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第91节

  张辽大吼一声,一面呼喊徐晃,一面直追淳于琼。

  几乎在张辽吼声落下的瞬间,徐晃的大斧便飞向了扛着麾旗的袁兵,猝不及防的袁兵当场毙命。

  又见徐晃如同熊虎一般高高跃下,抽出大斧回身一砍,高悬的麾旗便被砍倒。

  骤见麾旗倒下,本就士气不济的袁兵更是心惶,反观曹兵却是士气更增。

  “淳于琼休走!与我一战!”

  张辽赤目大喝,遇上拦路的袁将,便是一戟打去,也不管对方死活。

  淳于琼惊得心惊胆裂,直呼“不是人”。

  若是以往,张辽的表现也没这么凶猛,降将本就不受曹操器重,自然也不会过于的为曹操卖命。

  究其原因,还是张辽自许攸口中听闻关羽单刀匹马于万军从中斩杀蹋顿后,又惊又慕。

  张辽本就是骁勇善战的边郡悍将,又与关羽颇有交情,这心头自然不甘落后。

  徐晃同样如此,既与关羽同为河东人又被关羽私下呼为“大兄”,徐晃也生了比拼之心。

  再加上袁绍骑兵在后方集结,众人都处于生死攸关之下,张辽和徐晃便不约而同的要夺那斩将夺旗的大功。

  随着徐晃砍倒麾旗,张辽又追着淳于琼满营垒的跑,扛不住压力的袁兵终于崩溃了,或是丢盔弃甲而逃、或是直接趴在地上请降。

  虽有万余人的优势,但士气不存,人数再多也跟溃逃的牛、马没什么区别。

  淳于琼被张辽追得急,一个不慎撞到了粮车上,整个头都嗡嗡作响。

  张辽顺势前扑,直接与淳于琼扭打起来。

  淳于琼本就勇武不如张辽,此刻又心怯,虽然奋力想要挣脱,但却在张辽的拳头猛击下越来越气弱。

  不一会儿,淳于琼便鼻青脸肿,奄奄一息。

  “文远,接绳!”

  徐晃砍下粮车上的绳索扔向张辽。

  在张辽与淳于琼扭打时,徐晃就已经赶到,但徐晃没有去与张辽抢功,而是奋力护在张辽周围与淳于琼的亲卫厮杀。

  将淳于琼捆了后,张辽脚踩淳于琼,扫视周围,怒目而呼:“淳于琼已被我生擒,谁敢上前!”

  在张辽和徐晃的双重压迫下,周围的袁兵一哄而散。

  见张辽于万军从中生擒淳于琼,又得闻徐晃砍断了麾旗,曹操不由大笑:“玄德有云长,孤有文远、公明,足以相敌也!”

  看着淳于琼的惨状,曹操不由得意而笑:“淳于琼,你今日兵败如此,可知道是什么原因?”

  早在刘宏成立西园军时,曹操与淳于琼便是同僚。

  只不过,淳于琼一向与袁绍亲近而瞧不起曹操。

  今日擒了淳于琼,曹操颇有一种“从前你对我爱答不理,今日我让你高攀不起”的得意。

  然而淳于琼瞧不起曹操是来自于骨子里的优越,哪怕兵败了也不肯低头:“胜负乃是天定,问我作甚?”

  曹操见淳于琼不肯屈服,曹操顿生犹豫,欲留淳于琼性命。

  同行的许攸却是谏道:“淳于琼骨性高傲,不会忘记今日兵败的耻辱。可杀之!”

  听得许攸的声音,淳于琼猛然抬头,惊愕而问:“许子远,你怎会在此处?”

  想到今夜骤然遇袭,兵败至此,淳于琼目眦欲裂,怒目而喝:“竟是你这贼子泄我行踪,大将军不会饶恕你的!”

  曹操看了一眼许攸,又看了一眼淳于琼,暗暗一叹,挥手示意:“杀了吧!”

  虽然不知道许攸与淳于琼有何私怨,但留下许攸显然比留下淳于琼有用,万一留了淳于琼性命而惹得许攸不快,说不准许攸又叛逃了。

  到时候许攸又引人来奔袭曹操的后方,真就成也许攸败也许攸了。

  杀了淳于琼后,曹操又下令四面放火焚烧辎重粮草。

  熊熊大火在乌巢燃起,而直到此时,袁绍派来的轻骑才堪堪集结!

  2更来了,图居然没审核过

第138章 袁绍一错再错,张郃高览倒戈投曹操

  曹营主寨,张郃、高览率众猛攻。

  大量的攻城橹向前推进,箭矢如雨,杀声如雷。

  然而。

  从黎明到晌午,曹营主寨依旧坚固难摧。

  曹操虽然带走了大部分的骁将悍卒,但也留下了曹洪、荀攸镇守主寨,又有贾诩等一干谋士分守别营。

  而如今。

  曹营主寨没能攻破,别营也是战事不顺。

  这其中不仅有双方将士骁勇差别,还有更重要的士气差异。

  留守营寨的,都是抱着曹操不归便死战不退的决心。

  因为众人都明白:若是守不住大营,即便曹操奔袭乌巢赢了也难以活命;可若是守住了大营,即便曹操奔袭乌巢败了也还有退路。

  反观袁兵,大抵都没有视死如归、破釜沉舟的气势,只当是日常攻打曹营。

  每天就吃点儿汤汤饭饭,玩什么命啊!

  “张将军,今日之事,恐怕难以善了。倘若乌巢无恙,我等或可活命;倘若乌巢有失,我等难辞其咎了。”高览将头盔取下,撩起袖子擦拭头盔中的汗渍,脸上有掩饰不住的疲惫。

  张郃眉头紧蹙:“高将军,不可危言耸听坏了军心。”

  话虽如此,但张郃却是深感忧心。

  万一,淳于琼真如预料一般被劫粮的曹兵击破,十万步骑就得饿肚子了,即便冀州还有粮草在运来的路上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高览暗暗一叹,不再分辨。

  众将皆在苦战,反观官渡大营中。

  袁绍则是美美的睡了一个回笼觉,一直到了晌午方才醒来。

  一醒来,袁绍便问左右:“淳于琼可有击破曹兵?张郃、高览可有攻占营垒?”

  能这般发问,足以表明袁绍压根就不担心会输。

  淳于琼万余步骑护粮,再有轻骑去救,以及张郃、高览率重兵攻打曹营,就这周密的部署:怎么输?

  也不知道是为了投其所好还是真有人伪报军情,左右竟然直接对袁绍称“乌巢贼兵已被杀散”。

  袁绍大笑,更不担心乌巢,反又加派兵力攻打曹营,誓要趁着这个天赐良机一鼓作气的拿下曹营。

  就在袁绍得意之际,忽有人报曹兵径袭营门。

  袁绍闻言大怒:“谁在妄言!敢坏孤军心?”

  眼下袁兵将曹营堵得水泄不通,又岂会有曹兵径袭袁绍营门了?总不能说是偷袭乌巢的曹兵也跑来玩围魏救赵的把戏?

  配吗?

  就在袁绍以为是有人妄言时,又见营门都尉惊惧而来,跪地哭泣:“报大将军!有曹兵在营门送来了被割下的鼻舌,约有近万,还有淳于将军的人头!”

  曹操也是奸诈。

  在乌巢砍杀的袁兵其实只有千余人,但曹操却将牛、马舌头割下充数,与淳于琼的人头一并扔到袁绍的营门前,制造出了斩获近万的假象。

  “不可能!”

  袁绍拍案而起,怒目而喝。

  “淳于琼有万余人,孤又派了三千轻骑前往夹击,怎会兵败?尔敢坏孤军心,是何居心?来人,将此人拖下去砍了!”

  营门都尉又惊又惧,大呼“冤枉”。

  但刀斧手可不会听营门都尉的叫屈,直接将其拖出。

  虽说砍了营门都尉,但袁绍的心情并没变好,忙派人去打探乌巢军情以及径袭营门那支曹兵的动向。

  直到乌巢败残军马归寨,具言淳于琼兵败被杀,袁绍才敢相信。

  “淳于琼坏孤大事!”

  “传孤军令,全军猛击曹营,退后者斩!”

  袁绍也是慌了。

  一旦乌巢粮草被烧的军情被传开,十万步骑顷刻间便会土崩瓦解,唯一还能扭转胜败的机会,便是一鼓作气攻破曹营。

  然而。

  袁绍高估了自己对十万步骑的统率力。

  原本攻寨的袁兵就惊愕身后方竟然出现了曹操的兵马,此时又得到了全军猛击的军令,更有后方传来乌巢近万军士被杀的流言。

  士气如山倒。

  不论是攻打别营的袁兵还是攻打主寨的张郃、高览军,皆受影响而变得人心惶惶。

  “果然如我所料,淳于琼没能守住乌巢,我等皆要命丧于此了!”张郃悲愤而呼,又是焦急又是无奈。

  高览却是神色有异,不知道在想什么。

  就在张郃不知如何抉择时,人报郭图遣人密报“大将军欲责你二人攻寨不力之罪”。

  一听这话,张郃当即便怒了:“都怪大将军不听我言,方有此败!怎还要责怪我二人攻寨不力?”

  话音一落,张郃便又后悔,即便心中再有不满也不能对袁绍出言不逊。

  殊不知。

  张郃这话很快又被回报郭图,郭图不由暗喜,忙到袁绍面前谗言道:“方才我派人去督战,结果张郃、高览二人不仅怠战,还出言不逊,称‘大将军不听良言,方有此败’。真是岂有此理!若不是二人不肯用力,又岂会让曹操得逞!”

  袁绍本就因淳于琼乌巢兵败而烦忧,此刻又听郭图谗言,下意识又想到因为审配收捕许攸家眷而导致许攸叛逃泄密,认定这群出身河北豪族的都是不尽心的小人,怒火也如泉而涌。

  “二贼坏孤大事,竟还敢如此无礼!郭图,着你持孤剑印,立罢二人兵权,今日定要攻破曹营!”

  袁绍现在也是被骤然崩盘的大势给急疯了,压根就没去想郭图在谗言这种可能,只想让郭图接管张郃、高览的兵权,然后强攻曹营。

  郭图得了剑印,随后又带着督战队直往前部,当场便下令拿下张郃、高览。

  听着郭图那冠冕堂皇的理由,张郃又惊又怒:“郭图,你怎敢害我?”

  郭图却是将剑印高举:“大将军剑印在此,谁敢不从!”

  话音刚落,高览便大声疾呼:“张将军,大将军听信谗言,我等岂能坐而等死?不如去投曹操!”

  随后便是张弓搭箭,箭中郭图左臂。

  张郃暗道“苦也”。

  倘若只是兵败,家眷不会受累;如今临阵反叛,家眷皆无命了!

  然而眼前局势,也容不得张郃再多想。

  看着郭图狼狈而走,张郃狠了狠心,挥枪高呼:“大将军听信谗言,欲害我等!有愿降曹司空的,随我烧毁攻城橹!”

  3更来了

首节 上一节 91/1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