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荣却没有心思赏景,他神情焦急的站在营门处来回踱步,时不时要抬头看向远方。
也不知过了多久,听见些许马蹄之声。
夜色下很快便出现数十骑,待到其靠近之后,可以看到这些人极为狼狈。
各个披头散发,灰头土脸,显然是刚刚被人杀的丢盔弃甲。
为首之人看到葛荣后,脸上一阵惧色,却还是翻身下马,踉跄着跑到其面前,哭喊着下拜,“陛下!臣有负陛下所托,罪该万死,请陛下重重责罚!”
葛荣冷冷的看着他,沉默了片刻这才将他搀扶起来。
“高邑王为何会这般狼狈?我不是让你前去围攻坞堡吗?”
合康满脸悲愤之色,也觉得自己很委屈,“臣围攻坞堡,差一点就要得手,却不知从何处来了一伙骁勇,尤其是那为首之人,勇武难挡,顷刻间便将臣麾下军阵冲散。”
他能不委屈么?
围攻坞堡是个躺着拿功劳的差事。
毕竟葛荣挑选的都是那种规模比较小的坞堡,尤其是此前已经轮番逼迫诸多坞堡低头后,这些小型坞堡的抵抗意志并不强烈,稍微送点壮丁上去当炮灰,消耗一下其坞堡内的箭矢,便能让其乖乖低头。
可谁能想到,从天而降一群猛男?
猛的根本就不像话。
“是何人?”
“臣只隐隐听到为首之人,自称高氏……”
“高?难不成是莫贺咄?”
葛荣听到这个姓氏便大惊失色,再一听合康的形容,这不就是妥妥的高羽带着玄甲军杀过来了吗?
“该死!我怎么未曾收到消息,难道莫贺咄真带兵杀到河北来了?”
葛荣惊惧不已,当即便想要下令。
但其身侧的宇文洛生却连忙出言安抚,“陛下,洛阳的内应并没有传来消息,想来并不是莫贺咄。”
合康身后立马有个亲卫开口补充道,“末将听的清清楚楚,那人自称渤海高敖曹!”
葛荣惊惧的脸色这才缓和不少,一想到自己之前的失态,心中不由恼火万分,“该死!高氏没一个好东西,怎么净出这种武夫。”
“若是能得高敖曹相助,我又何必这般惧怕那莫贺咄。”
高敖曹之名,葛荣确实听过,甚至是亲自领教过其勇武。
本来河北之地的老百姓都被抢成穷光蛋之后,葛荣是想过要带军前去山东之地劫掠,结果被人迎头痛击。
先是被高家带人干了一波,他立马调转方向想要去兖州那边抢一抢,到了泰山郡,又被泰山郡守羊侃带人给干了一波。
接连失利,让他只得极为狼狈的带人离开山东之地。
“好了,此事也不能怪你,下去休息吧。”
“谢陛下厚爱!”
葛荣确实没必要处罚合康,葛荣麾下的诸王,能够得到王位,是因为他们各自麾下都有只听命于自己的部曲。
看合康这个样子,麾下部曲估计被高昂杀了个七七八八,没有了自家部曲,合康日后注定翻不起什么浪花。
他刚一转身就看到宇文洛生皱着眉头站在他身后。
“渔阳王这是怎么了?”
“陛下……此事有古怪。”
“哦?”
葛荣连忙开口道,“回营帐中,再慢慢说。”
众人回到其营帐内,纷纷看向宇文洛生,别管服不服,起码在葛荣麾下的人都知道,宇文洛生的脑子确实好使。
他给葛荣献的计策都很管用。
“渔阳王,有何忧虑?”
“陛下……渤海高氏之人为何会突然带兵出现在相州地界?此前洛阳内应传来消息,朝廷已经派出大军前往山东之地。”
“或许这高敖曹就是来迎接朝廷大军的?”
宇文洛生摇摇头,朝廷数万大军,出行规模浩浩荡荡,他早就派人前去不断的打探其具体的行踪,就是为了防止假借前去山东之地,实则是配合尔朱荣实行两面夹击的策略。
从斥候传回来的消息来看。
朝廷大军行进的速度很慢,一路磨磨蹭蹭,高昂不可能是来接应朝廷大军。
宇文洛生紧皱眉头,不断的思索,“只有一个可能。”
“什么?”
“伪魏朝廷实控只有山西、河南之地,此前兵力折损不少,哪还有这么多兵力出征?”
“此番强行征调大军东进,想来洛阳此时防备空虚,所以才会从外地征调兵力前去洛阳拱卫,若是这样的话……”
宇文洛生猛的一抬头!
“陛下,此乃天赐良机啊!还请陛下速速遣特使南下,将司州等地防务空虚的消息告知北海王元颢等人,让其速速带兵北上!”
“若是南梁的北伐大军一路杀至洛阳城下,尔朱荣便会两面临敌!”
一旦南梁的北伐大军能够成功推到洛阳那边。
那么山西之地的南边就会面临巨大的防守压力,就变成尔朱荣腹背受敌。
“这会不会是圈套?”
“不不不。”
宇文洛生摇头道,“陛下,尔朱荣远在晋阳,岂会知晓南朝兵力的调动?”
“若是其知晓南梁会派兵北伐,绝不可能在此时将洛阳的兵力抽调走,此乃天赐良机啊!!”
宇文洛生可以肯定。
尔朱荣确实想着要将洛阳中军里面最后一点点愿意效忠皇帝的人派出去送死。
但他可以肯定。
尔朱荣绝对不会做出故意将河南、洛阳等地让出来,只为逼迫元子攸迁都的行为来。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即便是尔朱荣麾下兵强马壮,也不可能说打包票,丢失的地盘一定能够夺回来。
发生这样的事情。
只有可能是阴差阳错,有了一个歪打正着的机会!
葛荣似乎也是回过神来,“若是如此的话……哈哈哈哈,此乃天助我也!”
“尔朱荣做出这等倒行逆施,人神共愤之事,看来长生天,助我不助他啊!!”
“来人!”
………………
六月十五。
北魏徐州,荥城外。
陈庆之的北伐大军已经进入到北魏地界!
当元颢举起义旗之后,第一个便攻打的是荥城,整个过程比想象的要顺利的多。
其城中守将望风而降,主动开城门投降。
几乎就是不费吹灰之力的拿下这座城池,下一个目标便是荥城正北方的雎阳,此乃其北伐路上的重要城池,若是能够将其拿下,陈庆之便可带军西进,朝着河南重镇荥阳打过去!
当年汉高祖和楚霸王就是围绕着荥阳展开的拉锯战!
荥阳后方便是大名鼎鼎的虎牢关。
也是洛阳东边最后的一道门户。
若是虎牢关失守,那么洛阳以东将彻底无险可守!
第243章 末将姓杨!
梁郡,又称梁国,睢阳。
曹魏时期置梁郡,随后曹睿改梁郡为梁国,后秦姚苌又改回梁郡。
至于睢阳则是因为梁郡本就是依睢水而建的城池,又以古人传统的方位论来命名,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但凡是地名中带‘阴、阳’二字的基本都是遵照这个理论来命名。
最典型的就是河阴、河阳,河阳在黄河以北,河阴在黄河以南。
陈庆之正在营帐中和元颢等人一同站在舆图旁,陈庆之用手点了几个关键位置。
“我军应当趁胜攻下睢阳,以睢阳为据点,沿睢水一路攻宁陵、襄邑和雍丘。”
这三座城池都是依水而建,只要顺着这一条路打过去,意味着北伐大军的后勤运输成本将大大降低,水运是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作战能让后勤走水路运输就是最舒服的方式。
诸葛武侯跟淮阴侯同样是出蜀,前者却难如登天,就是因为……原本蜀地的天池大泽在一场地震中被震没了。
淮阴侯出蜀可以借用天池大泽走水运,大大降低后勤运输成本,诸葛武侯可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元颢也带过兵,十分清楚陈庆之选定的这一条进军路线有多么的合理,其实顺着这一条路线看下去,大概也就清楚陈庆之后续的选择。
到达雍丘其实就已经进入到司州的地界内,继续向西北禁军攻下大梁城,依旧可以走水路然后一路向西攻打荥阳然后便是虎牢关,这一路的后勤运输都有一条水路可以用。
“武威将军真乃世之名将,深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理。”
“魏王过奖了。”
陈庆之倒没有因为些许夸奖而沾沾自喜,他反而催促道,“魏王,眼下我军刚兵不血刃的拿下荥城,应趁着消息还未传至梁郡,立马挥军北上,不给敌军守将防备的时间,攻其不备!”
荥城前往梁郡,需要先过涣水,再过睢水。
“武威将军何必这般着急。”
元颢却另有所图,他迟疑了对着身旁的人使了个眼色,其亲卫退出营帐外。
陈庆之略有迟疑,但却还是镇定的站在原地,率先开口问道,“魏王有什么话,竟然不能当着众人明言?”
元颢干笑两声,随后上前一步,满脸堆笑,“将军,何必这般警惕,我还能害了将军不成?”
“只是我想到一个更好的办法,方便我军挥师西进。”
陈庆之只得耐着性子反问,“是何妙计?魏王可直说。”
“荥城守将见到我等带义兵前来,便立马打开城门,选择归降,证明尔朱荣那贼子所控的洛阳朝廷并不得人心,北境诸多守将、郡守不过是因为其拥立元子攸登基为帝才不得不对其臣服。”
“我刚就在想……”
“若是,我能登基为帝,以大魏天子之尊下达诏令,那些本就对洛阳离心离德之人,定然会效忠于我,我等岂不是可一路兵不血刃便杀至洛阳城下?”
陈庆之闻言,不动声色的看着元颢。
难怪要将旁人赶走。
这才刚得一座城池便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