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江南织造那都不知道出了多少事,青史留名的曹雪芹家道中落就跟江南织造有关。
有时候这利益二字着实害人不浅,江南织造庞大的利益就足以让人铤而走险了。
这会儿再加上生丝和茶叶的利益,江南的土豪乡绅那如同得了失心疯一般,总督令他们都不搭理。
浙党海商豪门为了将生丝和茶叶贩卖到海外去牟取暴利,甚至利用水师战船来夹带私货。
整个江南为了利益二字几乎都脱离大明朝廷或者说当皇帝的掌控了,皇权那根本就下不了乡,在江南的土豪乡绅眼里那就只有利益没有皇帝!
朱觉也不跟这帮家伙讲客气了,他直接放出了魏忠贤这条恶犬。
魏忠贤那也是不管不顾,直接就带着锦衣卫缇骑坐上蜈蚣船,直奔苏州府而去。
他办事着实相当卖力,为了快点赶到苏州府,锦衣卫缇骑里面会划船的他都带上了。
这一路那都是水师将士和锦衣卫缇骑轮流在划,拼命的划,四日之后的傍晚时分,他竟然神奇的带着人赶到了苏州府。
此时郑芝豹那都已经带着两万人马和五百艘战船在那里等着了,徐光启也早到了。
次日一早卯时许,众人便齐聚江南制造衙门大堂。
农政总理大臣徐光启那是高坐主位,魏忠贤、郑鸿逵、郑芝豹、涂文辅、李朝钦等则分立左右。
大家都在等着徐光启发话呢。
徐光启也知道,当今天子急需生丝,这会儿江南的春蚕都快把丝吐尽了,再不动手,那就抢不到多少生丝了。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魏公,你应该也知道,京师的纺纱厂和织布厂都快建好了,陛下需要大量的生丝。
是故,我们得先逮着生丝的主产地清理,苏州府和太湖周边几个县就是江南乃至整个大明生丝的主产地,你今日就动手,开始清理吧。”
这个没有问题,你哪怕让我把整个江南都清理一遍都没问题,更何况就是一府几县而已。
问题就是,江南我不熟啊,我都没来过。
魏忠贤想了想,随即小心道:“徐大人,我这人生地不熟的,您能不能安排些人给领路啊?”
你不会看地图吗?
这会儿我上哪儿给你找人领路去,再说了,这领路的人也不好找啊,谁会无聊的把苏州府和太湖周边都跑个遍,且天天去记沿途路径。
徐光启想了想,干脆道:“芝豹,这太湖周边水道纵横,打马还没坐船快,要不你给魏公的人领路,他们想去哪里,你就派人带他们过去。”
郑芝豹那是毫不犹豫的拱手躬身道:“末将遵命。”
那就行了,你们忙你们的,我去忙我的。
徐光启微微点了点头,随即起身道:“那行,魏公你和芝豹商量着来吧,尽快把苏州府和太湖周边几个县全部清理干净。
我还有点事,得去趟金陵,鸿逵,你把手底下人马和快船带上跟我一起去,周国丈已经把你要的东西准备好了,我也请周国丈进购了一批东西,你帮我去拉一下。”
说罢,他便抬脚往外走去。
郑鸿逵闻言,连忙跟上。
这其实是王应朝给他传的口谕,他只管指定地方,剩下的事他就不管了,皆因魏忠贤这厮太狠毒,朱觉担心他会看不下去,从而出手阻扰,坏了魏忠贤的事。
魏忠贤可不光是狠毒而已,这厮还阴险得很。
他看着徐光启的背影琢磨了一阵,随即问道:“芝豹,你看得懂地图吗?”
你这话问的,我领兵打仗的将领能看不懂地图吗?
郑芝豹毫不犹豫的点头道:“魏公,末将能看懂地图。”
他之所以对魏忠贤这么恭敬倒不是想巴结魏忠贤,皆因魏忠贤的侄子宁国公魏良卿跟他大哥关系好得很,他是给宁国公魏良卿面子。
魏忠贤很是受用的点了点头,随即果断道:“你派几队人马,各带五十艘战船和一百缇骑去将太湖周边几个县的知县都给我抓来。”
这就是小事一桩。
若是一般的水师将领,听闻要带人去抓地方知县那估计都会犹豫不定,怕被那些文官收拾。
郑芝豹却是一点都不怕,他可是海盗出身,怕个屁的文官,莫说是带人去抓知县了,带人去抓知府抓布政使他都敢!
他是毫不犹豫的拱手道:“末将遵命。”
魏忠贤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交待道:“文辅,你带一百缇骑去把苏州知府给我抓过来,朝钦,你带一千缇骑去把苏州府剩余州县的知州知县都给我抓过来。”
涂文辅和李朝钦连忙拱手道:“孩儿明白。”
魏忠贤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挥手道:“去吧。”
很快,江南织造衙门便缇骑四处,苏州知府及苏州府各州县知州知县还有太湖周边各县的知县一股脑全被抓到织造衙门里了。
魏忠贤是不管不顾,逮着这些地方官员就是一顿严刑拷打。
这次他还占理呢,翻了天了啊,你们,总督令都不尊!
其实,这帮知府、知州、知县是真没办法,他们都不是浙直本地人啊,皆因大明有严格的户籍规定,吏部委派的正式官员那都不得在籍贯所在的省份任职。
他们也清楚,这帮跟浙党海商豪门和海盗勾连的土豪乡绅招惹不得,且他们或多或少也收了人家的好处。
这些地方上的土豪乡绅就是不报,他们又拿什么跟浙直闽总督熊文灿去报呢?
他们的供词那都是一句话,地方不报,没有办法。
若是别人,拿到这种供词恐怕也没办法。
魏忠贤拿到供词却是毫不犹豫的派出水师快船和缇骑去将地方上的里正和甲首全部抓过来。
皆因他觉着他又占理了,供词就是他的依据,知府、知州、知县传达的总督令都不遵从,翻了天了啊,你们!
这下却是没那么好抓了。
大明这会儿真是皇权下不了乡,更何况,地方上的土豪乡绅听闻魏忠贤这厮来了,且把知府、知州、知县抓了一堆,那是早就有准备了。
他们能让魏忠贤把里正和甲首全抓去吗?
地方上的里正和甲首那都是他们的人啊,有很多甚至就是他们的亲戚。
于是乎,苏州府各州县和太湖周边各县便如同炸开了锅一般热闹非凡。
那些里正和甲首听闻锦衣卫缇骑来抓人,那都咋咋呼呼的召来手底下青壮跟锦衣卫缇骑杠上了!
涂文辅和李朝钦若是遇着这种事还真有可能不敢动手。
魏忠贤遇到这种事却是兴奋的不行了,皆因朱觉都跟他说了,胆敢动手反抗的那就抓起来抄家问斩啊。
他倒是不急着问斩,他是急着抄家,这抄家抄出来的财货可以拿去讨当今天子欢心啊。
这厮是直接下令,命郑芝豹派出水师将士支援,将那些敢于反抗的里正甲首全部抓到江南织造衙门里,就是一顿严刑拷打。
江南织造衙门里顿时一片鬼哭狼嚎,那惨叫声几乎传遍了整个苏州府城。
紧接着,他便派出水师将士划着战船,带着锦衣卫缇骑,一通疯狂的抄。
他不但命人把那些胆敢反抗的里正甲首家里抄了,还命人将那些背后唆使的土豪乡绅家里给抄了。
这一下,生丝、茶叶、乃至布匹都不知道抄来多少,金银财宝那也抄出来不少。
他在江南抄得正欢呢,京师又炸锅了。
那弹劾奏折是雪片般的飞向皇城。
魏忠贤竟然带着一大帮海盗在东南地方上逮着里正甲首和土豪乡绅一通乱抄!
这还得了?
还有没有王法了?
第127章 抢人饭碗激起民变(上)
海盗奸宦狼狈为奸,整个江南怨气冲天!
魏忠贤这个奸宦又开始无法无天,这厮竟然明目张胆的带着锦衣卫缇骑和海盗在江南一通乱抢!
江南已被这奸宦整得民怨沸腾了,再不惩治这奸宦就要出大事了。
朱觉看到这种弹劾奏折那都是冷笑一声,随即撇一边去,懒得搭理。
魏忠贤在江南干什么他自然知道,所谓民怨沸腾也就是江南那些地方上的土豪乡绅和里正甲首受不了了而已,什么民怨沸腾,这就是屁话!
土豪乡绅和里正甲首是平民百姓吗?
这年头但凡说什么民怨沸腾乃至为国为民的,都不是为了平民百姓!
若真让他来评理,他只会说抢得好!
总督令你们都不当回事,茶赋也不上缴一丝,朕想出钱跟你们买生丝你们还收起来想私自卖去海外。
行啊,朕就不出钱了,直接让魏忠贤去抢!
这会儿他心情大好,也懒得去搭理那些外廷官员。
魏忠贤这厮打抢那是着实厉害,郑鸿逵手底下的蜈蚣船正不断往京师拉生丝、茶叶、棉花、布匹,乃至金银财宝呢,每天最少是十船!
蜈蚣船再小那也差不多是五十吨级的,一船哪怕半载那也是五万斤的货,换成生丝那就是五百担一船,十船就是五千担。
魏忠贤抢来的虽然不全是生丝,那也勉强够纺纱厂和织布厂用了。
这会儿他们的织布机都还不到一万台呢,哪怕按一万台算,三天也就能织一万匹丝绸,而一匹丝绸用的生丝三、五、八斤都有,大抵匀一下就是五斤左右,也就是说,只要三天能送来五万斤生丝那就够现在的织布厂织的了。
宋应星还利用魏忠贤抢来的棉花吧纺棉纱的大纺纱机都研制出来了。
这天上午巳时许,他才刚刚批阅完奏折,便带上郑芝龙、王承恩和方正化等直奔纺纱厂而去。
此时纺纱厂和织布厂第一批厂房那都已经建好了,有些厂房里那都已经摆上纺纱机和织布机开始纺纱织布了。
不过,大部分厂房的窗户都还没有装玻璃。
这是没有足够的玻璃了吗?
朱觉带着疑惑走进宋应星研制棉纺机的厂房里一看,那都不由得眼前一亮。
好家伙,棉纺机出纱锭的地方那是足足三十个锭子在那里不断旋转变大啊。
这一下就从九个锭子增加到三十个锭子了,这效率足足是手工纺纱的三百多倍啊!
宋应星见他进来了,那是忍不住迎上来兴奋道:“陛下太英明了,这刷辊果然能用来纺棉纱,且想同时纺多少锭都行。”
这话倒也没错,后世的纺纱机那最少都是同时纺出几百个锭子来,同时纺上千个的都有。
不过,这会儿的机械水平估计同时纺一百个锭子出来都难。
朱觉微微点头道:“嗯,先别贪多,能同时纺三十个锭子出来已经很不错了,这种大纺纱机没问题了就先量产一批,至于同时纺五十个锭子乃至一百个锭子的以后再研制也不迟。”
宋应星连连点头道:“陛下英明,现在的小蒸汽机也就能带动这么大的刷辊了,若是要同时纺出更多的锭子来,还得等微臣把大蒸汽机研制出来才行。”
大蒸汽机还没研制出来吗?
朱觉颇有些不解道:“大蒸汽机好像跟小蒸汽机差不多吧,你还没研制出来?”
这个怎么说呢?
宋应星颇有些尴尬道:“微臣这些天研制棉纺机和发条去了,还没来得及研制大蒸汽机呢。”
对了,还有发条。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发条研制得怎么样了?”
宋应星不假思索道:“那东西倒没什么难度,微臣已经把样品研制出来了,也装织布机上试过了,效果挺好的,果然能节省一天的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