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强制纳粮的事情太过,那些世家恐惧太上皇,太上皇活着的时候还能压一压。
可现在太上皇驾崩了,那些世家会不会直接造反?!
一旦这两个事情都朝着最坏的情况发展,大乾很可能会就此烟消云散!
雍和帝伸手不断的揉着额头,看着已经没有呼吸的太上皇,心里不仅绝望,而且还很愤怒绝望的是这么多的烂摊子,他现在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了!
当初他就不同意强制纳粮,因为这个时候根本没必要将摊子铺的这么大。可他没有话语权,只能听之任之。
现在也只能寄希望于贾珏、甄应嘉,孔康辉三人能平复江南乱象,可概率也不大......
太上皇刚驾崩,他不能现在就改变太上皇生前的旨意,只能是‘微调’......
他愤怒的是太上皇没有在坚持一段时间,没有早一点将权利移交给他。
本来还以为太上皇能坚持三个月到半年,知道这才几天就驾崩了!
这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完全没有充足的准备面对接下来的局面。
手下忠诚可靠的人手不足,武力不足....
雍和帝深吸了口气,走到大哭不已的皇太后身边缓缓跪下,哀声道:
“母后还请节哀,父皇一生可称圣君,百姓敬仰爱戴。如今父皇归天成仙,母后还要多保重身体才是。儿臣已没有了父皇,不能在没有母后了。”
皇太后闻言哭的更是厉害,虽然早就做好了准备。
可但太上皇真正驾崩的时候,还是接受不了。
温皇后莲步轻移,也上前跪在皇太后身边,握着她的手轻声道:
“母后,父皇这是修成正果,回天上享福去了。母后若是太过伤心,岂不是让父皇不舍得离开了?母后让父皇放心的归天吧...
皇太后拍了拍她的手,抽泣道:
“你父皇一辈子都没有真正的自由自在过,处处考虑的都是国家大事。就算是昨晚也是在想着朝廷,他如何能真的就这样舍了大乾,舍了哀家,舍了你们?”
温皇后连忙道:
“母后不知,儿臣询问过老神仙。老神仙说父皇真的是要回天上做道君去了!母后若是不信,儿臣这就让人去传老神仙去!”
老神仙说的就是张道长,替贾代善出家的哪一个。
因为贾代善的关系,极得太上皇的宠信,是如今道录司的掌印。太上皇封他‘大幻仙人’,是大乾道教第一人!
听到温皇后这么说,皇太后也相信了些,在看向太上皇的尸体也没有那般的悲伤了。
其实也不是真的相信,只不过是有一个自我安慰的借口罢了。
毕竟她这个年纪,这一辈子又是宫里的皇后、太后这样的起点,见到的死亡太多了。
要是没有一个自我调节的能力,怕是早就怄死了....
雍和帝见状心里不由的沉了沉,他知道皇太后不是很喜欢自己。
但是没想到自己跪在这里,皇太后都没有理他,反倒是和皇后说了这么多。
温皇后此时心中也是无奈,现在太上皇突然驾崩,她原本的打算也要延后。
但这也更加深了她和贾珏继续深入合作的想法,因为如今她的处境更难了!
以往太上皇和皇太后都喜欢她这个儿媳,雍和帝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不敢为难她。
可现在太上皇没了,只剩下一个太后...
想到这,温皇后看向雍和帝,询问道:
“陛下,母后和荣国府老封君是老相识,这时候是否能请老封君和国舅夫人来宫里暂住几日?也好能缓解母后哀思。”
雍和帝倒是没有在意,别说是两个老太太,就算是再多也没事。
“正是此理,皇后不说,朕也要说的。”
皇太后闻言不由的看了眼温皇后,随后说道:
“不必如此,宫里是皇家的,哪里有外人进来的。皇帝不必为哀家担心,还是先处理国丧要紧。”
她和贾母私交甚好,但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
如今温皇后忽然点了出来,心里难免多想一些。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也不是个傻子......
她其实也明白温皇后这不是威胁,而是相互依偎取暖。
毕竟温皇后没有子嗣傍身,她也一样!
雍和帝可不是她生的
不过她和温皇后不一样,她本身是不太担心这些的。
她这个年纪了,又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太后,雍和帝就算是疯了也不敢亏待她这个母后。
所以她才会推托此事,并没有顺着温皇后的话说下去。
雍和帝犹豫了一下,低下头俯身在地,轻声道:“母后,儿臣,儿臣,儿臣....”
说了好几遍‘儿臣’,下面的话却始终没有说出来。
皇太后眉头微皱,询问道:
“皇帝要说什么?”雍和帝咬了咬牙,磕了一个头沉声道:
“儿臣想秘不发丧!”
此言一出,屋内顿时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安静之中....
养心殿上,。
群臣如丧考妣的放声大哭,忠顺亲王和三个皇子也是一样。
但偏殿内,却是一片寂静。
两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场面甚至有些讽刺。皇太后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雍和帝,颤声道:“你,你说什么?!”
雍和帝并未抬头,额头和地面紧紧的贴着,双手撑在地面上艰难的说道:“儿臣想秘不发丧!”
“不行!你父皇一生功过不去评论,单说你如今坐上皇位继承大统,你父皇驾崩,你就该操持国丧,如何能秘不发丧!”
皇太后被气的浑身颤抖,伸手指着雍和帝呵斥。
温皇后也是怔了怔,可随后就想明白怎么回事了。
可她并没有开口说话,而是学着雍和帝的模样跪伏在一旁,尽显背后曲线...
雍和帝知道现在唯一能钳制自己的就是皇太后,毕竟大乾也是以孝治国。
太上皇驾崩了,他头上的长辈真要是算起来的话只有皇太后。
老太妃虽然极得太上皇尊敬,但毕竟是个太皇太妃,不是太皇太后!
如果皇太后传出什么对他不利的话,比如不孝...
但他还是深吸了口气缓缓道:
“母后,如今大乾实在是已经到了内忧外患之境地!各地均有乱民爆发,裹挟百姓如同蝗虫席卷。外有蒙元满金兵临城下,随时可能爆发战争。”
“现在大乾准备不足,后勤补给艰难。若是爆发战乱,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儿臣想拖延一段时间,至少等下雪之后,外忧应当可解,内患也能有时间处置了...”
他的想法其实是对的,太上皇君临天下六十载,是很多人的噩梦!
如今太上皇突然驾崩,大乾朝又正值内忧外患,一旦消息传开,后果不堪想。可皇太后此时却是完全理解不了,她颤抖的指着雍和帝,脸色都白了几分。
“好好好!好孝顺的孩子!就算是你说的都是对的,外面那么多人,你能保证消息传不出去?!若是又半点消息泄露,你这秘不发丧还有何用处?!”
“既如此,你缺失了孝道,你父皇在天之灵受了委屈,这才是最坏的结果!况且你父皇方才是如何交代后事的,难道你没听见么?!”
雍和帝再次磕了几个头,哀声道:
“母后,儿臣心中也是心如刀绞,但为了大乾,为了天下苍生,儿臣不能不这么做!父皇在天之灵,也会理解儿臣的。”
这话说的已经算是顶撞了,皇太后哪里听不出来?
怒极反笑起身咬牙切齿的问道:
“陛下都已经这般的说了,还和哀家说什么?哀家不过是个妇人,难道陛下要哀家出去和他们说这件事,让哀家背起整件事么?!”
皇太后在后宫这么多年,什么样的事情没见过?哪怕是愤怒之余,也猜到了雍和帝的想法!
雍和帝这时想让她来承担这个秘不发丧的后果,让她站出来宣布这件事!雍和帝沉默着不说话,屋内再次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
皇太后忽然凄惨的笑了起来,重新坐了回去。
握住太上皇已经冰凉的手,哀声道:
“你养的好儿子啊,哈哈哈哈哈!”
雍和帝咬着牙依旧没有退缩,他知道这件事是有些不地道......
但为了皇位,他只能这么做!
可皇太后哪里是谁都能摆布的?
她看着像是与世无争,但当年也是在后宫的腥风血雨中杀出来的。
那个时候的后宫可没有现在这么安稳!
“来人!传外面众人全都进来!”
“母后!”
听出皇太后的语气不对,雍和帝连忙跪直了身子,盯着皇太后喊了一声。
可哪里还来得及?
外面的戴权已经应声,并且招呼众人进来了。
雍和帝双手握拳,压低声音问道:
“母后要看着天下大乱,大乾分崩离析么?!”
皇太后却是看都不看他,这么多年,她觉得自己对这个皇帝算是仁至义尽了。可如今这个皇帝在自己的丈夫刚死的时候,就开始要算计自己了!
不过她也清楚一件事,那就是现在并非是翻脸的好时机。
因为昨晚上太上皇已经但这群臣的面,肯定过雍和帝的皇位和能力了。她一个太后,没资格罢黜这个皇帝。
所以但众人进来之后,皇太后并未说什么皇帝不孝之类的话。
而是面无表情的说道:
“诸位,太上皇驾崩,天下同哀。哀家知道你们都是太上皇最信任的臣子,都是大乾的好臣工。”
众人齐刷刷的弯腰拱手道:“太后节哀!”
皇太后微微的摇了摇头,看也不看焦急愤怒的雍和帝一眼,继续道:“喊你们进来,是皇帝有话要和你们说!”
雍和帝深吸了口气,眼睛中似乎要喷出一股火来。
皇太后看的清楚,却是毫无怯懦的对视。
她曾听太上皇说过,雍和帝作为皇帝其实是有很大的不足的。
一味学他的手段,却又学的不伦不类。
不过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勤勉,是个守成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