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14节

  “固之是吧,早就听说你了,能从北边义无反顾来宋,这份胆略和胸襟,叫人好生钦佩!”

  蔡京说完,李良嗣浑身一颤,赶紧上前行礼,“拜见蔡相。”

  陈绍也跟着一起弯了弯腰。

  蔡京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他不记得这个人是做什么的。

  此时,只听得后堂内琴声轻轻响起,陈绍侧耳倾听,只觉得这曲子柔和之至,宛如一人轻轻叹息,又似是朝露暗润花瓣,晓风低拂柳梢,宛如一股清泉在身上缓缓流过,又缓缓注入了四肢百骸,疲倦劳累竟然消失了大半。

  这曲子也不知道是从哪传来的,看来又是蔡太师的日常。

  和人说话聊天,都自带着舒缓音效,这日子才是人过的.

  蔡京和李良嗣又互相吹捧了几句,然后依次落座,给他介绍道:“这位是都水监的蓝从熙,这位是高屐。”

  两个全都是蔡党的人,而且都是能靠近皇帝的人,这蓝从熙直接就是宦官。

  今天蔡京带他们来,也是有目地的。

  蔡京语调不快,也极清朗,语气也甚是和蔼。

  一点也看不出他老人家当日对付政敌的狠辣。

  要知道元佑党碑一立,大宋朝堂为之一空!

  “蔡相,此番我们”

  蔡京神色不动,笑笑摆手:“我知道你们立功心切,但是老头我还是那句话,辽宋自从澶渊之盟后,世代修好。北方边境何时如此安宁过?

  一旦战端开启,真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你们都是从西北来的,西北是什么样子,你们比我清楚。

  我大宋举国之力,供养西北兵马,百年时光依然无法攻克兴庆府,灭掉西夏。这期间,耗费了多少财力,消耗了多少民力?

  大辽国力,远胜西夏百倍,你们一旦开启战端,将如何收场?”

  李良嗣赶紧说道:“蔡相有所不知,那大辽已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更兼女真人勇猛,若是能联金伐辽,一定可以大获全胜!”

  “既然女真人如此勇猛,那你如何保证,他们灭辽之后不会继续南侵?”

  “蔡相!”李良嗣越说越激动,“女真人少,他们掌控庞大的契丹国土已经是极限,无力南下!”

  “呵呵,固之你从契丹来,自然是熟悉契丹的。他们的祖先又何尝不是小小部落起家。当年突厥强横时候,统治草原,契丹八部,比之如今的女真如何?”

  蔡京不急不缓,继续说道:“而且战事开启,伐辽这等大事,需要多少的钱财、民夫、兵马、辎重.你们计算过么?”

  这次,李良嗣有些词穷了。

  他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陈绍,使了个眼色。

  陈绍不理他。

  李良嗣急了,“陈绍,你说几句。”

  陈绍轻咳一声,说道:“我们宣帅说了,伐辽势在必得,蔡相若是肯配合最好,不然的话,还请静看我们成大功!”

  蔡京身后,那两个官员的表情就有些精彩了,他们看傻子一样看着陈绍。

  饶是蔡京涵养了得,听完之后,都忍不住面色一变。

  但是他很快又恢复过来,哈哈一笑,“好好好,大宋以文驭武是祖制,西北之地,还需要童贯来压制安抚,我一定配合他伐夏。”

  这就是驴唇不对马嘴,自己明明说的是伐辽,他又在那扯什么伐夏。

  陈绍对这些事,其实不怎么上心,伐辽伐夏的,都改变不了大宋的命运。

  他只想快速地得到童贯的提拔,在西北先从个小军头开始,扎根下来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如今的他,感觉自己就像是浮萍一般,在这千年前的陌生王朝内飘摇。

  今日的对话,是一定会传到童贯耳朵里的,这就是陈绍的目的。

  在西北,蔡京的话语权极低,那是童贯的地盘。

  陈绍就是要让童贯知道,自己这个马前卒,敢打敢拼,为了他童宣帅,自己连蔡京都不怕。

  忠诚不绝对,等于绝对不忠诚。

  我陈绍,绝不骑墙!

  提拔我,你不会后悔!

第19章 且去听曲儿

  “你们要伐辽,那我问你,打仗需要的钱钞,你们准备从哪里筹?”

  蔡京继续说道:“为了伐辽,童贯和王黼一道,从江南筹了六千万贯。

  看到李良嗣和陈绍一脸懵,蔡京呵呵一笑:“哦,对了,这事你们或许还不知道。”

  陈绍和李良嗣级别不够,这种事当然不知道,但是蔡京竟然直接说了出来。

  两边的矛盾,竟然如此之深了么?

  蔡京这属于是不顾及对方的脸面了,看来伐辽这件事,触及了他的逆鳞。

  蔡京是因为给赵佶搞财政有一手,能够拿出源源不断的钱财,来供赵佶挥霍,这才得以数次拜相。

  童贯要伐辽,无疑是给他增加天大的工作量。

  一旦开战,朝廷的钱都拿去填了前线。

  可是皇帝呢?

  他是个可以节衣缩食,减少自己开支,然后全力支援前线的君主么?

  蔡京和皇帝相处这么久,当然知道他不是。

  当今皇上绝对不会亏待自己,等他发现没钱挥霍了,肯定还是要逼着自己给他弄钱。

  去哪弄?

  蔡京心中,早就大为不满,江南富庶,一直是他弄钱的对象。

  “如今江南道百姓,苦不堪言,已经到了水深火热,活不下去的地步!你们竟然还要伐辽,这六千万贯,也不知道有多少,真的能用到伐辽上,恐怕上来就有一半进了王黼和童贯的口袋了吧!”

  这句话一出,在场众人,没有一个敢插嘴的了。

  包括给自己经营‘愣头青’人设的陈绍。

  有些事,不是愣就能掺和的,他是装愣,不是真傻。

  蔡京冷笑一声,“伐辽的事先搁在一旁,若是你们真的逼反了江南,在江南出现了民变,老夫倒要看看,你们如何收场。”

  陈绍倒吸一口凉气。

  蔡京宰执天下,果然是有些水平,他已经看到江南的风险了。

  方腊起义,恐怕就在这几天了。

  今日大骂一通,看似是被自己激怒,未必没有提前甩锅的意思。

  江南道,真就是被王黼和童贯逼反的?

  你蔡京今天骂骂人,就能洗干净么,花石纲这些事的钱,到底是进了谁的口袋。

  盘剥江南,朝廷中这六贼,哪个没分?

  王黼和童贯,恐怕还吃不下这么大的肥肉吧。

  高屐在一旁说道:“恩相息怒,且不说什么伐辽和江南民力枯竭,单说这次伐夏之战。十几万大军,数十万民夫,六路转运,现在哪里还剩得下!眼看就要动支三司之数,十万将士远戍,缺了粮饷是了不得的事情,这包袱也只有咬牙背下来,三司这些日子忙乱,正在筹措陕西六路的饷银,没想到还有人要再开辟战场。”

  两人一唱一和,把今日的事,痛痛快快地骂了一通。

  肯定会有人,把事情原原本本,对话一字不差地传给童贯。

  所以看似蔡京在骂李良嗣和陈绍,其实他俩就是来代童贯挨骂的。

  是两个挨骂草人。

  李良嗣当下诺诺应命,狼狈告退。

  反倒是陈绍,依然是腰杆笔挺,仿佛根本没听懂。

  从蔡府出来之后,李良嗣就一直抱怨个不停。

  他甚至都开始埋怨童贯了。

  为什么好端端的,要派来一个棒槌,连蔡京都敢怼的莽夫。

  陈绍在一旁,笑呵呵地说道:“李兄,你还没看出来么,蔡相是绝对不会支持我们的。”

  李良嗣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他要开始准备接下来的面圣了。

  面见皇帝这件事,他还是很看重的。

  在他看来,蔡京说的事都不叫个事。

  大辽的君臣,早就烂到了骨子里,李良嗣不懂大宋,但是他懂大辽啊。

  他坚信就凭大辽那如此昏聩的天子,如此奸佞的群臣,羸弱的将士.肯定是一碰就碎。

  缺钱怕什么,打下燕云十六州,有的是人口和钱粮。

  大辽的那些贪官污吏,积累了无数的钱钞。

  只要开战,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李良嗣生于大辽,长于大辽,又在辽国做了几十年官。

  他觉得世上的帝国,再也没有比大辽更烂的了。

  可惜,他来得晚,他还不懂大宋

  陈绍上马,挥了挥手,几个亲兵紧紧跟上。

  带着董大虎等人,刚想回都亭驿,陈绍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他勒住马匹,说道:“打听一下,汴梁的花魁李师师在哪个行院。”

  与其在都亭驿干等,不如去李师师那里碰碰运气,说不定能提前见到皇帝呢。

  李良嗣本来都准备回去了,听到这话,忍不住问道:“李师师是谁?”

  “一个花魁。”陈绍给了他一个暧昧的眼神,道:“艳名高炽,我在西北都听过。”

  “花魁?”李良嗣微微皱眉之后恍然大悟,随即陷入极大的愤怒中。

  这厮差点坏了大事就算了,马上就要面圣了,他竟然还想去逛青楼。

  李良嗣冷笑一声,心中暗骂一句‘竖子不足与谋’,然后就愤然回去都亭驿。

  此时的青楼,与后代大不相同,实在是个雅地。

  其中有些艺妓是市妓,也就是自愿从业的自由之身,所以不受青楼老板剥削,纯属是卖艺。

  这类似于后世的女星或者女网红了。

  人家名义上,是不干皮肉买卖的。

  像李师师这样的,名声大,家底厚,权贵名流趋之若鹜,陈绍即使到了,其实也见不到人家的面。

首节 上一节 14/1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