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母子根本无力守住南宁州。
“便如小儿持金过闹市,不但保不住金子,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伯伯本就是柴家子,又救了我们母子,或许他更适合镇守南宁州……”
说到这里柴娘娘心里咯噔一下子:
“这,不会吧,伯伯不像是那种人……”
蔡福笑问:“哪种人?”
柴娘娘沉默了。
蔡福又看向李述甫:“现在你明白了么?”
李述甫眨巴眨巴大眼珠子:
“杀我先锋的,莫非是她的伯伯?”
蔡福点了点头:“你中计了。”
“太卑鄙了!太无耻了!”
李述甫气得直拍大腿:
“若是被我撞见那厮,定要一镋打爆他的狗头!”
“你先想法子保住你的狗头罢。”
蔡福笑眯眯的拔出鬼头大刀削了一个大理雪梨:
“你中计了是你的事儿,但是你带苗兵杀我同胞——
“我岂能饶你?”
“啊这——”
李述甫傻眼了,慌忙向蔡福纳头便拜:
“小王知错,还请大王恕罪!”
现在你分清谁是大小王了?
蔡福熟练地削着大理雪梨,偌大的鬼头大刀却是把梨皮削得薄如蝉翼,
这是他自己发明的练刀小游戏。
一开始梨皮要么削厚了,要么削断了,现在却削得跟水果刀一样好。
没搭理李述甫,蔡福举重若轻的把大理雪梨削好了皮。
轻轻一拉,梨皮就一圈儿一圈儿的落下来,一长串儿的仿佛拉花。
“哇——”
一声稚气的惊叹。
蔡福剑眉一挑,看向了跟柴娘娘站在一起的小孩儿。
小孩儿都看傻了。
蔡福笑眯眯的冲他招了招手,小孩儿立即跑了过来。
“福儿!”
柴娘娘急了,连忙想要拉住小孩儿,但是小孩儿已经跑到了蔡福面前。
蔡福把梨皮拎起来给他看,笑眯眯的问:
“奢不奢遮?”
小孩儿吃着手指头:“奢遮!”
蔡福哈哈一笑,把削好的大理雪梨递给了他。
小孩儿接过了大理雪梨,眨巴眨巴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却又指了指蔡福手里的鬼头大刀:
“大刀伯伯,我想学这个!”
大刀伯伯?
蔡福被他这个称呼逗得哈哈大笑,揉了揉他的小脑袋瓜子:
“想学呀你,我教你呀!”
小孩儿虽然才三四岁,却也见过些世面,立即一头磕在了蔡福脚下:
“师父在上,请受徒儿柴排福一拜!”
蔡福很开心的收下了他,这柴排福也是条好汉。
原著之中不但跟岳家化解了仇怨,还充当了岳家的保护伞。
和岳雷、岳霆、岳霖、岳震他们这批岳家军的二代小将结拜为了异姓兄弟,柴排福是老大。
不过柴排福的武艺只能算是还行,和岳雷、岳霆是一个档次的。
也不知道被自己从小培养之后,长大了能有多大出息。
慢着!
蔡福猛然想起一件事:
“你知道我是谁么?”
柴排福一愣:“你是大刀伯伯呀!
“不对,你是师父!”
蔡福并没有打算隐瞒他什么,君子坦蛋蛋的告诉了柴排福:
“我是齐王。”
原本柴娘娘还觉得儿子能拜个这么厉害的师父挺有福气的。
蔡福这么一说,柴娘娘顿时如遭雷亟,下意识冲上前护住了柴排福!
就像是在玩老鹰捉小鸡,蔡福是老鹰,柴排福是小鸡,柴娘娘是母鸡……
第545章 蔡福:娘子的路走宽了!
柴娘娘原本认为自己应该恨蔡福,因为是蔡福把她从少妇变成了未亡人……
可是在他们母子最绝望最无助的时候,又是蔡福把他们从深渊拉了回来。
甚至蔡福对柴排福还做了连柴桂这个亲爹都不曾做过的事——
柴桂每日只想复国,何曾想过给柴排福削一个梨吃?
既有杀夫之仇,又有救命之恩,柴娘娘迷茫了,自己该如何面对蔡福?
柴排福也很迷茫,毕竟他才三岁,想不明白怎么师父变成了杀父仇人……
见他们娘俩儿迷茫了,蔡福没有逼迫他们,也没催促他们,只是转向了李述甫:
“我也可以不杀你,但是你得给我一个不杀你的理由。”
“啊这……”
李述甫下意识的说:“我苗洞里有许多金银珠宝,全都可以献给大王!”
蔡福嗤的一笑:瞧不起谁?
如今的蔡福已经吞下了整个楚国,领地已经扩张到了二十三座州府!
王庆积累的金银军械粮草全都归蔡福所有,他现在还缺金银珠宝?
更让蔡福嗤之以鼻的是:
“糊涂!杀了你,你的金银珠宝也是我的!”
“对呀……”
李述甫反应过来了,化外国其实只有他一个万夫不当之勇。
杀了他,蔡福这群猛男钻进苗洞,那还不是为所欲为?
可是除了金银珠宝,他还有什么能给蔡福的?
苗女?
李述甫下意识瞅瞅柴娘娘,说句不好听的,没一个比柴娘娘漂亮的!
要知道柴桂可是南宁州的土皇帝,柴娘娘说是云南第一美人也不为过。
李述甫思来想去,发现化外国最值钱的就是自己这个万夫不当之勇了。
可是蔡福能看上自己吗?
李述甫小心翼翼的瞅瞅高宠他们四小只,不但比自己能打,还比自己年轻……
在遇上高宠之前,李述甫十分骄傲,自认为天下无敌。
在被高宠收拾了之后,李述甫又自卑了,觉得自己是只井底之蛙。
罢了罢了!
李述甫一咬牙一瞪眼儿,一头磕在地上:
“若是大王不弃,小王愿奉大王为主!
“世代为臣,永不背叛!”
蔡福心满意足,但是还要沉吟片刻,勉为其难的说:
“也罢!我便相信你一次!
“李述甫,莫要让我失望!”
李述甫长出一口气,斩钉截铁的说:
“若有违背,教我死于五毒之口!”
蔡福满意的扶起李述甫,得了李述甫,化外国的苗兵便可为他所用了。
蔡福跟李述甫了解了一下,原来化外国是由三十六个苗洞组成的。
每个苗洞的兵力多寡不一,李述甫的苗洞是兵力最多的一个苗洞。
李述甫有一万多人马,三十六个苗洞的总兵力大约有五万多人马。
这就是当初柴桂跟蔡福说起兵造反可从化外国借五万苗兵的由来。
很显然柴桂是在夸大其词,化外国不可能把全部兵力都借给柴桂。
而柴桂跟李述甫的关系也没他说的那么好,只不过是点头之交。
蔡福收服了李述甫,又看向了柴娘娘:
“知道你丈夫是为何而死么?”
柴娘娘一怔:“不是因为招揽大王失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