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10节

  这家伙原名叫马植,出身辽国汉人大族,做官做到了光禄卿这样的位置,却觉得辽天祚帝太昏庸,于是选择了暗中投降大宋。

  后来他出使金国,亲自和金人缔结盟约,要一起伐辽。

  赵佶赐姓赵,封他做了从一品的光禄大夫。

  靖康元年四月,御史胡舜陟弹劾李良嗣酿成边患,破坏契丹百年之好,导致金人入侵,祸及中国,请求对他斩首示众。

  当时,李良嗣已经被流放到郴州,广西转运副使李升之受命到他的住处砍下他的头,流放其妻子于万安军。

  其实陈绍觉得他蛮冤的,后世很多人,都说他是北宋灭亡的第一大罪臣。

  因为是他主持完成的联金伐辽。

  其实联金伐辽,真有错么?

  大辽是不是被灭了,这是不是收回幽云十六州的好机会?

  大宋自己拉胯,没有把握这次机会,被濒死的大辽给反咬了一口,这也能怪到李良嗣身上,是纯属甩锅。

  而且金国女真人,就是一群野兽,他们灭辽之后,会停止侵略狩猎的脚步么?

  “陈绍对女真人的事,知之甚详,再加上他和完颜阿骨打有些交情,就让他做你的副手如何?”

  “正好,正好!”李良嗣笑着说道。

  若是真有这么个人,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大的助力。

  至于陈绍有没有说谎,李良嗣根本没去多想,因为他不觉得会有人能编造的如此真实。

  非的是真去过辽东女真部落,才能知道那些秘辛。

  “陈绍啊。”童贯轻声呼唤,陈绍赶紧应答。

  “某封你个提辖虚职,这番你和固之前去皇城,圣上要召见你们。见到陛下之后你不要畏惧,把自己的见识说与圣人知道就行。”

  “当今陛下是最圣明的,到时候肯定会赏赐你一个出身。”

  陈绍丝毫不提皇帝,只是大声道:“标下多谢恩帅提携!”

  童贯笑吟吟地说道:“当今朝中有奸佞,见不得某建功立业,见不得陛下开疆拓土,所以一力阻挠联金灭辽。此番你们去汴京,打算如何说动陛下?”

  李良嗣沉吟片刻,道:“你看这般说辞如何?”

  “辽国必亡,陛下念旧民遭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代天谴责,以治伐乱,王师一出,必壶浆来迎。万一女真得志,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事不等矣。“

  童贯点头道:“极好,陛下近年来,多有开疆拓土之意。”

  身为一个宠臣、近臣,揣摩皇帝的心思,是童贯吃饭的本事。

  毫不夸张地说,童贯、梁师成这些人,可能比赵佶本人还了解他自己。

  既然童贯这么说了,那赵佶肯定是有了这个想法。

  在陈绍的记忆中,赵佶是个绝对的怂包,没想到他还曾经有过雄心壮志呢。

  可能是被蔡京等人哄得实在是太舒服了,觉得自己真是天选的皇帝,什么事都能水到渠成吧。

  这王八蛋,正儿八经过了几十年的好日子。

  他一个人爽了几十年,却因此让半个华夏的人替他受罪,说一句罪大恶极也不为过。

  一想到赵佶、童贯他们马上就要开启地狱级副本,陈绍就有些紧迫感。

  好在自己马上就要摸到权力的门槛了。

第13章 真性难掩藏

  铁蹄飞踏扬尘,骅骝嘶风长啸。

  三十六匹骏马,马上骑士皆身材魁梧,头戴铁盔,身穿红褐色长身鳞甲,挟弓佩剑,腰悬长刀,面容肃穆。

  这都是童贯精挑细选的胜捷军精锐,要护送两人前去汴梁,说动赵佶联金伐辽。

  说是如此,其实是和反对的大臣们辩论,因为赵佶早就同意了。

  “陈提辖,此地已是京西北路境内,天色已晚,可要在此扎营?”

  陈绍看都没看李良嗣,直接否了,“天气寒冷,荒郊野外如何住的,我看这地方道路宽阔,前面必有大城,兄弟们进城歇息!”

  李良嗣骑在马上,看着陈绍,眉心微微皱起。

  这人出了西北秦陇,就跟变了个人一样。

  在西北的时候,他是温恭俭礼让,虽然是个军户出身,但是做事极有分寸,说话轻声和善,遇人遇事礼让三分。

  尤其是在童贯面前。

  可是随着远离西北,他就像是变了个人,突然地飞扬跋扈起来。

  沿途打着童宣帅的名号,大肆敛财,索要贿赂不说,碰到不给的还要指使手下的胜捷军强取豪夺。

  那些士绅官员,是敢怒不敢言,都畏惧童贯的权势,隐忍不发。

  李良嗣对此很是反感,因为陈绍的做派,让他有种熟悉感。

  大辽的那些官员,不都是这种嘴脸么。

  偏偏这三十个胜捷军精锐,都被陈绍给买通了,他索贿得来的钱财,真可谓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打赏手下动辄几十上百贯。

  到如今明明自己才是这趟东行的主管,所有人却只听陈绍的。

  李良嗣打定主意,到了京城,一定要给童宣帅写信,把这些事全都抖擞出来。

  陈绍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长舒了一口气!

  终于给他逮到机会了!

  老子投靠童贯之前过得憋屈,要是投靠了还过那种日子,岂不是白投了。

  至于自己的跋扈行径落到童贯耳朵里这种事,陈绍才不担心,童老贼最多笑一笑,说一句下不为例,都怕陈绍真不贪了。

  对于这些‘六贼’来说,他们还管你贪不贪、横不横?

  只要有用就行,而且你贪,你才是自己人,不会投奔清流,只能依靠他们。

  他们自己就是最大的贪官。

  蔡京过个生辰,动辄就是十万贯贺礼,那可不是信口编出来的,真实的只多不少。

  十万贯什么概念?

  一匹战马五贯钱!

  十万贯可以买两万战马,都能组成一支骑兵了。

  童贯就更了不得了。

  这老太监直接垄断茶叶、盐铁交易,因他曾掌管三司(户部、盐铁、度支),利用职权在财政管理中舞弊,挪用公款,虚报支出,从中谋取私利。

  这每一样,都是自古至今最顶级的贪腐,别的跟这几样比,都是小儿科。

  陈绍是真需要钱,接下来每一件事,都离不开钱。

  你让他现在去哪搞钱?

  蔡京、梁师成、童贯这些,就是‘黄老爷’,他是搞不动的。

  只能是搞‘城南两大家族’的钱了。

  虽然才申时,但天色已然是灰蒙蒙的,西风正紧,驿道上人很少。

  一个老驿卒烫了一壶烧酒,就着两碟小菜,自得其乐。

  老驿卒“呲溜”又干了一杯酒,嘟囔咒骂这鬼天气,怕是要下雨,驿站年久失修,每逢下雨夜里可难熬。

  突然远处传来马蹄声,老驿卒站起身来,远远眺望。

  这群人马骑得飞快,不一会就到了跟前。

  为首一人倒也客气,笑呵呵地问道:“老头儿,这附近可有什么大户?”

  老驿卒吓了一跳,以为是土匪踩点来了,仔细看了看,好像又不是那么个事。

  “问你话呢!”

  年轻人旁边,那身穿战袄的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眼看他发起呆来,举起马鞭就要打。

  老驿卒赶紧退了一步,道:“有的有的,前面不远处,就是独乐园。”

  他手指朝着东边,哆哆嗦嗦地说道。

  “弟兄们,今晚夜宿就在这独乐园!”

  胜捷军的士卒们高声欢呼。

  只有李良嗣冷笑不止。

  他看出了老驿卒不安好心,可是根本没提醒,就要看看陈绍他们踢到铁板上去。

  身为一个辽人,李良嗣比陈绍这军户,更了解大宋。

  独乐园是什么地方?

  那是司马温公给自己修建的园林,也就是司马光。

  司马温公死后获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后配享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

  大宋重文抑武,李良嗣真不敢想,这些大头兵去司马温公的宅子里,大闹一番,将会引起什么样的风评。

  那些文人还不闹翻了天。

  等他们走了之后,老驿卒啐了口唾沫,眼里闪过一丝狡黠。

  洛阳这个地方,对大宋来说,意义非凡。

  一座洛阳城,半部宋史兴亡。

  “园圃之兴废,洛阳之盛衰也;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洛阳,大宋的西京,不仅是文人聚集的圣地,更是世家大族、退隐重臣的聚集地。

  这些豪门通过科举、联姻、学术传承与政治影响力交织成网,形成独特的“洛阳士族圈”,是士林雅集之地。

  陈绍确实不知道,他带着一众兄弟,纵马驱驰。

  这三十多个胜捷军的士卒,都是在西北苦寒之地熬出来的,跟着童贯时候虽然也威风,但那时候身边全是胜捷军的人马,将军们都在,哪轮得到他们嘚瑟。

  这次跟着陈绍出来,可谓是春风得意,彻底开阔了见识。

  只用了短短半个月不到的时间,这些人就聚集在陈绍身边,为他马首是瞻了。

  陈绍心中有数,当初带着辎重队五十个士卒,也是半个月,那些人根本不鸟自己。

  如今却正好相反。

  说到底,利益牵动人心,决定关系,是一切的根本。

  在西北童贯身边,他们也是童贯的人,但周围全都是童贯的人。

  那“童宣帅心腹”这个招牌就不值钱了,甭管到了哪里,都是物以稀为贵。

  如今出了西北,这东西才值钱起来,就得好好利用。

首节 上一节 10/1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