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命在,那一切就还没完!
看着身后依然穷追不舍的那些人,额璘臣咬了咬牙。
大不了。
等他到察哈尔部后做低伏小。
说服林丹汗和诸部联合起来共同进攻明朝。
只要能让明朝皇帝死,他愿意拜林丹汗为真正的蒙古大汗。
额璘臣一路逃窜。
等到其跑到和察哈尔部的交界之处时。
他发现身后的那些明军竟然还在追击,而那个明朝皇帝更是一马当先!
额璘臣怨毒的看了身后明朝皇帝一眼,随即带人继续猛猛往前逃窜。
直到动静引起了察哈尔部部分军营的注意,有人出来接应,额璘臣这才看到远方的明朝皇帝停下了脚步。
额璘臣看着一行人的身影,心有不甘。
其实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让林丹汗派兵反过来追击明朝皇帝。
这样就算追不上他,也能让他损失一部分精锐兵马。
但林丹汗那个蠢货,却势必不会听自己的
额璘臣攥紧拳头,颇有一种想要仰天长啸的冲动。
而朱由检透过千里镜看见额璘臣被察哈尔部的人接走,也是当即对身边亲卫吩咐道:“你们几个先行返回军镇。”
“回去之后,立刻让张仪前去察哈尔部行离间之计。”
“是!”
吩咐完这一切后,朱由检看着远方额璘臣变得越来越虚幻的身影眯了眯眼,随即带着身边亲卫转身离去。
与此同时。
小洪子也是将陛下吩咐的事给办了个妥当。
将居民区的几万人口押解回延绥军镇。
听起来确实是个难度系数很高的事。
但实际操作起来,仅需当着这些人的面杀掉几百人。
那人群就会变得比羊群还要听话了。
乖很多那种。
骑在马上看着前方黑压压一片望不到边的几万人,小洪子抽了抽鼻子。
雷暴之后,雨过天晴,空气中满是泥土气息。
一抹鱼肚白从东方出现,在此时刺破空中黑暗。
天亮了。
第104章 金刀斩猛虎!
延绥军镇之中。
天色已经大亮。
张仪正在城门前的空地上来回踱步。
他还不知道现如今陛下亲征的战果究竟怎么样了。
但如何离间察哈尔部之事,他却必须要提前做足准备。
因为此事关系实在太过重大。
张仪从关外回来后,也是找孙传庭聊了不少有关陕西境内的事情。
所以张仪清楚,即使陛下亲征的这一仗真打赢了。
那接下来的陕西也经不起太大的折腾。
所以离间之计必须要成功。
绝对不能让蒙古诸部联合起来对付大明。
现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
陛下这一仗究竟打成了什么样?
若是直接一举重创了鄂尔多斯部,那无疑会为接下来的谈判提供大量有利条件。
可若是这一仗给鄂尔多斯部的教训不够狠的话,那搞不好还会起反效果。
这也是张仪为什么如此焦躁的原因。
虽然他从心底里相信陛下一定能给额璘臣那狗日的当头一棒。
但毕竟他人不在在场,越猜他就越着急。
只能通过这种不断走动的方式来舒缓心思,顺便提前做好各种应对措施。
总结。
这场仗不管是大赢、中赢、还是小赢。
他都要拿出与之匹配的策略来对付林丹汗。
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难度还是相当高的。
在张仪看来。
若是陛下能在这场战役之中杀个大几百战兵,那便能让整个蒙古草原都为之震动了。
几百名怯薛勇士,即使对于察哈尔部这样实力最强的部落来说,也足够肉疼了。
而谈判,往往是在打疼对方后,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古往今来一直都是这个道理。
纵横捭阖,全是需要实力做支撑的!
要不然玩个蛋啊?
就在张仪不断背着手思索之时。
城门外突然出现一队人马身影。
看着这队人马,张仪心中就是陡然一惊。
这些人他认得,乃是陛下亲卫!
可为什么这些亲卫提前一步回来了,是来传递消息还是求援?!
张仪赶忙迎了上去。
而那队亲卫也是稳稳停在张仪面前说道:
“张先生,陛下已率人全面击溃鄂尔多斯部,特命你立即前往察哈尔部行离间之事,务必不得让剩余草原诸部联手抗明。”
张仪:?
迟疑了一瞬后,他才试探着开口问道:“什么叫全面击溃?!”
那回来传令的亲兵朗声回答道:
“鄂尔多斯部所有战兵被全数歼灭,只剩额璘臣本人带着数十亲兵被陛下逼至察哈尔部。”
“其部牧民五万余人已被全部俘虏,正在被带回延绥军镇,马上就快到了。”
张仪:?!
张仪有些不可置信,但看着一脸正色的传令亲兵。
他还是慌忙爬上城墙,拿起千里镜看向草原。
只见远方的草原上。
正有一片黑压压的阴影不断朝军镇这边移动,隐约之间能看到人头攒动。
卧槽!!!
尽管张仪已经猜到了这场仗的结果是赢。
但他实在想不到竟是这种大赢特赢!
不不不.这已经不能用赢来形容了。
一夜之间干掉几千战兵,还带回来几万俘虏?!
放他妈演义小说里都他妈夸张了!
张仪有些疯癫的跑下城楼,来到那支早已准备好的押送钱财的人马面前:
“快!快!快随我立刻前往察哈尔部!!”
这种情况下。
他要是再摆不平林丹汗的话。
那就可以直接在草原上找块奶皮子,给自己一头撞死了。
与此同时。
草原关外。
孙传庭带领那一千士兵和宋献策,也是接到了鄂尔多斯部的俘虏。
原本陛下出征之前还担心,届时可能后方会有追兵来营救这些俘虏。
结果孙传庭也没想到,走了这么久连个追兵的影子都没看见。
此刻。
看着这一望无际身强体壮的俘虏,孙传庭那叫一个两眼放光。
简直可以说是激动到不能自已。
好!好!好!
你们来了,陕西就有救了!
本官先替延安府的百姓谢过你们!
至于宋献策则就完全是属于目瞪口呆的状态了。
他经验不足,实在想不明白这么多人是怎么被带回来的。
孙传庭看着下巴掉在地上的宋献策,也是心中轻笑一声。
毕竟还是跟在陛下身边的时间太短,见识少就是喜欢一惊一乍的。
区区几万人的俘虏就把你惊成这样。
那倘若明年陛下从关外抓来几十万异族,你又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