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 第560节

  只要朝廷不知道,那就相当于战败不存在。

  可偏偏勋贵系的部队在旁边看着,人家还贴脸开大发来了公文询问,一下子让徐文岳丢尽了脸。

  “阁老冤枉啊!”

  “末将派出信使通知过他们的,结果连大营的门都没进去,就被人轰了出来。

  以末将之见,分明就是这些湖广兵想独揽平叛大功,才故意装不知道的。”

  仲辰良一脸憋屈的说道。

  官军内部抢功是常态,尤其是这种痛打落水狗的时候,昔日的同僚都变成了竞争对手。

  可直接按兵不动,坐视他们和叛军厮杀,这就有些过了。

  “蠢货!”

  “说这些有什么用?”

  “涉及跨省联合作战,要协调两军一起行动,也是老夫发公文推动。

  你一戴罪立功的小总兵,凭什么让人家听你的指挥?”

  “人家远道而来,一路上经历了大小战役无数,打累了要休整几天有问题么?”

  徐文岳忍不住破口大骂道。

  官场上混,程序非常重要。

  按照大虞律,这种跨省联合作战,需要巡抚或者总督出面沟通。

  下面的总兵直接联系,属于私相授予,这是严重越权,被朝廷明令禁止。

  尽管这些规矩,在实际大战中,早就名存实亡。

  可规矩既然存在,那么就该按程序走。

  否则,搞出了问题,那就是全责。

  非常不幸,仲辰良把所有的坑,全部踩了一遍。

  贪功、擅自行动、没有按程序联络友军,湖广官军选择不予理会,徐文岳都挑不出来人家的毛病。

  “阁老息怒!”

  “仲总兵遭遇大败,也是为了早日剿灭叛军。

  做法虽然不可取,但情理上还是说得过去。

  至于湖广官军选择在此时休整,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出蜀的几条要道,全部被严密封锁,叛军这次是插翅难飞。

  些许小败,也不会影响围剿大局。”

  巡抚路俊良的话,看似在仲辰良开脱,实际上却把贪功冒进的罪名给做实了。

  吃了败仗,总是需要有人负责的。

  板子不打到仲辰良身上,就要落到巡抚总督身上。

  徐文岳离任在即,又是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朝廷那边肯定要给几分面子。

  新任总督李原,人还在路上,更不可能背锅。

  为了自己的官帽子,路俊良果断选择了落井下石。

  反正现在的局势发生变化,湖广官军杀进了蜀地,叛军败亡在即。

  吃了败仗的仲辰良,重要性已然大幅度下降。

  “罢了!”

  “仲总兵,你自己请辞吧!

  趁着老夫在任上,还能替你多担待一下。

  不然等镇远侯过来,事情就没这么简单了。”

  徐文岳想了想说道。

  这是肺腑之言,官帽子数量不是无限的。

  勋贵系要扩大势力范围,势必挤占其他团队的利益。

  前面支持仲辰良出兵,那是他想趁着离任前,最后扶蜀地官军一把。

  有了战功傍身,就算勋贵系再怎么强势,也不能无视规则撤换蜀地将领,推自己人上位。

  现在适得其反,功劳没有捞到,罪名反而背了一堆。

  接下来李原对蜀地将领人事调整,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与其等人家出击,不如自己主动离开,还能走的体面一些。

  “阁老……”

  “末将多谢阁老维护!”

  仲辰良略显迟疑的回应道。

  徐文岳不愿意保他,巡抚也不肯拉他一把,引咎辞职就是最佳选择。

  继续霸着位置,后续大概率会被追究兵败之责。

  实际上他们这些蜀地将领,同勋贵们也有过香火情。

  能够身居高位的,除了自己擅长运作外,祖辈也多是将门子弟。

  把族谱往上翻,没准十几代之前,祖宗就是某位勋贵的部将,或者直接是某家勋贵的远房旁系子弟。

  可这些关系,实在是太远了。

  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早就倒向了文官集团。

  前面勋贵系没落,一方面是朝堂上人才匮乏,另一方面则是对地方军队的影响力下降。

  等到勋贵系复兴的时候,再想扯上关系,一切都晚了。

  ……

  湖广军营。

  “刘兄,我们这么干,徐阁老怕是会气疯了吧?”

  叶弘昌神色略显紧张的问道。

  在蜀地混的憋屈,那是因为用兵非徐文岳的强项。

  一旦回到了朝堂上,重新执掌帝国大权,那才是满血的徐文岳。

  得罪这样的权臣,哪怕他们是勋贵的干将,一样感受到了压力。

  “不至于!”

  “徐阁老宰相肚里能撑船,应该不会和我们计较。”

  “此事虽然办的有些不地道,但符合朝廷法度,何况又不是我们故意坑人。

  就算传了出去,大家也只会说姓仲的贪功冒进。

  我们本就是外来之师,部队水土不服,需要休整有什么问题。

  纵使徐阁老要计较,我们也是奉命行事。

  发起大战前,没有和侯爷沟通,我们都不知情,如何能够及时配合?

  权力移交在即,徐阁老不会节外生枝的。”

  刘启峰不确定的说道。

  随着局势的好转,勋贵系和文官集团的矛盾,变得越发尖锐。

  尽管双方高层都在刻意压制,下面还是出现了不少冒头,谁也不知道矛盾在哪儿点燃。

  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现在都在谨言慎行,避免自己陷入风暴旋涡中。

  “刘兄说的不错,叶兄你太敏感了。

  此事从头到尾,都没有牵扯到徐阁老。

  全是仲辰良自己作死,我们几个只是顺水推舟。

  陛下有意在蜀地复制东南八省的改革,侯爷身上的担子重,没有自己人支持可不行。

  趁机撤换一批蜀地将领,正好给大家腾位置。

  据说徐阁老也是支持税制改革的,在蜀地任职期间,一样加强了商税征收力度。

  或许上面,早就已经沟通好了。”

  云羽丰平静的说道。

  天塌下来,有高个子在上面顶着。

  随着战争的结束,新扩编的部队,数量就有些偏多了。

  最少湖广五镇的编制,看起来非常扎眼。

  要知道其他各省,都是两到三镇的募兵编制。

  威名赫赫的辽东系,现在也就五镇的编制。

  作为内陆身份的湖广,不可能有这么多编制。

  如果不是蜀地战争需要,估摸着朝廷的裁军令,早就到了湖广。

  勋贵系内部的解决方案,借助入蜀作战的契机,趁机拿下蜀地的募兵番号。

  部分将领换个地方任职,以保障大家的利益不受损。

  倘若谋划不顺利,朝廷裁军之后,那就只能平调去其他省份任职。

  大虞需要良将的地方不少,位置肯定会有的,只是待遇很难保障。

  “云兄说的不错,看来是小弟太过偏执,或许上面早就谈妥了。”

  “不过叛军的动向,还是有些奇怪。

  看他们的行军路线,全部都在往川西跑,那边都是土司的地盘。

  莫非是想要依仗当地的复杂地形,阻挡我们的围剿?”

  叶弘昌突然话风一转,瞬间引起了众人的兴趣。

  叛军的进军路线,完全不符合常理。

  蜀地四面环山,出川要道全在官军手中。

  正常情况下,遇到重兵围剿,叛军应该殊死一搏。

  “谁知道叛军脑子里是咋想的。

  或许那帮叛军,想去过一过土司瘾,准备隐居深山。

首节 上一节 560/7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