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349节

  “敌袭!敌袭!!速速摆阵迎敌!将车辆横放…………”

  为首之人连忙抽出兵刃,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指挥,士卒们很快便反应过来,又开始指挥着身旁的辅兵们开始干活。

  场面也由最初的混乱,开始变得井然有序。

  运粮车被横过来,如同拒马一般挡在身前,让骑兵没有直接迎面冲杀,且车辆并非是简单的排成一条直线,士卒们躲在车辆后方,举盾之人站在最前方,身后站着持枪者,还有人持弩,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分工。

  不远处的高坡上。

  高羽看着远处的场景,不由满意的点点头,“不错,多次练武还是有效果的。”

  虽然士卒们心底里知道这并不是真正的敌袭,但在一次次的练武中,已经形成了本能,哪怕是遇到真正的敌袭也能第一时间摆阵,迎敌。

  这就是他要的效果!

  就在此时。

  刘一匆匆赶来,“将军,有人自称天子使者前来送信。”

  “当真?”

  高羽心中暗叹一口气。

  看来……

  洛阳那边是真要出事了。

  “去!传我军令,让其余人都来天策府见我!有要事商议!”

第345章 静观其变

  “遵彦,你说将军这般匆忙的唤我等前来,有何要事?”

  杨忠在天策府外遇到了同样收到消息前来的杨愔,不由拉着他到一旁。

  上次随杨愔前往洛阳认祖归宗,得到杨椿首肯后。

  杨忠便是弘农杨氏一员。

  以前有没有关系不重要,宗家认了你,编进族谱那就是一家人。

  他和杨愔一文一武在高羽麾下,很自发的便会形成一个小团体,类似这样的小团体有很多。

  崔暹、崔季舒、崔猷也是个小团体,他三人皆是博陵崔氏,而出自清河崔氏的崔劼,虽然祖上已经分家,但都是崔氏,大致的利益上还是一致的,也是一个小团体。

  杨愔左右看了一眼,“还能是何事?”

  杨忠脑瓜子转的快,看着杨愔看向西边洛阳所在的方位便明白过来,“洛阳出事了?”

  “陛下、丞相,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又或是两败……”

  “遵彦……你觉得将军会有什么想法?”

  杨愔反看了他一眼,淡然道,“待会无需出声,静观其变即可,似将军这等豪杰又岂会轻易被他人左右?”

  成大事者不谋于众。

  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

  “你的意思是,将军是想要打探我等的想法?”

  杨愔没有接话,而是转身自顾自的往天策府内走,杨忠也连忙快步跟了上去,他微微低着头,脸上没有露出任何表情,却一直在暗中观察前来参会之人。

  每个人的神情各异,背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消息渠道。

  尔朱荣大张旗鼓的带着五千契胡精骑南下,并不是什么秘密,甚至洛阳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他们未必知道的比高羽少。

  都是出自世家的老油条,心里都门儿清。

  眼见众人前来,高羽居于主位上,他直接开门见山。

  “今日我接连收到两条诏令。”

  “第一条,陛下令我举兵前往洛阳拱卫,勤王。”

  “第二条,丞相说光州境内有流民欲要聚众谋乱,令我举兵前往光州平定叛乱。”

  “还望诸君为我排忧解难,解我心中疑虑,为我献策,教教我该如何行事。”

  羊侃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

  “子翀!此乃天赐良机啊!”

  “陛下与尔朱荣已经势同水火,也许洛阳已经发生了大事!禁军、中军皆在尔朱荣掌控之中,陛下势单力薄如何迎敌?”

  羊侃越说越激动,亢奋的道,“子翀!光复我汉家中原故土的机会就在眼前!你当举起大旗,想必我汉家儿郎听到消息后,定然箪食壶浆、喜迎王师,纷纷来投啊!”

  不愧是铁血皇汉。

  羊侃也从来都没有隐藏过自己的态度,就大大方方的承认。

  自己就是个皇汉!

  怎么了?

  木兰、彭乐等人没有搭话,无外乎天策府汉人势力比例占比极高,要不是他们这群早早就在怀朔跟随高羽的人在,就是一个纯粹的汉人班底。

  崔劼连忙开口,“祖忻的言论未免太过偏激。”

  “自晋以来,中原故土,汉夷杂糅多年,彼此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岂能这般偏激?”

  高羽微微点头。

  山东稍微好一点,河北早就是汉夷杂糅,当初鲜于修礼能够在定州起事,不就是因为定州境内有大量的丁零人响应他的号召么?

  更别提山西、关中这些地方,胡人的比例甚至比汉人还要高。

  原因也很简单。

  自东汉以来,全球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冰河期’,但凡是冰河期原本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们都会发了疯似得南下。

  因为在草原上根本就活不下来,只能向南拓展生存空间。

  自晋朝的八王之乱,内部疯狂内斗,然后又不断向外借兵,大量胡人南下,看穿了中原王朝的虚弱,进而才有了五胡乱华。

  而当时。

  关中可是重灾区。

  关中、山西的人先往河北逃难,又往山东,进而又衣冠南渡跑到南边。

  真如羊侃所说的那般,那无疑是一开始就让自己树立众多敌人。

  崔劼在中书省干过,肯定接触过大魏官方手中的户籍数据,很清楚现在河北之地的汉人、胡人比例是多少。

  “那又如何!我汉家儿郎骁勇非凡,谁敢阻拦,尽数……”

  “祖忻!”

  高羽不给他说完话的机会,当即大声呵斥,中断了他的发言,“听长史把话说完!”

  更多是为了顾及木兰等人的面子,他手下的胡人少,并不是完全没有。

  羊侃见高羽死死的瞪着自己,又坐了回去,心中显然不是很服气。

  “长史还请继续说吧。”

  崔劼点点头,“依我来看……丞相无非就是想要让陛下迁都到晋阳,纵使有加害之心,但也不会行加害之举。”

  “长史怕是武断了吧?丞相杀过太后,杀过废帝,天子如何杀不得?”

  彭乐这时开口反问道。

  崔劼一愣,进而哑然一笑,“若丞相真如此莽撞行事,那于将军而言,事情反倒是简单了,直接举义旗,伐不臣,为先帝复仇。”

  “司马,你觉得丞相会给将军举义旗的机会吗?”

  彭乐不说话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

  崔劼的意思很明显。

  对高羽而言。

  尔朱荣直接弄死元子攸是最好的消息,但尔朱荣大概率不会这样做,他没这么蠢。

  其次就是尔朱荣强行将元子攸掳到晋阳去,挟天子以令诸侯,那高羽也可以拿出元子攸的密诏。

  “万一……丞相出意外了呢?”

  高慎冷不丁的开口来了一句。

  “怎么可能?”

  “禁军、中军皆在丞相之手,且丞相此番南下还带了五千契胡骁勇。”

  崔暹却笑着说道,“若真是如此,那更好了……如仲密所言,中军、禁军皆效忠于丞相,洛阳城外还有五千契胡骁勇,若丞相出了意外,尔朱氏子弟定会为其复仇……”

  怎么这群人。

  不是希望元子攸死,就是希望尔朱荣死,甚至有希望这俩人一起死的。

  崔家的人这么想也就算了。

  毕竟在崔光、崔亮相继西去,尤其是在元子攸登基后。

  杨氏、李氏的人便渐渐取代了此前显赫的崔氏。

  可杨愔!

  怎么也巴不得洛阳出事?

  天策府似乎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他们都渴望更进一步。

  然而高羽能够给他们的已经到顶,他们想要更进一步,那就得先推着高羽更进一步。

  可高羽也几乎已经到顶。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天策上将本质上跟尔朱荣的天柱大将军并列,无非是尔朱荣有丞相的官职以及爵位更高罢了。

  混乱是阶梯!

  洛阳得乱起来,他们才能趁乱而上。

  高羽并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开口道,“我不是问你们洛阳会发生什么,而是想要各位献策,我眼下该如何行事?”

  崔劼连忙劝说道。

  “将军,陛下的诏令让将军兴兵,丞相的诏令也是让将军兴兵,然将各地士卒召集而来需要耗费时间,我等……静观其变就是了,将军眼下当遣心腹前往洛阳打探消息。”

  “长史此言有理。”

  高羽点点头,最终他也没有表态。

  但众人并不在意。

  因为……整个天策府的核心班底已经表明了态度。

  高羽将杨愔留下。

首节 上一节 349/4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