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把身子靠在云策怀里,小声道:“越乱,郎君这样的才德之士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云策抬手在她屁股上拍一巴掌道:“你不用总想着鼓动我的野心,我本身就没有野心,只有一些必须要去做的事情而已。”
自从云策接收了逃难的流民之后,就总有从东边过来的流民投靠云氏山庄,对此,云策对流民的政策就是照单全收。
只是每人每日只有三两粮食,剩余的缺口,就需要流民自己去荒原上寻找。
为了给流民扩大寻找食物的范围,云策不得不再一次开始了自己驱逐野兽的工作。
每人,每日三两粮食,也就是半碗麦粒,或者半碗豆子,好一点的时候,还会领到半碗草粮。
麦粒跟茅草根一起煮着吃,会给原本粗粝难以下咽的麦粒提供一些润滑作用,不但很容易就能把麦粒吞下去,还自带着茅草的清香。
当然,如果想要吃好,就要看运气好不好了,如果此时,你恰好从快要融化的冰洞里抓了一条鱼,你今天的晚餐就很丰富了,有豆子,有鱼,将两者煮在一起,省一点的话,可以吃两天。
看到人们不断地开发出新菜谱,云策很是欣慰,这虽然是自救的一部分,以后,等日子好过了,如果有人再把这些互拼乱凑的食谱改良一下,未必就不能创造出独属于大汉的美食菜谱。
胡乱哼哼的歌谣,胡乱拼凑出来的饭食,胡乱制造的趁手工具,以及胡乱发出的一些感慨,在经过时间的洗礼,以及人们持之以恒的改良,最终这些东西终将会融入到大汉的文明,文化中,再也看不出其中的粗陋与慌乱。
云策自己就是一个美食高手,但是呢,他从来不会闲着没事去教导这些流民们如何制作出美味的食物出来。
食物被制作的美味了,众人就吃的多,在食物匮乏的现在,吃饭应该是为了活着才是正理,绝对不能是活着为了吃饭这样的歪理邪说。
只要不讲究什么色香味,荒原上能吃的东西其实挺多的,好多草籽里其实就含着不少的淀粉,把这东西从草穗上捋下来,再揉碎了,小心吹掉外壳,放在瓦罐里不停的熬煮一夜,这样,你就有一罐香浓中略带涩味的草籽粥。
云策喝过之后,觉得这东西其实挺抗饿的,就是产量太低了,想要凑够一锅粥的草籽,可能需要两三天的时间。
跟大汉别的地方比起来,云氏山庄毫无疑问是一个很穷的地方,可是,奇怪的地方出现了,就在云氏山庄这个穷地方,人性的光辉就像一道极光一样照亮了这片荒蛮的土地。
人与人之间极为友善,不论是最早跟云策来到这里的奴隶,还是后面过来的罪囚,或者说最后来到这里的流民,她们的关系极为融洽。
云策把这一现象归结于穷的因素。
说真的,在一个大家普遍都是穷逼且看不到能迅速发家致富的地方,人与人的关系自然是极好的。
因为,大家吃的一样,住的一样,穿的一样,没啥可比的时候,对旁人,对自己自然就宽容大度起来了。
不过,云策也并非没有留下特殊的通道,这条通道是给营地里人材准备的,只要你能拿出真正的本事来,哪怕是一技之长,都可以去找云策试试看,如果通过云策的检验,就能立刻成为营地里的管理者。
一天的口粮,也会从三两,变成半斤不说,还可以管理一批人。
自从一个号称自己会烧砖的人,经过云策检验后,成为营地砖瓦厂的厂长之后,就有很多人冒出来来找云策。
大部分人是不成的,比如,很会抓鱼,比如,跑的很快,比如,力气大,比如,能听懂鸟叫的……
这些人自然不能成为管理者的,不过,云策还是把他们的本事记录在案,一旦需要了,再用他们也就是了。
有一个上半身很宽,双腿很短的少年人,暗中观察了云策好几天了,终于,在云策即将失去耐性的时候,他主动来找云策,声称要请他喝一碗草粮贝壳粥。
在流民营地里,草粮这种最能饱腹的食物很难获得,一万多人的营地里,每日发放的草粮不过三十斤。
当这个身材奇特的少年人说请云策吃草粮贝壳粥,刚开始的时候,云策是不愿意吃的,毕竟,那个少年人只有三两粮食,就算是加上他砸开冰找到的贝壳,也不够两个人吃的。
直到那个少年对云策说,他来自火族,云策这才勉为其难的吃了一口所谓的草粮贝壳粥。
这东西很难下咽,贝壳肉可能没有淘洗干净,里面有不少的泥沙,咬在嘴里很容易伤到牙齿。
如果不是云策对这个火族人有着很大期望的话,他绝对没有毅力把这半碗又腥,又黏糊的东西吃下肚子的。
等少年人同样用极大的毅力喝完半碗草粮贝壳粥之后,少年人见云策笑眯眯的看着他,一张算不上黧黑的脸,就涨的通红。
“从我进入流民营地的第一天,主上就该知道我的身份了吧。”
云策点点头道:“火族的身形外貌特殊,这一点大汉人基本都知道。”
“为什么你不来找我,你应该听到风声了,我就是那个逃离了亶望山的火族少主,火幽冥。”
云策瞅着眼前的少年人道:“火族少主叫火燎,不叫火幽冥。”
第183章 一朵自由的火
“我现在就叫火幽冥,或者,你叫我幽冥火也可以,只要你愿意帮我复仇,我可以把火族的库藏都送给你。”
尽管火燎很想让自己平静下来,只是,想起自己身上背负的家仇,让他很难冷静下来,语气也变得越来越高亢不说,甚至有些咄咄逼人。
看着越来越激动的火燎,云策眼中的希冀之火慢慢的熄灭了,自从听说这个家伙从曹锟手里逃脱了,云策作为一个旁观者,多少还在为这个家伙感到庆幸。
总觉得这种标准复仇主角的模板下,这个主角应该是有一点本事的,尤其是在得知自己的营地里来了一个火族人,这样的期盼就被放的很大。
现在看来,这家伙就是一个蠢货。
人在这里,火族库藏的位置在他的脑袋里……这个家伙是如何自信到,他云策,身为一地的领主,居然就没办法撬开他的嘴巴?
云临川曾经说过,理论上来讲,这个世上就不存在宁死不屈的人,为了一个高尚的理想,死,其实不难,难的是死之前的经历,由于身体与思想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思想坚强,肉体却不听思想的指挥的例子屡屡皆是,除非,此人的身体与理想的融合度高度统一,才能漠视世间的所有考验。
而这种人,万中无一。
总体上,人作为一个个体,本身的认知是有限的,基本上,本身会固执地认为,他之下的人愚昧不堪,他之上的人腐朽堕落,只有他自己才是又清醒,又智慧的人。
目前,这个火燎就是抱着这种想法来找云策的。
他认为火族的库藏对如今每天只有半斤粮食吃的云策有着无与伦比的诱惑力,他觉得,云策会为了火族的库藏付出所有,甚至帮助他向曹锟复仇。
他没想到,或者说根本就没去想,云策真正在意的是这里的人,这些人才是他真正的宝贝。
只要让他熬过这个难熬的冬天,云策相信他的营地一定会兴盛起来的。
火族那些锻造铠甲,冶铁,制器在别人眼中可能价值连城,对云策来说纯粹就是鸡肋一样的存在,甚至可以说,连鸡肋都算不上。
想要这些东西,直接问狗子就成了,它的脑袋里装着的东西,比火族所谓的不传之秘更加的高明,也更加的先进,便捷,成熟。
看火燎的身体形态就知道,他们家的科技,依旧离不开一具强悍的身体,可能还离不开锤子,要不然,有病的人才去把身体进化成他这副鬼样子。
如果云策此刻做事恶心一点的话,拿火燎去跟曹锟换东西,一定能换来很多很多东西。
可惜,云策现在需要这场苦难,需要这场饥荒,需要利用这些饥荒,苦难来打造一个可以共患难的人群。
曹锟的粮食对他来说没有那么重要。
现在是共患难,不久之后,云策还会继续把这个人群打造成一个可以共富贵的群体,集体贫穷,集体吃饱,集体小康,再到集体富裕,最终达成共产主义。
所有的过程不能少,次序不能乱,且不能强行把某个环节给省略掉,想想地球上自己的国家,从建国到小康用了八十年的时间,云策觉得这点时间不算长,以他现在的身体状况,他等得起。
寿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寿命拉长,地球上的很多事情,就没必要……,我们能走的更加的稳健,更加的平和……(删掉重新写的)
这就是云策来到这个世界要做的事情,跟达成这个伟大的目标比起来,当皇帝这种小事,实在是不值一提。
火燎眼睁睁的看着云策吃完了他的草粮贝壳粥,然后看着云策擦擦嘴,再看着云策转身离开。
他忍不住大声道:“我可以让你立刻摆脱穷困,可以让你吃饱。”
云策停下脚步回头看着火燎道;“把你送给曹锟,我能更快的从这场饥荒中走出来,曹锟是一个很大方的人。”
火燎又道:“那你为何不送我去曹锟那里呢,还不是你想要独吞火族库藏。”
云策笑道:“火族库藏是你火族人的,你要是能用火族库藏让自己吃饱,那就赶紧去做,这样我就能减少对你的粮食补贴。
吃饱了,就快去荒原里找食物吧,要不然,明天的三两粮食可没有办法让你有足够的精力继续跟我吵架。
你如果想跑,现在就可以离开,没人会拦着你,千万,千万别为了逃跑,就给我搞出一些声东击西的事情,破坏了我的营地,老子就扒了你的皮。”
对一个骄傲的人来说,最大的伤害就是无视,火燎现在就觉得自己被云策给无视了,他愤怒的大喊大叫,却被周围人投来的怜悯的目光给生生地压制了。
现在,每个人都只想着在三两粮食的基础上弄来更多的食物,让自己可以吃的更饱一些,像火燎这样大喊大叫不干活实在是让人看不起。
冯安背着一个背篓,手里握着一卷书懒洋洋的从荒原上走过来,见云策坐在一块石头上看漫山遍野的人群。
就从背篓里拿出一根手臂粗的莲藕递给云策。
“洗干净了,削皮就能吃。”
云策瞅瞅他沉甸甸的背篓,发现里面全是莲藕,就果断地把莲藕削皮,咬一口发现脆生生,甜滋滋的,就道:“从哪里找来的?”
冯安道:“烂泥塘里,刚刚解冻,冷的下不去人。”
“这东西长在烂泥地里,人不下去,怎么挖出来的?”
“我告诉你啊,先把烂泥地里的水引出来,在烂泥地的旁边,用牛犁出一个深坑,烂泥就会慢慢的流进深坑里,这样,烂泥的平面就会降低,原本埋在烂泥里的莲藕就会露出来了,这个时候呢,拿一个长钩子,就能把莲藕钩出来了。
当然,这样做会把莲藕弄断,泥巴会进入到莲藕里面,有一个聪明的家伙,就弄了一个大木盆坐进去,一头挂上绳子,让另外一个人在岸边拉,这样他就能用手挖那些埋得不深的莲藕,各个都完整。
他们还把一些断裂的藕带丢进新的烂泥坑里,等过一两年,新的烂泥坑里也会长出很多莲藕来。”
云策很是佩服的点点头,冯安给他讲述的并不是一个采莲藕的过程,而是在给他汇报他的工作方式——发现,获取,进步,扩张,而后闭环。
这样的工作方式自然是极好的,对于如今还依靠采集为生的大汉政体来说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即便是对云策即将执行的农业大开发,也是极具辅助意义的。
一群穿着衣树布衣衫的孩子,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向河湾那边去了,云策就问冯安,怎么把孩子也拉出来找吃的了。
“那边发现了一个更大的泥潭,泥潭上同样有很多的枯荷叶,安姬觉得这对孩子们开阔眼界很重要,就带着他们去那里看农夫们如何采莲藕。
对了,那个火族人今天应该找你了吧?”
“嗯,找了,想拿火族库藏吊着我帮他复仇。”
冯安跟着云策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也是这个集体中最了解云策的人,咬一口手里的脆莲藕道:“没必要啊,我们如今的战斗方式已经改变了,跟那些铠甲,兵刃比起来,炸弹更适合我们。
而且,我还预计,最迟到明后年,大汉商队的运行绝对不可能像现在这样顺畅,每个州都会以邻为壑,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到时候啊,会有缴纳不尽的税,长安,洛阳这些极度依靠商队才能活下去的地方,必将陷入极大的危机。
所以,我们今年的农业种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失败了,我们想要修造云城的计划,将会彻底的失败。”
云策点点头,冯安能看到的,他自然也考虑到了,如果想要这里的土地产出丰硕的果实,风调雨顺是必须的。
所以,社火的安置,就成了目前最紧要的一件事情,毕竟,农业是很脆弱的,一场雨,一场旱灾,一场虫灾,甚至是一场冰雹,就能让田地颗粒无收。
安置社火的事情,只能跟狗子讨论。
冯安刚刚走开,狗子就托着社火从龙珠里出来,眼看着狗子的触手把社火丢在地上,云策被吓得肝胆俱裂。
才要伸手去接,就看到社火在一根草茎上蹦跶,燃烧的火苗对干枯的草茎没有任何的伤害,它还从一株草茎跳到另一株草茎上,玩耍的很是开心。
“如你所见,你的社火是一朵自由的火,它不愿意落地生根,宁愿跟着你东跑西颠。”
狗子懒散的声音在云策脑袋里响起。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火山跟鬼王山的两场大火,似乎让它感受到了自由的好处。”
“你知道的,我想要的是一朵能庇佑百姓的社火,而不是一个放火利器。”
“暮岁月马上就要结束了,孟春到来的那一天,你可以试着主持一场春祭,来一场社火游行,看看能不能加深一下百姓跟社火的联系。”
第184章 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太少了
社火祭是大汉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这个节日一般要延续整整三天,在这三天里,大人们会把自己的脸涂抹上各种颜色,孩子们则通通涂抹成一张大黑脸。
每个人的嘴角都会草汁描绘出两颗巨大的獠牙,讲究一些的人家,还会把各种猛兽的獠牙装在嘴里,还是会动弹的那种,胡乱活动一下就能把小孩子吓得哇哇叫。
人们还会把家里破烂的衣树布条染成五颜六色,再把这些布条拴在腰上,等扭腰摆胯的时候,布条就会上下翻飞的很好看。
鼓,是大汉人生活的必需品,而不是装饰品,鼓声越大,就能吓跑更多的野兽,也能驱赶走一些不好的死魂灵。
高跷也是生活必需品,一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去野外的时候,踩着高跷走,一来可以防备被毒虫咬,二来,站在高跷上的人看起来很大,这能吓跑不少对人不怀好意的野兽,尤其是狗皮子。
大头娃娃的头套制作工艺非常的繁琐,想要把一大块木头从中间掏空,再雕凿出眼耳口鼻,最后上色,需要的时间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