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听了很多遍,耳朵都磨出茧子了!
其实在绝大多数江湖好汉的心里,蔡福的形象都比宋江更适合做偶像。
蔡福的传说,充满了兄弟义气、侠骨柔情、反抗朝廷、以少胜多、惩奸除恶、快意恩仇等等这些让每个男人都感到热血沸腾的元素。
相比之下,宋江的仗义疏财就显得有点儿拿不出手了。
说一千道一万,你行走江湖都没见过血,唯一出手杀的是自己婆娘,谁会服你?
郑怀、张奎他们这些武举子都是十几岁的半大小子,最热血的年龄。
早就把蔡福当成了心中偶像,此时得知蔡福当面,连忙也都纳头便拜:
“小人郑怀、张奎、路人甲、路人乙、路人丙、路人丁……拜见大王!”
路人甲、路人乙那些蔡福没听过,但是郑怀、张奎两人蔡福是知道的。
郑怀生得身长丈二,使一条酒杯口粗的铁棍,力大无比,善于步战。
岳家军的“五大棍”天团,分别是郑怀、张立、张用、张保、王横。
张立、张用被岳飞收为徒弟,王横做了蔡福的家奴,留在润州帮孙立。
郑怀是“五大棍”之首,武艺最高,原著之中四五个回合就生擒了牛皋!
杨再兴是十二三个回合才打败牛皋,郑怀的武艺比杨再兴还高!
但是现在杨再兴跟杨志补全了《杨家枪法》,又得杨志手把手调教,武艺已经更上一层楼。
牛皋也拜了鲁智深为师,武艺都比原著更高了,这就需要打过才知道孰高孰低了。
张奎则是岳家军的“七杆枪”成员。
“七杆枪”天团包括了陆文龙、张宪、张奎、余化龙、罗延庆、樊成六人。
没错,“七杆枪”就是六个人,陆文龙是双枪。
另外,“七杆枪”里没有高宠、杨再兴。
彼时高宠已经战死在牛头山,杨再兴已经血染小商河。
这里边儿张宪是岳飞的女婿,樊成是“混世魔王”樊瑞的儿子,陆文龙也是小辈儿的,一时半会儿是见不到他们了。
蔡福有机会得到的就是张奎、余化龙、罗延庆。
罗延庆如今已经是史文恭的弟子,人在莫州。
张奎却是自己送上门儿了。
原著之中张奎和郑怀大战三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武艺可谓旗鼓相当。
只可惜少了一个高宠……
原著之中牛皋运气爆棚,出门一趟,连收郑怀、张奎、高宠三员大将!
蔡福的运气也不错,赶上郑怀、张奎来东京考武举了,只不知高宠人在何处。
若是能得到高宠,基本可以横扫《水浒》、《说岳》了!
且慢,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郑怀和张奎自己还没拿下呢。
蔡福便把柴桂、郑怀、张奎以及路人甲、路人乙全都扶起来。
“诸位兄弟多礼了!”
蔡福暂时没暴露对郑怀、张奎的觊觎之心,先问明白之前发生了什么。
岳飞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的讲了一遍,蔡福又问郑怀和张奎:
“二位兄弟有何干系?”
【别急,后面还有】
第415章 蔡福:你管这叫天衣无缝?
郑怀和张奎对视一眼,都是小脸儿一红。
郑怀脸皮厚些,由他代言:
“大王,小弟是汝南王的后人郑怀,这一位是东正王的后人张奎。
“我二人今年同来京城考武举,谁知……又延后了一年。
“只因往返千里太过遥远,我二人便逗留在京城,打算来年再考武举。
“小校场长期对武举子开放,常常有武举子来此寻找对手,切磋武艺。
“我二人也是因此相识,一番切磋,不分胜负,遂结为兄弟。
“今日我二人又来小校场切磋武艺,正巧撞见梁王与这位使大锤的小兄弟交手。
“眼见这位使大锤的小兄弟要一锤打死梁王,我兄弟连忙阻止……”
张奎一脸羞愧的说:
“这位使大锤的小兄弟出手刚猛无匹,小弟误以为他们有什么恩怨……
“没想到使大锤的小兄弟手下留情点到即止,却是小弟多事了。”
何元庆哼了一声:“我自己的锤子,我自己还能控制不住?
“要你多事?”
“好了元元。”
蔡福摆了摆手:“此事我已知之。
“张奎小兄弟也是好意,不知者不怪。
“说来你们也是不打不相识,都是年轻人,日后行走江湖便是朋友了。”
朋友?
何元庆瞅瞅张奎,撇了撇嘴,杨再兴倒是对张奎善意的笑了笑。
或许因为两人都是白马银枪小白脸儿,张奎也对杨再兴含笑点头。
郑怀倒是对何元庆颇有好感,主动对何元庆笑了笑。
或许因为两人都是大力出奇迹的选手,何元庆也对郑怀点点头。
好的,自动配对成功。
郑怀和张奎可以先放一放了,蔡福看向柴桂:
“你怎么说?”
“我……”
柴桂趁着蔡福和郑怀、张奎交流之时已经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大王,误会!
“小王当时以为令郎要一锤子砸死我,所以情急之下,胡乱出手……
“小王绝无要伤害令郎之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还请大王恕罪!”
说罢柴桂向着蔡福拜倒在地。
他怕蔡福一刀砍了他,蔡福的名号在东京那是可以止天子夜啼的!
蔡福冷笑一声:“你险些杀了我义子,不会以为说两句软话就算了吧?”
感受到了蔡福浓烈到粘稠的杀气,柴桂都快哭了:
果然“北地刀王”没那么好说话……
罢了罢了!
柴桂以己度人,猜测蔡福也是心怀天下,果断丢出自己最大的筹码:
“大王若是要夺宋氏江山,小王可以助大王一臂之力!”
就你?
蔡福:“呵呵。”
柴桂也知道自己的分量不够,陪着笑脸说:
“大王,能否借一步说话?”
蔡福摆了摆手:“我的人无须担心,只要你的人退后便可。”
柴桂只好对他收买的几个武举子挥挥手,那几个武举子怏怏的退后了。
郑怀和张奎犹豫了下,也想退后。
蔡福却说:“你们都是忠义之士,留下听听也无妨。”
郑怀和张奎顿时有种“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齐王也”的感觉:
正是,我们正是忠义之士!
其实柴桂说什么对于郑怀和张奎而言无所吊谓,蔡福的肯定才是他们的天籁之音!
柴桂压低了声音告诉蔡福:
“实不相瞒,小王此次来东京经过了太行山。
“那山上有个草寇名叫王善,使一口金背砍山刀,有万夫不当之勇,江湖上都称他为‘金刀大王’!
“他手下有五万小喽啰儿,霸占着太行山打家劫舍,官兵都不敢奈何他。
“他得知小王经过,便把小王请上山去,对小王说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话——
“‘昔日南唐时,虽然衰坏,天下安宁,被赵匡胤设谋,诈言陈桥兵变,篡了帝位,把天下谋去直到如今。主公反只得一个挂名藩王空位,受他管辖,臣等心上实不甘服!臣等现今兵精粮足,大王何不进京结纳奸臣,趁着今岁开科,谋夺了武状元到手,把这三百六十个同年进士交结,收为心腹内应。那时写书知会山寨,臣等即刻发兵前来,帮助主公恢复了旧日江山,岂不为美?’
“小王一听这计策,果然天衣无缝!
“难得他有这一片忠心,所以小王许诺了他,‘若得成功,愿与卿等富贵共之’。
“小王原本以为自己已是人中龙凤,今日见了大王方才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这天下合该是大王的!
“若是大王不弃,小人愿去说服了王善,一同为大王效力!”
你管这叫天衣无缝?
蔡福被他说的计策逗乐了:
想啥呢,你靠“钞能力”夺的武状元,还指望同年的进士做你的心腹?
再说了,三百六十个武进士做内应,就想拿下东京,改朝换代?
太儿戏了吧?
退一万步说就算真的改朝换代了,王善还不得砍了你,自己做皇帝?
就你这个智商,怪不得在《说岳全传》只活了一章!
蔡福沉吟了两秒:“也好,回头我跟你一起去太行山会一会那个王善。”