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子昇摇摇头。
董卓干过的事情,尔朱荣也都干过,行废立之举,屠戮百官。
哦。
相比较之下尔朱荣还是稍微好一点点,毕竟他没有淫乱后宫。
也正是有董卓这个前车之鉴在,天柱大将军还是稍微在意自己的名声和颜面。
“陛下,汉时董卓,倒行逆施,致使人神共愤,最终上下皆对其离心离德,然即便是这般……王司徒都需要诸多谋划才能将其铲除,臣智短,没有计策献给陛下,但……臣还请陛下不要过于操切,这等事情……需缜密计划,不能出鄙陋,若是走漏了消息,怕是……”
温子昇很识趣的闭嘴。
元子攸轻笑一声,他哪能不清楚?
可眼下他已经没的选了。
“朕问你,若是铲除董卓后,王司徒让天子下诏令赦免其余人,是不是王司徒就不至于落得个身死的结局?”
温子昇没有贸然回答。
他默然片刻后摇头道,“陛下,此一时彼一时,丞相非董卓,不能一概而论。”
董卓说到底。
也不过是东汉末年凉州的一个军阀罢了,甚至一开始都不是实力最强的那个。
尔朱荣可不同。
他背后是整个尔朱氏。
董卓身死之后,凉州内部自己就乱了,意见互不统一,引发内乱。
尔朱荣对麾下之人的掌控力就比董卓要更高。
即便他身死,尔朱氏又没倒下,万一尔朱氏再推举一个新的领头人出来呢?
当然……
也有另外一个可能。
尔朱荣这个领头人死后,其他人互不服气,互相争权夺利,尔朱氏内部也会瞬间分崩离析。
一切都皆有可能。
温子昇最后再次拱手道,“臣唯一的提议便是,陛下行事、谋划需谨慎,需布置周密,尤其是不能走漏消息,而且……还需学王司徒那般,在动手之前要对丞相虚与委蛇,甚至姿态要放低,要让丞相放松警惕,要让丞相觉得陛下已经不想再反抗了,令其骄傲自大,麻痹大意。”
元子攸不由眯起眼睛。
这番话与此前朱瑞所说的大差不差。
都是劝他。
一定一定要先示敌以弱,一定要先让尔朱荣麻痹大意。
哪怕他很刚,这个时候他手上没有兵权,高羽远在山东,远水救不了近火,也没有合适的理由让高羽带兵前来洛阳。
况且。
高羽带兵来了洛阳,尔朱荣又岂会来洛阳?
必须得是动手之前,再令人带着印信前去山东之地找高羽,让他在第一时间带兵过来护驾,勤王。
“臣也要提醒陛下。”
温子昇尽到了一个臣子的责任,“臣思来想去,陛下胜算不大,若是陛下配合丞相,也不失为一安乐公,安度余生……”
冒着得罪元子攸的风险,也要把话给他说明白。
老老实实配合尔朱荣,尔朱荣为了面子上过得去,可能会好吃好喝的将他圈养起来,也不失为一富家翁。
可若是要兵行险着,那便是撕破脸皮,逼着尔朱荣或尔朱氏子弟杀了他。
哪怕是名声差成司马家,也没把曹奂怎么样。
而曹魏也没把汉献帝、安乐公刘禅怎么样,至于孙皓,自己找死也怨不得别人。
元子攸凄惨一笑,“朕乃元氏血脉,先祖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社稷,岂能葬送于朕之手??”
他态度决绝的说道,“朕宁为高贵乡公死,不为常道乡公生!即便朕身死,也要让天下,让后世之人知道,尔朱荣乃篡逆之辈!”
温子昇一看他态度这般坚决,也就不再劝说什么。
这几年的相处下来。
他十分清楚眼前的天子是什么秉性。
若在太平岁月,不失为一英明之主。
然……
要是在太平岁月,这天子尊位也轮不到他。
第335章 心思缜密高大郎
不单单是相州的刺史。
关中、山西,包括燕州、幽州等地,这些尔朱荣实际掌控地盘的刺史们都纷纷上表。
事情一下子便在洛阳传开。
索要‘九锡’,所有人都清楚尔朱荣已经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不少心思活络之人要么提前开始盘算退路,要么继续观望局势。
但洛阳俨然已经成为了风暴中心。
天子跟丞相之间,已经势同水火,俩人之间必定有一个要倒下。
元子攸迟迟没有回应,他在等……等高乾回来。
可他没等来高乾,却等来了一名不速之客。
夜里。
洛阳的夜晚已经开始变得凉爽起来,时不时吹拂的晚风,总能抚平人心中的烦躁。
元子攸在明光殿内,面前的案几上写着洛阳城内,皇宫内各要紧职务官员的名字,他在盘算关系,既然已经决定要动手,那就得如温子昇说的那般,谋划要缜密,他干的可是‘掉脑袋’的勾当。
他跟尔朱荣之间,必定有人会落得一个‘摸不着头脑’的结局和下场!
仔细的盘算和清点一番过后。
元子攸心中很绝望,洛阳的中军、皇宫内的禁军,全都在尔朱荣的掌控之中。
左卫将军、右卫将军、武卫将军、殿中将军这些紧要的职务更全都是尔朱荣的人,这样一来……即便是他能诛杀尔朱荣,后续怎么保证皇宫的安全?
怎么保证洛阳的安全,拖到援军的到来?
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事,一旦出了纰漏,那他即便是成功诛杀尔朱荣,也无济于事,甚至是为他人做嫁衣。
“该死……元龙、武成到底能不能信任?”
此时,殿外一阵脚步声引起了元子攸的注意,紧接着便听到熟悉的声音。
“陛下,末将前来求见。”
“进来吧。”
奚毅走进殿内,他刚欲要拱手行礼,一低头却看到案几上的名单,却是不动声色装作看到。
“武成,你此番前来可是有事?”
“陛下!臣乃是为了丞相之事而来。”
元子攸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一个奚毅,一个朱瑞,是元子攸目前最看不懂的两个人。
他们俩人是尔朱荣明牌的心腹,一个黄门侍郎,一个武卫将军,一文一武专门帮尔朱荣在洛阳内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可这两人却先后不同程度的对自己示好。
朱瑞为自己出谋划策。
奚毅这是?
“哦?你要劝臣赐予丞相九锡?”
“正是!”
奚毅一脸正色道,“陛下!何不退让一步呢?您退让一步,便能让天下人看到丞相是如何咄咄逼人。”
“天下人?”
元子攸冷笑连连。
平头百姓别说是九锡,就连谁是皇帝对他们来说都没有任何关系。
无论头上的皇帝是谁,都不影响他们耕作。
对普通百姓而言,风调雨顺,能有个好收成,就是头等大事。
至于世家?
可能确实大多数世家厌恶尔朱荣,但厌恶并不代表着就一定要跟尔朱荣对着干,反而是他们很清楚……以非正常的方式上位,尔朱荣得位不正的话。
定然就要如晋朝司马家一般,为了让天下世家们对自己‘心服口服’,为堵住悠悠之口,会让渡出大量的权力和利益来换取世家对自己的支持。
对他们而言。
尔朱荣真的上位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谁赢,他们帮谁。
“陛下!”
奚毅很是无奈,“臣知道陛下不愿意信任我,但黄门侍郎之言,陛下还是信任的吧?”
“我与元龙商议过,陛下同意赐予丞相九锡,事情尚有反转的余地,若是陛下强行回绝,事情便再也没有回旋余地。”
“陛下这不是在逼迫丞相吗?”
元子攸默然了许久,他其实听懂了奚毅的画外音。
尔朱荣现在就是‘温水煮青蛙’,虽然逼迫过甚,但却也是在慢慢,一点点的走正常的禅位流程。
可眼下元子攸一旦拒绝的话。
那就是告诉尔朱荣,自己不愿意配合他,自己不愿意当个傀儡了。
尔朱荣现在都已经明牌不装了。
元子攸这么主动的撕破脸皮,那不就是逼着尔朱荣立马兴兵南下,以不体面的方式将他从皇帝尊位上赶下来?
“陛下您需要时间,也需要丞相亲自到洛阳来,若丞相在晋阳的话……陛下的诸多谋划皆不可为,一切的前提是丞相来到洛阳的皇宫内,不是吗?”
“赐予九锡这不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吗?”
元子攸猛的看向他。
奚毅也看着他,拱手道,“请陛下放心,臣与黄门侍郎愿意助陛下一臂之力。”
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