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愈发觉得董平懂事,不愧是最像自己的义子,于是点头附和董平:
“不错!这些义士都是能征善战之将,为父还要仰仗他们呢!”
高俅和董平一唱一和的,说的宋江、秦明他们都是心花怒放,笑逐颜开。
“好了,你们回去等消息罢!”
高俅郑重其事的告诉宋江:
“待本官奏请陛下恩准之后,便在城门口张贴布告。
“你们揭榜来招安便是!”
“多谢恩相!”
宋江率众一起拜了高俅三拜,欢天喜地的去了。
“呼——”
眼见宋江他们离开了,高俅长出一口气,两腿一软,险些跌坐在地上。
幸好董平及时一把扶住了他,将高俅放在交椅上:
“爹爹,歇一歇罢。”
“好孩子!”
高俅对董平的表现太满意了。
尤其跟高世德对比,高世德就是只猪!
瘫坐在交椅上,高俅喘了会儿粗气,吃了两口茶这才算是心定下来:
“我儿,你怎么看?”
高世德咬牙切齿的说:“爹爹,马上召集大军,全城围剿这伙儿反贼!”
“没问你!”
高俅白了高世德一眼,指着董平:
“你能有你大哥一半好我都知足了!”
高世德如遭雷亟的瞅瞅董平又瞅瞅高俅:
爹爹你不爱我了吗?
董平好不容易才憋住没笑出猪叫,回答高俅:
“爹爹,这伙儿人可用!”
高俅:“为何?”
董平:“他们原本是齐王一伙儿的,因为争权夺势,被齐王排挤出去。
“但是他们是有实力的,若是爹爹肯扶植他们,让他们去对抗齐王……”
“狗咬狗?”
高俅满意的撸着胡子:
“我儿,你已渐悟为官之道了啊!”
董平低眉顺目:“全仗爹爹栽培!”
高世德:(_)
……
御书房。
“陛下,巴拉巴拉巴拉……”
高俅把事情艺术加工之后告诉了宋徽宗:
“还请陛下定夺!”
“山东宋江,原本是‘四大寇’之一,没想到被齐王后来居上取代了!”
宋徽宗一边写毛笔字一边说:
“朕知道他的名字,是个打仗的好手儿!
“但是你确信他能对抗齐王?”
高俅连忙摇头:“臣不确信。
“但是臣以为让他们狗咬狗不失为‘一石二鸟’的良策!”
宋徽宗“嗯”了一声:“张爱卿,你怎么看?”
他这话问的是开封府尹张邦昌,。
高俅来的时候,张邦昌正好在跟宋徽宗奏对。
张邦昌眨巴眨巴小眼睛:“陛下,臣以为高太尉说得对!”
高俅有点儿意外。
自从蔡京表现出对自己的不友善之后,许多朝臣都渐渐疏远了自己。
张邦昌就是其中之一,没想到张邦昌今日会附和自己……
张邦昌又说:“就算宋江不是齐王的对手,至少也能掣肘齐王,让齐王不至于行事如此肆无忌惮!”
其实对于宋江而言,招安是天大的事儿,但对于宋徽宗而言却并没有多么重要。
甚至不如一篇字写废了。
“啪嗒!”
宋徽宗一不小心撞到了砚台。
墨汁洒出来在金粟笺纸上,把字都污了。
“啧!”
宋徽宗有些烦躁,随手把毛笔一丢:
“高卿,此事就交给你全权去办!
“朕还要练字,你们莫要打扰朕!”
高俅和张邦昌见宋徽宗烦躁了,连忙一起告退。
出了宫,高俅拉住张邦昌的手:
“张府尹,今日多谢你了。”
张邦昌虚与委蛇的笑了笑:
“哪里哪里。”
跟高俅分别之后,张邦昌回到了自己府中,钻进书房不准别人来打扰。
关好了门,张邦昌向着坐在自己交椅上的鹰眼汉子纳头便拜:
“军师,幸不辱命!”
那鹰眼汉子赫然便是金国军师哈迷蚩!
哈迷蚩扶起了张邦昌,呵呵一笑:
“张府尹,你立下汗马功劳,待我大金大军南下,少不了要封你为王!”
张邦昌感激涕零的谢过了哈迷蚩,把奏对之事说了,又说了宋江之事:
“军师,正巧高太尉主张招安宋江,下官想起军师交代过的,便顺水推舟的帮了他一把。
“如今官家已经把招安宋江之事交给了高太尉……”
“最好!”
哈迷蚩两眼一亮:“先让他率军去攻打南国,我要看到江南血流成河!”
张邦昌躬身称是:“军师放心,下官一有机会就向官家提议……”
“你办事,我放心!”
哈迷蚩满意的点了点头,站起身来:
“宋金联手伐辽在即,我得走了。
“东京之事就交给你了,好好干,我看好你。”
“多谢军师赏识,下官一定鞠躬尽瘁!”
张邦昌:or2
【晚安,求月票推荐票or2~】
第556章 秦明:我这不是白造反了吗?
东京城门贴出了一张皇榜,围了好多百姓驻足观看。
一个紫脸儿扇圈儿胡子的大汉挤到了圈子里边儿,一把撕下了皇榜,转身就走。
官军下意识要追他,却见他走得飞快,仿佛长了翅膀又仿佛在草上飞!
一愣神儿的工夫,大汉就消失在了地平线……
紫脸儿大汉一口气跑到了东京郊外一家村店,远远地就看到店门口站着个小黑胖子。
小黑胖子正在翘首以望,仿佛一尊望夫石。
紫脸儿大汉心里暖洋洋的,跑上前对小黑胖子献上皇榜:
“哥哥你看!”
小黑胖子接过皇榜打开一看,不禁喜形于色:
“噫!好了!我招安了!”
双手捧着皇榜,小黑胖子兴冲冲的走了进去,眉飞色舞的大声宣布:
“诸位兄弟,皇榜到了!”
村店一楼大厅里聚了许多汉子在吃酒,听了小黑胖子的话都欢呼起来。
一侧墙角有个失去双臂的黑大汉,一口咬住酒碗,一扬脖子吃了闷酒。
另一侧墙角有个大官人,生得龙眉凤目皓齿朱唇,三牙掩口髭须。
听闻了消息没有欢喜,反倒是愁眉不展,端起酒碗也吃了一口闷酒。
除了这两人以外,就连董平都为他们高兴,他们招安了自己就安全了。
只要宋江他们在体制内,就得牢牢抱住自己这个高太尉义子的大腿!
揭了皇榜,宋江无心浪费时间,当场退了房,召集所有人前往东京城。
董平则是抄近路自己先回了东京,不能让人知道他和宋江有什么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