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第114节

  原因无他。

  他的目标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让世界上只有一个大明。

  举国上下学习儒家经典能不能让这个目标实现?

  要是真可以的话,那朱由检绝对第一个带头表率。

  但从客观角度来说,绝无可能。

  非但实现不了这个目标,还会大大拖住帝国前进的脚步。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现如今的红夷大炮是通过科学造出来的,还是通过儒家经典造出来的?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一众海贸国家都在拼了命的发展武器军备。

  等这些国家造出来坚船利炮了,大明手里捧着《论语》去跟他们打吗?

  所以,教育改革是必须的。

  因为想要发展武器军备,那便要从教育开始改革。

  教育改革了,才能推动科技发展。

  科技发展了,才能造出更加优良的武器装备。

  而改革之事。

  自古以来都是最难为之,尤其是像这种教育问题则更难为之。

  因为儒家文化影响了这片土地上千年时间。

  但对于朱由检来说,这其实并不难办。

  回京之后。

  他便会颁布诏令让京城内的学堂摒弃儒学,并开始重新修习真正的科学。

  在如今的京城之中。

  想要进步的人还是很多的,生源什么的完全不用担心。

  你不愿意干?

  那有的是人愿意干!

  想到这里,朱由检开口对小洪子吩咐道:

  “先派队人马先行回京,告诉陈新甲张维贤他们,立即去准备学堂改制之事.”

  “.”

  朱由检把改制的方向和小洪子大致说了下。

  小洪子听着这些,不免有些云里雾里。

  不是说改良装备吗?怎么又突然涉及到学堂改制了.

  不过陛下的作为他看不懂也正常,把事情办妥就行。

  “奴婢领旨。”小洪子将那些东西一一记下,随即躬身退去。

  至于那些等同被刨了祖坟的儒家,面对此事时究竟会作何反应。

  朱由检甚至都没怎么去细想过。

  这些人若是愿意体面,朱由检可以先暂时给他们一个体面。

  回京之后他着实还有一大堆事要处理,时间比较紧迫。

  能少生点事就先暂时少生点事。

  不过若是他们不愿意体面的话……

  那就全杀了!

  人都没了,自然就没什么反对的声音会在耳边像苍蝇一般烦人了。

  对此,朱由检是不掺杂任何私人感情的。

  就事论事而已。

  因为学儒确实救不了大明。

  哦对。

  还有之前京城里遗留下的某些历史问题,比如说各地文官集团的在京代表。

  这些人若是稍微消停点的话,那朱由检倒可以再放他们活一段时间。

  毕竟朱由检回京之后还赶着去朝鲜。

  朱由检一向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所以自然是要回京后稍作休整便立即赶往朝鲜。

  不过嘛。

  这些人若是不消停的话。

  那就回去之后一并屠戮了。

  反正都举国皆敌了,自然不差这一个两个了。

  时间这东西,挤挤总是有的。

  就在朱由检于回京途中思索如何推动大明前进之时。

  远在千里之外的朝鲜首都汉城。

  现任朝鲜最高统治者金不好意思是李倧国王!

  朝鲜国王李倧。

  此刻正躺在自己寝宫内的龙床上,听着手下亲信汇报,眼神微眯。

  “主上殿下,后金使者今日又秘密会见了臣下,所谈依然是关于冬日于我朝鲜借道发兵,进攻明朝东江镇之事。”

  这名亲信知晓李倧喜好,所以特意没将大明称为大明,而是明朝。

  李倧点了点头,挥挥手示意手下离去。

  手下躬了一身后,随即快步退出房间。

  直到左右都被屏退之后。

  李倧方才慢慢从床上撑起身子,来到窗户前看着外面的夜色,一脸凝重。

  后金借道发兵之事。

  实际上前段时间那边就已经找他商量过了。

  甚至说范文程还给他写了封亲笔信,许诺重利。

  不过这种事情李倧表面上肯定是不能直接答应的。

  一则是朝鲜名义上还是明朝的藩属。

  二则是这事往后拖拖,能为李倧与后金的拉扯争取到更多利益。

  没错。

  虽说今年朝鲜刚狠狠被后金给中出了一次,并且双方还签订了《江都条约》。

  但实际上这场战争的本质,其实并不像外界所想的那么简单。

  要不然的话。

  就不会是后金首领皇太极的亲信范文程与他商议借道之事,而是后金直接派兵过来就完事了。

  事实上,李倧手中还握有大量可以与后金谈判的筹码。

  而这一切,都还要从李倧的登基说起。

  几年前。

  李倧通过政变。

  成功做掉了前任朝鲜国王,完成了最高统治者的晋升之路。

  但政变这东西。

  对于李倧来说,是不可能将所有反对派给全杀光的。

  所以朝廷中就残存了许多前朝元老。

  政变本来就不光彩。

  李倧自然不可能求助大明帮他做掉这些人。

  所以他便在登基后,就选择了与后金眉来眼去。

  这不,今年一场战争打下来。

  朝中的那些反动派,就被李倧给一下子送掉了大半。

  你别管手段光不光彩,我就问你这招有没有用吧。

  可以说,李倧的权谋还是屁股上面挂水壶——有一定水平的。

  而现在。

  后金再度找他谈起借道发兵之事。

  李倧便敏锐的察觉到,现在的后金非常急迫的想给明朝来个大的。

  于是李倧便在这件事里嗅到了制衡的机会。

  没错。

  尽管听起来有点招笑,但李倧想的确实是凭借此举来制衡明朝与后金。

  他听说了最近明朝新皇登基后的一系列改革。

  虽然各种传闻来的还不够真切,但总之明朝的这个新皇帝是有点牛逼的。

  不过对于李倧来说。

  朝鲜身边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

  你万一强大了,那我怎么办?!

  我搞政变就是为了带朝鲜独立,你总不能还让我回去给明朝当狗吧?

  朝鲜——朝日鲜明之地,乃是真正的光之国。

  光之国怎么能给明朝当狗呢?

  恩大成仇。

  以往的朝鲜受了明朝两百多年恩惠,在现如今的李倧看来,这是一件让他极其恶心的事。

  也不知道国家里那些贱民和忠明党,这些人的脑子究竟是怎么长的。

  明朝都已经虚弱成这样了,竟然还想着感恩于明朝。

首节 上一节 114/1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