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大清烧炭工 第15节

  赵氏在紫荆山待过一年,山场的不同工种的工钱,赵氏还记得。

  彭刚开出的工价很公道,寻常的山场不会给炉头算抽分。

  韦守山是一个极听老婆话的人,有赵氏在耳边吹风,韦守山很快同意了,不过他提了个条件。

  “只要少东家能给我们一家在山场腾个住处,我愿意签契书给少东家当炉头。”

  赵氏在村里本就不受村人待见,不时还有村里的无赖上门耍流氓,韦守山担心赵氏孤儿寡母留在村里遭人欺负,想带妻儿老小一起去山场。

  只有这样,他才能安心在红莲坪给彭刚当炉头。

  “没问题。”这要求合情合理,不过分,彭刚点头同意了。

  “这田契少东家先收着吧,待守山日后还清少东家的刀耕钱,再把田契赎回来。”韦守山推还彭刚手中的田契,继续说道。

  “少东家给我几天时间,我把田佃出去后便随少东家进山。”

  红莲坪距离庆丰村有三五天的脚程,既然答应给彭刚当炉头,自己的地肯定是没办法继续耕种了,必须佃出去。

第21章 贫农

  “按照村规,我们庆丰村的粪,十天无人拾取便视为无主之粪,凡我庆丰村之人皆可拾取。”

  “这坨牛粪我们兄弟二人数着日子盯了整整十天,现在它是无主之粪,你们凭什么不让我们拾?”

  庆丰村村尾,十几个少年围绕着一坨牛粪的归属权争得面红耳赤。

  陆勤、陆谦并另外三个赤着双脚,身披破烂蓑衣,跟石器时代原始人似的客家少年被围在中间。

  八九名穿着土布衣衫的土家少年,盛气凌人地推搡着被他们围住的客家少年,一边动手,一边肆无忌惮地谩骂。

  “你说盯了十天就十天啊?”

  “这粪这么肥,一看就是咱们周家的牛拉的粪!”

  “对!这是周家的牛粪,你们客佬不能拾!”

  “给我打!狠狠教训这些小客佬!让他们长长记性,见识见识什么才是庆丰村的规矩!”

  “我周家人说的话就是庆丰村的规矩!”

  在人群之外,零零散散地站着几名本村客家后生仔和壮家后生仔看热闹。

  十天无人拾取的粪便视为无主之粪,凡村人皆可拾取,庆丰村确实有这么一条村规。

  陆勤、陆谦两兄弟的为人彭刚多少还是了解一点,这两兄弟比较实诚,在村里向来是夹着尾巴做人,不像是撒谎成性的人。

  彭刚瞥了这些个土家少年几眼,看到带头的是本村村长周凤章的孙子周友文,事情的原委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

  周家是本村唯一的小地主,不差这一坨两坨牛粪,周家的后生仔平日里也没少占着和周团董是远亲欺侮村人、横行乡里。

  彭刚的二哥彭勇当初就是气不过,一怒之下,失手把挑事抢他家水的周家长房打死,至今流落天涯,渺无音讯。

  此前莲花坪开山烧炭之事未定,弟弟妹妹还在村里,彭刚行事还有所顾虑。

  现在他马上就要动身前往红莲坪,对本村的乡绅自然也就没什么好忌惮的,正好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拿这几个土家少年测试测试这副躯体的体质如何。

  彭刚三步并两步上前,像提溜家里的小猪崽似的,轻松抓起两名正对陆家兄弟拳脚相向的土家少年,狠狠掷出。

  “你个瘟病鬼,你要多管闲事?你那逃犯二哥的事情,我们周家和你还没算清呢!识趣的话赶紧给老子滚!”

  周友文双手叉腰,抬头望着比他高出整整一个头的彭刚,趾高气扬地指着彭刚的鼻子教训道。

  周友文身边两个土家少年想在周友文面前表现一番,上前和彭刚对峙。

  彭刚三两下轻松地将他们全部撂倒,没有任何技巧,全是蛮力。

  收拾完周友文的几个跟屁虫,彭刚逼近周友文。

  没有羽翼帮凶的周友文这时候慌了,彭信家老二几年前打死他的大伯的事情,周友文至今记忆犹新,生怕面前的这个大个子和他二哥一样犯浑,下手没个轻重。

  “彭刚,你不要忘了,我阿爷是”

  周友文话还没说完,彭刚甩来的两个大耳刮子扇得周友文眼冒金星。

  “我管你阿爷是谁。”彭刚一面扇,一面骂道。

  “当初庆丰村的村规是你阿爷牵头定下的,怎么?你周家不是庆丰村人,不用守庆丰村的村规?”

  “我”彭刚力气大,才两个耳光就打得周友文疼得想求饶。

  “还提你阿爷?!你阿爷抢我家水的事情我还没和你算呢!”彭刚又是一记耳光抽在周友文脸上。

  “不是.我错啦!彭三哥,你就饶了我这回吧!”只几个耳光,周友文便被打怕了,哭丧着脸告饶道。

  彭刚只是想收拾收拾平日里已经习惯在庆丰村作威作福的周友文,顺便收下陆家兄弟为自己烧炭,并非是要把周友文往死里打。

  见周友文这么不禁打,骨头这么软,彭刚放了两句狠话,让周友文赶紧滚。

  周围的人陆续散去后,陆勤弯腰将牛粪拾进背篓里,他一边拾,一边愤愤不平地喃喃自语。

  “为什么?为什么?明明我们遵守村里的规矩。”

  “庆丰村是周家的一言堂。”彭刚拍拍手上淡淡的血渍和污泥说道,“他们的规矩是用来约束弱者的。”

  国有国法,村有村规。

  庆丰村的村规和大清所谓的国法一样,立法规者不遵法规,形同虚设。

  周家牵头制定的村规要真有用,庆丰村就不会每年还有那么多纠纷争斗。

  “彭相公此番前来所为何事?”陆勤咬牙背着背篓起身,往自家方向走去。

  庆丰村的村尾所住之人家大多是村里的破落户,彭家在村尾没有亲友,陆勤不难看出彭刚是专程来找他们兄弟二人的。

  “之前我和你们说过的事情你们还记得吗?”彭刚跟着陆勤、陆谦两兄弟来到他们的蜗居之所。

  陆家的小院子有三间小茅草房,其中两间已经抵押给周家,房门已被上来了锁。

  只剩下一间小茅草房仍旧属于陆勤陆谦两兄弟,两人平时便栖身于这间小草屋中。

  仅存的这间小草屋连门板都没有,更不用说家具了。

  院子里唯二还能值点钱的东西恐怕就只有两口用棉絮扎紧的小破锅。

  其中的一口锅散发着浓烈的粪便味,显然是专门用来的煮粪的。

  新鲜的粪便有毒,不能直接用,必须堆肥后才能用。

  如果等不及堆肥,只能将粪煮开后用。

  陆家在他阿爷那一代,还勉强算得上是中农之家,有三间小茅草房,下等水田两亩三分,荒土山地十一二亩。

  彼时陆家水田种稻,山地种油茶树、毛竹、杉木,荒地种红薯玉米土豆,尚能勉强维持一家的最低生活。

  后来陆勤、陆谦的母亲难产而死,父亲服县里的徭役落下病根,遂一贫如洗,无以为生。

  先卖两亩三分薄田,再卖山地竹木,最后典押荒土宅院度日。

  再后来弟弟陆俭和两个妹妹相继饿死,仅剩下陆勤、陆谦两兄弟依靠一间草屋、三分精心打理的菜地,人不人鬼不鬼地苟延残喘至今天。

  “是给你家作长工吗?”刚刚放下背篓的陆勤双眼发亮。

  彭家的地租听说只有四成,要比周家的六成地租低得多,给彭家打长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随我去平在山开山烧炭。”

  彭刚瞥了一眼陆家兄弟的三分菜地,肥沃的菜地上盖有捡来的稻草,嫩绿色菜苗倔强地破土而出,露出让人赏心悦目的绿色。

  感谢月幽离歌、折纸侠、书友160405094536112的月票支持!

第22章 上山!

  平在山莲花坪的这批烧炭工,彭刚是当做日后班底的基本盘打造的。

  首批人员,彭刚要对他们尽量做到知根知底。

  本村和临近村落的十五六七岁,没有家室的破落户少年是最好的选择。

  年轻意味着思维尚未完全固化定型,可塑性高,学东西快,现在十五六七岁,养上三年就是二十岁左右,正是当打之年。没有家室意味着没有软肋,没有后顾之忧。

  陆家两兄弟不仅完美符合上述的条件,还认得少许字,在彭刚看来是非常好的苗子。

  陆勤和陆谦没有过多的犹豫,答应随彭刚进平在山开山烧炭。

  两兄弟认为开山烧炭的日子再苦再难,也不会苦过难过他们现在的日子。

  眼下正是春耕时节,广西的粮价正处于高位,每石稻谷能卖两千八百文的高价。

  彭刚只留下一些口粮,卖掉家中的十八石存粮,从粮贩子手中换了二十五两二钱银子。

  随后又在庆丰村、临近村落、奇石墟挑了二十二名境况和陆家兄弟差不多,他又知道底细,背景干净的少年。

  含陆勤、陆谦两兄弟在内的二十四名少年,有十人来自庆丰村,七人来自临近村落,剩下七人则来自奇石墟。

  彭刚还是低估了衰世的下限,原以为还要费些钱粮买人。

  哪成想这个世道,只要你愿意给他们一口吃的,给他们画个饼,这些饥肠辘辘的少年就愿意跟你走。

  在奇石墟,彭刚遇到好几个和他一样在墟市物色奴仆的小地主。

  其中还有两个是看上去家境和他差不多的书生。

  只是这两个书生非常在意奴仆的长相,挑挑拣拣半天愣是一个也没看中。这两个书生想来是来物色书童的。

  在看到彭刚从墟市带走足足七名少年,且七名少年相貌并不出众,两个书生对彭刚的指指点点,说着一些口味独特之类不知所谓的话。

  带回来的这些少年,在族群构成方面,有十八人是客家少年,三人是壮家少年,三人是土家少年。

  彭刚本不打算在首批的人员中要土家的后生仔,奈何这三个土家后生仔各有各的长处,他实在是很满意很喜欢。

  这三个土家后生仔。

  一个生得高大结实,一看就是练家子,在奇石墟上连续打翻了三四名找茬的团练。

  一个读过两年半私塾,认得一些字。

  一个虽然既不能打,也不认字,可吉祥话说得跟顺口溜似的,聪明伶俐的紧,很讨人喜欢。

  所以彭刚破例收了这三名土家少年。

  “这些后生仔,除了这个会说吉祥话的土家后生,个个都瘦不拉几的,压根就干不了活,阿刚,你确定要和他们签契书带他们进山烧炭?”

  看着彭刚从外头领回一群半大不小,瘦不拉几的叫花子,萧国达紧皱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这些半大小子莫要说扛木头,背四五十斤炭走山路都够呛!要不还是给点番薯打发他们走,招十几个顶用的大人?”

  萧国达说得也在理,这二十二名少年,除了口齿伶俐的土家少年张泽脸上隐隐还能看到些红光,练家子出身的土家少年黄大彪身体底子好,其他人无不是面黄肌瘦,瘦得跟竹竿似的,站都站不稳,更不用说干活了。

  一听说要打发他们走,少年们皆神色慌张,一名客家少年赶忙扛起正堂的八仙桌,以证明自己有力气能干活。

  “现在没力气干不了重活,吃几天饱饭,养一养就能干了。”彭刚说道。

  “还是你心善,愿意赏他们一口饭吃,这些小子放我那山场压根没人愿意多瞧一眼。”萧国达阴着脸厉声对这群紧张的少年们说道。

  “都听好了,日后到了山场谁要敢偷懒耍滑,我让你们东家第一个把他赶走!”

  彭刚没想到自己这小舅还挺上道,没和他商量就唱起黑脸,把二十四名涉世未深的半大小子唬得一愣一愣的。

  “小舅,鱼塘里的鱼都摸完了吗?”彭刚岔开话题问道。

首节 上一节 15/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