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牧师日记 第61节

  “这个不是给我们自己吃的,先帮忙抬进去就好了。”黑袍神父指挥着众人把面粉一袋袋的搬进去。

  “难道这次是要有饥荒吗?”女管家对之前囤积煤炭的事情还记忆犹新。

  “食物会涨价,但是还不到饥荒的程度,这些有其他的用途,下面你们按我说的做就好了。”黑袍如此吩咐道。

  ——

  第二天,冬宫

  皇后亚历山德拉早上正在寝宫坐卧不宁地等待着他的“普金神父”到来。

  不愿放弃已经到手的东西是人类的天性,向贵族征集物资的命令摊派下去后遭到了强烈的反弹意见,而面对阻力,皇后本人也不是一个叶卡捷琳娜式的女人。

  面对着汹涌的反对浪潮,亚历山德明显有些慌张,偏偏他依靠的“普金神父”还不在身边。

  “陛下,还是请休息一下,等神父来时我会马上让他去见你的。”一旁的女仆长带人走过来。

  “可是安娜,我现在心里很乱,我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

  “陛下,你需要冷静,你现在的状况不适合应对局面。”女仆长安抚着自己的密友,让女仆把皇后送回休息室。

  等皇后离开后,女仆长看了看四周,走进一个隐秘的房间,里面已经有一个低级官员装束的人等在那。

  “反抗的声音很大?”

  “是的,安娜小姐,包括尤苏波夫亲王在内的几个大贵族公开表示了反对,他们甚至,甚至说…”

  “说什么?”

  “甚至说皇后陛下是德国人派来的探子,才会下这样的命令…”说完对面的人就深深低下头。

  “嗯…”女仆长用修长的食指点了点自己的鼻尖,这是她思考时的小动作。

  “陛下的命令并没有问题,没有办法凭空变出物资的情况下,贵族捐献是唯一快速有效的方法,不过反弹的声音也确实不能不考虑…”

  下一秒,女仆长抬起头向眼前的人说“陛下的命令依然要推进,但是你们要在【无意间】说起,这个都是普金神父向陛下谏言的懂么?”

  眼前的官员思索了片刻,脸上露出了然的神情“是,下官明白了,会掌握好分寸的。”

  当下属离开,房间里只剩下女仆长一个人时,她摊开自己的手掌似乎在观察着什么,又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没办法,贵族的情绪总要有一个宣泄口,既然不能让陛下来挡着,那么就只好委屈你了。”

  “其实,也不算是委屈你,这本来就是你的主意,不是么?”女仆长看着自己的手心,喃喃自语。

  随后她像是想起了什么,再次叫来一名侍从。

  “去问一下柳达,普金神父现在在家里干什么?”

  “安娜小姐,之前那位小姐来过消息了,他们说是在做圣饼。”

  “什么?”

  ——

  面粉被一袋袋的倒入大盆,有人向里面添加水。

  没有酵母、也不添加盐,秦浩自己用手把面粉揉成一个个的小团,虽然是最简单的方式,但是依然是一个高强度的劳动。

  圣饼的制作,普通人是没有资格参与的,哪怕只是这种简单的揉匀拍扁的动作,都要神父亲自操作。

  秦浩几乎一天都在重复着相同的动作。

  “这大概就是在流水线上拧螺丝的感觉吧。”秦浩有些自嘲的笑了笑,看着女仆们把这些面饼一个个塞入烤箱——他的手已经有点抬不起来了。

  管家小姐看着其他人的注意力都在烤箱上,于是小步凑过来,在黑衣神父的耳边压低声音说“你到底想干什么?昨天我给你的东西难道没看懂吗?”

  “我明白,柳达,我会离开,但是不是现在。”黑袍神父并没有正面回答管家小姐的意见。

  炉子里的火开始变得旺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很多市民讶异的发现,穿着黑袍的普金神父竟然再次推着手推车走上街头,向每家每户分发圣饼。

  由于之前在暴乱中保护市民和分发煤炭的事情,普金神父在这一片的民众之间有很高的声望。

  很多人都用“我们的神父”这种称呼来区别其他人。

  有受过恩惠的市民出门迎接,家中有病人的家庭甚至还会请神父来祈福。

  人们虔诚的收下圣饼小心收好,有人掏出钞票想要奉献金钱,却被神父阻止了。

  他提出了一个有些奇怪的要求,信徒如果想表示虔诚,可以用一小块麻布来交换他手上的圣饼。

第95章 站在人民的身前

  圣彼得堡的街头出现了一个奇景:

  每天黑袍神父都会推着手推车在街面上分发圣饼,他所要求的只不过是一块小小的麻布,而整个城市的市民都趋之若鹜。

  要知道那可是普金神父,是能随意进出冬宫的大人物,他发的圣饼一定能更有神力吧。

  再说了,一块麻布而已,哪怕是圣彼得堡里最穷苦的家庭也能拿的出来。

  一车车圣饼被市民收下,一块块的麻布被装上小手推车,很快就堆满了戈罗霍瓦亚街64号整整的一个房间。

  市民们之间流传着普金神父平易近人的好口碑,而敌对者和监视者们则感到莫名其妙。

  “也许他赞美诗读多了脑子糊涂了也说不定。”这是某个大贵族看到报告时的原话。

  但是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一切都不一样了。

  东普鲁士惨败,华沙沦陷,上百万伤兵开始涌入圣彼得堡。

  平日里的街道上突然到处都是伤兵,他们呻吟着,怒骂着,诅咒着,却依然无法得到有效的照料!有人在痛苦中倒在圣彼得堡街头,整个城市变成了如同炼狱一般的景色。

  冬宫,皇后亚历山德拉少见的发了脾气。

  “这些吝啬鬼!国家的蛀虫!一个个貌似忠诚的老狐狸!他们把我的命令都当成什么了!?”

  “明明普金神父已经给我准备的时间了,可这群镀金寄生虫都干了什么?!”

  一本账册被丢在地上——上面记录的是贵族们捐赠的物资,最多的也不过是一万卢布,有小气的几百卢布的也有。

  上百万伤兵,大概每四个人可以分到一个卢布,以目前的物价,连块大点的黑面包都买不起。

  不仅是这样,皇后调查的几个倒卖物资的贵族,也是在交完罚金之后,照旧做起了黑市生意,甚至为了弥补损失变得变本加厉。

  一旁的女仆长看着举止失态的皇后,暗自叹息。

  亚历山德拉优柔寡断的性格造成了她并没有能强硬的推行之前的政策,在关键的时刻选择了贵族方面妥协,不但没有收集到预期的物资,就连自己的声望也再次遭到了打击。

  毕竟妥协这种事,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足足发泄了十分钟,亚历山德拉总算是暂时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她转过身,有些焦急的问“普金神父呢?这个时候只能依靠他的智慧了。”

  “陛下,普金神父他…”

  “他怎么了?”

  “他现在应该是在大街上。”

  ——

  圣彼得堡街头,一个士兵静静的躺在火车站的露台上,他的左腿上有一道腥红的伤口,伤口已经腐烂发臭,不断有蚊蝇在四处飞舞。

  他是在华沙战役中负伤的,一块炮弹的破片带走了他小腿上的一块肉,却奇迹般的留下了他的性命。

  然后就是溃逃,爬火车,再溃逃,当他来到圣彼得堡时腿上的伤口已经烂的不成样子了。

  没有药品、没有病床、甚至没有绷带,他就被随意的摆在街边,就像是一坨等待腐烂的臭肉。

  我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谁又会在乎我这样的人呢?

  意识朦胧中,似乎有人出现在他的眼前,把手缓缓的伸向他。

  我…我这是要死了吗?天使来接我?士兵迷迷糊糊的胡乱想着。

  可是…怎么天使穿着的是黑色的衣服…怎么翅膀也是黑色的?

  下一刻,等他睁开眼睛看清对面的人,才发现是一个年龄并不算大的神父,肩头还停着一只黑色的大鸟。

  “神父,我…我要死了么?”被唤醒的士兵,张开嘴用颤抖的声音问。

  “不,你不会死的,但是要先忍一下。”对方拿出一块麻布,弯下腰开始处理他的伤口。

  炽热的灼烧感从腿上传来,但这反而激起了士兵的求生本能,他咬着牙齿忍受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疼痛渐渐减轻,他发现自己的伤口已经被重新包扎,对方甚至还留下一块麦饼和水。

  回想起刚才发生的事情,士兵忍不住喃喃自语

  “我这是遇见神迹了吗?”

  同样的事情每天都在街头发生,人们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神父用圣饼向大家换麻布是有如此的深意。

  他早就预感到了这场悲剧的发生,想要用这种方式来拯救大家。

  一时间“圣徒”“圣人”“隐士”这些词频繁在市民的口中传颂。

  然后就是追随者开始出现,在一周过后,黑袍神父身后已经有数十人跟在后面了。

  这些人每天和神父推着装满麻布和食物的手推车,在街面上寻找救治伤势严重的伤兵,至少有数百人得到了他们的恩惠。

  一时间黑袍圣人的声音响彻圣彼得堡的街头巷尾。

  但是,比起庞大的伤者基数,这些努力根本是杯水车薪,圣彼得堡的形势还是在向更恶劣的方向滑落。

  电车站,卫生兵萨沙背着自己的医疗包小跑着冲向一个腿部被锯掉的伤兵,那个士兵刚刚打算爬向电车驶来的轨道。

  “别这样!不要轻易糟蹋自己的性命!”卫生兵一边拖拽,一边在对方的耳边喊着。

  “别管我!让我死掉好了!滚开!”士兵毫不领情的怒骂着眼前帮助他的年轻人。

  他挣扎着,抵抗着,喷着肮脏的破烂话,骂着骂着那个士兵竟然开始嚎啕大哭!

  “呜呜呜~~~求求你让我死掉好了!我去了另一世界就不会这么痛苦了,你是好人,去帮其他人好了。”

  “呼~呼~”年轻的医疗兵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掏出背包里的绷带,跪在地上对士兵眼神无比认着说

  “天堂的路很长,有些事可以路上再做,人生的路太短,我只希望帮助你在当下。”

  “这是我最尊敬的人教给我的,只是我当时太懦弱,不敢面对,今天我绝对不会放弃你的!”

  断腿的士兵此时眼里开始有泪水涌动,一直被当做灰色牲口,从来没有人这么和他这么说话。

  要是天堂里,有人这么对他就好了。

  但一声呵斥却打破了这和谐的一幕。

  “你这个猪猡!为什么挡在这里!快滚开!把露台让开!”一名骑着马的哥萨克骑兵大声喝骂道。

  “请等一下,他伤的很重!”萨沙挥舞着手臂。

  但对方竟然蛮横的走到了前面,扬起手中的凶器!

  “滚开!!!”

  阳光下的马鞭被高高举起,在路人的眼中无比的刺目。

  萨沙一闭眼,弯下腰用身体护住了露台上的伤兵。

  呼!!!!

首节 上一节 6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