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即,老汉坐在柴堆上抽旱烟,浑浊的眼珠里已没了往日做顺民时低眉顺眼的怯意,只有决绝。
他一边抽着不知道什么草做的烟丝,一边对旁边的六七岁模样小孙子说道:“孙儿啊,记住,咱这命是皇上帝给的,不是鞑子和官府里的老爷给的。”
小孙子只是一个劲地点头,低头喝着粉红色的粥。
这种粥是红薯连皮一起切碎混着稻米煮的。
容易煮,可以同时用上稻米和杂粮,好消化,能马上顶饱,彭刚的红莲营盘也常做这种粥。
彭刚只是看了这对爷孙一眼便继续往前走去。
边缘地区帐篷多是用草搭、用破布拼的。
周围的牌尾们看到彭刚一行人骑着马,背着火铳挎着刀,身上的衣服虽然也是土布粗衣,却没有打补丁,无不投入艳羡的目光。
他们议论纷纷,讨论着这群刚来的人是谁。
随着离金田营盘中心越来越近,逐渐出现了用完整的篷布搭架起来的像样帐篷。
遇到的人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基本都是大十几岁,二三十岁的青壮。
相对应地,这些人就是太平天国的主力牌面。
这些青壮牌面有人赤膊练矛,有人齐步走操,有人围圈诵读天条,在营盘附近观看训练的孩童也在跟着学,一板一眼,毫无嬉闹之态。
这些人,十有八九是说客家话的来人,个个瘦削刚硬。
尽管他们穿得破落,都是粗布短褐,有草鞋穿的人都没有几个,却个个腰背笔直,眼神坚毅。
他们没有统一的军装,手中的兵器也各色各样,五花八门,有柴刀、锄头、火钳、土铳、木棍、竹枪。
活脱脱的一群泥腿子。
然而就是眼前这群拿着简陋武器的赤贫瓮牖绳枢之众,即将撼动一个疆域上千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四亿,国祚逾两百载超级大帝国看似坚如磐石的统治根基。
上帝会在蒙冲有武器作坊,金田村也已开炉铸兵,彭刚红莲坪兵工厂的冷兵器就有一半是供应总部的。
七八天前,金田团营这边又从彭刚那里一口气换走了彭刚库存用于扩军的一千二百五十条长枪,两百把长短刀。
按理说他们的装备不应该这么差。
估摸着正儿八经的武器都被丢进犀牛潭,天父天兄还没来得及下凡显灵,暂时还不能捞起来用吧。
第117章 天父七子,金田起义!
略略观察了一番周围的营地。
金田营盘人虽多,却秩序井然,并不混乱。
新近来投的人员无论以前是否是上帝会会众,是孤身一人还是举家来投,都有专门负责接待的人引至登记处造册分配营伍。
目下上帝会的籍册有两种。
一为军册,二为家册。
每个军都有自己专门的军册和家册。
军册顾名思义,登记各军牌面人员的信息。
家册所要登记的信息比军册则要详细得多。
家册登记有本人参加团营的具体日期、年龄籍贯、以及家庭成员的信息,基本上就是户口本。
很难想象,一支农民起义军在起义之初,就有如此之高的组织度,如此严明的纪律,如此完善的制度,表现得如此成熟。
萧朝贵的人马于江口圩毙杀了大湟江巡检王基,击退了江口圩的团练,占领了江口圩。
被组织起来的纤夫们光着膀子,喊着嘹亮的号子,热火朝天地于蔡村江边拉纤,将从江口圩得来的钱粮物资拉到金田村。
在没有衙役官差,没有棍棒鞭子的情况下,这些纤夫们拉纤反而更加卖力,似乎有使不完的劲,无人抱怨苦累。
来到营盘中央。
营盘中央的草坪早已被清扫一新,泥地被香灰与草木灰铺平,一座临时神坛以白布搭就,十字木架高悬,上书“天父在上”。
神坛周围整齐码放着密密麻麻的香炉,香炉上正着焚香,香烟袅袅,宛如置身仙境。
周遭人潮汹涌,旌旗猎猎,鼓声如擂。
数千信众屏息静气,目光紧紧盯着那神坛下正盘膝而坐的两人。
一个是青布衣裳,双目紧闭,口中喃喃有辞,神色肃然的杨秀清。
一个是赤足而跪,手执木牌,默念经言,面有疲态,额间汗涔如雨下的萧朝贵。
彭刚方才抵达神坛附近。
杨秀清似乎看见了他,忽然身子猛地一震,五官扭曲,面容狰狞。
杨秀清原地蹦跳三次,脚尖着地,脚跟不沾尘土,口中开始吐出极其古怪之音语,如婴儿初啼,又似风雷掠耳,竟无人能辨言意。
随即杨秀清双腿跪地,一掌击地三下,继而以额头不断猛磕供桌,直到脑门上还未消去的大包再次肿胀。
须臾之间,杨秀清挺身直起,神态大变,面露庄严,似有神灵附体。
一声低吼犹如野兽破笼:“朕乃天父上帝也!”
“天!天父下凡了!”人群中不知谁激动地喊了一声,喊声如同一口手雷在人群中炸开,瞬间由近至远,跪倒一片教众。
“拜上帝!拜上帝!”
金田营盘上空回荡着的经久不息的狂呼声。
俄而,萧朝贵也同时仰天大叫,声音一变,变得清亮高远:“朕乃天兄耶稣基督!奉父命而来!”
“拜爷苏(耶稣)!拜爷苏!”
天父天兄两位神明同时临凡,跪倒在地上的教众中已有人激动地哭出声来。
彭刚注意到就连洪秀全和冯云山都伏地不起,口称“天父天兄在上”,三拜九叩。
没辙,彭刚只能等带头带着自个儿带来的警卫排也齐刷刷跪下。
杨秀清似乎是专门在等彭刚,他转首望向彭刚,双目中不再是凡人的炯炯有神,而是带着天神般的深邃与那么一丝的慈祥?
杨秀清走路的姿态很奇怪,与往常不同,他步履如浮云般地走到石达开面前,缓缓伸出手。
“彭刚,尔非凡人,亦是朕之子也。”
彭刚心头一震,瞪大了眼睛。
我也要成为上帝的儿子了?
那我以后是老几?
老五还是老七?
约莫数息后,只见萧朝贵突然一跃而起,张口吐出一道极长的浊气,旋即挺立如松,来到彭刚面前口吐金声玉言解答了彭刚心中的疑惑:“七弟.”
神天小家庭中,老大是天兄爷苏(天父长子),老二为洪秀全(天父次子),老三为冯云山,老四为杨秀清,老五为韦昌辉,老六为洪(杨)宣娇。
这个位面的历史线上,彭刚取代了石达开成为老七,石达开顺位为老八。
萧朝贵在神天小家庭中的身份则是上帝帝婿洪宣娇之夫。
上帝爷火华他老人家有儿有女还有女婿,很合理。
“父皇!咱们的军师是谁?七弟可是咱们的军师?”
萧朝贵声音如洪钟,话语直入众人耳鼓:“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彭刚俱是军师也。
秀全胞弟,日头是尔,月亮是尔妻子。
冯云山有三个星出身,杨秀清、萧朝贵亦有三个星,韦昌辉和彭刚有两个星。”
神天小家庭的情况比较复杂。
早先洪秀全管束不住他的妻妾,觉得自己一个堂堂上帝次子连妻妾都管不住,很没面子。
萧朝贵看出了洪秀全的窘境,以天兄下凡之名镇住了这群“弟媳”,要他们服从洪秀全的管教。
同时把洪秀全比作太阳,洪秀全的妻子则为月宫。
洪秀全很是受用,借此发散思维扩展。
说他的头牌正妻正月宫在天上。
又一正妻(又正月宫)才是他凡间的妻子赖莲英。
两人开始一唱一和,萧朝贵不时天兄附体,向洪秀全通报他的正月宫在天上的生活情况,以及在天上又给洪秀全生了多少个儿女,与天父天兄的相处得怎么样之类的琐事。
由此,洪秀全在他凡间的妻妾们中树立起了威严,获得了家庭帝位。
萧朝贵的天兄下凡合法性也得到了巩固,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至于军师之名则源于口耳相传,贩夫走卒,乡野村夫们喜闻乐见的元明杂剧,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由于元明流传到清朝中期的杂剧影响力大。
民间老幼妇孺皆知,劳苦大众们很崇拜足智多谋,羽扇纶巾的军师。
上帝会(太平天国)非常接地气地将军师纳入官职体系。
上帝会的军师是正儿八经的官。
这是上帝会的军师与和天地会、青帮之流所奉军师最大的不同。
只是目前军师官制只是初具雏形,还未细分为诸如左辅正军师、右弼又正军师、前导副军师、后护又副军师等等具体的名号与等级。
彭刚注意到当萧朝贵说出韦昌辉也是军师的时候,杨秀清、冯云山等人的脸上明显闪过几分诧异之色。
或许封韦昌辉为军师并非他们事先商量好的,而是萧朝贵自作主张。
可天兄金口已开,又是当着这么多教众们的面,总不能让天兄把说出口的话给收回去。
二星军师,说明彭刚的地位仅次于萧朝贵、杨秀清和冯云山,已然跻身于决策层。
既然在决策层有了说话的权力,和他们商量着一起打闵正文被采纳通过的概率肯定会提高。
最后,萧朝贵、杨秀清二人又朝着金田营盘后的犀牛岭方向做法。
临了杨秀清浑身颤抖:“那妖清,本是关外的野蛮鞑子,窃居华夏神器,不修德政,官官相护,地耗如虎,税似豺狼,妖廷昏庸,不问百姓死活!
朕今日特地为此下凡传道!你们听着:凡拜朕者诛杀清妖者皆兄弟,皆为天军圣兵!
从今往后,尔等不拜清妖皇帝、不跪清妖狗官,只跪朕等上主天父!
朕命尔等兴义兵、建天国、荡涤清妖污秽,救百姓出苦海!
凡拜朕诛清妖的男儿,皆是兄弟之辈。
女儿,皆姊妹之群!
今日起无贵贱、无卑微、无贫富,田归众人同耕,银钱归众人同使,粮归众人同食!
念你们没有趁手的兵器,朕已于犀牛潭降下天庭神兵。
尔等可执此神兵诛杀清妖,扫清凡间妖贼,拯救亿兆生灵!共建太平盛世!
秀全吾儿,自今日起,尔便是人间太平主!
朕回天上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