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 第658节

  前面他还据理力争,后续和皇帝闹翻之后,心气一下子没了。

  尽心尽力,也得人家领情才行。

  如果不是为了大局,他早就挂印回京养老了。

  “国公爷,事情不至于到这一步!”

  朱师爷急忙劝说道。

  药是御医开的,怀疑药有问题,相当于说皇帝想对他下黑手。

  换个时间点,为了执掌大权,没准会发生这种惨剧。

  现在可是在战场上,搞死了他这位勋贵系领袖,下面真的会哗变。

  最起码景家人肯定会造反。

  毕竟,皇帝都动手了,少不了斩草除根。

  不想束手就缚,那就只能奋起反抗。

  现在这种时候,哪怕只有一个镇的兵造反,都有可能导致整场会战失败。

  葬送了这数十万精锐,大虞朝就凉了。

  永宁帝只是想夺权,又和大虞的江山社稷没仇,不会干这种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的蠢事。

  “人心难测!”

  “幸好勋贵系不是本公一人负责,否则在陛下眼中,老夫就当代司马懿。

  貌似此前庞阁老主政时期,就传出过当代司马懿的流言。

  最后庞阁老猝死在任上,究竟是真的猝死,还是他不得不死,谁知道呢!”

  景国良再次爆出了猛料。

  “砰”的一声响,落地的药碗应声而碎,只留下脸色惨白的朱师爷,久久说不出话来。

  君臣间隙一生,就再也回不去了。

  不过这些埋怨的话,景国良可以说,他却不能接。

  万一流传出去只言片语,立即就会引发轩然大波。

  皇帝不能拿景国良怎么样,不等于也没能力收拾他。

  纵使现在有国公府护着,未来总有护不住的一天。

  相较于在病床上的成国公,年轻的永宁帝,明显更能活。

  熬时间,也熬到秋后算账的时候。

  到时候他这种小卒子,就是满门抄斩的重罪。

  “国公爷,这些话可不兴说啊!”

  朱师爷惶恐的劝说道。

  事实上,朝中对庞阁老之死的猜疑,一直都没有断过。

  尤其是万阁老发生意外后,这种猜疑声,更是达到了顶峰。

  不过大家都是暗自想想,从来没人敢把这种事说出来。

  景国良明显是被皇帝惹火了,才把这些猜想说出来。

  “放心好了,这话是本公说的,哪怕到了御前老夫也敢认,不会牵连到你的。

  就算搞政治清算,那也得等本公死了之后。

  本公只要活着一天,就没人敢乱动!”

  景国良底气不足的说道。

  病来如山倒。

  再怎么权倾一世,在病魔面前,也不堪一击。

  意识到身体不行,他不得不为景家筹谋后路。

  此时说出这种话,看似是嚣张跋扈,实际上却是故意为之。

  刻意放大声音,就是为了让外面的人听到,以便能够传到皇帝耳中。

  搁在别的皇帝身上,不一定有用,但放爱惜名声的永宁帝身上肯定有效。

  畏惧流言蜚语,在对待景家的问题上,皇帝就必须慎重。

  只要他死后,皇帝不立即对景家出手,那就为景家人争取到了时间。

  凭借他留下的政治资源,想要继续执掌朝政不现实,但自保还是能够做到的。

  未来只要景李两家继续抱团,无论朝中局势如何变化,都没人敢向他们伸手。

  真要是遇到蠢货,直接干掉即可。

  ……

  同一时间,病床上的李原,也在思考后路。

  “爹,周御医来了。”

  李森上前说道。

  “让他回去,为父现在没空。”

  被打断思路的李原,没好气的说道。

  身边养的郎中随时在诊治,自己的身体怎么样,他最清楚不过。

  论起医术来,给皇帝治病的御医,真不一定能比得上民间郎中。

  毕竟,医术培养需要大量案例,还需要四处游历。

  疾病有地域性,郎中也有地域性。

  大家都有各自擅长的,同样也有知识盲区。

  窝在太医院培养出来的御医,只能说熟读医书,具体医术怎么样完全看运气。

  厉害的是真厉害,混子就真混子。

  反正在皇宫中看病,最重要的是四平八稳,而不是治病。

  看宫中权贵的寿命就知道,大医院那帮家伙里面,充斥着大量的混子。

  “爹,人是皇帝派来的,这么打发掉不好吧!”

  李来忍不住劝说道。

  皇帝派出御医过来诊治,连面都不给见,摆明是不给面子。

  最关键的是,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拒绝。

  “蠢货!”

  “现在这种时候,为父的病情,岂能让外人知道!”

  李原当即训斥道。

  李家的情况和景家不一样。

  景家主要在大虞混,必须要给皇帝留几分面子,有些事情不能拒绝。

  可李家是一门双侯,李牧虽然在大虞为官,却有非常大的自主性。

  相当于李家半只脚,跳出到了大虞体系外。

  别说不让御医进门这点小事,就算把御医乱棍打出去,皇帝也会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纵使哪天他一命呜呼,李家的天依旧有人撑着,政治上遭受的冲击,要小上很多。

  “父亲,息怒!”

  “郎中可是说了,您现在需要静养,万万不可动气。”

  三人异口同声的劝说道。

  大虞以孝治天下,孝道早就深入人心。

  三人都是从小接受儒家教育长大的,“孝”字早就刻在了骨子里。

  尽管觉得自家父亲欲盖弥彰的做法,发挥不了多少作用,骨子里的“孝”,还是不容许他们公然反驳。

  “哎!”

  “罢了,到了这一步,有些事情也该让你们知道。

  别看明面上,为父位高权重,深受皇帝信赖。

  实际上自今上继位开始,我们之间的关系,就非常的紧张。

  陛下,对每一名辅政大臣,都充满了怨念。

  有机会的话,他恨不得把我们碎尸万段。

  八位辅政大臣,就没几个善终的。

  包括皇帝褒奖过的,也只是明面上做做样子,他们的后人入仕之后长期被闲置。

  我和景国良能一直活跃在朝中,甚至最后主宰朝政,那是朝廷离不开勋贵系的支持。

  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陛下暂时选择了妥协,内心深处估摸着没少盼着我们去死。

  不用大惊小怪,历史上君臣关系处成这样的虽然不多,却也不缺乏相关案例。

  自古权臣就少有能善终的,从担任辅政大臣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后面的命运。

  相比那帮文臣,我和景国良算是幸运的,手中还有筹码和陛下博弈。

  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随着为父身体出问题,李家在朝中必定要进行战略收缩。

  在这一过程中,少不了有人趁火打劫,想把我们一举覆灭掉。

  为父在位期间,没少触及文官集团的利益,他们肯定会出手报复。

  不过这些是明面上的敌人,动摇不了我们的根基。

  你们除了明面上的敌人外,更要小心暗地里的敌人。

  陛下的心眼不大,记恨上李家,也实属正常。

  不过他想要对我们出手,并不是那么容易,还需要一条明面上冲锋陷阵的狗。

  勋贵系内部,同样有眼红景李两家权势的蠢货。

  若是被人挑拨一下,没准会在关键时刻,给我们背刺。

  总之,为父若是故去,李家将遇到大麻烦。

  倘若是其他人出手还好,如果是皇帝在幕后挑拨。

首节 上一节 658/7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