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斥完人之后,李牧把注意力收回到了报表上。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先后接收难民四十余万,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中。
这些新移民的加入,让安南的人口结构,逐步走向正常化。
人口增加的同时,对土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前面军功田发放了两千多万亩,后续的百姓口粮田,也划分出去了上千万亩。
大量流放罪囚组成的屯垦军团,也占据了大量的土地。
不同于后世,现在的安南,只被开发了一部分。
随着屯垦军团的扩建,以及移民数量的增加,开垦出来的熟田迅速被瓜分一空。
后来者想要土地,那就只能去开荒。
在开荒政策下,无数森林、沼泽地,正在变成沃野良田。
砍伐的木材,除了一部分自用外,更多的销往了大虞。
按照目前的速度,要不了多长时间,安南都护府就会成为大虞朝最重要的木材产地。
除了木材贸易外,入冬之后木炭销量,也在迅速增加。
这些贸易,都是移民船队给带起来的。
过来的时候运送移民,回去的时候,也不能空着船。
坦率的说,百分之三四十的利润其实也可以,怎奈这年头海上贸易都是暴利。
想要获得更多的利润,除非直接把商品运送到天津卫。
北方比南方更缺木材、木炭,尤其京师更是消耗大户。
不过这些都是未来的事情,短时间内要以移民为主,没有多余的运力干别的。
随着勤王令的下达,帮忙运送灾民的闽浙水师和江南水师,也要北上为大军后勤提供保障。
“造船厂,什么时候能够投产?”
李牧关心的询问道。
背靠大树好乘凉,全靠自己发展,没有十年努力,休想建立造船工业。
依附在大虞体系下,事情就简单了。
缺少什么,就向朝廷要什么。
大虞朝廷除了拨款不积极外,其他方面对都护府的支持,还是非常给力的。
一应船工匠人,李牧的奏折递上去,朝廷就直接批了。
对安南原有的造船厂,进行改造升级之后,就可以直接投产。
“侯爷,船厂改建进入到了最后阶段,预计下个月就能投产。
只不过蒸汽机的研发,目前陷入了技术瓶颈。
想要充当军舰的动力,还存在一系列的技术难题。
铁甲舰,刚刚完成了理论验证。
不过无法采取全铁打造。
按照工匠们的计划,船体依旧是木质结构,然后在上面蒙上一层铁甲,以增强其防御力。
缺点是会大幅度增加造船成本,以及军舰的重量,还有可能影响速度。
如果蒸汽动力能够成功,那么军舰的航速,就不再是问题。”
严景澄神色凝重的回答道。
原本他在龙江船厂干得好好的,结果因为帮李牧造船表现不错,一纸公文把他调到了广西。
组建完钦州造船厂后,没过多长时间,又被调到了安南都护府。
从结果上来看,他无疑是幸运的。
赶在叛军肆虐前,就跳出了江南火坑,还受到了重用。
悲剧的是眼前这位汉水侯,对船厂重视过了头。
不光提高了造船标准,还时不时冒出一堆天马行空的想法。
作为都护府直属官员,他没有拒绝的能力,只能想办法进行落实。
以至于整个造船体系,下到一线工匠,上到他这个造船督监,都经常忙的昏天黑地。
哪怕是最底层的学徒工,都被迫拿起了书本,学习起了各种造船知识。
如果不是都护府钱粮供应充足,加班还能供应一顿肉,下面的人早就闹腾了。
“继续增加试验频率,蒸汽机未来运用场景非常广。
除了造船业,其他领域也会用到。
新龙江船厂意义重大,朝廷和陛下都对你们寄予厚望,必须要打造成划时代的新式船厂。”
李牧当即忽悠道。
尽管永宁帝都不知道新龙江船厂的存在,但这不影响他打着皇帝的旗号忽悠人。
从本心来说,他是不想这么干的,可架不住皇帝的旗号好用。
尤其是在招募中下层文人的时候,这一套更是无往不利。
许多人明明不想来安南,可是一旦打出皇帝的旗号,立即就能改变这些人的立场。
这是封建皇权的魅力。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他许诺出去的众多官职,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如严景澄的造船督监,名义上是从四品,朝廷备案的实职品级却是正七品。
从四品是加的“水衔”,一分钱的俸禄都没有。
商人如果舍得花钱,也可以从吏部买到,根本没有含金量。
想要摆排场,都要自己花钱,向朝廷定制服务。
不过虚衔,也不都没有含金量。
像加封给李牧的太子少师,同样是加封的虚职,却能多拿一份加衔的俸禄。
区分两者的差别,主要看朝廷是否给钱、给待遇。
虚衔能够忽悠住人,那是都护府出钱,补足了差额待遇。
在都护府境内,严景澄真实享受到了从四品官员的待遇。
从正七品到从四品,中间差了五个等级。
破格提拔了这么多,任谁看了都会迷糊,误以为是皇帝真重视。
“侯爷,请放心。
蒸汽机和船厂改造,下官会亲自督办完成,绝不会让陛下和朝廷失望!”
严景澄当即保证道。
……
第416章 钓鱼
蜀地。
“侯爷,一应物资均已准备齐全,大军随时都可以出发。
为感念您为蜀地做出的贡献,士绅们还献上了一份大礼。”
路俊良一脸欣喜的说道。
没人喜欢头上多个婆婆管着,尤其是镇远侯这种强势上司。
蜀地的重大事务,全部操持在总督手中。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蜀地官员士绅都只知总督,不知他这悲催巡抚。
“哦!”
“这么高的效率,看来大家都急着要送老夫离开啊!”
李原的话,把一众官员吓了一个半死。
在筹措战略上,这次他们确实是超水平发挥。
主要是下面的士绅配合,听到皇帝让镇远侯带兵北上勤王,一个个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为的就是尽快送走这瘟神,让蜀地重回士绅主宰的时代。
不过想归想,现在人还没走呢!
现在的李原,依旧是位高权重的总督,能够决定一言无数人的生死。
即便是他们这些朝廷大员,一样要老实待着。
翻起旧账来,没几个是清白的。
在规则体系下,都能够把他们轻松拿下。
大虞贪腐横行,不代表朝廷就没打击贪腐。
事实上,永宁帝继位之后,对贪腐的打击力度仅次于太祖皇帝。
一般来说,贪官只要被逮到了,最轻也是流放。
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效果,主要是坏在了具体执行上。
下面的官员贪,上面的官员同样贪。
负责打击贪腐的三司衙门,本身就是贪腐的重灾区。
让贪官监督贪官,还本身就是一个圈子的,自然无法取得想要的结果。
偶尔抓几个倒霉蛋充数,也大都是因为党争。
“侯爷,这是误会啊!”
“我等只是心忧京师安全,这才日夜赶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物资筹集工作。
……”
众人胆战心惊的解释道,唯恐李原心情不爽,临走之前先把他们干掉。
“为了京中安全就好,看来大家都是我大虞的国之栋梁。
既然诸位同僚心忧朝廷,那么就能者多劳,再为本侯筹集一批物资。
毕竟,北方干旱少雨,正是物资匮乏的时候。
多预备一些物资带上,肯定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