们别再这样折腾。
那等到后金军队前来,一切就都万事大吉了。
但问题是。
如何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去提及此事呢?若是理由不够充分的话,恐怕明朝会识破自己的意图,随即闹的更欢。
李倧压下心头愤怒,回到皇宫内细细思索。
就在他苦思冥想之时,突然一名手下快步走进皇宫:
“主上!明朝皇帝那边派来了使者,说想与您和谈。”
“为表此次和谈诚意,明朝皇帝说到时他愿指鸭绿江为誓!”
第125章 尔在期待什么?
李倧听着明朝皇帝竟然要与自己主动和谈的消息。
心中先是一喜,紧接着又涌出极大怀疑。
他刚想去找明朝谈和来拖延时间,明朝就主动送上门来了?
这未免也太过巧合,很难让人不怀疑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至于什么指鸭绿江为誓,李倧则完全没放在心上。
我读春秋的!
自己又不是不了解历史。
谁不知道。
自从司马老畜指着那条河发完誓后,所谓的什么这誓那誓全都是放狗屁。
但是。
当李倧向自己的手下询问完这次和谈的细节后,心中怀疑瞬间又被冲散了大半。
明朝皇帝竟然选择亲自与自己交谈,而不是派遣使团?
而且他还要在双方大军的见证下,与自己一对一见面?!
如此一来,很难让人不动心呐。
因为站在李倧的角度来看。
明朝皇帝愿意和自己单独会面,确实是奔着和谈来了。
否则他为什么要冒着危险这样做?
异地作战,明军的后勤补给肯定是跟不上的。
而且明军这两日大肆挥洒银子,都已经发出去几百万两了。
他们所带的银子,绝对不足以支撑他们这样一直发下去。
再加上明朝那边恐怕也听到了一些后金军队将至的风声。
所以,他们便想到了和谈。
或者说,明朝只有和谈才能有一线生机。
想着这些事情。
李倧开始在寝宫内踱起步子。
对于他来说。
虽然他已经看出来明朝皇帝对自己使出的缓兵之计,他只要不搭理然后再拖几天时间,明军就会不攻自破。
可问题是。
明朝虽然很急,但他比明朝更急。
若是再让明军狗急跳墙的闹上几出煽动民意的戏码,那他余生恐怕都睡不上一次踏实觉了。
趁着这次和谈的机会先把明军给稳住,确实是一次再好不过的机会。
李倧眯了眯眼睛,对手下亲信回复道:
“去把孔有德那批人放了,随便找个替死鬼的将这事推到他身上。”
“然后去告诉明朝使者。”
“朕愿在明日正午与明朝皇帝在军民见证之下于城外会面,商讨和谈事宜。”
手下应道:“小人明白!”
看着手下离开的背影,李倧目光深邃。
和谈时随便答应明朝的要求,将时间拖上几日,一切便都大功告成了。
不过。
对于这次和谈,他心中却隐隐约约的有种说不出的忌惮。
李倧继续对左右吩咐道:“去将李虎喊来。”
“是!”
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