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紘苦着脸,无奈道:
“侯爷啊,钱袋子的确是不算什么。可钱袋子参与袭杀巡盐御史,这可就不是小事了!”他虽然胆小,平日里也糊涂,但真遇到生死攸关的事情还是有理智的。
二皇子有钱袋子很正常,甚至太子和三皇子都肯定有,而且还不止一个!雍和帝被困在宫里,他能知道的事情都是太上皇和群臣想让他知道的。
他本身没什么力量,锦衣府和暗探都是从太上皇手里接过去的。
所以对于三个皇子,他的确是有很多事不知道。再说他就算知道,也不会太在意。
毕竟自从他登基之后,就已经有人开始选择皇子站队了。这是无法避免的,人在官场,就是身不由己!
只不过这些年站队在三位皇子边上的都不是重要人物,都是一些可有可无的小角色,他也不在意。
朝臣们也一样,什么钱袋子,什么暗中底牌,要是没有这些也不配做个皇子了!夺嫡嘛,没点手段怎么行?
朝臣们也希望有一个有能力有手段的皇子出现,将来继位后也能带着大乾走的更好。可皇子的钱袋子袭杀朝廷大员,巡盐御史,这可就不是小事了!
一旦传到朝廷,怕是会起大风浪!
贾珏嗤笑道:
“不是小事?现在整个江南都闹的这么大了,什么事算是小事?全都是大事!本侯和甄家世伯一路杀戮无算,是不是小事?”
“上百家世家、豪绅被甄家世伯下令灭门,是不是小事?强制纳粮,是不是小事?灾民暴乱,是不是小事?甄家世伯.....”
他的话还没说完,甄应嘉就黑着脸说道:“好了好了,宁候莫要在说了!”
他现在也多少摸清一些贾珏的套路了,那就是黑锅是他和太上皇的,贾珏就是个做事的。然后还要一路救治灾民,建立工厂。
坏名声都是自己的,好名声都是贾珏的!可没办法啊!
太上皇是明旨让他办理强制纳粮的事情,贾珏只是两淮总督,坐镇江南而已。
真要算起来,灾民暴动也好,世家蛊惑灾民甚至主动造反也好,都和贾珏没什么关系。
主要原因就出在他强制纳粮的‘方法不当’和户部官船押运的赈灾钱粮消失引起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也要跟着贾珏合作。
就是因为如果强制纳粮都做不好,那最后回京复查的时候,黑锅可就都是他背了!
林如海像是没听到没看到方才他们说话的内容一样,轻叹道:
“友忠说的对,这娄家是二皇子的人。现在天下大乱,内忧外患。如果在将这件事报上去,皇室兄弟阋墙,对大乾是祸非福啊!”
他不想现在因为自己而让大乾变得更乱!
但贾珏却是摇了摇头,很坚定的说道:
“若是不能杀鸡儆猴,那林姑父之后就要面对无休无止的刺杀!况且天下大事在陛下,此事只需报于陛下,如何处置全由陛下做主,而不是咱们臣子自作主张。”
这番话说的冠冕堂皇,让林如海一时都不知如何反对。
他有些惊讶的看着贾珏,心说这孩子年纪不大,手段却是老练!贾珏也不给他们多想的机会,对着外面喊道:
“来人,传本侯的令,扬州娄家袭杀朝廷官员,形同谋反!娄家上下所有男丁压入诏狱等待审讯,女眷全部压入大牢!”
“另通知扬州府内所有盐商、世家豪绅家主、嫡子、庶子全部即刻前往扬州府衙!凡推托者,视为此乱幕后推手,无需审问,杀!”
书房内。
甄应嘉等人先后离开,只剩下了贾珏和林如海两人。
看着意气风发,少年英雄的贾珏,林如海眼中满是中意。
不过转念一想到某些事,眼神却也有一些异样的复杂情绪。
一开始林如海的打算,其实就是促成黛玉和宝玉之间的婚事。
若不然哪怕是考虑的再好,也不可能将黛玉一个人送到贾母身边。
虽然年纪还好,但是人言可畏。
黛玉一个人久居贾府,将来肯定是不好再嫁贾家外的人的。
而如果黛玉和宝玉成就婚姻,将来也算是一段佳话,亲上加亲。
但随后不久,近亲结婚会影响后代的科普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了大乾。
林如海知道之后瞬间惊出了一股冷汗,这‘流言’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查证可能有些困难。
但是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随便派人出去统一下概率就能知道个大概了。
就在他不知如何想办法将黛玉接出贾府,安顿在何处的时候,贾母来信了。
言及贾珏的事情......
这个时代虽然交通不便,也没有互联网,但是很多事情传的都很快。
贾珏作为异军突起的闪耀巨星,林如海自然知道。
听说他已经过继宁国府了,并非和宝玉一样与黛玉是姑表亲。
虽说贾珏年少有为,林如海如何能不满意?
只不过这毕竟只是名义上过继,但实则血脉上是做不得假的......
这可如何是好?难道......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后续贾珏曾派余江川又秘密送上了一封信函,贾珏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意向,却也透露了几分自己的身世,让他万分惊愕!
也十分诧异,缘何贾珏会把这要命的天大机密告知于自己?!
林如海轻叹了一声说道:“侯爷....”
贾珏连连摆手笑道:
“林姑父不必如此称呼,方才有外人在,侯爷之称也就罢了。如今这里只有姑父和贾珏,长辈和晚辈的关系。姑父若是不嫌弃,喊我珏哥儿就是。”
林如海轻笑着点头,捋了捋胡须斟酌了一下说道:
“珏哥儿,我知道你现在是两淮总督,肩负重任。而且也觉得这件事背后有太上皇和朝廷支持,又有友忠(甄应嘉)跟随操持纳粮一事。”
“但江南和北方不同,这里世家林立,豪绅遍地。这些人的关系盘根错杂,有的是朝中一些人的钱袋子,有的是哪个大员的背后家族。”
“一味的杀戮,最后你也一定被他们嫉恨。不要小瞧他们,现在他们任你率割,那是情况还不明朗。一旦乱局无法逆转,你和友忠就会是他们的第一目标...”
林如海没有说的太直接,毕竟在他看来贾珏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名声和权势,未必听得进去劝。
所以从侧面说一下这件事,他可不想看到自己的女儿伤心。
贾珏笑着摇了摇头,轻声道:
“我知道这是林姑父爱护我,只是有些事情不能不做。不说大乾,不说天下,只说眼前。这些人不死,江南一地永无宁日!”
“想要百姓安稳,灾民听话,就必须将所有的潜在威胁全都铲除掉!我明白杀戮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但杀戮可以将最麻烦的问题先解决掉!”
“至于说之后的事情,我心中也已经有了计算。这些钱袋子也好,铁打的世家也好,说到底也都是人,是人就会死,只要会死,就什么都好办了!”
其实杀不杀,杀多少,对于贾珏来说其实是无所谓的。他要的只是一个名声,一个形式。
但这个节骨眼上,不杀肯定是不行的。
况且这一茬韭菜如果不割的狠一点,等自己当皇帝的时候要顾忌的就太多了!很多时候站的位置越高,要考虑的就越多。
太上皇为什么要拐弯抹角的做这件事?
就是因为他要考虑名声,考虑影响,考虑后续的一系列问题。但现在贾珏不用!
所有的一切都将是大乾这个朝廷来承受,他只需要将事情做了就行了!等到他做皇帝的时候,一切都干净了!
到时候不必考虑这么多的影响和问题,按照自己的蓝图来做就可以了!林如海愣了愣,低头沉思了几秒。
看来珏哥儿心中也明白其中利害,也有自己的打算。如此我便不多说了,只是有些时候还是要留下一线生机,不可做的太过。
贾珏点了点头,心里却是不怎么赞同。
这些读书人,哪怕是变得再多,骨子里还是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
什么做人留一线,什么中庸之道,根本不适合贾珏!
贾珏只奉行一句话,那就是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绝!
留一线生机?
等着对方报仇来么?
要么就不杀,要杀就灭门灭族!留下后患,那才是傻呢!
林如海见贾珏如此,心中更加满意,却不知道贾珏压根没听进去......
“珏哥儿,扬州府这边的情况有些复杂,整个江南的大盐商基本都住在这里。这些人背后都有靠山,就连我现在也没全都摸清。你晚上要注意一些,毕竟你以后还要在朝堂上立足。”
贾珏哭笑不得的点了点头,知道林如海这是为他好。
但林如海考虑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贾珏一直安心做一个臣子的情况下。
在这种情况下,林如海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可惜......
两人又说了一些正事,林如海才开口问道:“你准备在扬州府呆多久?”
有贾珏在,而且方才已经有下人来禀报外面的情况了,所以林如海对现在府城的情况并不担心。
骚乱、死伤、损失肯定都会有的,但贾珏来的及时,已经很好了。
若不然扬州府很可能被毁,许多人都要家破人亡的!
贾珏闻言坐直了身子,正色道:
“我最晚后日就要离开,江浙一带地方不小,我必须尽快走一遍才行。这次送林妹妹回来,也是还有其他事情要和林姑父说。”
林如海笑呵呵的捋着胡须,明知故问的问道:“哦?何事?”
贾珏起身整了整衣服,躬身行礼道:
“小侄贾珏曾修书一封,如今坦言,小侄有意迎娶林妹妹,还望姑父应允......”
第124章 玉阳之怒,宝玉落山
后宅。
黛玉回到后宅安顿了一下,见了见几位姨娘,陪着她们说了会话。
在知道书房就剩下林如海和贾珏的时候,就找了个借口出来了。
让雪雁和紫鹃端着新沏好的茶水和美味的糕点跟着,一路朝着书房走来。
紫鹃在后面低声笑道:
“姑娘,要不然在等一会儿吧?这会儿说不得老爷和侯爷正在说正事呢,晚一点老爷可能让侯爷来后宅看姑娘呢!”
黛玉小脸微红的啐道:
“胡说,爹爹最重规矩,怎么可能让他来后宅的?虽然贾家林家有亲,可到底是外男。”
紫鹃微微摇了摇头,打趣道:
“那可不一定,现在是侯爷,过一会儿有可能就是姑爷了!这姑爷来了,自然是不能安排在前面的!”
这段时间贾珏时常去找黛玉,两人在屋里一待就是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