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21节

  她比谁都清楚自己的父亲为什么会如此失态,这不正是她一手造成的么?

  得到答复后,她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想到终于能如愿以高欢成婚,她心下欢喜的不行,少女怀春。

  ………………

  高羽以前不懂得什么叫做。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但眼下他知道了,并且他就是‘鸡犬’之一。

  娄家之人很快便来将一座宅邸赠予尉景,为一座三进院落,跟住在院落建有高台阁楼的镇将、贵人们没法比,但对比之前已经是极大的改善了居住环境。

  非但如此,还送来珍贵的绫罗绸缎,遣人为高羽、高娄斤等人量身,显然就是为了日后结婚时做准备。

  来祝贺的是镇将、周边豪族等,总不能真让高家的人穿的那般寒酸吧?

  最重要的还是。

  赠予了高欢马匹、钱粮,让高欢终于不再是一底层士卒,而是升职为队主!

  北魏的军制沿用魏晋时期的军制。

  最基础的便是伍长、什长,每五十人为一队,设队主一人,十队由一将统领,持幢一人。

  幢是军队内的旗帜,每十队五百兵便可得一面幢旗,因此五百人俗称为‘一幢’,统领一幢人的将领也被称为‘幢主’。

  虽说孝文帝汉化改革很激进,但以古代的行政效率,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面普及。

  尤其是怀朔这类边疆军镇,还保留着大量草原部落的旧制度。

  草原部落的军队制度其实就可以简单理解为‘加盟制’,所谓的可汗其实就是实力最强占有股份最多的大股东,而小部落则是小股东,军队都是自己的私兵,跟随可汗出战,按照所做贡献也就是入股的股份来分成。

  怀朔这边想成为队主很简单,养的起一队人就行,这一队人就是队主的私兵部曲,开销基本由队主承担。

  孝文帝改革后,开始给官员发放俸禄,军队也发军饷,但……层层克扣下来,指望朝廷养活那就是等死。

  这也是六镇为何还要保留草原部落制度的原因之一。

  军镇可养不活那么多兵,谁养活,谁来当军官,外出作战可以享受分红。

  连带着侯景等人也跟着受益。

  侯景成了高欢手下的伍长,而队副则是由比卢骨担任。

  高羽什么都没捞到,因为北魏规定,男子15岁才算成年服全役,高羽这岁数都还没成年,高欢也不着急让他进军队,况且军户家庭只需出一男丁服役。

  就像之前高树生没战死,高欢便不用外出轮换,在城门值守即可。

  真要说起来。

  高羽最大的收获便是……

  终于可以真正的开始大口吃肉,不再饿肚子。

  在身体成长的黄金时期,给自己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让自己日后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PS:南部尚书属于北魏汉化前的一个官职,当时北魏设东、南、西、北四个尚书,品级是正三品。

  但在孝文帝汉化改革后,对中央朝廷的官职全面遵循汉制,四部尚书的官职被取消其职能渐渐被分给了,户部尚书、度支尚书……这些部门。

第20章 群贤毕至,隋唐祖源

  正是长身体的年龄,高羽的饭量也大的吓人。

  在这个底层平民缺乏足够‘蛋白质’的时代,高羽已经实现了每天‘蛋白质’摄入量的自由!

  拥有一个超远常人的强健体魄搭配上他令侯景都惊为天人的天生神力。

  他觉得……

  在乱世来临时,自保应该不难吧?

  囫囵几口将碗中剩余的肉干给吃完,高羽连忙起身,就往外走。

  “二郎,这是要去何处?”

  “我去校场练习骑术、射箭。”

  “记得早些回来,莫要逞强……”

  “阿姊放心吧。”

  高羽转身就走。

  没几步便迎面碰到家仆,婢女,他们都纷纷停下手中的事情向高羽行礼。

  原本娄家只是赠予了宅院给尉景,后面也不知道是不是娄昭君的意思,总之又遣来了十余名家仆、婢女伺候日常起居,极大减轻了高娄斤的负担。

  来到校场正好与侯景相遇,俩人一同进入。

  “二郎,你天赋异禀,何须如此勤奋?便是久经沙场的老士卒也不似你这般勤奋。”

  侯景是真被高羽给卷怕了。

  怀朔边镇因为经常被柔然袭扰,民风尚武,喜好武艺很正常,怀朔镇上的平民几乎都略懂一些拳脚,骑术、箭术。

  但也得有个度吧。

  高羽这没入伍的人,比他们这群入伍服役的正规兵训练还刻苦是几个意思?

  只能说……

  侯景小看了现代高强度享受‘996’福报的社畜,到底能卷成什么地步。

  在现代没有背景、资源,卷死了也就只是个高级社畜。

  到了古代如今也算是有背景,有资源,而且肉眼可见的即将迎来乱世!

  乱世带来混乱,而混乱则是阶梯,是旧有秩序被打破,新秩序建立,权利的牌桌换玩家的重要时刻!

  当然得拼一把,成为牌桌上的玩家,成为秩序建立者和规则的定制者!

  “正是因为颇有天赋,才需日常勤加练习,不枉上天赠予我的天赋,若是荒废天赋,怕不是要遭上天惩罚。”

  高羽的回答,让侯景哑口无言。

  遇到这种天赋型选手还当卷王,你能说什么呢??

  高羽的骑术,箭术成长的非常快,他的终极目标就是如吕布那样,《三国演义》中给吕布杜撰了太多虚构的故事,但唯独听起来最像是虚构的‘辕门射戟’,反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过人的天赋再加上足量的肉食补充蛋白质,高羽力气更是大的惊人!

  军营之中流行‘角抵’,就有点类似现代的相扑,是军营中士兵之间互相比拼力气的一种游戏。

  高欢队下五十人,无一人能与高羽抗衡。

  ………………

  也不知道是不是娄昭君催的紧。

  总之娄家那边筹备婚事的速度很快,并且知会怀朔当地豪族、官吏以及周边沃野、武川等地方的豪族、官吏。

  这便是娄家的声望,娄家嫁女,都得来祝贺!

  怀朔保留了大量的草原习俗,不会真的像中原那般要严格遵循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的步骤。

  娄家身为豪族,本该要讲究些。

  可因为娄昭君的倒贴行为,一上来就把生辰八字给了高欢,还贴心的帮高欢把聘礼都给准备好。

  属于是一步到位了。

  高欢早早的就找人根据他和娄昭君的生辰八字算好了良辰吉日,又与娄家约定好了娶亲的日子。

  娄家又将一座五进院落赠予高欢以充门面,规格比之前赠予尉景的还要高,在四进院的侧面有一座三层阁楼,高台阁楼可是豪宅的重要标准之一。

  8月,也就是约定的娶亲之日!

  高欢带着长长的娶亲队伍出怀朔前往娄家所在坞堡迎娶娄昭君!

  将娄昭君接回,便是大摆宴席与高朋来宾们庆祝。

  府邸门口有家仆,看到来贺礼的客人都会大声通报其身份。

  “镇将段长来贺……”

  “副将杨钧来贺……”

  “戍主葛荣来贺……”

  “司马子如……”

  “贾显智………”

  “刘懿…………”

  高羽不由感叹这便是娄家的威望,这些高官、豪族哪个不是冲着娄家的面子来的?

  不然就高欢如今区区一队主也配镇将亲自来贺?

  镇将。

  便可以理解为是刺史!

  孝文帝改革后,各州刺史被削减手中的实际权利,专管民政,无权干涉军事。

  被削权后的刺史还不如镇将呢。

  六镇的镇将是正儿八经的军政一把抓,就有点类似唐朝的节度使,在所辖区域就是土皇帝,权利大的没边,不过六镇在苦寒之地,镇将权利再大,也不足以让人眼红,更是让皇族宗亲望而止步。

  不然正常情况下,朝廷会将皇室宗亲遣派到各州任要职来牵制刺史,以防地方刺史手中的权利过大而作乱。

  这里面很多人的名字听起来还挺耳熟的。

  北魏六镇起义后,北魏分裂成东、西魏,实际上就是以高欢为首的怀朔与宇文泰为首的武川争权夺利,眼下是高欢大婚,觉得听到的来客名字熟悉也算正常咯??

  来贺的人群中,有三人,样貌相似,个个虎背熊腰,一看就是勇武过人的猛将。

  其中年岁较小的那人,恶狠狠的盯着高欢,语气极为不善。

  “娄家之女竟然看上了这么个貌若妇人的小白脸?听说还是个落魄军户之子,身份低贱的一钱汉?我哪里不如他!!”

  “阿斗泥莫要冲动!阿耶再三叮嘱我等,不可在今日闹事!”

  “似娄家小娘子这等貌美女子,洛阳不是随处可见?阿斗泥你又何必过于在意?”

  三人正是赫赫有名的贺拔家三兄弟!!

  长子贺拔允,二子贺拔胜,三子贺拔岳。

  贺拔家祖上也是极为显赫,家主贺拔度拔承袭了祖上龙城县男的爵位,贺拔度拔一直为三子贺拔岳说亲,来了好几次……贺拔岳也对面容姣好的娄昭君甚是喜欢。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谁知道突然冒出个高欢??

  尤其是知道高欢的出身后,更是将被高欢‘横刀夺爱’之事视作奇耻大辱!!

  他居然会输给一个貌若妇人的小白脸?

首节 上一节 21/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