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60节

  根本不会来真的。

  但是他们也不敢掉以轻心,严阵以待。

  种家军,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对手,十分难缠。

  从他们的先祖种世衡开始,受命在陕北筑青涧城,开辟军屯2000顷,实行全民皆兵政策。任环州知州时,联合羌兵多次击退西夏进犯,使西夏十年不敢犯环州。

  以城寨防御体系压缩西夏活动空间,奠定北宋西北防线基础,也是如今西夏最惧怕的战术之一。

  第二代种谔,奇袭夺回战略要地绥州,大败西夏反扑,修城固防。五路伐夏时候,率军连克米脂等城,让西夏国土大减。

  如今这哥俩,是种世衡之孙,种家第三代,依然是战功卓著,被西夏视为劲敌。

  正因如此,大部分人的目光,全部被种家军吸引了。

  种家军北出横山,所吸引的注意力,甚至一度压过了童贯和刘延庆在朔方的动作。

  宋夏两国都在关注。

  此时一位靓仔,带兵扑到了宥州城外围。

  哨探回报之后,宥州城里和嘉宁军司都没当回事,派出三千精骑,来灭掉这伙盐州的先锋兵。

  韩世忠带着的,是在横山堡寨中,跟他一起死守的兵马,总共来了两千,作为先锋。

  如今骑在马上,早就没有了当日的穷酸样,个个顶盔带甲,精神奕奕。

  他们说说笑笑,正聊着在延安府夜宿姑娘,与人争风吃醋。吃花酒、打群架、赌关扑的旧事。

  这时候,远远传来声响。

  韩世忠笑骂一声,似乎有点舍不得刚才那个话题,起身略略一张。

  他的目力极好,夜间都可辨数十里处外灯火,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一双利目,眼前景象,顿时就看得清清楚楚。

  韩世忠拔出刀来,握着刀柄在空中转了几圈,脸色兴奋至极。

  “兄弟们,拔刀!”

  感谢凤盟、集淼、厨房加肥猫、韩立zz、带带大药水、打击网络LSP、数字哥1534503284549381的打赏,谢谢各位哥~

第80章 勇冠三军

  嘉宁军司的人马一个冲锋,马上意识到问题不对劲。

  对面这些人,不像是长途跋涉而来,一个个精力充沛的很,在马背上疯狂叫喊着,目露凶光。

  他们眼里,看不到一丝对死亡的恐惧,全是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两队骑兵对冲,接敌只在转瞬之间,冲在最前面的几十骑,已经出现在夏军眼前。

  马上骑士一点也不顾惜马力,只是拼命催赴向前。每个人都在扯着嗓门大呼,夏军的马军都头也是打过仗的,他知道这种气势很难起来,一旦起来了,是很要命的。

  不是说这边来的是宋人么,怎么会有这般威风。

  难道是白梃兵来了?可他们武器不对啊!

  来不及多想,双方迎头撞上,瞬间之后,金属的撞击声、惨叫声四下骤响。

  盐州与宥州之间,道路平坦,宽阔的草地上,极其利于牲畜前行。

  因为两州紧邻,盐州兵大部队,就在离战场不远的地方。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个沉默的青年宋军将领。

  哪怕穿着一身戎装,披着大红的披风,在他身上也看不出多少统兵将领的气质,倒是更像一个文官。

  但是他近来威名日盛,尤其是严格执行了几次‘违令者斩’的军法之后,这些刚刚招募的兵马,已经都提起了小心。

  他们对陈绍,也从心底服气,因为人家派出自己的嫡系做先锋,没有让他们去填线。

  诸羌杂胡中的年轻人,是天生的战士,只要能严格服从军令,再经历几场大战的磨炼,就是一群精锐之师。

  用好了能节省很大一笔开支。

  有骑兵从远处飞奔而来,扯着马缰绳勒着坐骑团团转了一圈,扬声大呼;“太守,韩统制在前方与敌骑相遇,已经厮杀起来。”

  “战况如何?”

  “尚未可知!”

  “再探再报!”

  陈绍心中此时已经不紧张了,从现在开始,每一场仗,他都要争胜。

  若是在西夏这战场,还要有来有回,将来如何与辽金争锋。

  他当即命令没藏庞哥,带着没藏部骑兵,前去支援。

  前线战场上,双方的厮杀已经进入白热化。

  韩世忠一边砍杀,一边环顾四周,时不时挥刀指挥。

  他一刀砍在夏军一个都头的肩膀上,用力拔刀时候,刀柄竟然断了。

  西夏军也看出了韩世忠是这支骑兵,几个骑兵校尉顿时围了上来。

  韩世忠暴吼声一声,夺了一把长枪过来,猛的一夹马腹,直迎上去。大枪伸出,劲力到处,枪头如活龙一般的摆动,已经在冲在最前头的那甲士咽喉上带出一蓬血雾。

  接着就毫不停留的直扑向后面几人,见缝就钻,只是在咽喉面门甲叶遮护不到的地方招呼,当面竟然没有一合之将。只是翻身落马,战马收不住势头,还带着尸体朝前冲。

  这种开阔的草原,极其适合骑兵发挥,两边都是精骑的情形下,比拼的就是谁更加勇猛。

  什么战术技巧,都得不到发挥,有点像大唐安史之乱的香积寺。

  因为都是骑兵,谁也不敢撤退,否则必被追杀。所以尽管损失惨重,西夏嘉宁军司的人马,依然苦苦支撑。

  偶尔有几人闪过了韩世忠第一轮疾刺,和他错身而过,还来不及反应,只奔向跟在韩世忠身后的那些士卒。

  韩世忠的亲兵,护着扛旗的,与敌军周旋厮杀。韩世忠则单手握着大枪,用力回扫。仿佛脑后长了眼睛一般,扑扑的只是敲在他们的背后。这大枪在他手中,使出了锤棍鞭铜这等骑战重兵器的力道。

  凡是挨了一下的对手,当即喷血,在马上都直不起腰,更不堪的干脆落马,连一个能冲过来的都没有!

  毕竟是在旷野厮杀,而且更靠近很快嘉宁军司的援兵就赶到了。

  西夏军士气大振,稳住阵型,远处有一个西夏将领,弯弓射箭,朝着举旗的亲卫射来,正中他的肩膀。

  亲卫痛苦地嚎叫一声,眼看大旗要落地,韩世忠扔了大枪,握住旗杆举了起来。

  “敌人要包围,命令诸部,随我向西迂回!”

  停留在旷野上的全部骑兵,陆续便跟着韩世忠的中军大旗转向,诸部成三股马队,渐渐跑起来了,“隆隆隆…”的马蹄声越来越大。

  双方的增兵,都在靠近。

  谁也没想到,在银州前线还打‘静坐战’的时候,这里上来就白热化了。

  俯瞰战场上,恰如两股洪流,韩世忠一骑当先,逐渐加快速度,从西侧飞奔冲出了包围圈,然后立马开始侧袭夏军。

  他把大旗抛给亲兵,再次持枪突杀。

  西侧的夏军来不及调转,死伤惨重,很多都是后背被刺,失却主人的战马嘶鸣,只是团团乱转,挤成一团。后面涌来的夏兵似乎也没料到这等场面,乱了阵脚,只是高呼怒骂惊叫。

  一直以来,都是他们用骑兵冲撞宋军的步卒方阵,面对骑兵对冲,他们还真有点不习惯。

  不是没有西夏的骁勇之士想打破这场乱局,拼死朝韩世忠涌过来。可是不论他们怎样马术娴熟。当初从多少次的骑战冲阵当中活了下来,在韩五面前,还是没有一合之将。

  西夏兵也不是软柿子,宋夏战争一直不断,他们也都是打过仗的,一等一的猛将,大家不是没见过。

  但是这么猛的,还真第一次见。

  韩世忠以前厮杀,都是给人做嫁衣,依然勇冠三军。

  如今每一次挥枪,都是给自己功劳簿上添一笔,简直是如有神助,根本就不知疲倦。

  嘉宁军司的中军帐中,宥州守御使李耀宗左手按剑,昂首立在一辆战车上。

  他背后那腥红斗篷仿佛一面大旗一样,被风吹得在空中飘荡。魁梧伟岸的身躯却一动也不动,披坚执锐的模样十分威武。

  他眼中布满了红色的血丝,前些日子,他的好大儿,将来要继承家业的嫡长子李沐宸,因为去岳父王德家走亲戚。

  竟被这伙人给宰了。

  在他眼中,儿子和他一样的性子刚毅,更兼文武双全,从小备受他宠爱。

  虽然他还有二十多个儿子,但是没有一个,像李沐宸一般得他欢心疼爱。

  所以面对这伙盐州宋兵,他是既有国仇,又有家恨!

  在他身边,一个西夏将领看着场上局势,盐州兵已经脱出包围圈,再行歼灭已无可能,便说道:“李守御,此贼不止勇猛,更是非常擅长捕捉战机,时机掌握得精准不差分毫!”

  “今日仓促出战,准备不足,不如暂且收兵,避其锋芒,集结兵马直扑盐州。”

  “一派胡言!”李耀祖浓眉一颤,骂道:“区区千余骑,我们还要避他锋芒,简直是荒唐!我正要灭了此贼,顺势直扑盐州,侧击童贯,解兴庆府之围。”

  这年轻将领,皱眉道:“就怕盐州援兵赶到。”

  在他看来,真正的大战,最好在宥州城下,这样自己这边占据地利。

  消耗差不多了,出城追击,事半功倍。

  “怕!你怕你娘!”李耀祖一脚踹在他身上,道:“哪有什么援军,再敢轻言撤退,乱我军心,我砍了你。”

  突然,苍劲的号角响起。

  远处有骑兵在聚拢、奔跑,轰隆隆的马蹄声充满了力量。

第81章 向东进攻

  别人打仗,都是吹嘘自己兵力多,达到威慑敌人,提振自己士气的效果。

  但是盐州这一次,因为没法解释自己的兵马数量,甚至还少报了一些。

  饶是如此,大家也都觉得他一万五是虚的,因为按理说陈绍手里就只有一万不到的士卒。

  他还要分兵镇守盐州城。

  随他出征的能有五千已经不错了。

  这个消息,宥州和嘉宁军司自然也知道。

  当没藏庞哥带兵支援赶到,李耀祖哈哈大笑,“这就是你说的援兵!”

  来人一共不到两千骑,加起来也不够宥州兵马吃的。

  如果说宋军的骑兵,还只是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才如此拼命。

  那没藏族人,则是怀着赤裸裸的仇恨,不共戴天那种。

  看着援兵到了,韩世忠敏锐的意识到宥州兵马失去了撤回城中的时机,自己必须拦住他们,等陈绍率兵赶到。

  此时距离战场不到二十里的地方,陈绍和一群将领,围着一张潦草简陋的地图。

  这地图,是盐州收伏的人马,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和对这片土地的熟悉,一起草草绘制出来的。

  陈绍举起来指着说道,“敌人倾巢而出,是正中了我示敌以弱之计,我听说嘉宁军司派遣主力去援助银夏两州,对抗种家军了,机会千载难逢!”

  “一会不要追的太死,让他们逃回宥州,我们尾随杀入,一旦让他们关上了城门,则攻城耗损凭空多出十倍不止!”

  众人伸着脖子瞧了一番,纷纷抱拳道:“末将等遵命!”

  陈绍又派出二百骑人马,分的很散作为哨探,起的是侦察警戒遮护的作用。

首节 上一节 60/1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