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沮丧的嘟囔着,“我是在阿父面前才这般直言。”
“东宫给你在武威将军麾下讨了个参军、主薄的差事,这几日你准备一、二,便去军营找寻武威将军。”
庾信闻言猛的抬头,不由眼前一亮,十分欣喜,“此番北伐可是要去攻取洛阳?”
“洛阳乃天下之中,有德者才能居之,我竟这般有幸亲自前往,亦能观览一番黄河之水,是否真如传言那般奔涌。”
再怎么聪慧,也不过是是个十来岁,尚未婚娶的少年。
正是最为活泼好动的年纪。
庾肩吾叮嘱道,“我听闻武威将军,治军甚严,他乃是陛下的心腹近臣,到了军营中,一切要听从其号令,若是犯了事,似这等常年沙场征战,杀伐果断的将军为了整顿军纪,断然不会对你手下留情。”
庾信却不以为意,一脸正色道,“君子有六艺,阿父莫要小瞧了我!”
“若是能上阵,儿未尝不可杀敌建功!”
庾肩吾却大惊,连忙拉住他,“不许逞能,北边军民多骁勇,可并非是大梁士卒能够比拟,你乃主薄,无需上场杀敌,若是情况不对,你便带上心腹南逃。”
“殿下对你甚是喜爱,只要你保全性命即可,即便是前方战事不利,殿下也顶多口头责罚两句,日后还会重用你。”
“哼,阿父莫要小瞧人!”
庾信叛逆期到了,“儿亦听闻,武威将军也是一手不能开弓弩的文弱书生,却能带兵驰骋沙场,我亦可如将军那般为一儒将。”
“谁说得弓马娴熟才能上阵?读书人亦可为将军!”
“读书人自当入主朝廷中枢,身居高位,读圣人之书,用圣人之法,教化万民,何必自降身份如武夫那般只知打打杀杀?”
庾肩吾那就是对武将发自内心的厌恶和鄙夷。
只有粗鄙之人才动手动脚,打打杀杀。
他们这种读圣人之书的人,才不会那么粗鲁。
但一看庾信的表情,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将自己的话给听进去,他也索性不再劝说。
而是将自己的心腹家仆叫到跟前叮嘱。
“若战事不利,你便是拖也要将他给我拖回来,知道吗?”
“请家主放心,我等定然誓死护卫郎君周全!”
庾肩吾这才放下心来。
他就这么一个独子,可经不起折损。
要不是萧统跟他再三保证,此番北伐绝对不会出错的话,他绝对不可能让庾信前往北伐军中。
即便如此也要再三叮嘱,保命为上。
反正对庾家而言。
立功,那不过是加快提拔的速度。
即便是不立功,也不影响他们将来身居高位。
萧衍亲自下令,整个大梁的国家机器开足马力,很快便从周边征调兵力,遣往南兖州铚城。
陈庆之带领着本部部曲在此处聚集军队。
最终聚集起七千人之众。
其身穿明光铠,身上披着的大氅也是白色,在出征之前进行最后的战争动员,想要提振一番麾下士卒的士气。
庾信站在其身后,看着不远处的陈庆之,心生向往。
在朝堂中枢有什么意思?
就当学陈庆之这般,出则为将入则为相,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才是!
“此番,我等遵从陛下诏令,举义兵,收复故土!”
“陛下亲赐我军军号,名为白袍军,还望诸位随我奋勇杀敌,不辜负白袍军之名!”
“此战……必胜!!”
先是跟陈庆之一样身着白袍的本部部曲跟着高声呐喊,进而连带着现场全部的士卒都跟着一同齐声高喊。
“此战必胜!!”
第236章 有损阴德
骄阳如火,灼烤着大地。
厮杀声,惨叫声,不绝于耳。
只见众多披甲执锐的甲士,就像是在赶羊一般,驱赶着面前衣不裹体,手无寸铁,每人手中只有一根木棒的壮丁们,不断的朝着面前的坞堡发动冲锋!
这坞堡依山而建,建在半山腰上,需要仰面冲锋,且山路极窄,一次性只能容纳不到百人冲锋。
坞堡完全是仿造城池建造,其城墙很高,里面的守军站在城墙上面,居高临下随手射击便能命中冲杀的壮丁,或命中要害直接毙命,或是射中手臂和腿部,让其失去移动的能力,躺在地上等死。
坞堡外。
冲杀而死的壮丁尸体堆积如一座小山丘一般。
然而……
很快又有壮丁‘悍不畏死’的再次发动冲锋,随着一阵阵箭雨的落下,又是留下一地的尸体。
看似不断的击退贼匪的攻击。
然而坞堡内守城的坞堡帅却一点都开心不起来。
杀的都是一些壮丁,贼匪的精锐士卒压根就没有冲上来,全都在后面当督战队,若是有壮丁胆敢回头不朝着坞堡发动冲锋的话,就会被身后督战之人一刀斩杀!
他们也没法开城门出去将尸体上的箭矢回收,再这般损耗下去,坞堡内的箭矢便会用尽,他们也就将无力阻止贼匪靠近城门。
“该死!葛荣这贼子从哪里抓来的这么多壮丁,这般视人命如草芥,当真可恶!”
“其麾下应当也有不少河北之民,就眼睁睁看着同乡之人惨死在自己眼前?”
此处距相州阳平郡东边一百余里。
这是葛荣在宇文洛生的建议下,特意挑选的一个‘软柿子’。
清河郡便在正北方,距离此处也不过两百余里。
就是要杀鸡儆猴,攻下这座坞堡来威慑清河崔氏,要是能够让清河崔氏低头,那么整个河北之地的汉人世家门阀,都得乖乖的送壮丁、送钱粮来资助葛荣。
其实葛荣也并非是完全不考虑民心。
他特意将地点选在相州,相州他还没有实控,朝廷之人依旧龟缩在城内抵抗。
将司州抓来的壮丁用完之后,就地在相州也抓壮丁。
葛荣自己的大本营。
冀、定、瀛三州倒是还好,三州的百姓也不会对他这种行为有任何的意见。
司州、相州的人死了,关我冀、定、瀛州的人什么事?
宇文洛生等人就在远处观望。
“死了多少人?三千?还是更多?”
葛荣开口问道。
可以看到山脚下有一阵骚乱,显然是准备送死的壮丁看着不远处堆积成山的尸体内心崩溃想要逃离,结果却被督战队的人抓住,厉声呵斥一番后,当着所有壮丁的面,一刀将其斩首!
“继续冲杀!能登上城墙,能开城门者,封王!若是胆敢继续逃跑,此人便是你们的下场!!”
壮丁们却面色麻木,双目无神,已经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继续冲杀,还能保证自己死的时候是全尸,要是逃跑,那便是尸首分离的下场。
眼看着督战队再次驱赶壮丁发动冲杀。
宇文洛生回答道,“陛下,坞堡内的守军显然已经扛不住了,他们不能收回箭矢,城中军械、物资定然会一步步被损耗。”
“只需以这样的方式拿下这座坞堡,便能震慑周边其他的坞堡之人,逼其送壮丁、送钱粮过来。”
“这还是渔阳王献上的计策管用,虽然狠辣了点,但确实有妙用!”
葛荣不由称赞了几句。
宇文洛生的这条计策确实管用。
现在葛荣还在司州、相州境内到处抓壮丁呢。
这样的方式其实也能变相的震慑城中的守军。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这些百姓又非陛下治下之民,何须在乎他们的死活?”
宇文洛生冷冷道,“还请陛下下令,再次发动两次冲锋,便可遣人前去城门外喊话。”
“好!便如渔阳王所言!!”
堆人命确实管用。
死的都是从其他地方抓来的壮丁,反正也不会影响葛荣的军心。
反而是坞堡内的人,一看葛荣这般视人命如草芥,心中反而生出恐惧,这要是被葛荣攻破坞堡后,坞堡内的人还能有活路吗?
直至日落时分。
再也扛不住消耗的坞堡帅,主动遣心腹出城。
愿意归顺葛荣,资助部分粮草和壮丁,总算是啃下一块硬骨头!
“好!”
葛荣面色大喜!
宇文洛生却连忙建言,“陛下,让其遣人送书信前往周边坞堡以及前往清河崔氏那边,让其劝说他人!”
“同时……明日我等便北上,用同样的方式继续威吓下一个坞堡!”
宇文洛生很清楚。
清河崔氏这种真正的高门望族,所建的坞堡那就跟正儿八经的城池如出一辙,且其过于富有,坞堡内应有尽有,再想用同样的方式来消耗清河崔氏肯定不现实。
哪来那么多人命填进去?
年年战乱,本就人口大减,要不是实在没法子了,他也不会建议葛荣用这种生儿子没屁眼,断子绝孙,白白折损己方实力的办法。
毕竟这些流民稍微训练一下,也能编入军中,扩充己方的势力。
谁让葛荣的手中没有那么多的粮草,养不活那么多人呢?
只能让河北之地的大多数中小坞堡低头,逼迫他们一同劝说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不低头,也得低头,不然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也不知南边的梁朝愿不愿意出兵,山东邢杲应该不会拒绝与陛下同盟。”
“算一算时日,应该会有消息吧?”
“北边的蠕蠕王倒是同意了会带兵南下,走朔州,攻马邑给尔朱荣施加压力,只待南梁的北伐大军前来,尔朱荣便会被围攻!”
葛荣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